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开始为大家上课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aiy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制核武器,成为到核国家,这不是打牌,是朝鲜不同任何人谈判的、不可动摇的既定国策;朝鲜很难再回到六方会谈。
  朝鲜半岛乃至东亚已经进入了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状态,即“朝鲜半岛有核化”。朝鲜半岛、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失去了前提和保障。
  对韩国咄咄逼人,朝鲜半岛很可能发生武装冲突;首先在海上,然后可能推进到三八线。
  朝鲜核问题是个核扩散问题,是地区安全问题,但也是一个现实的环境安全问题。
  没有任何国家曾在人口密集地区进行核试验,朝鲜则做了。
  中国东北距朝鲜核试验地仅几十公里,有较强震感,我国有现实的危险。
  有些学者还在大谈国际关系、美朝关系,现实的问题是我国首当其冲地受到朝鲜有核的深切危害;严重的事态还在后面。
  今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并且愈演愈烈。继1月17日朝鲜宣布与韩国处于“全面对抗”状态,50日宣布单方面废除朝韩间停止对抗的一切协议以后,3月韩美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4月5日朝鲜发射被美日等国认定是远程导弹的“卫星”、后又宣布“永远退出六方会谈”。
  高潮在5月25日到来。这天,朝鲜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进行了新一次核试验。此事立即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震动,
  接下来的几天,事情在高潮中继续推进。5月27日,朝鲜军方发表声明,宣布1953年的停战协定“失效”,宣布朝鲜将不再受军事停战协定约束,不承认停战协定签订以后在朝鲜和韩国之间形成的西海分界线(北方界线),也不承认五个小岛的法律地位,同时也不能保证西海边界附近美韩舰船的安全,等等。并称朝鲜半岛进入战争状态,如果朝鲜受到任何微小敌视行动,它将立即采取强有力的军事反击。
  5月29日,朝鲜表示,如果联合国安理会因朝鲜进行核试验对其实施制裁,朝鲜将采取进一步自卫措施。
  联合国是否将通过新决议、新决议将对朝鲜实行怎样的制裁、是否将对朝鲜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朝鲜半岛是否将爆发战争,等等,成为各国媒体的热点话题。
  
