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尴尬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版块,但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就是一个纠结的事。因为写作使人“烦”,阅读可以使人“闲”。其实,写作与阅读同等重要,有时反而比阅读更重要,更实用。
  一.现状——相煎何太急
  阅读和写作的缘分在现实中常常被老师或学生棒喝,活生生地被撕裂开来,其结果是彼此受伤,独自垂泪到天亮!主要表现:
  (一)戴着镣铐跳舞
  不管是过去的私塾、还是现代的学校,语文学科课程形态都是以选文作为定向学习的方式,所选文章首先都是为某种“精神”打底的,极具文学性(或者教育性),偏重“人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自然就会慢慢咀嚼,然后转送(或强加)给学生,企图让学生借老师的“金口”将阅读对象化为养料吸收。结果是文未读好,身也未修正。
  阅读是咀嚼、理解、吸受别人作品的储备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深受学业分数紧箍咒的影响,不由自主地将阅读功利化。为了应对考试,很多老师要求学生积累作家作品、名言警句、文化常识、名篇名著等,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目标单一而现实,不是从学生自身阅读的需求考虑。只要语文拿高分,至于学生读了多少书,读什么书,人品怎么样,很少被关注。
  写作是转化、释放、展现自己含量的运用过程,是展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方式,虽然在课程设置中,阅读和写作同等重要,但是在板块分化上,就被分割了,成为两家人,使写作在学生语文学习中做了偏房。同时在教材的编写上,阅读明显重于写作。统一的课程设置如此,不同的学校在课时的分配上,也遵循“圣旨”,写作周课时只占阅读周课时的1/3或者1/2。从而导致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阅读多,写作少”“学归学,用归用”的尴尬局面!
  (二)戴着面具表演
  (1)随心所欲想当然。很多时候教师和学生投入大量精力,想尽办法搞阅读,但是多数情况下学生阅读能力没有多大起色,甚至还“涛声依旧”。究其原因,根源在阅读目标的制定上:①盲目性和随意性。老师并没有设定阅读的目的,只是将时间放给学生,任由学生天马行空、按个人喜好随意选读。②偏离性。课程标准明明白白地指出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但是我们老师很多时候只按自己的理解进行“任务”式的分配,对学生的阅读需求、能力、层次并不清楚。学生读成糨糊,老师也迷糊,阅读检测就是焦糊。③多元性。本来学生的心智发展、阅读能力是一个呈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可老师一旦要求学生阅读,就“地毯式轰炸”“天女散花”,搞得像“大闹天宫”一样,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④局限性。现在很多阅读活动(课)就是“画地为牢”,老师唱主角,学生扮演配角。整个过程根本体现不出阅读的主体——学生的存在。其实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心理、情感活动。
  (2)教学类型功利化。在我们平常的语文教学中,90%以上的课堂是没有写作训练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师怕耽误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教学任务,就会愧疚;成绩不好,就会成罪人。为了不愧疚和成罪人,就把写作“凉拌”,先将教学进度“爆炒”。有时因某种原因,需要写作时,也是把它“塞”进课堂。但这种写作课往往以“编剧”形式呈现,现场写作的时间很少,多为“蜻蜓点水”,让“写作”露个脸就完事了。殊不知,写作表面看是“耽误”时间,其实它是一个语文素养的转化、提炼过程,是学生的内省。
  (3)谋篇布局格式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教学生怎么写才能“入格”,很少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体察生活、体味情感、锤炼语言。这样一来,“文由心生”“言为心声”往往成了一纸空文,所以学生往往写文章是“拼凑”,文中感情是“乱奏”,只有机械的、千篇一律的模式,而无实实在在的内容和真真切切的情感。
  二.奢望——都付笑谈中
  阅读和写作分家已久,能否再让它们合为一家呢?曰:只需定准文本目标。
  人文性强的文本重内涵——写什么,内容多指向人的道德情操,能在学生心里引起共鸣,所以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我们都可以凭借文本本身,夯实学生的人文素养。目标可以定位为:指导阅读,体验文本情感;截取相关内容,进行写作训练,提升情感。
  实用性强的课文重形象——怎么写,它们的写作方法明显,学生容易掌握和模仿,只要稍加借鉴,就能够形成自己的写作技巧。目标可以定位为:阅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知文本的主要写作方法;运用模仿形式进行片段训练,形成相应的写作技能。
  综合性强的课文在“内涵”“形象”两方面都有可取之处,让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目标可以定位为:文本研读,理解文章思想情感和文本写作方法;加深对文本情感的体味和创作方法的运用。
  马才廷,教师,现居四川眉山。
其他文献
课程标准倡导平等师生关系,教师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与学生共同发展,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三尺讲台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这说法由来已久,为了能固守这三尺讲台,教师执着追求维持居高临下站在黑板前的师者尊严。孰不知我们在自豪威信树立的同时,与学生心灵之间已设置了鸿沟。《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对话中进行”。语文教师,您不妨走下讲台坐到学生中间,这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课程理念的行为诠释。  创设和
