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开始试点、2009年全面启动,尽管起步较晚,但河北省围绕建设、管理、使用三大环节,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于2012年圆满完成任务,实现49408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并逐步建成“供书、管书、用书”的长效机制。
《农家书屋》:农家书屋是一项惠民工程,河北省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运营机制?
李晓明:去年以来,我们在加快建设农家书屋的同时,把工作重心逐步转向“管”、“用”和建立农家书屋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在“久”字上做文章,以确保书屋建成后能持续发展、良性运行。
为此,我们坚持政府投入和社会帮扶两条腿走路,积极和省财政厅协商、沟通,将更新经费列入预算,并督促各市加大投入,建立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机制;深入开展“情暖故土,书香农家”帮扶联系活动,在帮建的同时,对已建书屋进行提档升级,完善管理,引导使用;将农家书屋出版物统一纳入图书馆管理体系,通过图书馆与书屋、书屋与书屋之间的图书流转,让有限的图书发挥更大的作用;发挥新华书店“文化直通车”作用,开展“送书下乡”和图书漂流等便民服务活动,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更多优秀图书;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农家书屋,我们鼓励支持其开展出版物经营、代销业务,增强其自我造血功能;鼓励各地把书屋和农村超市、小卖部相结合,在吸引人气、保证开放时间的同时,将部分经营所得用于书屋出版物的更新,实现良性运转。
《农家书屋》:河北省书屋建设过程中,出现哪些难题?有何对策?
李晓明:农家书屋工程启动伊始,由于宣传不够,社会认知度低,配套资金难以落实,书屋建设遇到了较大阻力,为此,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以“亲情、乡情、书香、和谐”为主题的“情暖故土,书香农家”帮扶联系活动,分层次、按系统、多形式进行广泛发动,逐步形成了各级领导关注支持、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程合力建设。几年来,仅省直部门就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集中捐建活动,捐建书屋130多个。尤其是去年,我们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这一有利契机,将列入帮扶计划的5010个贫困村的农家书屋建设纳入省基层建设年活动十件实事,通过省、市、县三级帮扶单位的帮扶,完成了5010个贫困村的农家书屋建设任务。除财政投入外,帮扶单位投入农家书屋建设资金4800多万元,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村“文化孤岛”问题。今年,我们又将5000个贫困村农家书屋建设列入了省里的帮扶计划。
《农家书屋》:在网点设置上,如何提高利用率?
李晓明:农家书屋目的在于用。工程实施以来,各地以农家书屋为平台,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为契机,结合地域文化、产业特色、四季时节、农民需求等开展了一系列读书、用书活动,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加油站”、精神文化生活的“乐园”。
河北各地也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建立农民书友会、读书兴趣小组,举办农民读书节,组织开展了“我的书屋、我的家”阅读讲演、“我看农家书屋”读书征文、“小手拉大手,同往书屋走”暑期读书月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农民的读书兴趣,让农民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开阔新视野。
同时,我们还积极拓展农家书屋功能,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民工培训、书香家庭创建、群众性文体活动,拓展学习场所功能、信息窗口功能、培训基地功能,邀请专家到农家书屋举办讲座,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普法宣传等,组织农大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深入农家书屋、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手把手技术指导,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務功能。
《农家书屋》:如何避免形式化,真正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李晓明: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学生寒暑假、农民工返乡期间,我们适当延长书屋开放时间,组织开展一些有吸引力的活动,满足读者需求。与“三下乡”等惠农工作相结合,继续加强与组织、农业、文化、教育、共青团、残联等部门的合作,以宣传方针政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使用技能、陶冶文化情操为重点,指导各地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技术培训、知识讲座、书画摄影、歌舞棋牌等文化活动;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挖掘基层好的经验,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让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做到活动经常化、普及化、深入化,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
《农家书屋》:现在是信息传播时代,适应IT时代的技术更新以及创新成果的运用是大势所趋,河北农家书屋有什么规划?
李晓明:传统农家书屋图书少、更新慢,为确保农家书屋持续健康发展,在省领导的关注支持下,省新闻出版局积极争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支持,为河北农村捐赠了5010套“卫星数字农家书屋”接收设备,目前已经全部安装调试完毕,进入试运营。数字农家书屋具有更新快、内容多等传统书屋无法比拟的优势。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在发挥好数字书屋的作用方面多探索、多实践,不断拓展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为农村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资源和更便捷的信息服务。
《农家书屋》:农家书屋是一项惠民工程,河北省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运营机制?