  金正日不是在打牌
  
  关于朝鲜当前的这一系列做法,我国学术界有多种解释。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是:韩国李明博政府上台之后抛弃了前任政府的对朝“阳光政策”,因此朝鲜要制造紧张空气,给韩国施加压力,迫使李明博放弃现在的政策,因而朝鲜是在打牌,以提高谈判的价码,引起韩国和其他方面的关注,促使韩国重新回到“阳光政策”上来。也有人认为,朝鲜这样做同时也是给美国施加压力,因为奥巴马上台之后忙于其他事务,比如对内应付金融危机,对外将主要精力放在阿富汗反恐等方面,冷落了朝鲜,因此朝鲜要用这种办法,使奥巴马政府重视朝鲜,促其与朝谈判。甚至在韩国也有人持这种观点。我注意到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前段时间就呼吁美国与朝鲜进行正式谈判,来回应朝鲜的诉求。但我认为,这些观点貌似有理,实则大谬。它体现了一些人对朝鲜的陌生,基本上属于误判和对公众的误导。
  其实朝鲜方面早就用坦率而辛辣的语言对此进行过批驳。今年2月中旬朝中社曾在播发的一项声明中说:“卑劣的势力认为,朝鲜正在进行挑衅活动以引起某国关注。我们没有必要吸引任何人的注意,也不希望他人干预朝鲜半岛事务。”
  只要系统地进行观察,我们就可以看出朝鲜并不是在打牌,它是真的在施行某种计划、追求某种东西、达到某种目的。当前的这一系列做法都是朝鲜经过深思熟虑而采取的具体行动,是按照既定方针办的。
  研制核武器,成为核国家,就是朝鲜的目的,而且是不可动摇的既定国策。故朝鲜对此坚持数十年,在那么多人没有饭吃的情况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冒着巨大的风险,其中包括破坏本国及周边国家生存环境的风险和遭到国际社会武力制裁的风险,坚持不懈,终于在2006年10月试爆了其核武器,今年5月25日又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
  在核问题上,朝鲜是不同任何人谈判的。出于战术要求,朝鲜宣称受到美国威胁,为了自卫而发展核武器,故朝鲜问题只能是朝美双边讨论,反对“第三者”插足。朝鲜之所以妥协参加2003年8月开始的六方会谈,是因为这年3月美国仅用不到20天的时间就推翻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让人感至6若不尽快走上谈判桌,美国这个“纸老虎”会变成“真老虎”。这才有了长达六年的六方会谈。应该特别指出的是,2006年朝鲜进行核试验,是向有关国家坚持的“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主张正面挑战,当时朝鲜的确面临安理会武力制裁的危险。但朝鲜展开外交攻势,利用大国矛盾,假手他者消除了安理会1718号决议中关于武力制裁的内容,维护了朝鲜及其核计划的安全。为了增加保险系数,朝鲜核试后便回到了六方会谈中来,并且通过让步,使六方会谈通过了“2.13共同文件”和“10.3共同文件”,令其谈判对手陷入看似目标可及但就是抓不到的梦幻中,朝鲜则安全地度过了核试验后的危险期。今年又发射了“卫星”和进行了地下核試爆。
  朝鲜的核武器是武器,是政治武器和军事武器,而不是欣赏品。是武器就必须要有能力把它掷出去。为此,自2006年核试爆以后朝鲜核计划的核心任务有两项,一是把其核弹小型化,小到500公斤以下,以便把它装到导弹上去;二是研制可携带核弹头的短程、中程和远程导弹。
  进入2009年以后朝鲜半岛乃至东亚出现的这一系列紧张对抗,实际上有其历史渊源,有其内在联系,有其必然性。它表明,朝鲜半岛乃至东亚已进入了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状态,即“朝鲜半岛有核化”状态。此前,许多人虽然口头上经常讲“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但从来不曾认真考虑过这一主张失败后有什么后果,因此,在朝核问题上绥靖主义、偏安思想盛行。有人把“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对立起来,认识不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朝鲜半岛乃至东亚和平与稳定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其核心内容,没有朝鲜半岛无核化就不可有朝鲜半岛、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如今,现实开始为大家上课了。
  有人认为,朝鲜这些举动很可能与朝鲜国内政治局势有关。自从去年下半年国际媒体直传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身体欠安以后,最近又盛传培养新一代领导人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韩国媒体频传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已选定三儿子金正云任接班人。西方媒体也认为,朝鲜核试验和接连试射导弹,实则为政权交接做准备。金正云可能会“坐火箭”登上这个国家的权力顶峰,但是这个年轻人没有太多的经验,他的父亲搞核试验和接连试射导弹应该是为了给他树立权威,但是不一定能有效果。不过,美国务院称朝鲜接班格局不确定,当前大都是猜测。
  
