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渐行渐远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ff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旧的草堆
  独坐异乡的窗前。我总会不由地想起久别未归的故乡。那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就像一根牢固的绳索,紧紧地缠绕着我。尤其是想起草堆。我便会有一种伤感,思绪随之飘向数百公里外的故乡,久久难以停息。
  故乡的草堆,全用稻草(即稻谷的秸秆)堆积而成——秋收过后,稻禾的翠绿被阳光所吸收。换上了一身金黄的装束,横七竖八地躺在田野之上。作为稻草的它们,已经变得温顺、柔和,不再像之前那样奋拔、坚挺。每逢此时,故乡人总会把它们理顺,捆绑起来,然后堆成草堆,作为牛草储备——秋冬时分,天气日益寒冷,青草渐趋枯萎,金色的稻草便成了牛儿们珍贵的草料。
  故乡人堆草堆时,先准备四根质地坚硬的木头,然后深深地栽进土里:在上面搭几根长短适宜的竹竿,做成一个支架;在中间栽上一根较长的竹竿,竹竿要坚硬牢固,而且要栽得深;再搬来捆绑好的稻草,依中间的竹竿逐层而堆……稻草摆放一定要紧密。并严格遵照金字塔模式。这样草堆才会稳固,不会倒塌。小时候,每年家里堆草堆时,我都会欢呼着跑去帮忙。当然我能做的,就是把捆绑好的稻草搬到草堆旁交给父亲,再呆呆地看着他堆上去。
  草堆是故乡固有的一道风景线。无论日晒雨淋,不管酷暑严寒,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候着故乡的田野,忠诚无私,不求回报。在故乡那块土地上出生、成长,我的记忆里自然少不了草堆这一事物。草堆里的童年往事,也一直停留在我记忆的仓库里,直到我衰老、死去,也永远难以抹去。
  童年时代,我们特别喜欢玩捉迷藏。每当玩捉迷藏,我总会一头扎进近旁的草堆,把它作为首选藏身之处。因为我藏得比较隐蔽,其他小伙伴都被找到了。我依然可以安静地躺在草堆里,直到他们使劲地呼喊我的名字。我才得意地从草堆里跳出。向他们炫耀我的厉害。有时,玩捉迷藏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在草堆里发现几个鸡蛋,那是急于下蛋而找不到“家”的母鸡留下的。把鸡蛋拿回家,让母亲给我煎荷包蛋。与玩捉迷藏本身相比。还要高兴许多。
  和父母到田地问做活。累了。我总会悄悄地藏到草堆里偷懒。躺在干燥、柔软的稻草上,如同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温暖、舒适,好不惬意。有一次,我不知不觉地在草堆里睡着了,父母以为我自己回家了,就没有找我。等他们回到家,夜幕已经降下,当发现我不在家,他们急得团团转,打上火把四处找我。我在他们的呼唤声中醒过来,晴朗的夜空已是明月高照、星斗满天。我应答着向火把冲过去,一头扎进母亲的怀抱。泪水不自禁地流了出来。
  多年以后,为了完成学业,我离开了故乡,独自居身在一个离家数百公里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虽然,我已经在此生活了两年多,但我依然感受不到这个城市的温暖,至今走不进它的内部。我知道。其实我们彼此之间,终究只是一个过客,不管是我对它,还是它对我。如此,我能不思恋故乡?
