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正朝着“发展健康心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向发展,学校如何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实际工作又如何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心理?我认为: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教师,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据统计,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的高,加之现在的留守儿童也很多,更加重了教师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迫在眉睫,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身发展的肯定,“是导向成功的第一要诀”。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处事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面对挑战;相反,一个孩子如果缺少自信心,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往往是退缩、畏怯、悲观、被动,不善于交际,不敢尝试新事物,凡是依赖,犹豫不决。可见自信心对孩子的心智成长和人格有很大影响。许多老师和父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成就的唯一标准,如果孩子做不到教师和父母的要求不是责骂就是埋怨,甚至打骂,总拿这个孩子与那个孩子作比较,自认为是对孩子的激励,常常不经意脱口而出:“你真笨!”“这么简单都做错。”本意是要激励孩子,但万万没想到一句“你真笨!”已经严重地伤害了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的做法是,对孩子每个进步给予称赞,哪怕极其微小的进步都应当称赞,。这样,孩子就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正面鼓励,细心发掘孩子的优点或闪光点,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最好办法。
二、培养孩子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判断,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它又激励,督促自己去履行一定的义务,以实现一定的行为目标。责任感是孩子安身立命的基础,当一个人具有了某些能力时,就要对相应的事物负责。但是,孩子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本身,而不去考虑行为后果。为此,班主任应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他们为班级服务的机会,帮助他们得到多方面锻炼,学会自我管理,体验集体和个人价值,他们知道老师和同学每天都在“关注”自己,从而在学习,纪律等方面自觉性更强,责任感也会更强。
三、培养诚实正直的品格
正直诚实是现代人的重要品格,也是健康心理的一种表现。讲信用、不投机、不取巧是现代人事业成功的保证。我们要激励孩子讲真话,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对孩子的过失,不要采取粗暴态度和压制方法解决,以免孩子为避免惩罚,掩饰所犯错误而说谎。
作为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说谎的态度要冷静,细心地分析事物,切忌过于敏感,动辄牵制到品德问题。我们可以让孩子评价他所做的事,或同孩子一起分析。如果错了,要让他们自己明白错在哪里,今后又该怎么做,鼓励孩子敢于承认过失,只要能认识错误并主动向老师或家长汇报,就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四、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交往为儿童提供了观察自己和了解他人的机会。年龄相仿的孩子之间经常会发生吵架,甚至打架。在教师眼里,孩子的争吵,打架总是被当作坏事。其实,从儿童心理学分析,争吵,打架实际是他们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学习如何与人交往的一条必要途径,而这恰恰是在“小课堂”上学不到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是典型的“自我心中主义者”他们往往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出发待人处事,他们不了解,也难以理解别人的心理和感受,不懂得换位思考,孩子正是在相互间的争吵中,通过辩解、说理和必要的倾听,以及老师的开导才能更清楚地明白别人的想法,同时了解别人的心理世界,从而增强了人际的交往能力。
孩子之间的争吵,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就可以成为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好机会。作为教育者,可以从旁引导孩子掌握交际技巧和规则,也可以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启迪诱导。
五、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内容演讲,帮助他们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参与与其他班开展的辩论赛,在活动中,学生热情、团结、互相关心帮助。
其三,笔谈。它是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至关重要,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个领域的关注和支持,群策群力,从而让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据统计,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的高,加之现在的留守儿童也很多,更加重了教师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迫在眉睫,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身发展的肯定,“是导向成功的第一要诀”。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处事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面对挑战;相反,一个孩子如果缺少自信心,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往往是退缩、畏怯、悲观、被动,不善于交际,不敢尝试新事物,凡是依赖,犹豫不决。可见自信心对孩子的心智成长和人格有很大影响。许多老师和父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成就的唯一标准,如果孩子做不到教师和父母的要求不是责骂就是埋怨,甚至打骂,总拿这个孩子与那个孩子作比较,自认为是对孩子的激励,常常不经意脱口而出:“你真笨!”“这么简单都做错。”本意是要激励孩子,但万万没想到一句“你真笨!”已经严重地伤害了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的做法是,对孩子每个进步给予称赞,哪怕极其微小的进步都应当称赞,。这样,孩子就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正面鼓励,细心发掘孩子的优点或闪光点,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最好办法。
二、培养孩子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判断,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它又激励,督促自己去履行一定的义务,以实现一定的行为目标。责任感是孩子安身立命的基础,当一个人具有了某些能力时,就要对相应的事物负责。但是,孩子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本身,而不去考虑行为后果。为此,班主任应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他们为班级服务的机会,帮助他们得到多方面锻炼,学会自我管理,体验集体和个人价值,他们知道老师和同学每天都在“关注”自己,从而在学习,纪律等方面自觉性更强,责任感也会更强。
三、培养诚实正直的品格
正直诚实是现代人的重要品格,也是健康心理的一种表现。讲信用、不投机、不取巧是现代人事业成功的保证。我们要激励孩子讲真话,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对孩子的过失,不要采取粗暴态度和压制方法解决,以免孩子为避免惩罚,掩饰所犯错误而说谎。
作为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说谎的态度要冷静,细心地分析事物,切忌过于敏感,动辄牵制到品德问题。我们可以让孩子评价他所做的事,或同孩子一起分析。如果错了,要让他们自己明白错在哪里,今后又该怎么做,鼓励孩子敢于承认过失,只要能认识错误并主动向老师或家长汇报,就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四、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交往为儿童提供了观察自己和了解他人的机会。年龄相仿的孩子之间经常会发生吵架,甚至打架。在教师眼里,孩子的争吵,打架总是被当作坏事。其实,从儿童心理学分析,争吵,打架实际是他们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学习如何与人交往的一条必要途径,而这恰恰是在“小课堂”上学不到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是典型的“自我心中主义者”他们往往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出发待人处事,他们不了解,也难以理解别人的心理和感受,不懂得换位思考,孩子正是在相互间的争吵中,通过辩解、说理和必要的倾听,以及老师的开导才能更清楚地明白别人的想法,同时了解别人的心理世界,从而增强了人际的交往能力。
孩子之间的争吵,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就可以成为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好机会。作为教育者,可以从旁引导孩子掌握交际技巧和规则,也可以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启迪诱导。
五、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内容演讲,帮助他们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参与与其他班开展的辩论赛,在活动中,学生热情、团结、互相关心帮助。
其三,笔谈。它是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至关重要,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个领域的关注和支持,群策群力,从而让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