  朝鲜半岛很有可能发生武装冲突
  
  也许朝鲜领导人认为,老一代领导人从政多年,具有应对和处理国内、国际复杂事务的超强胆魄、能力及丰富的经验和策略,而这些东西是新一代领导人在经过长期历炼之前难以拥有的。因此,老一代领导人决心勇挑重担,在自 己任内把朝鲜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圆满完成,把一个“强盛大国”交给下一代,以圆满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这些重大课题依次是:1、使朝鲜成为名副其实的核国家。因为核武器是国家力量的象征,是“先军政治”议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强盛大国”的标志。2、与之相配套的,使朝鲜拥有成熟的短程、中程、远程导弹技术,以使朝鲜的核武器具有更好的实战能力,以便使“敌人陷入恐怖之中”。3、重新划定1953年停战协定签订后形成的朝韩西部海上分界线,获取那里的五个海岛及附近渔场。4、以核武器为依托,创造一个好的国际环境,一举实现国家统一。以上每一项课题的实现,都需要同国际社会及国际法斗智斗勇,而且要与时间赛跑。因此,人们才看到,最近一个时期朝鲜领导人怀着一种紧迫感采取一系列大胆的密集行动。
  如果这种分析成立,那么我觉得现在人们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危险性普遍估计不足。直到今天,国内某些大报刊登的有些文章仍然认为朝鲜的这些做法只是在制造紧张空气,甚至有的还讲朝鲜半岛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我认为这种分析偏重于主观,是从第三者的角度看朝鲜和韩国力量对比后主观地得出结论,认为一旦发生冲突朝鲜不会占便宜,因此朝鲜也不愿意发生冲突。但是朝鲜方面从来都认为自己在军事力量上绝对压过韩国,因此在南北对抗当中也一定会赢得胜利。现在,朝鲜对韩国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始终把韩国看做是捏在手里的人质。所以我认为,很多人的判断跟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距离,他们对朝鲜半岛发生武装冲突,甚至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出现失控局面估计不足。
  朝鲜半岛无核化遭到破坏的后果刚刚开始显现,严重的事态还在后面。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认为朝鲜半岛很有可能发生武装冲突。首先在海上,然后可能会推进到三八线。如果真的出现武装冲突,就很难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了。因为朝鲜现在认为自己掌握了核武器,国家强大了。最近一个阶段朝鲜所有的声明里都提到过要打核战争,一方面是吓唬韩国,另一方面确实也反映了朝鲜要以核武器作为自己的一个大筹码,准备开战,所以武装冲突的危险是存在的。最近韩国和美国也对局势的危险性有了新的认识。不久以前,韩国外交通商部長官在一次讲话中还在说朝鲜所有的举动都是在给美国施加压力,并劝告美国和朝鲜坐下来谈判。但是近期韩国的观点发生了转变,开始认真准备一旦发生武装冲突怎么办。5月31日,已经有报道说韩国开始在海上进行演习,韩国和美国的国防部长也在进行磋商,研究如何进行合作。美国现在也开始进行军事部署,调动一些军事力量,为突发事件作准备。美国的国防部长等高官也不断地发表强硬讲话,准备应付某种冲突局面。俄罗斯的态度也有很大转变,说明俄罗斯对朝鲜掌握核武器的举动和真实意图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在安理会讨论对朝鲜进行制裁的时候,俄罗斯的态度变得积极、强硬。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考虑。
  5月25日朝鲜再次进行地下核试验当天,美国ONN报道说,这次核试验引发了当地4.7级地震。美国地震局网站上显示,此次人工地震震源位于朝鲜咸镜北道金策市西北70公里处,震级为里氏4.7级,震源在地下10公里,距中国吉林延边180公里、俄国防部监测部门监测到的地下核爆当量在10000吨~20000%TNT之间。
  据中国媒体消息:朝鲜25日进行地下核试验之后,与朝鲜接壤的中国延边地区出现明显震感,延边当地媒体也发布了有关地震的消息。延边交通广播电台当天上午报道称,朝鲜境内发生了4.5级地震,导致延边州境内延吉、安图、珲春、图们部分地区有震感。学校出于对学生的安全考虑,对学生进行了紧急疏散。
  朝鲜曾于2006年10月9日首次实施地下核试验。据韩国情报部门称,朝鲜那次核试验地点为成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以东30公里的一座360米高的山底,爆炸当量约为550吨TNT,监测到的震级为里氏3.6级。
  另据韩国《朝鲜日报》6月3日报道,朝鲜正在准备中的洲际导弹发射,很可能会在新的东仓里导弹基地进行。而东仓里导弹基地位于朝鲜西海岸的平安北道铁山郡,距中朝边境仅50公里。
  
