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主题经典钢琴作品分析与鉴赏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_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由宋斌廷与尚德义创作而成,是其所创作的所有歌曲中最重要的歌曲之一.。自从这首歌曲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发展,成为了女高音演唱当中的重要曲目。《七月的草原》具有极为浓厚的新疆民族风格,体现出了较强的边疆特色。本文将简要分析《七月的草原》的音乐特征及相关钢琴伴奏赏析。
  关键词:《七月的草原》 钢琴伴奏 音乐特征
  《七月的草原》在我国民族音乐中是一首重要的新疆风格的歌曲,是我国女高音演唱中最常演唱的一首曲目,具有自身重要的意义。想要唱好《七月的草原》,就要对其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这不仅需要演唱者具备一定的演唱技巧,还要在演唱中融入自己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想要对其进行深刻理解,就要分析相关的音乐特征。
  一、《七月的草原》基本情况概述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由尚德义先生谱曲完成,尚德义先生是中国当代音乐史中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音乐教育家,在音乐教育中长期进行作曲及相关理论的实践工作。尚德义先生创作了很多有意义的作品,主要的音乐作品有《送别之歌》、《黄河小村庄》等。
  《七月的草原》是尚德义先生和宋斌廷先生合作完成的,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浓厚少数民族韵味的歌曲,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地域性。两位创作者在这首歌曲中融入了大量的新疆元素,使这首歌体现出了很强的民族风格,歌曲主要在内容中表达了夏天新疆当地的草原景色,体现了当地的美景和风土人情。这首歌曲的节奏比较欢快,运用了新疆当地的音乐表现形式,表达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尚德义先生在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二段式结构,并且在曲调中融合了当地哈萨克族的民间音乐表现手法。此外,尚德义先生还在创作中将西方音乐的表现形式融合进来,使这首歌曲既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也有西方音乐的现代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歌曲的内在特征
  (一)《七月的草原》的内在结构
  想要演唱这首歌曲,就要对其整体的歌曲结构加以把握,这首歌曲主要采用的是二段式结构,主要分为A段和B段,并且在歌曲中带有相应的前奏。
  通过上图可以知道,这首歌曲的前奏,主要是采用了B段的形式。在创作的时候,尚德义先生主要采用了级进的创作手法。歌曲一开始的时候,采用了小跳级进的形式,让这首歌曲很快就进入了主要的旋律部分。接下来,作者运用了模仿式级进的创作手法,这种手法可以让歌曲快速完整地进入到主体内容部分。这首歌曲的A段部分,内在是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在歌曲中主要是乐句。其中,a句采用了很强的新疆民族音乐元素作为创作基础,含有三个基本的乐节。b句的第一乐节中,主要可以分为8个小节,这8个小节在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会以级进音作为相关的媒介,进入下一部分。在这个音节转变的过程中,歌曲会带有强烈的情绪性。
  这首歌曲的B段,主要就是38小节至66小节这一部分,这部分所使用的乐句与前面部分大致相同。主要是将3个小节至4个小节的上行部分与1小节部分进行有机连接,再通过接下来的级进音累积音乐情绪,行进到下一阶段。歌曲到了主体节奏处还没有完全结束,而是在接下来的行进过程中继续表达此前歌曲小节中的积累的音乐情绪。
  (二)花腔特征与抒情特征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在表达过程中,体现出了非常浓厚的民族特征,除了民族特征之外,还体现出了一定的抒情特征与花腔特征。
  这首歌曲的民族特征不用多说,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新疆当地音乐的主要元素和表现手法,并且在歌曲中加入了当地所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麦西热普。这种表现形式完全将新疆音乐的风情和特征融入这首歌曲中,使歌曲的整体节奏轻快、活泼,歌曲氛围较为热烈。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在主要的表现旋律上以抒情为主,其中,最能体现抒情特征的歌曲部分就是第10小节至第21小节,以及第30小节至38小节。创作者在这首歌曲的第10至第13小节的创作中,主要的歌曲旋律前两个小节是在主音开始级进式的上行之后,马上就伴随一个级进式的下行。在第3小节和第4小节,作者则是将更高层次的行进手法融合到歌曲中,使歌曲内在的旋律具有很强的起伏性,最后再以主音进行收尾。作者采用这样的创作手法,使这首歌曲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浓烈的抒情性特征。
