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普做“出圈”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一个“高冷”的领域,常常让人难以靠近。
  但如果换一种打开方式,说不定你会发现“想象不到的快乐”。
  中科院物理所M楼的一间大实验室里,剪刀、护目镜、磁铁、灯泡、胶水等应有尽有,平时泡在实验室的研究生,随手抄起几件物品,就能设计出一个小实验,和网友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
  这里是物理所科普节目的录制现场。在年輕人活跃的B站,一群由20多岁的硕士、博士组成的科普团队,化身成深受网友追捧的UP主——“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
  他们用一个个小实验,把科普做“出圈”,让大家了解到,科学也可以很可爱。
  在今年3月的一场直播中,两名物理所研究生利用小电机、空易拉罐、齿轮、木片,向网友展示制作烧烤机器人。
  配着动感的BGM,印着旺仔的易拉罐机器人一手拿着小扇子,一手转动着烤肠,现场表演投币“烧烤”。前方弹幕大军来袭:“我裂开了,这竟然真的是官方”“好魔性,有点上头”……直播后来的回放片段视频在B站(哔哩哔哩)播放量达到150万。
烧烤机器人(视频截图)。

  中科院物理所成立于1950年,吴有训、钱三强等著名科学家都曾在这里工作,所里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超导、拓扑、纳米等多个学科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与这些“高大上”科技词汇大相径庭的,是物理所在B站的清奇画风。
  这个名字叫“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的UP主,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中二所”。2019年入驻B站开始,这群平时泡在实验室的研究生出现在镜头前,用身边常见物品制作小实验,为网友进行科普。
  熟鸡蛋为何不能返生?如何手撕石墨烯?5G比4G快多少?在“中二所”,这些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偶尔科普团队的小实验没有做成功,网友会热情“起哄”,将“翻车了”的弹幕刷屏。但对于这些做科普的学霸们,网友更多的还是羡慕、敬佩,称他们为“当代十万个为什么”。
  “中二所”有自己的网红“主播”。比如,知识渊博、善于表达的副研究员李治林,因对弹幕中的各种刁钻问题对答如流,被网友称为“大师兄”。
  除了学习科学知识,网友还经常在弹幕中调皮互动。有网友觉得,“爆肝”做实验的博士竟然发量浓密很不科学,还有网友好奇,李治林头发为何总是油光光的。李治林干脆做了一期关于“头发”的科普直播。
  头发看起来有油光,到底是不是因为没洗头?李治林从头发的结构,讲到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说到护发素中的季铵盐,他会联想提到“伯、仲、叔、季”中“季”是代表最小的4,季铵盐又称四级铵盐。继而,他又“跑题”到词根quadr代表4。“从1到10都有这样的词根,大家有没有想过,October10月中的oct词根为何是8?”
  侃侃而谈间隙,他还会略微停顿,等待网友刷一波弹幕,看是否有人知道正确答案。紧接着,外语课变成语文课,他告诉网友,中文里也有类似的例子——“七月流火”。触类旁通一番后,这位学霸回归当期主题,讲起了洗发水中的硅油。
  直播用的大实验室,也是个神奇的地方。走进其中,仿佛置身一个杂物间。氦气罐、小电机、吸管、珠子、灯泡等“道具”一应俱全。
  “这个屋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东西够多够全,直播做实验的时候缺什么,这里都能找到。生活皆物理,我们随便抓点什么东西,上台直播讲两个小时都没问题。”拥有这份自信的是28岁的博士生王科(化名),正是这位科普团队的核心骨干,为“杂物间”一点点添置了摄像机、导播台、计时器、背景屏幕。
  “最开始直播,我只拿一部普通手机,连麦克风也没有。隔壁在做超导实验,机械泵嘣嘣嘣的声音也录了进去。大家看了之后觉得画质不行,也很吵。”王科赶紧联系物业来砌墙,在网上查资料,开始采购和学习使用专业设备。
  多路麦克风要有个调音台来控制;摄像机要两台,一个主机位,一个特写机位;现场嘉宾经常要放PPT,所以还得设置一个大屏;屏幕要看得清楚,人脸就黑了,得买打光设备……全套设备使用下来,王科调侃,自己不光读了个物理博士,还自学了广播电视工程专业。
  B站并非物理所唯一的科普阵地,早在微信公众号流行初期,他们已经凭借“稳中带皮”的风格,圈了一大波粉丝。
节目录制现场。

  2014年,26岁的成蒙从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在综合处负责新媒体运营。看了兄弟院所的运营情况,成蒙决定做一个区别于官网,有活力、贴近年轻人的新媒体号。
  物理所如何和网友产生交集?科普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当时做科普的公众号并不多,尤其是有科研机构背景的官方账号,我们的公众号一做出来,立刻收获了关注。”2016年情人节,公众号推出的原创文章《为什么物理不能理解爱情?》迅速出圈,文章以“理工直男”思维,用公式和定理探讨感性的爱情话题。当时正在上大学的夏一鸣看到这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便关注了公众号,如今,他在物理所读博士,成了公众号的“骨灰级”小编。
夏一鸣在直播用的大实验室里做科普实验。