  东北被毁,将是中华民族的空前灾难
  
  我一直认为,朝鲜核问题是核扩散问题,是地区安全问题,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环境安全问题。且不说朝鲜拥核后对东亚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的威胁,仅朝鲜的核试验是在东亚人口密集区进行这一点,就不可作壁上观。当今的核国家,如美、俄、中,当年都是在无人大沙漠里进行核试验,英、法也是在太平洋无人小岛上进行核试,朝鲜的核试验不仅在东亚人口密集区进行,而且距中国边界仅数十公里。可以设想,朝鲜核试一旦出事故,不但朝鲜民族子孙后代将无立足之地,而且中国振兴东北的计划也将成为泡影,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朝鲜周边所有国家都将深蒙其害。这将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遇到过的空前危险。君若以为言过其实,请拿把尺子在地图上去量一量,朝鲜的核试验场距乎壤有多远,距中国边境又有多远吧。量过之后,每个爱国者都不可能安于坐而论道,甚至满足于妙语连珠的外交辞令了。
  长期以来,我们国内学术界,甚至某些职能部门,对这个问题都忽视了。忽视了朝鲜的核试验场离中国很近这个问题。特别是北京的一些学者,对实际情况很不了解。美国说这个核试验场离中国180公里。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这是指核试验场距离我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政治文化中心——延吉市180公里,而离中朝边界线上的长白县仅有85公里。所以,即使先不考虑朝鲜拥有了核武器以后会怎么样,仅仅就朝鲜进行核试验这件事情本身来讲,对中国构成的危险就非常大。对这件事情,我们以前重视得不够,有很多人非常狭隘甚至错误地把朝鲜的核问题仅仅看做是国际关系问题,甚至说成是美国和朝鲜的问题。事实上,朝鲜核问题从一开始就不只是国际关系问题,它更是核扩散问题,是关乎东亚和平与稳定的问题。最现实的就是它直接威胁到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环境安全问题,并且中国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日本虽然也担心受到污染,但终究还有一段距离,日朝间还隔着日本海。美国则远在太平洋的另一岸,被污染和辐射的概率就更小了。俄罗斯为什么这次态度出现180度的大转弯,是因为俄罗斯的核技术和侦察手段比我们好得多,也已经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冒险性和出现人类灾难的可能性。因为朝鲜核试验场距俄罗斯南端的领土也只有170公里。但事实上俄朝边界极短,又濒临海洋,居民很少,即使一旦出事故,对俄罗斯影响也不大。而我们东北地区人口密集,并且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如果东北因此被毁,将是中华民族的空前灾难。
  一些学者常常是在书桌前、在书房里,从国际政治角度去谈论国际关系、美朝关系,这次核试验至少把中国环境、安全受到的威胁提到桌面上 来了,使很多人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对中国的安全、对中华民族的前途怀有责任感的人,都应在这个问题上感到深切的忧虑。这次核试验告诉人们许多东西。国际社会应该在还不太晚的时候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实现,否则人类社会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而首当其冲的则是朝鲜周边的国家。
  4月14日,朝鲜发表声明,“谴责和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发射卫星问题通过的主席声明,宣布退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将按原状恢复已去功能化的核设施。
  随即,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分别发表声明或评论,呼吁朝鲜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谈判桌上来。美国称,朝鲜威胁退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重启核计划的表态是“朝错误方向迈出的严重一步”,美方敦促朝方结束“挑衅性威胁”。已经断断续续谈了六年的六方会谈面临着崩盘的困境。人们关心它还会进行下去吗?即使重开,朝鲜现在已经有了核武器,六方会谈的议题是不是也会完全被颠覆?
  
  “四个核大国进行谈判”?
  