  我把目光甩向窗外,奔涌而来的乡愁,就像一根由乱麻编织而成的鞭子。狠狠地抽打着我。尤其是草堆对我的鞭打。更是让我痛得几乎无法呼吸。我多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我返回童年,然后奔向故乡的草堆,去领略它们带给我的情致和乐趣。
  岁月深处的土罐茶
  或许是受父辈的影响,从小,我就喜欢喝茶。
  因为喜欢,也就经常喝。仔细想来,到现在为止,我喝过的茶,已经不下五十种。喝过之后,暗自相互比较,发现这些茶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竟难以分出个孰好孰坏来。但是,不管怎样,在我看来,这些茶始终都无法和故乡的土罐茶相比。喝起来,也不像土罐茶那样有味,那样来劲,那样让人回味。
  土罐茶,顾名思义,就是用土制茶罐烤出来的茶。茶罐无需多大,拳头般大小即可,但非土制的不可:而茶叶,则是自家栽种、制作出来的,是真正的原生态、无公害的茶叶。烤茶时,先将茶罐洗干净,再从正在燃烧的火塘里。扒些滚烫的炭灰到火塘边上,并将茶罐置于其上,将水分烤干;接着,将茶叶放进茶罐里,慢慢地烧烤,并不时地将茶罐端起来抖上翻下,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茶叶烤得不生不焦。色泽幽亮,香气四溢;继而,将茶罐端放在火塘边上,注入适量的沸腾的开水。让泡沫刚好冒到罐口,不少也不溢;待水花落下,缓缓地将茶罐加满开水。再将茶罐炖于火塘边的炭灰上稍微片刻,茶罐里的水沸腾了——这样,一罐土罐茶就算烤好了,可以倒出来喝了……若喜欢喝酽茶,可以让茶罐多炖一会:如喜欢喝淡茶,则可以在茶杯里,加入适量的开水。
  父亲是个喜欢喝茶的人,尤其土罐茶,更是他此生最大的喜好。小时候,从我记事开始,父亲每次烤土罐茶,都要把我叫到他的身旁,让我看着,并一遍遍地向我讲烤土罐茶的方法和要领,以便他不在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能有个“应急之需”。他说,烤土罐茶并不难,关键是,火候要控制得好——如茶叶烤焦了,就会色黑、味苦;若烤不透,则味涩、泽淡。只有烤得恰到好处,才色美、味纯、气香……经过反复实践,终于,我学会了烤土罐茶。我烤的土罐茶,不仅受到了父亲的称赞,还得到了许多客人的夸奖。父亲告诉我,关于土罐茶,故乡有这样一种说法:一道苦,二道涩,三道四道好看客。这是因为,土罐茶有三道味:一道味苦,二道味涩。三道味醇香、甘甜。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喝茶,喜欢上了喝茶。而且,这一喜欢,就到了多年后的今天。
  除了饮用功能,土罐茶还有药用功效。比如消炎降火,比如清洗伤口,比如消炎止痛,等等。小时候,曾有一次,我得了腹泻,父亲就是以土罐茶为药,医治好了我。记得当时,父亲是这样做的:先抓一把糯米,放进茶罐里,然后置于火塘边滚烫的炭灰上烧烤;等糯米烤黄,再将茶叶放入茶罐,和糯米一起烤,边烤边抖动茶罐,使糯米和茶叶混合均匀:及至糯米和茶叶都烤得发糊,则注入开水,使之沸腾……喝了一大碗父亲专门为我配制的“药”后。我翻江倒海般的“肠胃之乱”,竟然真的得到了“平息”,并很快恢复了健康。
  在我的故乡,乃至云岭高原的广大乡村地区,土罐茶都是最常见、最受老百姓欢迎和喜爱的茶。但是。此时此刻。在我客居的城市,这种茶根本无从可见,更不要说能喝上一口。我知道,其实在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见到土罐茶。因为,土罐茶只属于乡村。在城市里,它没有立足之地。这些年,我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茶可饮,但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无论如何,它们始终无法让我敞开心扉,像朋友一样接纳它们,对待它们。让我倾心的,到底还是土罐茶。   毫无疑问,故乡的土罐茶。已经在我的血脉里扎了根……
  又到菌子飘香时
  雨水落地,菌子飘香——当久旱的云南迎来雨季,我的脑海里立马跳出了这样几个字。是的,云南的雨季来了,云南的菌子又在大地上飘香了。
