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亲冯仑:不仅是父女也是伙伴、搭档跟战友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父亲冯仑,今天60岁了。我想写一篇文章,送给他。
  6月底的一个下午,我陪父亲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一家媒体专访。采访前,对方团队与我对接时,表达了他们希望冯仑先生能多聊聊跟太空、航天相关的话题。“他简直是脑洞最大的一个企业家”,记者对我说,“怎么会对太空有这么多想象?太酷了。”
  于是采访从“风马牛1号”卫星开始,聊到他对航天商业化的兴趣,聊到他投资的太空基因库,聊到他想要去火星、去月亮的冲动,以及那个终极的、近几年让他痴迷的话题:探索在火星上创建一种人类新文明的可能性。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记者几乎没问什么问题,只听他滔滔不绝,将自己的太空梦做着完整而生动的叙述。
  我一直坐在他5米之外的桌边安静地听。这一天艳阳高照,逆光的房间里,挨着窗户坐在沙发上的他,轮廓被内外光线的反差勾勒得格外清晰。我听着他那兴致勃勃的语调,讲述着那些让他深深着迷的太空科技以及他的太空人类文明重造计划。我听着,听着,默不作声着,内心却陷入了浓浓的难过。
  表面上當然是波澜不惊,让自己不会在他、在工作人员面前露出情绪化的马脚。与此同时,忧伤的情绪却抵挡不住地上涌。我迎接着它,感受着它,攥着拳头,突然也理解了它:这股难过,出现在每一次我听他,我的父亲,讲述他的太空理想的时刻。它的根由无比简单而幼稚,以至于我羞耻于表达它:
  我害怕在未来的某一天,我的父亲会去到一个很大、很远的地方,去实现他那在外人看来极端,在自己看来浪漫的太空梦。我害怕他离开地球,离开他的家人,离开我。我害怕失去他。
  我对“父亲”这个角色
  开始产生撕裂感
  1992年7月,我来到这个世界上。那一年,我父亲33岁,刚刚开启他的创业岁月。我在北京出生,在妈妈、爷爷、奶奶跟阿姨的陪伴下度过童年。爸爸这个角色,物理上是有的,但大部分时候,都以符号或传奇的方式存在。
  “爸爸是个传奇”这个概念究竟是何时被装进我幼小的大脑的,现在已无从追溯。但它一旦被确立,就在儿童时期的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我不太知道爸爸具体是干什么的(有个现在还被家里老人经常提及的段子,是我在6岁去小学面试时,被老师问到爸爸的职业是什么。“教授”,我答。“在哪里教书?”“在万通公司”。据说老师当时一脸错愕。)也不知道为何总是见不到他,只是在困惑中被大人灌输着一些抽象的概念,“爸爸在外面干事业”“爸爸在折腾”,诸如此类。
  3岁时,我被送去了每周只返家两次的半全托幼儿园。6岁时,我开始上寄宿小学,每周只有周末被接回家。寄宿的校园生活是快乐的,但也让我,一个敏感的小孩,对仅能在有限时间见到的家人充满更多的依恋跟不舍。
  但我能依赖的对象是有限的,确切来说,只有妈妈一个角色。上小学的时光里,爸爸这个角色的传奇色彩在我心里被进一步加深了,原因,想来有几个:
  家里的生活条件愈变愈好,而这“多亏了你爸爸的打拼”;开始频繁听到大人们用夸赞的语气讲述“万通”这个公司做得不错,而这“是你爸爸的公司”;此外,最根本的一点,是我到了开始有偶像崇拜意识的年龄。
  妈妈固然是优秀的,但她离我的生活太近,与此同时,我的爸爸,那个总是见不到的、在外折腾的人,成为了被我仰视、崇拜的角色。我越是见不到爸爸,越是迫切地在脑海中深化着他的光辉形象。对于一个需要陪伴却总得不到的孩子来说,这大概也是自我合理化最直接的一条路径了。
