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医药类院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就业压力正日益增强,这促使相关教育管理部门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岗位职责、职业核心能力两方面阐述了医药类院校专职辅导员应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这些工作所要求的相关专业技能与心理、性格品质,旨在更好地阐释辅导员的工作范畴和技能要求,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相关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 医药类院校 专职辅导员 岗位职责 核心职业能力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都日益加大。在现代组织管理体系下,岗位分工趋向于精细化和科学化,对于不同职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许多特定职位要求下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多。而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在逐年加大,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在面临职业选择、生涯规划的时候却遇到了许多疑惑和困难。如何应对这一矛盾的局面,就给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新世纪的大学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的师者角色,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去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要重视非智能素质的培养与干预,逐步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帮助他们养成适应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在走出校门的时候能够对自身情况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判断,进而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合理的规划。对于大学生而言,道德品质、心理适应能力及职业规划能力是在未来职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要素,这些重要素养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丝毫不逊色于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近年来,教育管理部门也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了非智能素质的重要性,并在高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充实与提高相关岗位的师资水平。在这一背景之下,“专职辅导员”作为一个常设的职位被纳入了高校的教师编制序列,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辅导员需要结合自己所带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年龄和心理特征,澄清这个岗位上最需要的核心职业能力,并以此指导工作目标的制定和执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本文以医药类大学为例,针对专职辅导员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简要的剖析,希望能够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相关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医药类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医药类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建制具有“单一范畴、精细划分”的特点。首先,学科划分类别相对于综合大学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医学或药学的特定领域;其次,在医药类主干学科以下设置精确、系统的分支学科和专业方向,专业建制相比综合类大学的医药专业更加全面和系统。这两个特点使得医药类院校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群体独特性。首先,由于专业划分较为精细,由不同分支学科组成的课程体系较为庞杂,并且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学生需要在学业期间主修的科目很多,课程也排得很紧,由此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学业压力,而医药专业对于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又非常高,在读期间除了要修完所必需的课程外,还要参加必要的专业见习和实习任务。此时如果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调节和疏导,就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其次,上述专业特点使得医药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可选择的就业面相对较窄,但由于相近专业的毕业生较多,同时又要面临激烈的竞争,这就迫使他们从一入校就要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需要明确生涯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并具体实施职业选择和职业实践,此时却往往备感茫然,选择职业时不知如何决策,最后总是犹豫不决或随波逐流。如果在这个阶段缺乏合理的引导和系统的支持,则很容易在职业规划、就业心理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并不同程度地影响未来的发展。
二、医药类大学专职辅导员的职位描述
针对医药类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专职辅导员应清晰而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并且能够针对岗位要求对具体的工作细则进行操作化的描述,最终建立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工作框架,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心理辅导、生涯规划、职业选择等内容纳入其中。
首先,专职辅导员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学期及不同年级的课程安排,并结合专业课教师的讲授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辅导计划,其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总结、基本科研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时间管理技能的培养与实践等。此外,还可以组建“同伴帮扶小组”和“课题小组”,针对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这两块内容展开团体学习与训练,以此巩固与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学术素养,并借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其次,根据医学院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压力源特点,系统开展心理辅导。这部分内容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压力而言,要做到有针对的辅导和调节,并实现改善与提升的目标,就必须事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压力源有一个清晰与准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了客观而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辅导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集体访谈、自评报告、他评报告等方式来获取以上几方面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计划。心理辅导可以形式多样,比如宣传画、展板、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电话咨询等。但要围绕核心目标展开。在制定心理辅导计划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包括自我调节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与群体交往的能力等,又要放眼于学生毕业以后的长远发展,切实地提高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心理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最后,在辅导员的职位描述中还应包括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方面的指导计划。职业指导不一定只针对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实际上,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相关工作更有意义。生涯规划指导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学生在深入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基础上,有根据地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以此来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培训计划,在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具体实施计划,最终达到既定目标。辅导员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充当辅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可以通过邀请职业规划方面的专家进行定期讲座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生涯规划框架,还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学长回到学校,并建立经常性的经验交流和信息沟通平台。
三、医药类大学专职辅导员的核心能力要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医学院专职辅导员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至少还要在辅助学生专业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根据辅导员岗位的特点及其岗位职责,我们可以梳理出胜任此岗位所需的几个核心职业能力。
所谓的核心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具体和抽象两个层面上,具体层面上的能力包括思想政治水平、教学管理能力、心理咨询技能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技能。作为医药类高校的专职辅导员,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一个清晰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对所在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以此为根据帮助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规划和时间管理计划。再次,辅导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而且要掌握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应用技能,这样才能胜任“学生心理辅导”的职位要求。最后,辅导员还应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要对相关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从抽象层面来看,专职辅导员作为大学校园里和学生接触最为广泛和紧密的一个岗位,其工作中既有行政管理的成分,又有教育教学的成分,其绩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和校园和谐气氛。这就给专职辅导员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应该具备细致敏锐的认知技能、亲和友善的性格特征,具备耐心、严谨、宜人的心理品质,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林银焕.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互动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6).
[2]张锅红.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及队伍建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4]陈立永.专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04).
[5]梅寒.加强地方性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09,(36).