  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其散文名篇《昆明的雨》中写道:“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作家写菌子。是为了突出昆明雨水的充沛,因为菌子的生长,总是和丰富的天然降水连在一起。但事实上,整个云南菌子都极多,都是菌子生长的王国,而不仅仅昆明。
  老家地处滇西南地区哀牢山腹地,作为土生土长的乡村的儿子。菌子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多年以后,为了完成学业,为了追逐梦想,我远离了故乡,远离了那个叫做文壮的生我养我的村庄,但关于菌子的记忆,依然停留在我脑海之中,永远难以磨灭。那些曾经熟知的菌子,我也随手就能列出一大串,比如鸡土从、香菇、牛肝菌、刷把菌、干巴菌、青头菌、大红菌、喇叭菌、鸡油菌、见手青、黑木碗、奶汁菇、松茸、木耳,等等。时至今日,我依然能准确地将它们辨认出来,叫出它们的名字,还能说出它们的特性,以及食用方法。
  孩提时到山野中找菌子的事,自然不会忘记。每年雨季来临,几场透地雨下过之后,在阳光的照耀下,山野里的树根旁、落叶覆盖的土层中,一丛丛的菌子,便成群结对地破土而出。于是,天刚蒙蒙亮,这家大人,那家小孩,便披上蓑衣,戴上斗笠,跨上竹篮,向山野中进发。蓑衣和斗笠,是为了防雨、防湿,竹篮则用来装菌子。至于我家,出去找菌子的总是我和父亲,因为那时妹妹尚小,母亲则要在家里照顾妹妹、做家务。那时我的年纪也不大,但我从小就自强、自立,父母到底还是放心我出去。而且,尽管我和父亲一同出门,但我们出门之后便各奔东西,我去这山,他去那山,很多时候,并不一起回来。各自的收获,自然也不尽相同,有时他多一些,有时我多一些,有时又一样多。
  出去找菌子,收获的多少。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运气。运气好,收获多些;运气不好,收获就少些,甚至空手而归。但不管怎样,人们还是乐此不疲,一如前往。找菌子的方法也很关键,而且极其重要。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拾到鸡土从的人,往往会记住它们的‘窝’。以便日后或来年再到此地来‘收获’,因为鸡土从的‘窝’相对固定。”事实上,不仅鸡枞,任何菌子的“窝”都相对固定。我们去找菌子,最先去的,往往也是曾找到过菌子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此地得到或多或少的收获。但有时,我们也会扑个空,因为找菌子的人很多,谁先到谁收获。跑完这些地方,再满山遍野地奔走、找寻。
  每年雨季期间,村里的每户人家都会找到不少菌子。但菌子,人们是不会轻易舍得吃的,而是要拿到市场上卖,把它们换成钱。因为如此,每年雨季下来,人们天天找菌子,却没有吃上几顿菌子。自然,每户人家都能从菌子身上赚到一笔不菲的收入,甚至这是有些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所谓“靠山吃山”,说的就是这么回事。而找来的菌子,人们通常加工、制干了再出售,因为新鲜的菌子不易保存,其价格也相对偏低。记忆中,我家找来的菌子,在村里往往最多,加工出来的质量,也比其他人家的好。因而我家的菌子不愁卖不出去,不但经常有菌贩子直接上门抢购,而且所给的价格。一般比其他人家的高。
  近日读报,在《云南日报》“花潮”副刊读到云南著名作家张永权先生的散文《菌子的记忆》。作家在文章开头写道:“云南的雨季到了,又到了吃菌的季节。”而我已经年迈的父亲,是否又在满山遍野地找菌子了呢?
  恍然之间。我仿佛看到了故乡山野中丛丛生长的菌子,看到了儿时出去找菌子的那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看到了父亲渐趋佝偻的身影——他从山野中背着满满的一大竹篮菌子回来,脸上洋溢着欣喜而灿烂的笑容……
  电视变迁记
  村里有第一台电视机的时候,我刚满六岁。