  就这样,在成长过程中,“爸爸很了不起”被作为既定事实扎根在了我的意识里。与此同时,我还拼命抓住了另一条讯息,那就是“爸爸很爱我”。
  与大多数传统中国家庭不同,我的父母对于家庭内部爱的表达格外重视。从记事开始,爸妈两个人就会用语言跟肢体动作不断向我传达爱意,并告诉我,这样的表达是亲情中很重要的事。我虽不常见到爸爸,但每次见面,他都会亲昵地抱抱、亲亲我,用宠溺的语气与我对话。
  据母亲讲述,当时,哪怕父亲是在我已熟睡的深夜回家,他也会走进我的房间,默默留给我一个额头上的亲吻。
  我有一个很伟大的爸爸,他很爱我。这样的两条信息,已经足够支撑着我,让童年的我坚信,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
  十四五岁开始,我对“父亲”这个角色开始产生撕裂感。那段时间,我从公立中学转入国际学校并开始准备出国,而父亲则出版了《野蛮生长》,这部为他的公共影响力奠定基石的重要作品。
  与此同时,他忙于开拓纽约中国中心、立体城市等诸多充满想象力与挑战性的项目,同时还牵头各类社会公益组织。他比原来更忙,出差更加频繁,与家人也更少团聚了。
  外部的变化是飞速的。《野蛮生长》的影响力让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公众人物,而我,则在经历从一个儿童到成年人身份感上的重大转折。当我开始用更为成熟的、青春期少女的眼光审视他时,我发现,父亲外部的成功,那些辉煌的、美丽的、闪光的东西,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的,那就是他对家庭生活的牺牲。
  视自己为被牺牲者的我,陷入到了对父亲的怨气里。为什么他每天都是凌晨才到家,大部分时候连个人影都见不到?为什么全家人一起吃个饭,时间要一改再改,都只为迁就他的行程?为什么他从不出席我学校的运动会或家长会,唯一一次答应参加,却连我上几年级、在哪个班都一无所知?
  16岁那年,我独自去到英国读高中,自此开始了8年多的海外留学生活。这段时间里,对父亲的复杂情绪始终拉扯着我。在我心中,“父亲”分裂成了两个角色:一个是那个被大众熟知的“冯仑”,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受到社会肯定、公众拥戴的思想者;另一个,则是一个总不在家,并好像对此没有太多愧疚感的“爸爸”。
  我发现,与陪伴我的成长相比,他的热情更多投入在社会里,在他的事业中。在他的世界里,对家庭生活的缺失似乎是合理的,社会理想与公共使命一定总会高过家庭。这样的发现,让十几岁的我感到痛苦。   然而,每当面对他时,我的这些复杂情绪却又总能被掩盖下来。原因想来大概有二。
  其一是我们见面时间实在太少(每年只有在我的假期、他也刚好有空的时候见上几面,一年不过寥寥几十天),少到都还来不及让正面矛盾发生;
  其二是因为在潜意识里,我对他依然充满着尊敬跟崇拜。他不是能陪伴在我身边的好爸爸,但他作为一个“人”的优秀品格——他的坚韧、他的幽默、他的勇敢、他的创造力与他的担当等等,时时刻刻都在发着光。
  我怨他,但我也敬他、爱他。
  有个记忆中的片段最能说明这种矛盾的情感。大学时期的某个暑假深夜,父亲像往常一样忙到夜里12点之后才回到家,精神头十足地拉着我聊天。
  在形式化地问了我几句学校怎么样、最近上了什么课之后,他便开始侃侃而谈他最热衷的、发自内心相信的宏大命题——从人生讲到社会,从社会谈到责任,从责任再聊到理想、使命。
  他说的都是真理,但当时的我,一个与父亲好久没见的、等他到凌晨的困顿的女儿,却什么都听不进去。我機械地点着头,心中的委屈感越来越重,终于忍不住趁他去洗漱时冲进了卧室,抱着母亲痛哭流涕。“为什么我的爸爸总跟我说他在外面跟别人说的一样的话?”我抹着鼻涕咆哮,“他说的都有道理,但为什么他不能问问我的个人生活,跟我说说只有父亲会跟女儿说的话?”