[6]董新春,刘凤艳,赵晓生,杨纯生.新乡医学院康复医学专业就业情况分析与对策[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02).
关键词: 医药类院校 专职辅导员 岗位职责 核心职业能力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都日益加大。在现代组织管理体系下,岗位分工趋向于精细化和科学化,对于不同职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许多特定职位要求下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多。而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在逐年加大,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在面临职业选择、生涯规划的时候却遇到了许多疑惑和困难。如何应对这一矛盾的局面,就给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新世纪的大学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的师者角色,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去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要重视非智能素质的培养与干预,逐步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帮助他们养成适应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在走出校门的时候能够对自身情况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判断,进而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合理的规划。对于大学生而言,道德品质、心理适应能力及职业规划能力是在未来职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要素,这些重要素养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丝毫不逊色于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近年来,教育管理部门也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了非智能素质的重要性,并在高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充实与提高相关岗位的师资水平。在这一背景之下,“专职辅导员”作为一个常设的职位被纳入了高校的教师编制序列,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辅导员需要结合自己所带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年龄和心理特征,澄清这个岗位上最需要的核心职业能力,并以此指导工作目标的制定和执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本文以医药类大学为例,针对专职辅导员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简要的剖析,希望能够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相关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医药类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医药类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建制具有“单一范畴、精细划分”的特点。首先,学科划分类别相对于综合大学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医学或药学的特定领域;其次,在医药类主干学科以下设置精确、系统的分支学科和专业方向,专业建制相比综合类大学的医药专业更加全面和系统。这两个特点使得医药类院校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群体独特性。首先,由于专业划分较为精细,由不同分支学科组成的课程体系较为庞杂,并且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学生需要在学业期间主修的科目很多,课程也排得很紧,由此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学业压力,而医药专业对于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又非常高,在读期间除了要修完所必需的课程外,还要参加必要的专业见习和实习任务。此时如果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调节和疏导,就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其次,上述专业特点使得医药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可选择的就业面相对较窄,但由于相近专业的毕业生较多,同时又要面临激烈的竞争,这就迫使他们从一入校就要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需要明确生涯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并具体实施职业选择和职业实践,此时却往往备感茫然,选择职业时不知如何决策,最后总是犹豫不决或随波逐流。如果在这个阶段缺乏合理的引导和系统的支持,则很容易在职业规划、就业心理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并不同程度地影响未来的发展。
二、医药类大学专职辅导员的职位描述
针对医药类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专职辅导员应清晰而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并且能够针对岗位要求对具体的工作细则进行操作化的描述,最终建立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工作框架,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心理辅导、生涯规划、职业选择等内容纳入其中。
首先,专职辅导员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学期及不同年级的课程安排,并结合专业课教师的讲授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辅导计划,其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总结、基本科研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时间管理技能的培养与实践等。此外,还可以组建“同伴帮扶小组”和“课题小组”,针对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这两块内容展开团体学习与训练,以此巩固与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学术素养,并借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其次,根据医学院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压力源特点,系统开展心理辅导。这部分内容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压力而言,要做到有针对的辅导和调节,并实现改善与提升的目标,就必须事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压力源有一个清晰与准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了客观而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辅导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集体访谈、自评报告、他评报告等方式来获取以上几方面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计划。心理辅导可以形式多样,比如宣传画、展板、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电话咨询等。但要围绕核心目标展开。在制定心理辅导计划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包括自我调节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与群体交往的能力等,又要放眼于学生毕业以后的长远发展,切实地提高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心理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最后,在辅导员的职位描述中还应包括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方面的指导计划。职业指导不一定只针对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实际上,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相关工作更有意义。生涯规划指导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学生在深入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基础上,有根据地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以此来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培训计划,在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具体实施计划,最终达到既定目标。辅导员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充当辅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可以通过邀请职业规划方面的专家进行定期讲座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生涯规划框架,还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学长回到学校,并建立经常性的经验交流和信息沟通平台。
三、医药类大学专职辅导员的核心能力要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医学院专职辅导员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至少还要在辅助学生专业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根据辅导员岗位的特点及其岗位职责,我们可以梳理出胜任此岗位所需的几个核心职业能力。
所谓的核心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具体和抽象两个层面上,具体层面上的能力包括思想政治水平、教学管理能力、心理咨询技能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技能。作为医药类高校的专职辅导员,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一个清晰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对所在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以此为根据帮助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规划和时间管理计划。再次,辅导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而且要掌握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应用技能,这样才能胜任“学生心理辅导”的职位要求。最后,辅导员还应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要对相关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从抽象层面来看,专职辅导员作为大学校园里和学生接触最为广泛和紧密的一个岗位,其工作中既有行政管理的成分,又有教育教学的成分,其绩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和校园和谐气氛。这就给专职辅导员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应该具备细致敏锐的认知技能、亲和友善的性格特征,具备耐心、严谨、宜人的心理品质,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林银焕.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互动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6).
[2]张锅红.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及队伍建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4]陈立永.专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04).
[5]梅寒.加强地方性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09,(36).
[6]董新春,刘凤艳,赵晓生,杨纯生.新乡医学院康复医学专业就业情况分析与对策[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