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v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下面就本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执行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浅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学习中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只有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兴趣,才会在教育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续不断。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都使其有趣味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尽量多表扬少批评,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一点进步。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
  二、完善学生的“自信意识”
  应试教育犹如将学生推入知识的海洋,其结果可能导致其学会“游泳”,也可能导致“淹死”。 相当多的学生尤其差生在应试教育面前没有自信,为了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帮助学生成功
  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
  2.帮助学生创新思维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識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
  3.帮助学生结对子
  鼓励互帮互学,改变旧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三、优化合理的课堂结构
  主次分明又科学的课堂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
  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中,教师的作用都是有所不同。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2.过好单词关
  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总结规律,记忆单词。
  3.过好导课关
  “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
  四、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促成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于表现、不怕竞争。具体可以分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竞赛等。 这样竞赛项目一出来,同学们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五、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质量英语课的前提
  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对英语兴趣倍增,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扩大了知识面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和素质。让学生由“要我学英语”变为“我要学英语”,为今后学业的发展扎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各位整装待发的战士,亲爱的同学们:  公元2018年6月,在这摇曳心旌的夏季,苍翠欲滴,耀眼的绿,正热情而自由的释放着无限的生机和魅力,融融的暖风里夹着花草的香,让人禁不住闭上眼睛深深吮吸。最美丽的日子啊,毕业的笙歌已悄然响起。  六年前的那个时候,你们由父母牵着,像撒欢的小鹿,满怀希望和憧憬,欢蹦乱跳的来到陌生而新奇的大坞镇刘庄小学,想起那稚气未脱的懵懂模样,想起那初见老师的腼腆笑意,想起你们上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等理念得到了重视,满堂灌的现象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式教学。但是在观评课中不难发现,在理念变成行动的过程中,许多教师的做法缺乏有效性。期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做到有效的倾听学生的发言或者倾听后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师生的互动流于形式,导致教学缺乏实效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掌握有效的“倾听——应对”技巧,才能使课堂改革落到实处。  
期刊
后进生都是思想品德、各科成绩、生活习惯等比较落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这些同学不是生来如此,多因社会、家庭、环境或一时之差等而形成。但到头来,他们总是希望自己能进步,如久旱的苗儿盼望雨水的到来,能茁壮成长!十多年来,我用“三心一忌”的方法去转化后进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爱心  一般来说后进生都有自卑感和比较薄弱的意志,但他们也有学好的愿望,只是难于通过自身努力而摆脱困境,比较起优秀生更需要老师
期刊
【摘要】只有多鼓励学生多留心周围的生活,平时多思考,多观察,多给学生动嘴说、动笔练笔的机会,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模仿作文,这样才能最大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习作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观察、兴趣、积累、方法  小学习作是小学语文的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小学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十分棘手的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还是怕上作
期刊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阅读兴趣,对其今后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自身幼儿教师角度谈一谈关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体会。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方面作用的结果,需要多主体参与配合,多场合示范引导。具体要从以下方面抓起:  一、重视家庭亲子阅读  (一)家长带头阅读  在教育的角色,特别是早期教育阶段,家庭的作用的重要性无疑高于幼儿园和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这就使我国的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扎实,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却比较差。“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中国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改变教学方式的不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既弘扬传统教学的长处,摒弃其不足,又着力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体现如下
期刊
教育的宗旨和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人民对教育的美好需要。在人的全面发展诸多因素中,德育是首要的、根本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优良的道德品格是一代新人全面发展的底色。然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还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例如当前重智轻德、重成绩轻育人的现象还比
期刊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教师的情绪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走进课堂以前,必须要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站在教室里以微笑的面孔面对学生,要笑得灿烂,发自内心的笑。教师激情的笑容是师生沟通心灵的纽带,是学生创新的动力,同时也是教师树立美好形象的法宝。
期刊
新课标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每一个完整的数学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如何权衡两者的关系,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效果?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到:面面俱到且重点突出。展开来说即: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让兴趣生根发芽,结果开花;既要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
期刊
文字是枯燥的书写符号,对儿童来说,识字不像看动画片、听故事那么有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形象化的图片、动作、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就显的十分重要。  那么,怎么在识字教学中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呢?要要到创设富有的情境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始终贯穿“训练”这一主线,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使学生充分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真正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深造的主体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