  从2014年11月到2016年2月,物理所公众号粉丝从0增长到10万。
  做科普,给这群年轻人自身也带来了改变。团队里,有人因博士毕业离开,也有研一的新鲜血液加入。像带练习生“出道”一样,夏一鸣曾经被师兄师姐带着走上了科普道路,如今他也在手把手培训新人。
  最初团队里在B站做直播的是两个女孩子,平时都是话痨,但第一次直播紧张怯场,20分钟之后“光速”下播。大概过了两三个月后,她们能够非常自然地在镜头前和观众互动、开玩笑。“以至于在后来一些大的科普直播活动中,她们相较于明星和网红UP主,更能hold住场面。因为这些毕竟是我们的专业领域,大家表现得更为自信。”王科说,做科普让年轻人不局限于课本和实验室,有了意外的收获和不同的体验。
  一些研一新生告诉科普团队,他们正是因为看到公众号和B站的内容,选择来物理所读研。物理所在微博、抖音、B站的粉丝都超过了100万。“我们最初知道的只是数字,当一个人站在你面前,亲口告诉你科普直播对他产生的影响和改变,会觉得非常有意义和幸福。”
  ◎ 来源|新京报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來,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技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站上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  “七一勋章”今年首次颁授,29名同志获此殊荣。  他们中既有为祖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有一生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功勋医者,也有坚守一线,用技术说话的老刑警、老工匠……
期刊
目前,歐盟、英国、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相继宣布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还有近100个国家正在研究自己的目标,碳中和已成为一场全球规模的运动,涉及人类的共同命运。  最近在与欧洲机构和企业交流过程中,发现欧洲许多企业和机构提出的碳中和路径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碳和二氧化碳(CO2)不分,存在“逢碳必反”的倾向,没有正确认识到碳元素在人类当今和未来的作用。二是在处理CO2问题上,强
期刊
河南女车主在上海车展上演“车顶维权”事件后,特斯拉“刹车门”事件真相至今仍是罗生门。  此前,特斯拉是否提供事发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是双方争议的一大焦点。2021年4月22日晚,特斯拉通过媒体,对外公布该安阳车主事故发生前一分钟的数据和文字说明。特斯拉方面公开提供的是一张Excel表格数据截图和相关文字说明,包括2021年2月21日下午6点14分21秒~27秒之间,安阳车主特斯拉汽车的车速、制动
期刊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越野跑运动飞速发展。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从2014年的51场增长到2019年的1828场,5年时间数量增长超过30倍。  数量井喷的同时,马拉松赛乱象频发,一些劣质比赛“方案美如画,执行烂成渣”。  中国田径协会2020年4月发布的《2019中国马拉松蓝皮书》显示,2011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的数量仅为22场,2014年增长到51场。  
期刊
随着马拉松运动在国内迅速流行,城市平坦道路上的奔跑已无法满足众多跑者,他们把目光转向更具挑战的越野跑。  人民日报记者曾华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马拉松和越野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马拉松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英文名为Marathon,距离为42.195公里,多在城市公路举行,属于路跑范畴。越野跑则是在野外进行的跑步活动,英文名为Cross-country Running,其项目种类众多,短
期刊
当今马拉松热已席卷全球,然而时不时出现的猝死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跑马拉松一定要量力而为。在马拉松和越野赛中,类似甘肃此次事故之前同样发生过,马拉松究竟如何才能保证安全?  虽然所有医生都告诉我们运动有好处,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马拉松长度的跑步一旦超过26英里,就可能给普通跑步者带来危险。每年参加此类比赛的人数如此之多,长跑到底有多危险?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在比赛中发生的大多数伤亡涉及轻微
期刊
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马拉松热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这项运动,目前已从一二线城市逐渐深入到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县城,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经济、文化、体育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马拉松,也因准备不足和服务欠缺不断被人吐槽。  从不同的法治维度,3位专家探讨了“马拉松热”带来的法治问题,并就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发表了各自观点。  杨武友,廣东省公安厅一名警察,马拉松爱好者,近年来多次参加广东各地马拉
期刊
“嫦娥”“天问”向宇宙深处进发,量子信息、干细胞研究勇闯“无人区”,5G、高铁点亮美好生活……  “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5点要求中的第一条。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从2016年“科技三会”到党的十九
期刊
“加油,欢迎来到北京大学。”近日,一条29秒的视频被各大网络平台“疯转”。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因为受访者韦东奕为高考生加油打气本身,而且因为手提馒头和矿泉水、身着质朴的他,脱口而出的北大助理教授身份和成绩,让不少观众“有被惊到”。  5月31日的早上,待在宿舍里的韦东奕,接受了记者的电话专访。据回忆,他的一日三餐在食堂吃,当时怕第二天起得晚,就提前买一些馒头和包子,手里提的正是第二天的早餐。  透
期刊
著名的旋涡星系M51,是由Charles Messier在1773年10月13日观测一颗彗星时发现的。  过去数十年,  中国航天倘若没有钱学森、戚发轫、南仁东等一批身怀绝世之才的大師级科学家,  胸怀报国之志,全身心投入,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飞天探月,“问道”火星,致敬苍穹……  从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  中国人每一个太空梦的实现,  更是万千杰出之士无私奉献、接力拼搏的成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