  在这个成长阶段,让我强烈不适的另一点,是父亲的知名度。《野蛮生长》及之后几部书的影响力在发酵,他的言论被更多人熟知、认同甚至推崇。每次回到国内,处在身边人及媒体对他的关注中,作为女儿,我只觉得不知所措。
  为什么我的父亲不再只是我的父亲,而变成了一个公众人物?为什么很多人开始以“冯仑的女儿”这个角色来看待我?为什么我一定要接受这个角色?这些连续的、找不到答案的问题,让我充满了想要逃离的冲动,想要待在国外,远离认识他的人,想要借着这样的逃避,为自我的迷茫感找到合理解释。
  种种对父亲的别扭与委屈,伴随着我从十几岁一直到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我在求学、在成长,在建立自我;他在工作、在创造,在变得更有名气的同时开拓更大的商业版图。我们在相见时总能拥抱跟手拉着手,我们对彼此关切,为彼此的成就与成长骄傲,但两个人之间,也始终有着隔膜。
  我深爱着他,也并未对他,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爱产生过动摇。但在世界观与人生观飞速震荡的那些青春时光里,在将“父亲”从符号转换成“人”的过程中,我感到不安,并开始长大。
  我第一次以女儿的身份
  触碰到了他的敏感跟脆弱
  2016年年中,我与父亲爆发了记忆里两个人最激烈的一次争吵。这次争吵让当时的我们疏离,却也为之后我向他的走近埋下了种子。
  那天,来旧金山出差的父亲约当时在硅谷工作的我见面。他急着赶飞机离开,我只能去机场与他碰头,一起吃顿简餐。
  谈话间,他告诉我最近投资了一颗卫星,计划在下一年发射,并打算与直播平台合作,用卫星向大众搞太空直播。像往常一样,他对自己的想法充满自信,激情洋溢地高谈阔论着。
  我觉得他疯了。为什么?为什么毫无科学背景的他会嚣张到觉得自己可以做这样的事业?为什么他不能像别的商人一样,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生意?为什么他一定要挑战、要妄想,为什么他总是如此理直气壮,为什么他觉得他可以?
  在试着插话几次无果后,我爆发了。我撂下筷子,无法遏制地提高了语调,用愤怒的声音对他提出质疑。面对情绪在失控边缘的我,父亲也愣了,从未对我责骂过的他用力地拍着桌子,大声嚷嚷起来。
  几分钟的时间里,两个人的情绪都越来越上头,话也越说越重、越说越伤人。我觉得他自大,他觉得我自私;我指责他疯狂,他指责我幼稚;我认定他对科学与技术毫无尊重,他认定我被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蒙了眼,变成了一个对长辈毫无敬意的、无礼的年轻人。
  那场争执的结局,是我起身奔进了机场的女厕所,在隔间里抱着膝盖嚎啕大哭。而他也并未追上我,而是独自进了安检登机。之后,我们很多天没有联系,母亲在得知情况后试图与我们双方沟通,也没能促成我们任何一方的主动道歉。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觉得与父亲的连接彻底丧失了。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没被消解的、女儿对父亲的复杂情绪,借由这次争吵通通被翻了出来,以尴尬的姿态被暴露在外。我觉得我不再认识他,甚至无法再认同他;我为什么是他的女儿,他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父亲?那些一直被我小心深藏的、私密的委屈,终于都兜不住了。
  一次痛苦的争吵,迫使我正视我与父亲之间的距离,也让我第一次以女儿的身份触碰到了他的敏感跟脆弱。
  在情绪失控、理智分崩离析的那些时刻,我终于得以走近真正的他。他不再只是个象征意义的父亲符号,也不再是充满光环的、社会化的“冯仑”。在我心里,他终于真实了。他变成了一个“人”,有血有肉,有自尊、有坚持、有骄傲的人。
  我们更平等了。其实,我们一直是平等的。
  2017年初,我从硅谷回国,开始与同伴一起做一家英语自媒体。年末,“风马牛1号”卫星发射因外力延期,我参与到其运营里,与团队一起研究航天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探索商业化的可能性。
  2018年,我正式出任风马牛传媒CEO,与团队一起经营“冯仑风马牛”“不相及研究所”两个新媒体IP,及“风马牛地产学院”这个房地产垂直领域的培训平台。
  近三年的这些变化还都太近、太新,以至于我无法抽离出来进行客观的自我审视或总结。但大体来说,发生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我终于长大了,终于意识到“长大”这件事无法逃避。于是,我开始努力变成一个在公共领域里发挥自我,而非只在私人空间里探索自我的社会人。
  对我父亲而言,这几年,人生也在发生着大变化。2015年,他从一手创办的万通公司退出,剥离了二十多年都习以为常的“万通董事长”标签。与此同时,他转型并重组御风资本,专注于大健康不动产、安保及文旅等方向的投资迄今。   我们和解了吗?
