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水区的今天,每一位有思想的政治课教师都在思考着怎样在教育教学主阵地的课堂上,实践自己的育人理想,每一位有理想的政治老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够充盈着和谐的阳光、闪现着思维灵动的火花,充满智慧的生命力。
教育智慧是教师通过实践探索、积累而形成的专业素养的高级阶段。形成教育智慧的教师,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着的教育实践中最有价值的新鲜信息的能力,具有敢于抓住时机,根据实际态势及时作出抉择的魄力,具有善于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以求最佳效果的机智,具有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并愿意与教育者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
智慧的老师首先是一位“年轻”的老师,有一颗“年轻”的心。不满足于自我固化,不能变得迟钝、消化吸收慢、只有一个视角,要善于自我更新。
智慧的教师,应该自己是快乐,也能给别人快乐的人。有的老师的课堂简直是在“秀自己”,老师乐不可支,学生苦不堪言。这不是一节好课,老师也不是有智慧的教师。课堂不是一个人的课堂,与学生同乐才是教育大智慧。智慧的老师,把自己当学生;把学生当自己。
智慧的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化底蕴、高度自觉的文化态度、创造性思维品质,智慧的教师应该有爱心,热爱每一个学生。情感之爱是有条件有选择的,理性之爱是无条件、全身心的。老师的爱正是这种是理性的爱,比母爱更伟大!
作为一名的政治老师,应该如何去增加教育智慧呢?我认为智慧是“积累”出来的,是“交流”出来的,是“反思”出来的。
首先,智慧是“积累”出来的
一是知识的积累。没有知识的支撑,智慧灵性就会枯竭。我们要勤于学习,博采众长。
阅读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增长自己的阅历,提高自身的修养,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是素材的积累。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最新的国内外热点时事和新闻,下载编辑很多直观的视频,有选择地用到政治课堂上。如近期的“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和返回”、“美国总统大选”。在学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一知识导入新课环节中,我们备课组就选用了“中国游客到日本抢购生活用品”的2分钟的视频。围绕本课“创新”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问题情境链:你观看了视频后觉得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会在海外如此疯狂的买买买,国内企业有没有同类商品(有),那么国人为什么还如此迷恋外国商品呢?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
三是经验的积累。主要是在实践中进行了。此外,经常性地参加观摩听课,不断积累,不断提升。要深入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以外,还需要认真听课、评课、积极观摩,善于向优秀的同行学习,汲取他们的宝贵经验、尤其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以及这背后所包含的理念,以一种开放的、进取的心态去学习、借鉴,并把它融合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
其次,智慧是“交流”出来的
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在这次学校创建四星级高中过程中,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堂课《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从课件的制作,导学案的编制,课堂授课的第一句过渡语都是我们备课组五位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特别有感的是交流不仅限于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还有师生的交流,生生的交流。你永远都要相信集体的智慧,那些孩子的头脑里的奇思妙想会给你很多智慧的火花。
再次, 智慧是“反思”出来的
智慧的教师是具有反思意识和能力的人。在教育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过去的反思,反思的主要是方法,今天反思主要是思想。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来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进行有效地反思吧!
记得前两天在高二(1)班上课的一幕:陈杨同学,属于后进生一列吧,有天很苦恼的问我,老师,小高考的其它几门我都没问题,这个哲学怎么这么难学,我简单地安慰了一下就过去了。后来一次在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上,针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问题上,我依次设计了三个有思维度的问题,小组讨论后依然没有结果,就在我准备提示的时候,陈杨给出了我预设的答案,我當时也惊呆了,接下来的两个问题更是出乎我的意料,他就好像是哲学家附体一样,答案那么的精准。我在课堂上狠狠地表扬了他,接下来几天的课堂上他的表现异常的积极。我就反思自己,老师决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是动态的发展的。老师的一个不经意的言行很可能影响学生的一辈子。
反思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此作为提高都是素质的突破口。比如我们在听完一堂好课后,对人家精彩的教学设计羡慕不已,有时不禁困惑:自已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参,也能把文本读得非常通透,为什么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课呢?反思之后我们才明白,这里还有个人的阅读积累问题。一个教师所呈现出的每堂课都与他自身的人文积淀有关。学识浅薄,无以支撑,自然会和优秀课例产生差距。坚持用一颗反思之心来看人待事,对我们的教学都是不小的促进。正如西方谚语有句话:将你的脚步停下来,让你的灵魂跟上来。充分说明了反思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我们要在阅读、交流、反思中不断增加自己的智慧。做事之前“想”叫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做事之后“想”叫反思,使下一次超越这一次。做一个思前想后的老师,不失为教育的大智慧,大境界。
教育智慧是教师通过实践探索、积累而形成的专业素养的高级阶段。形成教育智慧的教师,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着的教育实践中最有价值的新鲜信息的能力,具有敢于抓住时机,根据实际态势及时作出抉择的魄力,具有善于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以求最佳效果的机智,具有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并愿意与教育者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
智慧的老师首先是一位“年轻”的老师,有一颗“年轻”的心。不满足于自我固化,不能变得迟钝、消化吸收慢、只有一个视角,要善于自我更新。
智慧的教师,应该自己是快乐,也能给别人快乐的人。有的老师的课堂简直是在“秀自己”,老师乐不可支,学生苦不堪言。这不是一节好课,老师也不是有智慧的教师。课堂不是一个人的课堂,与学生同乐才是教育大智慧。智慧的老师,把自己当学生;把学生当自己。
智慧的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化底蕴、高度自觉的文化态度、创造性思维品质,智慧的教师应该有爱心,热爱每一个学生。情感之爱是有条件有选择的,理性之爱是无条件、全身心的。老师的爱正是这种是理性的爱,比母爱更伟大!