  作为一种外交辞令、外交战术,呼吁朝鲜回到六方会谈是对的。但如果把它作为一种外交目的,或者真的相信朝鲜能够回到六方会谈上来,认为它能诱使朝鲜弃核,那就过于天真、迂腐了。
  其实,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完全是意料中的事。这倒不是因为此前朝鲜已经宣布,如果安理会有不利于朝鲜的决定它将退出六方会谈,而是因为从一开始朝鲜就不喜欢六方会谈。长期以来朝鲜一直认为朝鲜核问题是朝美间的事,其他四方介入是第三者插足,只是在萨达姆政权被美军推翻以后,朝鲜担心成为美国的下一个目标,才勉强同意美国坚持的多边会谈。人们可能还记得,2003年8月第一次六方会谈后,朝鲜就曾公开宣布“六方会谈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以后对这种会谈不会再有任何兴趣和期望”。而就在目前这次危机期间的2009年4月18日,朝鲜军方总参谋部发言人又坦言:“我们的军队从一开始就对六方会谈不抱任何希望。”在六方会谈中,朝鲜始终致力于六方会谈双轨制,即重要问题朝美双边谈判决定,然后六方会谈去执行。后来当有人提出六方会谈要“一揽子解决朝鲜半岛问题”而冲淡了核问题时,朝鲜看到了机会。于是朝鲜便为六方会谈设定了两项利益指标:一是通过六方会谈进行周旋,为朝鲜核计划赢得时间;二是通过“切香肠”式有限退让谋求经济、外交等实际利益。经过六年会谈,两项利益指标均圆满实现。如今,朝鲜已从无核国家变成了有核国家,并且,至少已有相当于80万吨重油的“补偿”到手,鱼和熊掌兼得。因此,六方会谈历史使命可以终结了。
  不过,对六方会谈情有独钟的人们也不必太伤心。待将来朝鲜再次认为需要100万吨重油时,它会回来与有关各方再玩一个周期。这大约是在一年半以后。至于通过六方会谈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那就免了吧。
  所以说,六方会谈即使恢复,也不可能达到实现半岛无核化这个目的。而且朝鲜很有可能要求会谈的议题不再是讨论朝鲜核问题,而是讨论核裁军问题,把矛头指向美国、中国、俄罗斯。当然,也不排除朝鲜完全抛弃六方会谈,提出和美国进行双边谈判,甚至也有可能主张进行四方会谈,即朝鲜、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把日本和韩国排除在外。按照朝鲜的说法,这是四个核大国进行谈判。朝鲜会提出四方会谈的主要任务是核裁军,要求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先裁军,在核武器裁到与朝鲜同等的水平后,再讨论朝鲜的核问题。而在这三国裁军之前,不谈朝鲜核问题。这种会谈将完全是由朝鮮主导议题和进度。我个人主张坚决不能搞四方会谈,也坚决反对美朝双边谈判解决朝鲜核问题,因为从历史的经验看,美国有可能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机会主义,即损害朝鲜半岛周边国家的利益来与朝鲜达成某种交易。
  5月30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新加坡参加亚洲安全会议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朝鲜政府的做法令美国很失望。但我不认为朝鲜核计划会直接威胁到美国”。从美国自身的角度来看,这种判断是准确的,朝鲜现在的核武器确实扔不到美国去。但是如果美国和朝鲜谈判,达成某种妥协,使朝鲜的核武器、导弹变成不对美国构成威胁、只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的单刃剑,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认为由于朝鲜核问题涉及朝鲜半岛周边国家的核心利益,因此周边各国都应该参与,这才是公平合理的。以前我们那种劝和、促谈—一即认为朝鲜核问题是美朝之间的事情的判断,既违背中国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朝鲜核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决不能在这个涉及中国利益的问题上自我边缘化。
  5月25日,应日本的要求,安理会就当天早些时候朝鲜进行核试验一事召开紧急会议。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一致认为,朝鲜核试验违反了安理会2006年通过的第1718号决议,安理会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
  朝鲜曾于2006年10月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随后通过第1718号决议。该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并决定针对朝方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同时,决议强调《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应严格履行义务,有关各方应保持克制,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继续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来解决问题,争取尽早恢复六方会谈。决议排除7授权使用武力的可能,未对朝鲜实施全面制裁、并表示将视朝鲜遵守决议的情况调整、暂停或取消对朝制裁措施。
  截至本刊发稿,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以及日本和韩国的代表继续闭门磋商,加紧制订有关朝鲜核试验问题的决议草案。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土耳其常驻联合国代表巴克伊尔金6月2日说,有关朝核问题的决议草案内容非常复杂,需要时间来进行讨论,但重要的不是时间早晚,而是最终是否能够达成一份“有力”的决议,促使朝鲜停止进一步的发射活动并重返六方会谈。
  
