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在一个你可以给自己起无数个网名,想改社交媒体昵称就能随便改,知道你真名的人可能还不如知道你网名的人多的时代,“名字”这件事究竟还有多重要,上一辈留给我们的姓氏和名字,对一个人来说还有多少意义?
“取名字”这项技能,可以说是刻在了人类基因里。
我们热爱给身边的任何事物命名:从玩具、车子、电脑、宠物,再到寄快递、取外卖给自己起各种代号,微信列表给不同的人起不同的备注,隔三岔五就会改一改群聊名称,甚至给家里的扫地机器人也要起个绰号……其中的原因除了标记、归属、方便管理以外,还可能会有占有欲、归属感等一些微妙的情愫。
围绕名字也能生出许多困扰。现如今,在一个你可以给自己起无数个网名,想改社交媒体昵称就能随便改,在不同公司任职有不同的代号或花名,知道你真名的人可能还不如知道你网名的人多的时代,“名字”这件事究竟还有多重要,上一辈留给我们的姓氏和名字,对一个人来说还有多少意义?
是谁在左右我们的名字
在古代,“姓”和“名”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特权:姓氏代表了一个人的家族,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稍有地位的家族,名字大多按照族谱上安排好的辈份来拟,晚辈的名字要与长辈的名字避讳;有些平民连名字都没有,直接以姓氏称呼为“某氏”。
不过古人并不是顶着一个名字过一辈子的,《礼记·曲礼》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许嫁,笄而字。”他们成年之后,大多会再取一个符合个人意愿的字号,而不再是直呼其名(乳名)。
而到了今天,这个鼓吹个人自由的时代,即使财富能实现自由了,我们却依然无法拥有完全的姓名自由。名字作为“我们是谁”的正式代号之一,一直处在各式各样的规定或监管之下。
比如,俄罗斯就有规定,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不能使用数字、有脏话嫌疑的字眼、标点符号以及职务等专有名词;日本则要求必须是注册过的姓氏才能用,且新生儿名字必须是通俗、常用字;德国的姓名法则规定,孩子的名字必须体现性别;在国内,“父母选择的名字太生僻或奇特,孩子被拒绝上户口”的新闻也不少见。
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吗
尽管每个人都会说,“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承载了太多的期待、象征、意义和内涵,姓名带来的乐趣和迷思也从来都与我们如影随形。
名字的寄托含义自不必说,它同时还有微妙的暗示作用:2005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起了女孩名字的男生到了中学以后,比起那些取男生名的同学,更容易做出品行不端的行为。反过来,比起取男性化名字的女孩,取女性化的男孩有更大概率受到同龄人的嘲笑和排挤。《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刊载的一项调查研究也谈到,人们更容易被跟自己名字相似的地方和职业吸引。
名字同时也是时代的烙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常用名。对我们来说,过去可能是建国、招娣,现在也许是子轩、子涵。
对于大部分无从知晓我们是谁的人来说,名字可能是這个世界认识并了解我们的唯一方式:一个别致的名字确实可以让人印象深刻。在一些行业或者场合,名字甚至还会以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方式起作用。
比如,在作家和艺术家群体当中,使用化名的情况就非常普遍。一个合适的化名可以彰显个性、伪装身份、保护隐私、树立人设,还能保护自己不受某些争议创作带来的风险。对名人来说,名字就是价值本身,是比名字背后的人更重要的资产。
具体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名字则会以一些更加细微的方式影响着我们:能叫出一个人的名字意味着尊重,叫错名字则意味着失礼;告知别人自己的真名,相当于对别人坦诚一部分的真实自我;用哪个名字称呼对方,有时候会变成一段社交开始之前最重要的问题……每一种名字都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名字是别人眼中的你,也是你希望让别人看到的自己。
对名字的态度,同时还影响了我们跟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当你给自己的宠物或绿植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通常也就代表你认为它“从属于你”;有人还会给自己的扫地机器人起一些类似人类的名字——“起名字”这个行为往往暗示着我们试图像对待真正的人类朋友一样,给予一个物品它独有的身份。
我们的名字,过时了吗
在小说《我们》里,所有的人类都用编码+数字的代号作为姓名,从出生开始就抹杀了个人特色和印记,以便管理和组织;电影《海上钢琴师》里,“1900”这个完全不像名字的名字,背后竟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不平凡的人类。
如果说这些文艺作品中的名字,尚且还只是一种遥远而激进的想象。那么,关于冠姓权的讨论,也许可以从一个角度反映名字这件事所处的困境。
“孩子应该跟父亲还是母亲姓”成了这几年许多年轻父母都会讨论的问题——我们有权选择自己的名字吗?一代一代继承的姓氏带来的“传承感”从何而来?“姓氏来自家族、名字来自家长”的习俗,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人生?如果我们不喜欢现在的名字、也不喜欢这样的习俗,我们的姓名会有机会像网名一样,真正成为一个纯粹出自本心的、想变就变的自选代号吗?