  除了上述两点主要特征之外,这首歌曲还具有一定的花腔特征。在这首歌曲中,主要旋律部分的第22小节至第29小节主要体现出了这一特征。在这一部分的音乐小节中,创作者采用了短跳音来进行创作,歌曲旋律采用短跳音,可以使节奏变得更加明快,更加具有新疆维吾尔族歌曲的特点。这种花腔特征在歌曲中,可以让歌曲的表达更加清晰,节奏更加活泼。
  三、相关的钢琴伴奏赏析
  《七月的草原》除了内在结构和相关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主要的歌曲演唱和相关伴奏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有一定的显著性和代表性。
  (一)歌曲的演唱要点
  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要注意到第1小节至第8小节,这一部分是歌曲的前奏内容。演唱者在该部分前奏进行演奏的时候,就要将自己的呼吸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使演唱状态变得平稳,才能更好地进行演唱。
  演唱者在准备演唱的过程中,要对歌曲的特点进行整体上的合理把握,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训练和调节。演唱者在准备过程中一般要注意几个主要方面:第一,合理呼吸,这是演唱的一个基础性要求;第二,合理起音,如果起音做的不好,那么在接下来的歌曲演唱中也不会收到好的演唱效果;第三,注意混合声的运用,演唱者合理地运用混合声,不仅可以加强歌曲的表现形式,还能增强演唱的感染力;第四,注意共鸣腔体的运用,演唱者只有合理运用了共鸣腔体,才会使发声饱满,歌曲的感染力就会较好。在这首歌曲中,高音位置会有很多的“啊”,演唱者如果能够做好上述几点准备工作,在演唱这部分高音的时候,就可以轻松自如,发声就会具有一种美感。   (二)歌曲的钢琴伴奏赏析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除了要注重演唱,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钢琴伴奏。在这首歌曲中,创作者对于钢琴伴奏的整体效果和所使用的相关技巧都做的十分到位。
  第一,第1小节至第8小节。这一部分是歌曲的前奏部分,主要是运用了八度同时演奏的方法,低音部与高音部都采用这种演奏形式。在钢琴伴奏的具体过程中,这种八度音的具体位置,对于歌曲的演奏有着重要的作用。八度音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对前奏部分进行引导和控制,还会不断推动歌曲接下来的行进过程,影响歌曲的具体和声,不断带动音乐的发展。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演奏者一定要注意将节奏弹奏的尽量集中于短促,把歌曲明快、活泼的特征体现出来。演奏者要重点注意前奏中的第8小节,这个小节会将歌曲前一部分的音节类型进行改变,为接下来的音乐小节做准备。
  第二,第9小节至第20小节。这个小节部分,钢琴伴奏主要采用的是左手八度音弹奏、右手进行和弦之间的互相交替。这一部分歌曲主要表现的内容是比较活泼生动的,因此,演奏者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要将这一特点很好地表现出来。在这部分的钢琴伴奏中,右手的第一节拍,要进行跳音伴奏,最后一拍要进行保持音伴奏。这样的伴奏形式,可以很好地将歌曲的内容表现出来。
  第三,第21至第37小节。这一部分的钢琴伴奏,主要采用的是三个声部同时结合的伴奏形式,左手在演奏时弹奏八度音,右手则要弹奏相应的切分音。这样的伴奏形式,可以很好地体现这部分歌曲强烈的抒情特征,将歌曲与钢琴伴奏完美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想要对这首歌曲进行深入理解,就要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涵与意义,把握歌曲的独到特征。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赏析也是主要的一个方面,对于理解歌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演唱者想要对这首歌曲进行再创造,让其焕发新的生机,就要把握歌曲的整体特征与相关伴奏。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蒙古族文化视域下的内蒙古高校钢琴音乐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 :NJSY14247。
  参考文献:
  [1]田卓玉.歌曲《七月的草原》的音乐特征及钢琴伴奏赏析[J].名作欣赏,2013,(08).
  [2]刘艳芳.论艺术歌曲《七月的草原》音乐特点及其演唱[J].大舞台,2010,(08).
  [3]耿晓慧.花腔艺术歌曲《七月的草原》创作特征[J].黄河之声,2015,(02).
  [4]张放放.尚德义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征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5]林凯.浅谈《七月的草原》曲式结构及演唱方式[J].才智,2014,(08).
  [6]王娅.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创作及演唱探究[J].艺术探索,2010,(03).
  [7]宋瑾.论尚德义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织体技法及表现作用[J].大舞台,2010,(06).