  那年初冬,男青年常有结婚,新娘娘家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送给女儿女婿。电视机抬回来后,村民们围了上去,这个看看,那个摸摸,全对新娘娘家的富有和大方赞不绝口。遗憾的是,当时村里尚未通电,这台电视机并无“用武之地”。就在这时。常有突然有了个提议——把多节电池连在一起,用集中起来的电能带动电视机。大家觉得主意不错,纷纷拿出电筒,取了电池交给常有。常有就把电池一节节地放进一个粗细适中的竹筒,用破布把它塞紧,再用电线连通电池的两极。接到电视机上。经过多次尝试,直到连接了十五节电池,才终于把电视机启动了。然而所有的电池都耗干了,依然没有收到任何电视节目。
  时间过了三年,在村民们的日夜期盼和共同努力下,村里终于通了电。这个时候,人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常有家的那台电视机。就动员常有把它抬出来试试,看能不能收到电视节目……搬电视机,竖天线架。连线,调试……电视节目终究还是接收到了。虽然仅收到一个云南台,画面和声音效果也不是很好。但人们无不欢呼雀跃,兴奋异常。终于看到传说中的电视,大家能不激动?这个欢天喜地的场景。直到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从此,常有家成了村里人气最旺的人家。每天吃过晚饭,想去看电视的村民就开始做准备了,虽然电视节目8点才开始(那时的电视节目是定时转播的)。小孩子们更是积极,刚放下饭碗,就抬着小板凳向常有家奔去。常有家的房屋不大,电视机放在正屋靠墙的一张八仙桌上,从距离电视机一米远开始,一排排地放凳子,一直坐到门外。也只能坐大约40个人,其他人只能站着看。为了能坐着看电视,人们争先恐后地往常有家跑。谁先到谁就能坐前面的位子,来得晚的只能靠后坐。女人们忙着洗碗刷锅,等张罗完才去,几乎都只能站着。而前面的位子,往往被小孩子们占了,有时他们也会为父母占上一个位子。
  起初。常有一家对前去看电视的村民比较热情。常有媳妇总是提前烧好开水,然后为男人们泡上一杯杯热茶;女人和小孩子们,也时不时地会有几个糖果吃,那是常有媳妇专门从街上买回来的。但时间长了。常有一家就开始对大家不耐烦了。还时不时地给人们脸色看。尽管如此,大家依然厚着脸皮,去常有家看电视,因为此时的人们,早已深深地无可拒绝地迷上了电视这玩意儿。
  通电后的第二年,村里有了第二台电视机。熊猫牌。黑白。十九寸。这台电视机的主人,便是我家,那是我逼着父母买回来的。我家的房屋比常有家的宽敞。可容纳更多人。而且我家能收到两个电视频道(除了云南台,还有四川台),于是看电视的人,大部分涌到了我家。而来我家看电视的人,父母一概热情欢迎。母亲说,人家愿意来,那是瞧得起你,家里人气旺才好。我本就喜欢热闹,那么多人来我家看电视,我自然十分高兴。但在看什么节目上,我常常会和人们发生争执。记得有一次,四川台放武侠连续剧《射雕英雄传》,而云南台放的是综艺类节目。我想看四川台。人们却想看云南台。母亲一句“客人说了算”,让我没有看成《射雕英雄传》,心里难过得要死,还和母亲吵了一架。
  没有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电视机的数量开始日益增多。我家的那台黑白电视机,也用了不到两年,就“下岗”了——家里新买了一台二十四寸的长虹牌彩色电视机。这是村里的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到我家看电视的人依然不少。虽然大部分人家都有了电视机。到现在,电视机已经在村里普及开了。家家户户看上了自家的电视。而且全部都已经是数码的彩色电视,每家可收到近百个电视频道。
  全村人聚在一起看电视的场景,也只能到记忆中找寻了。
其他文献
白族三道茶  来不及坐下,来不及赏大理国的风花雪月  月亮滴下泪,稼穑滚着汗。喉咙里  一遍遍咽着雨水和生活的碎片  这些,都在沸腾的胸膛,慢慢煮啊  煮成的第一道茶  曰:苦  夕阳替忧愁镀金,浮动在苍山尽头。洱海里  渔舟唱晚。人世间,有一样味道落进心里  苦难红透,花朵尽开  短而美。如同闪电  那是人生之中场  曰:甜  白天重复的一切。在夜里全都停止  用一盏灯慢慢照亮海水  爱也来过,
期刊
你在,海那边  日子的眉梢,你像千年不变的守望  把阴霾的天空。涂抹成  一朵初雪的颜色。岁月静好  花朵辗转难眠。你在海那边  海那边次第展开。渔歌唱晚  你的指尖。有季节如薄雾般翻滚  缠绕在心头。像一片冷清清的素色  淡然,惆怅,纠结  你在海那边,海那边画卷般  升腾,召唤的炊烟  滑翔的鱼群,翔集的鸥鸟  初冬的海域。如春天般灵动  你在海那边,海那边就是皈依的家园  聆听,那片海  夜