  是否能达成一份“有力”的决议
  
  朝鲜不顾世界各国普遍反对再次进行地下核试验,大凡关心东亚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对核扩散危险现状表示担忧的国家都纷纷发表声明予以谴责,联合国安理会也迅速作出反应。估计近几日安理会将会通过一个新的对朝鲜制裁决议,在2006年10月安理会1718号决议的基础上对朝鲜进行进一步制裁。可以预知,朝鲜将会以更加不符合现代国家行为准则的态度加以对抗。
  现在的关键是这个新的制裁决议和1718号决议相比,会有多大的不同。如果新的制裁决议仍然重复1718号决议,没有新的内容的话,那么这个决议通过还不如不通过。因为没有进一步加重对朝鲜的制裁,实际上就等于向朝鲜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你干吧,你可以再进行核试验,我们已经技穷,没有什么新的招法了,不敢对你怎样。因此这样的决议一发表,朝鲜肯定会做出非常强硬的反应,甚至会采取一些非理智幽拘行动。   2006年的第1718号决议实际上应该分三部分:经济制裁、政治制裁和武力制裁。但是当时讨论的时候,按照中国的要求加了一句话,即如果要对朝鲜进行进一步制裁(暗指武力制裁)的话,需要另行通过一个决议。加上这句话后,1718号决议就排除了对朝鲜的武力制裁。朝鲜领导人虽然表面上称完全拒绝1718号决议,但其实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因为经济制裁实际上对朝鲜影响不大(因为朝鲜尚未融入国际社会),政治制裁不外乎就是不让其领導人出国访问(事实上这个也落实不了)。如果没有了武力制裁,朝鲜就有恃无恐,放心大胆地推进它的核计划了。
  现在来看,1718号决议的客观效果是不好的,而且许多国家并没有认真地落实,比如说大量的金钱仍以各种名目进入了朝鲜,一些经贸往来也在继续,一些奢侈品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朝鲜,甚至有些武器交易还在进行。像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当时就公开地访问了朝鲜,并带去了一些奢侈品。另外,政治制裁也没有很好地执行。决议明确禁止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核武器计划有关的朝鲜人及其家属出入境和过境,但实际上这并没有得到执行。为了突破这个决议,朝鲜展开了广泛的外交活动,有些国家领导人高调访问朝鲜,并公开地向金正日发出回访的邀请。当时我们的媒体还对朝鲜这种广泛的全面的外交大加赞扬,实际上这是朝鲜有意突破1718号决议之举,是违背1718号决议的。总而言之,1718号决议没有认真地执行。这次的决议尚未出台,但是我认为,如果不写明武力制裁的话,这个决议的效力很难说。因为对朝鲜来说,经济制裁和政治制裁都不能够影响其决策人的实际利益,惟独武力制裁朝鲜,才会引起其足够的重视。
  
  六方会谈以来张琏瑰在本刊发表的有关朝核问题的文章良好开端,任重道远
  
  ——写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结束时
  (《世界知识》2003年第18期)政治智慧的考验
  ——写在朝核问题第二轮六方会谈
  结束之时
  (《世界知识》2004年第6期)
  
