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振新国际学校“7+3”教学模式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2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热情地投入到这股改革浪潮中来.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近年来各个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改革的实践中也提炼出很多优质实用的教学模式.通山振新国际学校从2014年起着手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改革模式,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创立了“7+3”教学模式,即:课内七环节(导、思、议、展、评、助、测),课外三突出(备、纠、练),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其他文献
在课程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奠定学生学习基础的小学教育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小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美术作为一门较为基础的课程,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生美术学习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除了课堂中的学习与实践之外,乡土民俗资源的利用也是提升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在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于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老师要在研读教材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资源的开发利用,丰富学生学习的渠道方式,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中涉及到的美术课外资源就为当地乡土民俗
作为经典的民族项目,舞龙舞狮所具有的文化传承性功能和地位比较突出,在提高民族文化自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为了顺应社会对文化传承与弘扬所提出的新要求,开始关注舞龙舞狮特色课程开设,并遵循以学为本的战略思想,深入探索创新性的授课模式,将情境创设式体验模式有效地贯彻下去,从而营造全新的文化氛围,引领大学生对文化传承建立起较强的责任感.本文主要就情境体验模式的基础内涵、功能展开分析,探究舞龙舞狮课程的施教现状,并探索两者融合的举措.
将信息化技术有效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显然已经成为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共识.尤其是以iPad为代表的信息化工具和载体,集成了海量的音乐教学资源、素材与范例,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深化具有突出价值.本文即以此为论述起点,阐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重点分析了以iPad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工具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并借此提出了个人的思考与见解.要科学设计信息化音乐教学方案,将iPad等技术工具嵌入到音乐教学细节中,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赏析、模拟、感知和应用能力,促进音乐教学实现良性发展.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的艺术风貌独特,属于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在高校中,音乐教育属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关键载体,民族音乐、高校音乐教学的结合,有利于音乐教学的质量提升,同时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基于此,本文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校音乐教育现状、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价值进行分析,探究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校音乐教育.
职业教育美术教师要真正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给予学生探索的自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能够为学生创造学校情境,使学生对所面临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它也是学生独立学校的驱动力.使用协作学习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创造合作学习的条件,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探索和解决复杂问题.协作学习还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让他们一起学习、互补和成长.此外,评估标准要体现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力和学习水平.
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发展,对中职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优秀人才的责任,在中职美术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美术专业人才发展的必要要求,为此相关的美术教师要加强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视.文章主要围绕如何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展开了具体的探究.
文章以挂职学习单位——上海电影职业学院为例,从产业图谱、产教映射、课程结构、项目训练、新型教材、内容创新等多个方面,对专业(群)建设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梳理,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深入思考探索如何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准确专业定位,重构课程体系,进行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开发新型教材,创新课程内容与方法,推进“三教”改革.
对于我国戏曲艺术而言,在世界艺坛中一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呈现出特有的魅力.然而从相关教学活动来看,整体表现并不容乐观.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将相关内容融入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
虚拟仿真是一项新的教育方法.本文结合课程组前期工作基础,从作物栽培学实验虚拟仿真建设的意义、设计思路、实施效果及发展方面,对虚拟仿真实验建设进行了分析总结,希望促进虚拟仿真实验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公众接触到的安全知识越来越多.然而,在事故灾难中由于缺乏安全技能造成的伤亡时有发生.因此,除了普及安全知识,我们更应加强安全技能特别是安全意识的教育,使安全教育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温度化.文章对安全教室建设背景及意义、总体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实施保障进行了阐述,对地方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安全体验教育,建设安全科普教育标准化教室示范项目提供对策.通过工程实践和项目示范,进一步提升学校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达到使学生和教职工能识险避险、能自救会互救的目的,树牢城市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