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来源 :天府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uh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堂上我们要引领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低年级学生;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它是一种过程性知识,是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内化了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情感体验,既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又包括学生在学校数学课程中获的的经验。教学中我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动手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也有着这样的三句话: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活动学生的思维,从而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一年级上册《分与合》。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分花片的活动:请你把4个花片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分东西的实际经验,因此,很快就有了答案:可以分成2个和2个,或是1个和3个,亦或是3个和1个。由此,再引导学生看着自己的“操作成果”说一说: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一开始,学生的“分”可能是随意的、无序的,但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有序板书。这样,在学生经历了4、5的分与合后,在探索6的分与合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分,才能又快又正确地找出6的所有的分法?因为有了前面的活动经验,学生很快会发现,当我们进行分花片活动时,可以每次移动一个花片来分一分,自然就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探讨:有序地来分一分,这样既快又正确。在后继学习7、8、9直至10的分与合时就会自觉地有序分一分。
  二、借助多媒体,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早已深入课堂,以其独有的动态感、趣味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这一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这类减法的基础。教学中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创设了猴妈妈卖桃、小猴买桃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式计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法,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一共是13个桃,其中盒子里有10个,盒子外面有3个,一种方法是先从盒子里的10个中去掉9个,再把盒子里的一个和外面的3个合起来,就是4个。另一种方法是先去掉外面的3个,再去掉盒子里的6个,盒子里还剩下4个。这样,在学生充分交流算法的基础上,再借助多媒体进一步还原计算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算法的理解,为后继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其他口算奠定了基础。
  三、联系生活,拓展数学活动经验
  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中数学现象的“慧眼”,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如:“一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题:把16支铅笔放在两个笔筒里,使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同样多,可以怎样放?如果有27支铅笔,还能使每个笔筒里放的铅笔同样多吗?”学生在前面已有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的操作体会,生活中也有分东西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自主用小棒来试着分一分,在不断地调整过程中发现:16支铅笔可以分成同样多的两堆,而27支铅笔不可以分成同样多的两堆。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是为什么呢?在讨论、争辨中发现:原来16是双数,所以可以分成同样多的两堆,而27是单数,所以不可以分成同样多的两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猜想、论证:是不是双数就一定能分成同样多的两堆,而单数却不行? 这时,学生会想到再找几个数,如4、9、15、20等,再去按要求分一分,从而论证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学生对单数、双数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时,再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你还能找到单数、双数的例子吗?经过讨论、启发,学生很容易发现,门牌号是分单数和双数的,电影院中的座位号是分单数和双数的,等等。有了这样的探索过程,学生在后继学习中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就会先猜想,再通过举例、推理等方法进行论证,从而得出结论,运用到生活中。
  四、组织交流,分享数学活动经验
  合作交流是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听,使思维进一步合理化、有序化。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补充和修改,促使各种观点和意见更丰富,更完善,从而得出最佳方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合作交流,分享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如: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一内容是引导学生在找一找、画一画、辨一辨等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对其特征有所感知。教学中我先创设小朋友一起搭积木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复习有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知识,接着引导学生把积木按在纸上,沿着它的边线画一画,看看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一开始学生觉得很有趣也很简单,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在纸上画了起来,但没过一会儿,就发现要把图形画好真的不容易,手里的积木和笔好像都不听使唤,画完一看,有点儿失落:怎么歪歪扭扭的。这时,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把图形画好?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时慢慢发现:画的时候首先要使得积木不能动,要用手摁紧,而画的时候一定要沿着图形的边线来画。当学生有了这样的经验分享后,再用正方体、圆柱来画相应的图形时就简单多了。而在后面的练习中,更是引导学生在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能折出什么图形?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现,既可以折出长方形,也可以折出正方形,还可以折出三角形,从中学生也再次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思维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发展。
  总之,教学中我们要牢记“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通过有效的、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秦旭芳,庞丽娟《“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4]张苾青,《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5]张莉,《小学生生活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探究》
其他文献
摘 要:“你知道吗?”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充分体现了编者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阅读学习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编者对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意图,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你知道吗?”的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处理,再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展开有效的数学学习,旨在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空间,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的教学;你知道吗  前言:  “你知道吗”栏目作为小学数学教
期刊
摘 要:演示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用实物或直观的教具教学生,或者做一些示范实验,通过实际观察得到感性认识,以说明和证实所传授的知识。演示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出现,正好证实了这一点。演示能够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从而理解、领悟并扩展知识,让学生在头脑中进行思维活动,培养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但演示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能理解数学概念的正确用法,公式的合理推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養,提高其合作能力,有助于对数学敏感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复习梳理,对数学接受程度稍低一点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融会贯通。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能力;小组教学;分层学习  教师在对初中数学的讲授中,有些时间会面对学生掌握不好某一课程的课题,在教学任务中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下,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平时的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其特点,设计出有趣的动手内容,吸引学生。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到其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更愿意参与各种美术教学活动,使之综合能力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动手能力  目前,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有趣的方法,使课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师们也在不断的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而新课改的全新教学理念是创新性教学。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依旧存在一些缺点与漏洞,因此,随着创新教学的教学理念提出,对教学缺陷有了填充与弥补。而创新性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还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本文根据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创新性教学进行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
期刊
摘 要:现阶段的教学理念认为,在学校教育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分层化的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在使用分层化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是希望通过笔者进行的探讨,帮助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更好的认识与使用分层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相对于之前的初中、小学
期刊
摘 要: 学科育人是学科教学的根本使命,也是学科教学的价值体现。数学学科育人主要是通过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掌握数学本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学生在小学阶段思维发展迅速,是培养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的我们理应去思考,当前的课堂是否能满足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数学问题为着入点,结合“倍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思考,从学生日常错例反思教学,创设思维环境,激发思维需求,培养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努力让
期刊
摘 要: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时期,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在该阶段全面了解学生,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而计算能力在学生整个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中都有着重要作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提高计算正确率是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围绕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计算正确率;有效策略  在如今的农村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计算时使
期刊
1 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与深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已经成为了教学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过去教学环节中,通常老师都只在意学生对教材知识和内容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数学学科的总体实际价值和作用。因此,为了实现小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对他们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促进意义。数学新课标重点表明:“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可见,
期刊
摘 要: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来说,此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形成优秀品质的阶段。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比较传统,所使用的固定化手段,这样会导致枯燥成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感受。因此,为了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本文通过分析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研究策略  微课是新时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新型教学。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