  送走切尼,迎来金正日
  ——判断朝核问题的走向
  (《世界知识》2004年第9期)朝核问题关键年
  (《世界知识》2005年第2期)核牌打得有章法
  (《世界知识》2005年第5期)朝核问题已时间不多
  (《世界知识》2005年第8期)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再认识
  (《世界知识》2005年第20期)朝核危机:危险仍然存在
  (《世界知识》2006年第3期)防止核武器扩散:思考和设想
  (《世界知识》2006年第5期)朝鲜半岛问题四题
  (《世界知识》2006年第14期)朝鲜“试射”之后
  (《世界知识》2006年第20期)朝鲜核爆后,世界怎么办
  (《世界知识》2006年第22期)六方会谈:新起步,新检验
  (《世界知识》2007年第5期)朝核问题“2.13共同文件”面临考验
  (《世界知识》200年第11期)替换朝鲜半岛停战协定:三方还是四方
  (《世界知识》2007年第21期)布什给金正日的亲笔信:不是“情书”
  (《世界知识》2008年第1期)朝鲜半岛局势要失控?
  (《世界知识》2008年第8期)申报·炸塔:朝核问题新一轮博弈
  (《世界知识》20084F第14期)朝核问题新反复:原因与思考
  (《世界知识》2008年第20期)就把它看做一个中间站
  ——就新一轮六方会谈采访张琏瑰教授
  (《世界知识》2009年第1期)朝鲜半岛处于“战争边缘”?
  (《世界知识》2009第5期)半岛事态:东亚进入多事之秋
  (《世界知识》2009年第7期)
其他文献
12月10日,“梅德韦杰夫”的名字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上这位年仅42岁的副总理被杜马第一大党——“统一俄罗斯”等四个政党一致提名为下届总统候选人  英国《泰晤士报》立即打出了《普京选定接班人》的标题文章说:“现在竞猜游戏结束了,明年3月的俄罗斯大选提前落幕”据俄罗斯一家民调机构13日的调查,在普京表态之后,梅德韦杰夫的支持率大幅攀升《莫斯科新闻报》总编辑说,有了普京的支持,梅德韦杰夫有望重现“统一俄
在全球金融体系中,香港应定位于为中国金融发展战略服务,做自己可做、能做而国家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情,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在国家金融发展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0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东盟领导人系列会议会见港澳记者时强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而中央推动金融开放及金融改革措施,都选择香港做试点。然而,受近年来金融业迅猛发展及当前危机冲击的影响,地区和全球金
涉奥运领事工作肩负着为奥运服务的重大责任,是涉奥运外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交部领事司围绕“讲服务保平安”的主题,做了大量工作    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期盼,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世界做出的郑重承诺怀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诚挚热情,中国人民欢迎外国运动员和友人来华参赛观赛和旅游,希望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并在平安祥和的氛围中完成难忘的中国之行为此,胡锦涛等党和国家
品尝正宗的俄罗斯大餐,我国同胞中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恐怕不多。而到克里姆林宫赴宴,这种机会就更难得了。然而幸运的是。笔者就曾多次有过这种体验。    特别帅气的请柬信封    1991年5月15日-19日,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这次出访由中联部负责组团。外交部只有我和另外四名同志随团出访。  5月15日晚7时。苏联总统、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为江总书记访苏举行欢迎国宴。当天下午。苏方礼
快人快语直言不讳,文武兼通功力深厚。    “救火队长”、“京城名嘴”,王岐山俏皮的绰号成为此次中美会晤代表们调侃的谈资,而一张他手举篮球同奥巴马切磋技艺的照片更成为全球媒体追逐的焦点。自去年3月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以来,王岐山以其自信、直率、幽默的外交性格广受外界关注。    京城名嘴的个性外交    在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国务委员戴秉国半开玩笑地称王岐山为“京城名嘴”,美国听众会心一笑,因为
汪道涵会长已经离开我们了,但汪会长的音容笑貌却始终留在我的眼前。为海峡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与祖国的统一大业,汪会长可以说是奋斗到了最后一刻。    付出全部精力和心血    汪会长自1991年12月16日担任海协会会长起,为台海两岸关系的发展付出了他全部的精力与心血。在两岸包括两会(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事务性协商、两岸政治对话、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与大陆对台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汪会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来自西部的冷空气为深秋的北京平添了许多寒意。而目前的中德双边关系,恰像这深秋的北京,几乎降到了冰点……。”去年深秋,周安平先生在本刊(2007年第22期)这样描述当时的中德关系。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公然在总理府会见达赖。加上其他因素,使中德两国有识之士对中德双边关系的前景隐忧重重。  这些有识之士中,包括默克尔的前任,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去年11月8日。施罗德来华出席一次国际研讨
惨案记忆还未消退,又现恐怖阴霾    对于六年前发生的那起惨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许多居民至今心有余悸。那年的3月11日早7点多,三列驶往马德里的火车接连发生爆炸,总共造成190人死亡,1421人受傷。恐怖分子将13包各重约15公斤的炸药,分别装在13个肩背旅行袋中,并安放在三列火车的不同部位。从现场拍摄的画面看,车厢顶部被炸出巨大窟窿,车皮高高向上翻翘,车厢也被炸裂,一些尸体被抛出车外,车厢内外
他出身名门,本人又是博士、将军、学者、外交官,然而,他却这样简朴,就像开罗大街上一名普普通通的平民长者。    今年的5月30日,是中国与埃及建交50周年纪念日,我们越发怀念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及首任驻华大使哈桑·纳杰布先生,怀念我们同他在开罗交往的日子。      当时他站在使馆阳台上    我们第一次见到纳杰布先生,是在1956年秋天。那年,我们考入北大东语系学习阿拉伯语,不久便爆发了苏伊士运
宿景祥  经济学博士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不久前去世了,国内外学界对他多给予很高的评价美国《纽约时报》1月3日的一篇评论称赞他是一位有“大思想”(great idea)的人,一位“大思想家”(a power thinker)  现代知识传统中,所谓“大思想”是一个有特别含义的概念一般认为,这一传统源自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费希特在1806年发表的《现时代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