李晓明:去年以来,我们在加快建设农家书屋的同时,把工作重心逐步转向“管”、“用”和建立农家书屋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在“久”字上做文章,以确保书屋建成后能持续发展、良性运行。
为此,我们坚持政府投入和社会帮扶两条腿走路,积极和省财政厅协商、沟通,将更新经费列入预算,并督促各市加大投入,建立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机制;深入开展“情暖故土,书香农家”帮扶联系活动,在帮建的同时,对已建书屋进行提档升级,完善管理,引导使用;将农家书屋出版物统一纳入图书馆管理体系,通过图书馆与书屋、书屋与书屋之间的图书流转,让有限的图书发挥更大的作用;发挥新华书店“文化直通车”作用,开展“送书下乡”和图书漂流等便民服务活动,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更多优秀图书;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农家书屋,我们鼓励支持其开展出版物经营、代销业务,增强其自我造血功能;鼓励各地把书屋和农村超市、小卖部相结合,在吸引人气、保证开放时间的同时,将部分经营所得用于书屋出版物的更新,实现良性运转。
《农家书屋》:河北省书屋建设过程中,出现哪些难题?有何对策?
李晓明:农家书屋工程启动伊始,由于宣传不够,社会认知度低,配套资金难以落实,书屋建设遇到了较大阻力,为此,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以“亲情、乡情、书香、和谐”为主题的“情暖故土,书香农家”帮扶联系活动,分层次、按系统、多形式进行广泛发动,逐步形成了各级领导关注支持、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程合力建设。几年来,仅省直部门就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集中捐建活动,捐建书屋130多个。尤其是去年,我们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这一有利契机,将列入帮扶计划的5010个贫困村的农家书屋建设纳入省基层建设年活动十件实事,通过省、市、县三级帮扶单位的帮扶,完成了5010个贫困村的农家书屋建设任务。除财政投入外,帮扶单位投入农家书屋建设资金4800多万元,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村“文化孤岛”问题。今年,我们又将5000个贫困村农家书屋建设列入了省里的帮扶计划。
《农家书屋》:在网点设置上,如何提高利用率?
李晓明:农家书屋目的在于用。工程实施以来,各地以农家书屋为平台,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为契机,结合地域文化、产业特色、四季时节、农民需求等开展了一系列读书、用书活动,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加油站”、精神文化生活的“乐园”。
河北各地也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建立农民书友会、读书兴趣小组,举办农民读书节,组织开展了“我的书屋、我的家”阅读讲演、“我看农家书屋”读书征文、“小手拉大手,同往书屋走”暑期读书月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农民的读书兴趣,让农民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开阔新视野。
同时,我们还积极拓展农家书屋功能,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民工培训、书香家庭创建、群众性文体活动,拓展学习场所功能、信息窗口功能、培训基地功能,邀请专家到农家书屋举办讲座,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普法宣传等,组织农大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深入农家书屋、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手把手技术指导,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務功能。
《农家书屋》:如何避免形式化,真正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李晓明: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学生寒暑假、农民工返乡期间,我们适当延长书屋开放时间,组织开展一些有吸引力的活动,满足读者需求。与“三下乡”等惠农工作相结合,继续加强与组织、农业、文化、教育、共青团、残联等部门的合作,以宣传方针政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使用技能、陶冶文化情操为重点,指导各地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技术培训、知识讲座、书画摄影、歌舞棋牌等文化活动;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挖掘基层好的经验,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让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做到活动经常化、普及化、深入化,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
《农家书屋》:现在是信息传播时代,适应IT时代的技术更新以及创新成果的运用是大势所趋,河北农家书屋有什么规划?
李晓明:传统农家书屋图书少、更新慢,为确保农家书屋持续健康发展,在省领导的关注支持下,省新闻出版局积极争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支持,为河北农村捐赠了5010套“卫星数字农家书屋”接收设备,目前已经全部安装调试完毕,进入试运营。数字农家书屋具有更新快、内容多等传统书屋无法比拟的优势。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在发挥好数字书屋的作用方面多探索、多实践,不断拓展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为农村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资源和更便捷的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