  我不再执着于答案
  父亲从没对我说起过这几年变化的动荡或艰辛,但作为女儿,我多少看在眼里。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他是在五十多岁的年龄重新创业,从头开始设定战略、组建团队、建立制度,并在不断试错中再次完成从0到1的积累。他的经验、资源与影响力都还在,但落到具体的公司经营层面,一切都不容易。
  他不再是曾经的上市公司的控制者,他又一次变成了一个创业者,一个需要面对新环境与新挑战的“老司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也变成了一个更自由的人。于是,在过去这几年里,他有了更多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参与公益、传道授业、写作表达、甚至偶尔也会“出格”,花时间折腾让他痴迷的太空事业。
  他对人性、对社会制度有着世人少有的敏锐洞察,对人类的未来有巨大的、抵挡不住的好奇心。这样的性情支撑着他,让他充满激情,让他拥有无尽的想要建立新事业的力量跟勇气。
  在这样的人生阶段,我们走向了彼此。如今的我们,不仅是父女,也是工作中的伙伴、搭档跟战友。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成为了进入社会后的我最亲密的导师。
  从公司管理、项目规划到人生方向,只要是我提出的问题或需求,无论有多繁琐唐突,他都会耐心解答,全力配合。他开始为我导航,而我,则努力学习着掌握平衡,在社会的大海里扑腾成长。
  我们和解了吗?
  我不再执着于答案,甚至不再认为这个问题本身重要。我们本就是不同的人,在一些问题上有各自的坚持,甚至在理念上有巨大的差异。但他与我都是开放的,我们愿意沟通,会坚持自己的立场,也会在适当的时候为彼此做出迂回或妥协。
  他依旧不是个会关心家人生活细节的父亲,但是,我也不再是个只执着于情感需求的孩子。
  他永远不会像电视剧里的中国父亲一样,守着一桌饭菜等着女儿回家,但是,当我终于放下青春期对“父亲”这一角色的怨念,以社会人的身份与他建立关系时,我们仿佛也变得比以往任何阶段都更亲密、更平等、更能信任对方。
  2019年,他60歲,我27岁。我们能够释然地相处了,像这世间任何平凡的父女一样。我们能够更有默契地扶持对方了,像两个彼此独立,却又互相尊重的个体一样。
  60岁生日快乐,亲爱的老爸。愿你接下来的人生健康、平安,愿你更自由,愿你更辽阔,愿你始终有去到远方的勇气,愿你永远在路上。
  P90    做外婆家之后我发现:如果只为了钱 注定走不远
  文/吴国平  外婆家创始人
  我之前做过专业运动员,项目是田径中距离跑;后来做体育老师,在杭州上城区的一所学校;再后来我到杭州塑料工业公司做工人,我觉得自己体力好,做工人没问题。27岁那年,我把班组带成了市级劳动模范。
  那时候结婚不用钱,生孩子家里补贴,房子是单位分的,父亲给的装修钱,他就一个愿望:我不能离开体制内,因为那是铁饭碗。
  1996年单位分房子的时候我已经34岁,还向父亲拿钱,我觉得挺难为情。那年月我们工资都很低,养活一个家庭有困难,我们两天在我父母家吃饭,两天到丈母娘家吃饭。我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是要自理,就想着要赚点钱,改善生活。
  当时国营企业的福利是,每年夏天发西瓜,过年发肉,所以工会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做了一个餐厅,想着增加员工福利。可这个餐厅做了一年就倒闭了,企业就在内部招标,想搞个人承包。
  招标布告就贴在食堂里。我太太跟我说她想去做,我说这要跟老板说。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是车间主任,大小也算个干部。我跟老板说我太太想做这个餐厅,他说:“也行。”
  投标会在一个会议室里举行,我太太在前面参与投标,我穿着工作服站在后面看。我当时的心理价位是5万元,后来叫到7万元。我跑到老板那里说:“现在承包费这么高,我付不出。”老板说:“你举上去,付不出,到年底我给你签个字,你只要不亏钱就行。”我回去马上举到10万元,然后就中标了。
  1998年,饭店开业,我是总指挥,我太太听我的,相当于现在的COO(首席运营官)。餐厅开出来十张方桌,两个圆桌,两个服务员。我太太什么活儿都做,招人、收银、服务、厨房打荷、买菜……