作为一名的政治老师,应该如何去增加教育智慧呢?我认为智慧是“积累”出来的,是“交流”出来的,是“反思”出来的。
首先,智慧是“积累”出来的
一是知识的积累。没有知识的支撑,智慧灵性就会枯竭。我们要勤于学习,博采众长。
阅读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增长自己的阅历,提高自身的修养,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是素材的积累。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最新的国内外热点时事和新闻,下载编辑很多直观的视频,有选择地用到政治课堂上。如近期的“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和返回”、“美国总统大选”。在学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一知识导入新课环节中,我们备课组就选用了“中国游客到日本抢购生活用品”的2分钟的视频。围绕本课“创新”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问题情境链:你观看了视频后觉得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会在海外如此疯狂的买买买,国内企业有没有同类商品(有),那么国人为什么还如此迷恋外国商品呢?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
三是经验的积累。主要是在实践中进行了。此外,经常性地参加观摩听课,不断积累,不断提升。要深入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以外,还需要认真听课、评课、积极观摩,善于向优秀的同行学习,汲取他们的宝贵经验、尤其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以及这背后所包含的理念,以一种开放的、进取的心态去学习、借鉴,并把它融合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
其次,智慧是“交流”出来的
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在这次学校创建四星级高中过程中,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堂课《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从课件的制作,导学案的编制,课堂授课的第一句过渡语都是我们备课组五位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特别有感的是交流不仅限于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还有师生的交流,生生的交流。你永远都要相信集体的智慧,那些孩子的头脑里的奇思妙想会给你很多智慧的火花。
再次, 智慧是“反思”出来的
智慧的教师是具有反思意识和能力的人。在教育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过去的反思,反思的主要是方法,今天反思主要是思想。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来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进行有效地反思吧!
记得前两天在高二(1)班上课的一幕:陈杨同学,属于后进生一列吧,有天很苦恼的问我,老师,小高考的其它几门我都没问题,这个哲学怎么这么难学,我简单地安慰了一下就过去了。后来一次在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上,针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问题上,我依次设计了三个有思维度的问题,小组讨论后依然没有结果,就在我准备提示的时候,陈杨给出了我预设的答案,我當时也惊呆了,接下来的两个问题更是出乎我的意料,他就好像是哲学家附体一样,答案那么的精准。我在课堂上狠狠地表扬了他,接下来几天的课堂上他的表现异常的积极。我就反思自己,老师决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是动态的发展的。老师的一个不经意的言行很可能影响学生的一辈子。
反思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此作为提高都是素质的突破口。比如我们在听完一堂好课后,对人家精彩的教学设计羡慕不已,有时不禁困惑:自已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参,也能把文本读得非常通透,为什么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课呢?反思之后我们才明白,这里还有个人的阅读积累问题。一个教师所呈现出的每堂课都与他自身的人文积淀有关。学识浅薄,无以支撑,自然会和优秀课例产生差距。坚持用一颗反思之心来看人待事,对我们的教学都是不小的促进。正如西方谚语有句话:将你的脚步停下来,让你的灵魂跟上来。充分说明了反思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我们要在阅读、交流、反思中不断增加自己的智慧。做事之前“想”叫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做事之后“想”叫反思,使下一次超越这一次。做一个思前想后的老师,不失为教育的大智慧,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