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比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观察氯比格雷在非ST段持续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疗效,本研究将18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肝素、硝酸甘油、B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A组给予氯比格雷负荷量300mg后,75mg,1次/d,随访1年;对照组B组给予安慰剂,观察心血管死亡、AMI、脑卒中发生率。结果表明氯比格雷组心脑血管事件共发生5例(7.04%),而安慰剂组心脑血管事件共发生21例(19.08%),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氯比格雷在非ST段持续抬高的ACS中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氯比格雷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144-02
  
  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发病率逐年上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分为ST段持续抬高的ACS(绝大部分发展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即STEMI)和非ST段持续抬高的ACS,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对于STEMI,治疗关键是尽早、充分、持续开通“罪犯血管”,而对于非ST段持续抬高的ACS的治疗对策是强化抗栓。抗血小板治疗是其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氯吡格雷是一种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临床常用药物,能选择性的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抑制激活ADP与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为此笔者观察了新的抗栓药氯比格雷在非ST段持续抬高的ACS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我院
  2008年5月~2010年10月就诊患者中符合诊断条件的患者18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氯比格雷组,共71例(男53例,女18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61.43±10.87)岁;B组为安慰剂组,共110例(男81例,女29例),年龄为38~82岁,平均(52.274±13.26)岁。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包括
  ①初发型心绞痛:近1个月内首次发生的心绞痛;②恶化性心绞痛:在相对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的基础上,近2个月出现逐渐加重的心绞痛,表现为心绞痛发作频度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③静息心绞痛:在休息或安静状态下,无明显诱因引起的心绞痛;④梗死后心绞痛:即AMI 24h以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梗符合以下3个条件:①有典型缺血性胸痛病史;②CK-MB和(或)cTnT(cTnI)水平升高;③心电图示胸痛发作时ST段压低≥0.1mV和(或)T波倒置,无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
  1.3 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肝素、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A组给予氯比格雷负荷量300mg后,75mg,1次/d,随访1年;B组给予安慰剂,观察心血管死亡、AMI、脑卒中的发生率。
  1.4 观察数据使用SPSS 11.5软件系统中χ2检验程序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
  A组氯比格雷组心脑血管事件共发生5例(5/71),而安慰剂组心脑血管事件共发生21例(21/1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在非ST段持续抬高的ACS治疗中氯比格雷较安慰剂组有更好的疗效。ACS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且动脉>血栓形成主要涉及血小板和凝血酶激活2个重要环节,所以抗血小板和抗凝血治疗是ACS的关键对策。氯比格雷(波立维)选择性的抑制二磷酸腺苷它的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糖蛋白GP∥Ⅲa复合物活化,因而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同时,有动物实验证明:氯比格雷可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少内膜增生性病变。因此,能抑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可使ACS的发生率大大降低,除了他的抗血栓作用外还可能与其抑制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有关。国际临床研究CURE(氯比格雷预防不稳定型心绞痛缺血事件再发)的试验证明在预防UA上,应用氯比格雷加阿司匹较单独用阿司匹林降低心脏病发作、卒中及血管性死亡的事件达20%。CAPRJE(氯比格雷与阿司匹林在缺血性疾病高危患者的比较研究)证实氯比格雷较阿司匹林多预防26%的再发事件(心肌梗死、卒中、血管性死亡),进一步降低组合终点相对危险性达8.7%,在药物安全性和服用方便性上也优于阿司匹林。因此,临床中对于非ST段持续抬高的ACS,
  氯比格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建强,印鑫.低分子肝素联合波立维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3(5):564.
  [2] 顾晴,陈纪林,阮英茆.抗血小板药物氯比格雷抑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试验研究[J].200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摘要),2002,10:67.
  [3] 易晖.波立维在中国上市[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1):679.
其他文献
骨性前牙反颌是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对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均有较严重的影响,不仅改变了牙、颌、面正常生长发育,且随年龄的增长进行性加重[1],故早期矫治对改善其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利用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早期骨性反颌的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疗效显著,而快速扩弓器能有效打开骨缝扩大牙弓,上颌骨发育不足往往伴有上下牙宽度不调,许多专家学者的临床实践研究认为先扩弓然后前牵引将使疗效更加显著[2
期刊
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政府履行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体现。我国现使用的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
期刊
[摘 要]分析影响皮试结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叶策。影响皮试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对判断结果的准确性把握不足,皮试液的配制不规范,消毒液不当产生假阳性。主要对策是:提高护士的业务技能加强责任心,重视低年资护士的培养,选择安全有效的消毒剂。  关键词:皮试 过敏反应 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R3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138-02    临床上使用某些药物,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应用于42天婴儿检查的可行性及实用性,为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儿保门诊42天体格检查的婴儿200例,根据有无高危因素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均用NBNA的方法测定,并使用统一表格记录。实验组根据测定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内容,进行早期干预,两组均于6月龄进行发育筛查。结果 实验组NBNA的评分低于对照组;6月龄的发育商两组均无智能落后婴
期刊
[摘 要]目的 评价踝关节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取50例踝关节骨折病人分别应用1/3管形钢板及螺钉内固定。结果 46例随访6个月~3.5年,优良率为93.6%。结论 踝关节的良好重建、合理有效的固定以及术后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是得到良好结果的保证。应用1/3管形钢板及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4.19文
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在肾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肾癌和20例正常肾组织中ILK的表达,并与临床分期进行比较。结果 40例肾癌中,IL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5%(33/40),而20例正常肾组织中ILK蛋白表达率为25%(5/20);ILK的表达与肾癌的临床分期有关。结论 ILK在肾癌中异常活
期刊
[摘 要]目的 通过对5例手足口病危重症应用纳洛酮,探讨纳洛酮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例手足口病危重症病例临床资料。结论 纳洛酮对手足口病危重症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纳洛酮手足口病危重症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146-02    纳洛酮是一种阿片受体的拮抗剂,临床应用广泛,包括抗休克、治疗神经系统疾患、药物中毒等方面,在儿
期刊
[摘 要]无痛人流手术是指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的人工流产。手术经静脉给药约30秒可进入睡眠状态,在孕妇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经过大约3分钟医师便可完成手术。手术安全无痛苦,经过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患者可以很快恢复身心健康。  关键词:无痛人流 临床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143-02    无痛人流是采用异丙酚静脉给药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知识竞赛活动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每次实验课结束前,利用20-25分钟的时间进行本章内容知识竞赛。学生分组讨论,由各组派一名代表回答,最后由带习教师进行点评。结果 本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与实验成绩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 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人体解剖学实验掌握得更扎实,灵活。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实验教学 知识竞
期刊
[摘 要]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26例,B、C组各27例。A组给予缬沙坦治疗,80mg/次,1次/d,口服;B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10mg/次,1次/d,口服;C组给予缬沙坦40mg/次,1次/d,氨氯地平5mg/次,1次/d,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4周后三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