说到底,姓名依然是人类社会之中身份、家族、血统、地位的象征,只要名字的所谓“寓意”以及它所代表的权力地位(社会对个体、家长对孩子、男性对女性)一天不消失,名字就一天都无法回归单纯的符号作用。我们在意名字,在意的从来不只是“我叫什么”,还是“谁决定了我叫什么,又是谁对我的名字拥有最终解释权”。
尽管直至今日,我们还并没有彻底拥有给自己起名的姓名自由,但至少我们可以告诉自己,再伟大或平庸的名字,终究也只是一个个不同气质的符号。名字只是我们存在的琐屑,却成为不了我们存在的证据,定义我们的只能是我们“确信自己依然活着”的每一个瞬间、以及我们在那些瞬间当中体验到的每一种心情、做过的每一件事。
(中国新闻网2020.6.5)
“取名字”这项技能,可以说是刻在了人类基因里。
我们热爱给身边的任何事物命名:从玩具、车子、电脑、宠物,再到寄快递、取外卖给自己起各种代号,微信列表给不同的人起不同的备注,隔三岔五就会改一改群聊名称,甚至给家里的扫地机器人也要起个绰号……其中的原因除了标记、归属、方便管理以外,还可能会有占有欲、归属感等一些微妙的情愫。
围绕名字也能生出许多困扰。现如今,在一个你可以给自己起无数个网名,想改社交媒体昵称就能随便改,在不同公司任职有不同的代号或花名,知道你真名的人可能还不如知道你网名的人多的时代,“名字”这件事究竟还有多重要,上一辈留给我们的姓氏和名字,对一个人来说还有多少意义?
是谁在左右我们的名字
在古代,“姓”和“名”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特权:姓氏代表了一个人的家族,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稍有地位的家族,名字大多按照族谱上安排好的辈份来拟,晚辈的名字要与长辈的名字避讳;有些平民连名字都没有,直接以姓氏称呼为“某氏”。
不过古人并不是顶着一个名字过一辈子的,《礼记·曲礼》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许嫁,笄而字。”他们成年之后,大多会再取一个符合个人意愿的字号,而不再是直呼其名(乳名)。
而到了今天,这个鼓吹个人自由的时代,即使财富能实现自由了,我们却依然无法拥有完全的姓名自由。名字作为“我们是谁”的正式代号之一,一直处在各式各样的规定或监管之下。
比如,俄罗斯就有规定,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不能使用数字、有脏话嫌疑的字眼、标点符号以及职务等专有名词;日本则要求必须是注册过的姓氏才能用,且新生儿名字必须是通俗、常用字;德国的姓名法则规定,孩子的名字必须体现性别;在国内,“父母选择的名字太生僻或奇特,孩子被拒绝上户口”的新闻也不少见。
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吗
尽管每个人都会说,“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承载了太多的期待、象征、意义和内涵,姓名带来的乐趣和迷思也从来都与我们如影随形。
名字的寄托含义自不必说,它同时还有微妙的暗示作用:2005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起了女孩名字的男生到了中学以后,比起那些取男生名的同学,更容易做出品行不端的行为。反过来,比起取男性化名字的女孩,取女性化的男孩有更大概率受到同龄人的嘲笑和排挤。《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刊载的一项调查研究也谈到,人们更容易被跟自己名字相似的地方和职业吸引。
名字同时也是时代的烙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常用名。对我们来说,过去可能是建国、招娣,现在也许是子轩、子涵。
对于大部分无从知晓我们是谁的人来说,名字可能是這个世界认识并了解我们的唯一方式:一个别致的名字确实可以让人印象深刻。在一些行业或者场合,名字甚至还会以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方式起作用。
比如,在作家和艺术家群体当中,使用化名的情况就非常普遍。一个合适的化名可以彰显个性、伪装身份、保护隐私、树立人设,还能保护自己不受某些争议创作带来的风险。对名人来说,名字就是价值本身,是比名字背后的人更重要的资产。
具体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名字则会以一些更加细微的方式影响着我们:能叫出一个人的名字意味着尊重,叫错名字则意味着失礼;告知别人自己的真名,相当于对别人坦诚一部分的真实自我;用哪个名字称呼对方,有时候会变成一段社交开始之前最重要的问题……每一种名字都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名字是别人眼中的你,也是你希望让别人看到的自己。
对名字的态度,同时还影响了我们跟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当你给自己的宠物或绿植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通常也就代表你认为它“从属于你”;有人还会给自己的扫地机器人起一些类似人类的名字——“起名字”这个行为往往暗示着我们试图像对待真正的人类朋友一样,给予一个物品它独有的身份。
我们的名字,过时了吗
在小说《我们》里,所有的人类都用编码+数字的代号作为姓名,从出生开始就抹杀了个人特色和印记,以便管理和组织;电影《海上钢琴师》里,“1900”这个完全不像名字的名字,背后竟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不平凡的人类。
如果说这些文艺作品中的名字,尚且还只是一种遥远而激进的想象。那么,关于冠姓权的讨论,也许可以从一个角度反映名字这件事所处的困境。
“孩子应该跟父亲还是母亲姓”成了这几年许多年轻父母都会讨论的问题——我们有权选择自己的名字吗?一代一代继承的姓氏带来的“传承感”从何而来?“姓氏来自家族、名字来自家长”的习俗,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人生?如果我们不喜欢现在的名字、也不喜欢这样的习俗,我们的姓名会有机会像网名一样,真正成为一个纯粹出自本心的、想变就变的自选代号吗?
说到底,姓名依然是人类社会之中身份、家族、血统、地位的象征,只要名字的所谓“寓意”以及它所代表的权力地位(社会对个体、家长对孩子、男性对女性)一天不消失,名字就一天都无法回归单纯的符号作用。我们在意名字,在意的从来不只是“我叫什么”,还是“谁决定了我叫什么,又是谁对我的名字拥有最终解释权”。
尽管直至今日,我们还并没有彻底拥有给自己起名的姓名自由,但至少我们可以告诉自己,再伟大或平庸的名字,终究也只是一个个不同气质的符号。名字只是我们存在的琐屑,却成为不了我们存在的证据,定义我们的只能是我们“确信自己依然活着”的每一个瞬间、以及我们在那些瞬间当中体验到的每一种心情、做过的每一件事。
(中国新闻网20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