用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趣中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的天堂。趣中体验,将语文学习转化为语文言意情趣的体验,走向理解运用,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情趣和快乐。这应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话语霸权不要霸去学生的情趣  快节奏的语文教学,最忌讳的是实行“人灌”或“机灌”,把学生当成容器一样实行灌输,教师照本宣科,只注重认知因素,缺乏对语文教学内容中情趣因素的发掘,学生只能是“浮光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脱节现象是一个客观现实,很多专家和学者早已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为改变这种状况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实践。笔者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力图从九年一贯制学校语文教学的整体架构的角度,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之比较  (1)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看,初中、小学两阶段“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本质没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
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引领学生逐步领悟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触摸文本的主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下面以吉老师执教的《会走路的树》精彩课例,谈谈我对有效指导学生朗读的几点看法。    一.关注细节,构建个性化的阅读场,走进文本    朱熹讲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而“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意思是理解得深,才能读好,没有“意会”,焉能“言传”?而要做到“心到”,则必须走进文本,揣摩词句,这样才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加上作文在高考的比重最大,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最为头痛的事情。而目前作文教学的误区:常常把作文课当作了作文教学的唯一途径;把作文序列化教学当作唯一的展开模式;把作文讲评和修改当作了唯一的提高方法,于是忽视了各种类型课与作文教学的相辅相成关系。基于这样的意识和训练,最后会形成学生单一的写作思维。本文总结了笔者近年来取材
现代作家大多赞同:对于一篇小说而言,重要的不在于你讲述了什么,而在于你通过何种方式来讲述。全知叙述隐含的是人无所不知的盲目自信,限制叙述则意味着对人的有限性的认同。介于全知叙述与限制叙述之间的多元叙述可谓是小说创作中一条既不僭越人的有限性又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全力冲击小说叙述边界的中庸之道。所谓多元叙述就是在一部小说中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叙述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着同一个中心事件;也即,同一个中心
职高语文自2009年课改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语文生活化是课改的要求之一。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最大的性质和特点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简短的三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本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尝试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势在必行。枯燥乏味地照本宣科很难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将目光投向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力争
从教法角度讲,传统课堂之所以“沉闷乏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点拨”;课改新课堂之所以“生动活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调“点拨”。点拨,从表面看,是一种应用层面的具体的教学方法,但从实质看,是一种主导性和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体现。而从学法层面看,它又是一种尊重学生学习主人公地位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主体性教学原则的体现。语文新课改课堂,正是因为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师主导性与启发式原则的实施以及点拨式教学法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后现代”成为一个日渐常见的中文名词,作为一种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新兴的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它强烈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话语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冲击着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主要表现为颠覆性、随意性、零散性、消解主体性、解构统一性、互文性、游戏性、反权威性、反历史性、仿像与狂欢等特征的后现代主义,与讲究传统、传承、规范、典范的语文教学,在我们的大中小学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及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促进这一重要教学目标的实施,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学生读写能力的考分,尤其是作文能力的比分几乎占居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所以“得作文优势者得语文‘天下’”。故此,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愈加被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往往中考成绩下来,结果并非都如此。有的学生,甚至是许多优秀学生,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