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源于质疑。在科学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要培养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质疑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敢疑
  
  我们的学生好动新奇,表现欲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时,教师要经常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消除学生在教学中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使学生提问有安全感。顾虑消除了,提问的闸门也就打开了。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善疑
  
  学生敢于提问了,但是我们看到,有些同学的提问抓不住重点、难点,提出的问题或者不着边际,或者比较简单、琐碎,有的人云亦云,常常重复别人的问题。这时,我们教师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从“敢问”到“善问”有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的同时,也要为学生指点质疑途径,教给质疑方法。我根据学习语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 分析课题。
  课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文眼。抓住课题进行分析思考,就能提出好问题。如《开天辟地》一文,同学们对课题加以分析,提出了以下问题:谁开天辟地?为什么开天辟地?开天辟地的结果如何?
  2 抓中心词。
  每篇课文都有一些中心词。中心词是全文的核心,它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全文都是围绕它展开的,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奇妙”一词是中心词。学生在提出国际互联网奇妙在何处后,又对文本进行了探究,最终得出,国际互联网的确奇妙。
  3 议重点句。
  重点句子对表现文章的中l心、突出中心起到重要作用。如《桂花雨》一文有这样一句话: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对这句话提出了质疑:为什么桂花摇落好像下雨?经过反复品读,学生明白了作者把下落的桂花比作好香的桂花雨,实则暗示了作者对家乡桂花的无限热爱与思念,更深一层则是对家乡与亲人的怀念。
  4 论重点段。
  在一篇文章中,重点段对表现文章的中心、突出文章的中心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描写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这一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引导学生在学习这一段时思考:写樟树有拒虫的香气与宋庆龄有什么关系?从而把樟树与宋庆龄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宋庆龄有像樟树一样的高贵品格。
  5 研究写法。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写作方法,也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如学习《西湖》时,在学生仔细读文后,可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作者写了白天西湖的美景后,又写了西湖的夜景?经学生讨论,得出西湖的美,无时无刻不在,的确可以称之为天堂里的明珠。
  6 寻找原因。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深思,可以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如学习《第八次》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布鲁斯王子第八次反抗没有成功,他还会不会再进行第九、第十次反抗了?学生热烈讨论后一致认为:肯定会,因为布鲁斯王子从蜘蛛结网中得到启示:只要有顽强的毅力,一定会成功!
  
  三、合理安排让学生有机可疑
  
  在教师创设的良好氛围中,学生质疑的勇气增强了。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质疑方法。然而,要使学生的质疑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时间,留有余地,让学生有质疑的机会。一般说来,可把质疑安排在三个时机。
  1 学前质疑。
  每学一篇课文都要布置学生预习,并要求他们提出两三个问题,然后在学习课文之前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提问。学前质疑,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词、句、段,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指导,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 学中质疑。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针对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随时让学生进行质疑。一旦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出问题,或提出“标新立异”的见解,那么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目的。
  3 学后质疑。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可以在学习新课后安排质疑的环节。学生质疑了,如果提出的问题是课堂上教师讲过的,就可以把解疑的权力让给学生。反之,可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四、妥善处理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的差异,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深浅不一。那么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呢?我认为该把问题进行分类后再分别解决。对一些跟学生没有关系的问题,不宜一一作解,可告诉学生在课堂后解决;对一些跟课文内容有关,但不在点子上的问题,应有选择地加以解决;对在点子上、关键处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讨论,求得解决。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质疑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师生长期共同努力。可引导学生质疑的地方是不少的,关键的一点是要使学生做到在阅读中多思、善思、深思,做到学中问,问中学。相信长此以往,学生的质疑能力定会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很快。社会发展了,学校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如何把握学校的未来发展趋势,必须强化学校战略管理。所谓“学校战略管理”是指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或维持学校自身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筹划或谋略;是使学校能够达到其前瞻性目标而采取的决策艺术或科学。具体做法就是要对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地理位置、课程建设、公共关系、师资、教学质量、生源等做全面的科学的分析
我们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普遍比较重视数学的逻辑体系和系统性,重视学科解题技能的演练,重视在数学内部纯粹性地学数学,而却忽视学生的数学活动、情感体验。忽视联系生活、社会实际,忽视多维度地学数学、说数学、做数学,忽视数学素养的提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写数学日志能弥补这方面的空白,可给学生提供一个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机会与平台,可成为数学教学的得力助手。    一、数学日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笔者结合“圆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猜想情境——导入新知    创设猜想情境,能很快地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学生对信息的接收与处理,影响着新知识的构建进程和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有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有效的基本保证,而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课堂高效的重要特征。解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富有如下特点:    一、语言的规范性    在教学中,
“加法结合律”教学片断    出示体育活动的情境问题图: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生1:(28 17) 23=68  生2:28 (17 23)=68  师:这两道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计算结果相等,它们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28 17) 23=28 (17 23)。  师:仔细观察等
课堂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阵地。语文课堂要让学生达到“展卷自能通解,下笔自能合度”的境界,必须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落到实处。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准确、得体的课堂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挑战智慧,培植情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语文课堂评价除了目的要明确、重心要明了、内容要优化外,特别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艺术化以及评价语言的精当化。    一、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当前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了激励与发展的作用。为使评价更能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让所有的学生体验到成功喜悦的尝试。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因人施评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许多成功的课例都与教师恰当用激励手段分不开。”课堂教学中善于应用评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跃课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现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一课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 创设现实情境,
所谓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有的一些特殊的反映效果。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门槛效应——教师要为学生设计“跳一跳,够得到”的可接受目标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带领学生与市郊的一些妇女(A组)交涉,提出要在她们家的窗户上安一个无害的安全行车标志,两周后再进一
《庐山云雾》(浙教版第七册)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以“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作为过渡,引出对庐山云海壮观景象的具体描写。现以该文第五自然段教学为例,来探讨虞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课堂回放:  师:同学们喜欢读这段课文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读,接下来,老师先为大家读读这段课文,好吗?  (师朗读课文,故意读得较为平淡,但很正确,很流畅)  师:刚才,老师读了这段课文,同学们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