期刊
梦中的村庄  梦中的村庄在洱海畔美丽如初  一天一天多少日子逝去  村边榕树上的叶子  一片一片是村庄的日志  落下来秋天带走了季节  只有年年更新岁月的芽苞  红灼灼白亮亮  在村庄飞扬的梦幻里飘香  我的早年英姿勃发的父亲  我的早年貌美如仙的母亲  在洱海的波浪上舞动双臂和双桨  如同收获活蹦乱跳的鱼一样  在年轮旋转中收获了六个子女  也许苦难都让海风刮走了  只有比神话迷人的承诺还在长歌
期刊
永胜  这是坐落在滇西北其中的一座小城  不是唯一的  需要你用一个严肃的眼光审视  需要你用缜密的思想加以想象  朵美涛源清水仁和翁彭金官  这些都是文友春山笔下精彩呈现的地域名  用春山的话来说  这些都是诗意栖居的地方  是飘荡在记忆深处的断章  是青春和爱恋萦绕的横断山脉  是梦想的天堂我只想说  当我真正到达的时候已经醉了  醉眼惺忪的刹那间  脚下的这片大地红瑞而神奇  很像某个驻守在
期刊
细品起来。每一个汉字的背后。其实都充满着韵味和感情。那么大理呢?读起这两个字的时候,是不是就有古色古香的思绪萦绕在心头?  我说的大理,是在遥远的云南。海拔2090米的一块美丽的土地。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这块土地曾满是刀光剑影,然而却又那样多情重义;在电影《五朵金花》的镜头里,这块土地彩蝶纷飞,漫天的情歌直扑心底……大理,真是让人魂牵梦绕,心之所系!  忽然有一天。远在天边的大理,就要近在眼前了。
期刊
去年11月中旬,在云南大理待了两天时间。但就是这短暂的两天时间里所见所闻。也让人目迷五彩、耳缭七音,惊喜得仿佛一个因激动而语无伦次者,处处可落笔却又不知先写哪处好。  过去的两周时间里。我的心一直还沉浸在云贵高原,那片彩云之南的地方,那片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方,那片电影《五朵金花》诞生的地方,那片“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的地方,那片“有心摘花莫怕刺哎有心唱歌莫多问”的地方,那片“阿哥有
期刊
没有光怪陆离的霓虹灯闪烁,没有车水马龙的流光溢彩,也就没有恼人的喧哗与骚动,没有让人厌烦的千篇一律。古城大理,你还是那么独一无二,耐人静静地寻味。  近处,夜色中两排毗连的屋宇,如同苍笼叠翠的山脉,深藏着人间的情爱和温馨,深藏着物我一体的智慧与和谐。狭长的街道透着乳色的灯火,成了雾霭香岚游荡的山谷,舒缓而缠绵,浸润着古城的五脏六腑。  远处,或许在即将消失的地平线上,横列着一溜星辰般的灯光,渐行渐
期刊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心怀一个不成其为理想的理想。我想,如果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院子,或者另外一片属于我长期自主支配的土地。我就要把当年乡村的生产生活景观以微缩的方式复原:弯弯的河流。河边,一架架披着阳光的水车,被人踩得吱溜溜转。河上,有木桥、石拱桥、木石渡槽、石墩子木闸。河边,是密密成荫的护堤树。水流急处,是一个安了水冲磨的磨坊,水轮和磨盘在流水的冲击带动下,咯吱,咯吱地转动着,洒下雪花样的面粉。田
期刊
山梁上有一块好地。土层很厚且肥。大约二十多三十亩的样子,一直静静地卧在那里。  许多年我都没有上去看它一眼。看不看都是一样的,因为它不会跑掉。而那里的情形,我心里十分的清楚。邻近有两个村子,免不了常常有牛羊牲口闯了进来,吃一些它们喜欢吃的草;牧人呢,偷一些它们喜欢偷的东西。  拿一些或者偷一些倒也罢了。只是,牛羊牲口会把弱小的树苗践踏致死,让我一年年补种:放牧的农人,在偷板栗的时候,干脆把高枝折断
期刊
雪莲  是谁?把一个用雪和莲组成的词  逼上雪山,长年住在悬崖、峭壁  扼守雪的底线  雪莲,今夜,我要放下长剑  叩开你用雪做的柴门。我是你前世的郎  那时,我们的疆域宽阔,子民众多  你常被遍植经书和家训  是花的榜样,治病的良药  雪莲。我是你前世的郎  今夜。我是你的山河,你要占领我  我的每一座高山。每一块谷地  每一根血脉。都是为你准备的婚床  雪莲,今夜,我是领你下山的路  我要把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