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要让你看见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upiao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否感受到爱,相信爱
  我不关心你是否爱你的孩子,我在乎的是,孩子是否感受到你爱他,孩子是否相信你爱他。
  小孩子最不容易感受到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和照料,比如你花大价钱为孩子择校,比如你衣食住行方面的精心,因为那是自他们出生后就享受到的,那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人们对任何习惯的东西都会看作理所当然而不加注意,所以他们“习惯了”,不觉得你们是在爱他。
  小孩子最容易感受到不被爱的是如下方面:
  ★他想要你陪的时候你不在,经常不在。
  ★他想要和你玩的时候,你不愿,或者他以为你不愿。
  ★他想要的你不给。
  ★他想做的你不许。
  ★他觉得他的事情也是你说了算。
  ★他想说的你不爱听,听了后批评他,他和你交流后,觉得你不是一个好的谈话对象。
  ★他少得到你的真心称赞,要么是称赞太少,要么是你的称赞都暗含目的(比如鼓励他、要求他更好、改善你和他的关系等)。
  ★他害怕你,你太严肃,或者太爱发脾气,或者对他的期望太高。
  ★他感到你担心他,太多的担心,每一个担心都在关心之外搭配着不相信。
  ★他犯错的时候,被你责怪,而不是被你体谅、被你帮助。
  ★他失败的时候,被你贬低、问责或者被你催着做出保证,而不是被接纳和鼓励。
  ★你希望他变成你喜欢的样子,而不接纳和喜欢他本来的样子,比如性格、做事风格、喜好等。
  ★他从你这里经常吸收到压力,很大的压力,有时候甚至能从你这里吸收到羞耻。
  ……
  如果这些是真的,那么孩子就无法相信你爱他,无论你多么爱他,你的爱都没有发挥作用。太阳是颗恒星,它的灼热和明亮是恒定的,可是阴天的时候我们就感受不到阳光,下雨的时候我们就冷,而有些植物也会因为见不到阳光而死亡,有些动物因为见不到阳光而生病。爱就像阳光,无论你心里的爱多么强多么浓,如果孩子感觉不到,他就会觉得冷,就会处在阴暗中,就会不太健康,就会出状况。
  有爱就不怕
  在我了解的上千个家庭和个人中,没有一种不是因为“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而产生状况的,无论是成年人的自杀、抑郁、恋爱困难、夫妻关系及人际交往障碍……还是亲子领域的亲子关系不好、孩子过分叛逆、学业困难、适应困难、网瘾、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其根源都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我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与生俱来就包含着神奇而强大的生命力,只要营养足够,它就能茁壮成长,绽放出独有的活力和美,那超出父母和孩子自己期望的活力和美。如果营养不够,它也能成活,但会病态、扭曲甚至死亡。每一种邪恶都是一种生命的病态,每一个走上不归路的少年都是一个扭曲的生命。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爱”呢?爱是任何人都能轻易感受却没有一个人能给出确切定义的东西。还好,心理科学的发展终于可以帮到我们,我们终于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到,如下就是爱:无条件的接纳,重视安全感,认同,肯定和欣赏。
  给家长的建议:
  其一,如果你想给孩子爱,给孩子心理营养,你必须先要自己有,先要能够给自己。你对自己的接纳度越高,你越能接纳孩子;你能够重视你自己而不是仅把自己当成抚养孩子的人,你才能够真的重视孩子,你完全的为自己而活,孩子才能学到重视自己;你有比较稳定的安全感,你足够独立,也能和人较好的连接,你能把两者融合在一起,而不是过分依赖一个人或者完全不能依靠别人,你才能使孩子具备健康的安全感;你能够深刻的认同、肯定自己,你必定是一个自信自足的人,倘若你不能,那么孩子也必然像你一样不自信,皱着眉头充满焦虑和担忧。
  其二,我总是试图提醒自己乃至别人注意到,一个孩子人生之初的艰难。任何成年人的任何困境都不能与此相比,我们成年人最差不过自杀罢了,可是襁褓中的婴儿怎么自杀?我们成年人孤单、无人理解,至少还可以对自己说,可是婴儿谁真正懂?甚至连婴儿自己都不懂自己,他连“自我”都还没有(认为没有自我就没有痛苦是无知的,“自我”是概念是头脑的东西,而心早就开启了,当你看到孩子能笑能怕,就是他已经有心了)。孩子的无助、迷惘、恐惧需要我们更多体谅,我总这么觉得。
  而孩子最大的恐惧就是父母不爱他,对于人生之初的婴儿来讲,父母爱不爱他,不仅意味着他开不开心,而是意味着生死存亡,哪个孩子不害怕被父母遗弃?他们只有确认父母不会不管他们不要他们,他们才会对生存对自己有信心。任何最初的“感觉不到父母的爱”,都是孩子的恐惧,都会带来孩子自我价值的自贬,肯定是我不好,要不为什么他们不陪我不喜欢我?父母都那么生气了,我该怎么办呢?这个“怎么办”的潜意识实际上是:我怎么依靠他们活下去。
  因此,无论如何,有爱才有不怕。
  (作者系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亲子教育专家。)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在传统话语中,对于先生(老师)的要求是“要给别人一滴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先生是不好当的。而对于父亲、母亲,生下儿女可能是短时间的,给儿女温饱也是相对容易的,而要真正把生命体的婴孩抚育成社会意义上的“人”,要经历千辛万苦,而且还要有学问,需要像先生那样拥有一桶水,甚至需要拥有比先生更满更清澈的一桶水。  旧时代,“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
