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口服抗真菌药特宾纳芬与灰黄霉素治疗体癣疗效比较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dbook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例体癣病人分别用灰黄霉素或特宾纳芬(terbinafine)治疗,各500mg/d,治疗6周,33例病人完成了研究.15例服用特宾纳芬的病人中,13例(87%)治疗成功,灰黄霉素组18例中有13例(73%)病变消退.

其他文献
最近研究发现境界线(GR)能抑制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反应,伴表皮郎格罕细胞(LC)消失。这种作用持续的时间尚不清楚。作者研究了28例使用GR抑制镍引起的ACD持续时间与表皮LC数的关系。
May曾报告食物过敏患者的嗜碱细胞在体外组胺的自然释放率增高,为证实这一发现,并确定是否嗜碱细胞组眩的自然释放受一种细胞因子――组胺释放因子介导及除去食物中有关的食物抗原后是否能影响组胺的自然释放,作者测定了63例异位性皮炎和食物过敏患者(其中38例已在他们的饮食中除去有关的食物)外周血嗜碱细胞在体外的组胺自然释放率,并测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胺释放因子的产生情况。
期刊
作者在小鼠研究应用光四氯水杨酰替苯胺(TCSA)结合的同系脾细胞诱导及转移对光半抗原TCSA的接触性光敏(CPS)。试验用8~10周龄雄性BALB/C小鼠,每组4只以上。光源为3根20W的黑光灯管,辐射波长320~400nm,峰值365nm。
期刊
在许多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和SLE患者中,细胞的RNA颗粒SSA是自身免疫应答的靶,常出现抗SSA的自身抗体.近代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克隆研究已证明SSA颗粒至少由52kD和60kD的两种多肽成分组成,据此,本文作者分析了60例55和90例SLE患者血清对SSA抗原及其上述两种多肤的反应状况.
作者报道了临床上以孤立的皮下损害为特征,组织学表现为囊内脂肪坏死的疾病5例.4例妇女,1例少年,年龄16~74岁(平均45岁).3例在皮损部位有过外伤史,1例病程2周,3例1年.1例有多发性结节(4例为单个结节),结节大小1~15mm.5例患者结节均切除并作了活检.临床曾分别诊断为角质囊肿、附件肿瘤、异物反应、脂肪瘤、结节、类风湿性结节及皮肤钙质沉着.外科切除时见到有的结节在囊内,自发“破裂”或很
期刊
硝苯吡啶对治疗雷诺氏现象有效。为了确定其是否对其他与寒冷有关的、带有血管痉挛的疾病和冻疮有效,作者进行了一些研究。试验性研究:研究对象为10例女性冻疮患者(年龄21~52岁,平均40岁),冬季给予硝苯吡啶60mg/d,用药14天,7例冻疮完全消失。
期刊
自1950年报告第1例用强的松治疗寻常性天疱疮以来,此药现已成为所有天疱疮患者的第一线治疗药物。本文报告1例皮质类固醇治疗寻常性天疱疮引起无症状性肠穿孔的少见病例。患者女,61岁,因广泛分布的大疱及疼痛性口腔粘膜糜烂而入院。入院前5年已被诊断为寻常性天疱疮,长期服强的松60mg/d。由于长期服药产生副作用,故在皮损复发前2个月停服强的松。入院体检见双足、前臂、背及臀部有松弛性大疱。
磷脂酰肌醇(PI)激酶可被生长因子激活并参与细胞的增殖。银屑病是一种表皮细胞过度增殖的皮肤病,可表现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受体表达的异常,以及磷酯酶C活性的增强。鉴于生长因子刺激的磷酸肌醇代谢在表皮细胞异常增殖中所具有的潜在的重要性,作者对正常人皮肤、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及非皮损处表皮中的PI澈酶活性进行研究。
本文报告1例71岁女性患者,发现右乳房肿块及同侧淋巴结肿大6年.乳癌根治术后,病理检查为低分化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5年后刀口瘢痕处出现数个无痛性红色丘疹伴右上肢水肿.上肢活检显示为浸润性癌,其胞浆中含有大量嗜酸性颗粒,曾考虑第一次切除的乳癌及淋巴结是否为乳房颗粒细胞瘤.此后,患者右上肢水肿加重,浸润累及颈及胸部,再次入院不久死亡.
本文用随机、单盲(医生不知)对照试验法比较了5%苄氯菊酯霜和1%林丹(γ666)洗剂对疥疮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来自8个治疗中心共467例疥疮患者,均无内脏或其他皮肤疾患,年龄为2月~75岁,平均22.1岁,平均损害数目85个,中位数50。诊断依据临床,其中镜下找到疥螨虫卵的共377例(81%)。用药前先用温水洗澡,霜剂或洗剂用于面部以下的全身,用药后8~14小时再用肥皂洗去,研究者均不知患者所用药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