  [8]宋瑾.尚德义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前奏、间奏和尾声的特征[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作者简介:
  [1]周润静: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一公分的海》是微电影《缘来是爱》的主题曲,这部由台湾金牌偶像剧导演陈希圣指导,人气偶像郭品超和台湾名模柯佳青领衔主演的爱情暖人微电影。柯佳青身兼名模、主持、演員等等数职,现为微电影《缘来是爱》首次发声,挑战乐坛。  《缘来是爱》的原声带一共收录了三版完全不同风格的《一公分的海》。其中包括阿里郎亲自操刀制作的韩文版和女一号柯佳青填词并倾情献唱的中文版,以及纯音乐的钢琴版。无论是哪一个版本,都拥有自
期刊
摘要:现代筝乐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多元化时代,传统的古民乐常借鉴西洋乐所形成的演奏技法以及吸取西方音乐作品结构形式和演奏形式之精华而创作。重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借鉴西方现代的音乐技术与形式,让中西方音乐完美融合,既可以丰富筝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拓宽了我国筝乐发展的新思路,赋于筝乐新的生命力,体现中西结合的音乐形式的新时期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协奏曲《临安遗恨》 中西结合艺术价值  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
期刊
摘要:壮族民间舞蹈蚂拐舞以模仿蚂拐的动作为其主要元素特征,舞蹈动律有膝部的跳跃、左右顿脚、弹腿、屈肘张掌。其舞姿优美、节奏明快爽朗、动作粗旷、刚劲有力。蕴藏着原始古朴、硬朗稳沉、简拙逗趣的特点,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非常强烈的动律感。本文以壮族蚂拐舞蹈作品《山娃仔》为例,从中提炼出壮族民间舞蹈蚂拐舞的动作特征并对其动律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壮族 蚂拐舞 性格特征 舞蹈动律  壮族民间舞蹈是来源于壮
期刊
摘要:《流浪者之歌》是林怀民老师1994年的作品,是《云门舞集》重新刊发时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林怀民曾说,如果这一生,能留下一部作品,他希望是《流浪者之歌》。与之前作品不同,《流浪者之歌》不再刻意的强调编导技法的呈现,更加重视作品思想内核的陈述表达。“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文只是笔者眼中的“流浪者”的声声“低吟”。  关键词:身体语言 欲望 信仰 人文情怀  1994年夏天,印度菩提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发展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致力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专业工作者,作为其中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原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主任,著名手风琴、火不思演奏家、教育家巴雅尔先生,其多年来致力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在恢复少数民族器乐乐种、推广普及少数民族乐器、整理编写少数民族音乐教材书籍等方面均卓有建树。值巴雅尔先生从艺50周年之际,由笔者撰写本篇
期刊
摘要:作为兴起于19世纪的艺术形式,西方印象主义浓缩了西方主流艺术形式的古典性与多变性,以创新的模式对于音乐风格进行深度的精髓探索,以浪漫主义作为核心,对于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美学与潮流观念进行了改革。从印象主义的发展来看,其浓缩了西方的艺术精粹,传承了西方的艺术形式,是联系西方钢琴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纽带之一。下面,我们以《月光》为例,探究钢琴奏鸣曲中所浓缩传承的西方印象主义内容。  关键词:西方 印
期刊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耳边常常听到那一首首熟悉而又陌生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九一八小调》《亡国奴当不得》《大刀进行曲》《打倒列强》《游击队员之歌》《游击军》《保卫黄河》等等,说熟悉的应该是60、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而更多的80后、90后们可能就比较陌生了。那么这些歌曲当年是什么背景下传唱开的,在当时又是怎么鼓舞了全
期刊
摘要:回顾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创作历史,对今天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试图汲取儿童歌舞剧的丰富营养,实现其研究的现实意义,从创作的形式和内容入手,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黎锦晖 儿童歌舞剧 中国歌剧发展 启示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在其特定历史时期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体裁,不仅以它独有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扩展了音乐的教育功能,同时也以它新颖的形式表现
期刊
摘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发起,以音乐、舞蹈、戏剧为主要形式,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自开展以来,全国已近700 万大学生享受到这一盛宴。吉林农业大学自2012年启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受到了在校师生的普遍欢迎,高雅艺术氛围以初步形成。本文通过对八场活动的记录,希望带动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让高雅艺术不再束之高阁,让更多的大学生从中受益。 
期刊
摘要:巴雅尔,蒙古族,原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主任,手风琴、火不思教育家、演奏家。先后毕业于内蒙古艺校、中央民族学院音舞系。多年来致力于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发展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与艺术创作领域均有不凡造诣。巴雅尔先生从演奏、教学、理论、创作多方面丰富自身艺术修养,逐渐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综合艺术特色,尤其是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上尤为突出。创作领域宽泛,涉及蒙古族风格器乐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