期刊
2013年12月23日,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中华传统文化振兴基金、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等举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签约仪式,将研发面向香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准教程。教程将选取《弟子规》《声律启蒙》《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12册核心经典课程。  孩子经典诵读教育对全脑发展都有帮助。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
期刊
有一位妈妈说那天她带孩子看新闻,当中有个骇人报道,主持人用到“禽兽不如”这个字眼,孩子问她,什么叫禽兽,她回答就是野兽的意思。孩子又问,什么是野兽。于是妈妈解释,野兽是很凶猛残忍的,没有人性的,专干坏事。孩子又问:那什么叫禽兽不如?妈妈回答:就是说他们连禽兽都比不上,形容他们比禽兽更糟糕。妈妈以为问题结束了,结果孩子追问:那他们到底是什么?是人,还是禽兽?  不恰当的回答  坏人才叫禽兽,好人叫人
期刊
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  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自身意见用拙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别人离开用再见,请人不送用留步。  欢迎
期刊
一般带孩子的妈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妈妈们都来对照一下自己是哪一种呢?  炸弹妈妈:  她们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孩子吵闹或不听她的话,就会引爆炸弹,暴跳如雷。这会让孩子要么也暴躁,要么沉默对抗,结果可想而知。  比较妈妈:  电梯里,公共汽车上,总能听见母亲们在比较孩子谁聪明、谁功课好,殊不知孩子们也在偷偷拿各自的妈妈做比较。  周末妈妈:  她们平时忙工作、忙社交、忙充电,把孩子往娘家、婆家或寄
期刊
有的父母觉得教育孩子异常复杂,常常是为了教育孩子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的;而有的父母就能轻松应对育儿这个大问题。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不辅导女儿功课,只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
期刊
名人小档案:  付林,出生于1946年1月17日,词曲作家。1968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曾任海政歌舞团演奏员、副团长、艺术指导等职。代表作品:《妈妈的吻》《小螺号》《楼兰姑娘》等。  我的父亲付林出生在北大荒的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共有10个。当年物质匮乏,爷爷奶奶要养活这么多孩子十分辛苦。爷爷长年在外打渔,奶奶操持庞大的家务,他们对子女唯一的要求是要做个善良的人。  父亲童年生活非常艰苦
期刊
骆春英是全国“为国教子 以德育人”好家长、山东省“十佳齐鲁好家长”,她儿子被保送清华大学。多年来,她潜心研究青少年教育与实践,成为山东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  作为一位母亲,作为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骆春英有什么样的教子高招呢?  关键时刻的提醒  在骆春英的家教手册里,没有呵斥、没有逼迫、没有陪读、没有作业、更没有打骂,有的只是鼓励和提醒。骆春英的提醒,就像灯塔上的明灯,儿子还未启程,已经亮在那里
期刊
真倒霉,只剩一个椰子球了  好早以前,给团团读维尼小熊故事书。扉页上是几个主要角色的介绍,读到小驴伊尔那段时,团团打断我,“妈妈,什么是悲观?”我想了想,回答道:“悲观啊,就是什么事儿都往不好的方面想。比方说,点心桶里只有一个椰子球,乐观的人看到了,会说:‘哇!太好啦!居然还有一个椰子球!’悲观的人会说:‘唉,真倒霉,只剩一个椰子球了。’”  我停顿一下,抛给她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会怎么想呢?”
期刊
洋快餐店里设置有儿童游乐区,各色孩子流连在区里,各色家长陪伴在区外。孩子有乐趣,有磕碰;家长们有呵护,有纵溺,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所谓“严厉”。小小的餐店一角俨然教育面面观。  某天一堆孩子在区内玩耍正欢,猛听得一位妈妈暴喝: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你拿了哪个小朋友的玩具?”  “赶紧还回去,不准拿别人的东西!”  一连三句劈头盖脸,区内区外顿时安静下来。孩子跟家长们都被她叫得一激灵,所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