  我带着两个服务员到现在的杭大路买了两条牛仔裤,两件汗衫就上场了。桌子是曲木材料,60块钱一张,椅子大概15块钱一把,加起来一套四人座的桌椅120块钱,一共花了两万块钱,我们的餐厅开业了。
  当时的店名叫“外婆家家乡面”,是个面馆。我们没有过多思考店名,我是外婆带大的,结婚是在太太家这边办的,我儿子自然也是他外婆带大的,所以我对外婆特别有感情。这些东西没有特别策划,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
  开业第一个月没赚钱,老婆说我卖得太便宜了,要涨价。我坚决不同意,我俩吵了一架。我开这家餐厅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希望给像我这样收入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消费场景,因为那时候的餐厅都很高大上,越贵越好,越大越好。
  我们餐厅开业时,客单价是26元,外婆家现在3块钱的麻辣豆腐就是那时候出来的,那时候还有2块钱的拌面,2块钱的青菜,2块钱的啤酒。后来成本一直涨,价格就慢慢提高了,但现在也只有60块钱的人均。外婆家走的这条路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完全从自己的需求出发。
  那时候不知道要宣传。我们公司大概1800人,我跟工会说给每个员工送一张券,让同事都来吃,带人气。后面就开始一直排队,看到窗台上一排年轻人喝完的啤酒瓶,我开心死了。
  2004年,我打算从国企出来,全职做外婆家。首先,经济层面上我一点压力都没有;其次,我觉得餐饮市场太大了,跟我之前做的药包材市场完全不一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空间大、频次高,又是刚需,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个产业。
  要离开国企心里还是怕的,因为上一次我辞掉体育老师的工作时,回家被父亲骂了,而且1999年公司改制后,当时的我也算一个小股东。但做了外婆家之后我发现,如果只是为了钱,肯定是走不远的。现实问题解决之后,就得解决理想问题。   从体制内出来以后,回到家里,父亲还是念叨:“那么好的厂长不要做,去做个餐厅干嘛?”到现在,我一直做餐饮,我不想、也没能力做别的。虽然我也做民宿,但那是情怀的事情,更不是为了赚钱。
  大概七八年前,去野马岭玩,我很喜欢那儿,就想能不能把它保留下来?因为我看到黑瓦白墙就会有记忆。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杭一中旁,那时候还没有中河高架。那里有一条小小的河,两旁的房子跟现在的乌镇一样,院子里邻居之间都很融洽。后来住进商品房,邻居我一个都不认识。人文的东西越来越少,我想把小时候记忆里的东西留下来,也算是对我们现在生活的一种弥补。
  虽然我们更向往未来,但这种记忆不能瞬间就消失了。如果我能够把乡村留下来,让人们去回望我们是怎么过来的,用我的话说就叫“留住记忆,留住符号”。
  记忆是前辈留下的足迹,符号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我生在杭州,长在杭州,创业也在杭州,对这个城市非常有感情。我觉得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了,总要留下点什么。留些东西在西湖边,是我的愿望。前辈给我们留下了楼外楼、知味观,外婆家能不能在西湖边留下来呢?这样一想,我觉得太有意思了,比多开100家店都有意思。
  P92    潘石屹:三个故事揭示最简单的成功创富秘诀
  今天,信息已经足够畅通,没有什么我知道而你们不知道的事情。这话只讲对了一半,因为对于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感悟是不一样的,而使我们受益良多的,往往是别人的感悟,而非具体的事情。所以,我分享三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第一个是我们家里的故事,第二个是我们村子的故事,第三个是我们公司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我们家里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大约是1970年,我的家乡甘肃遭受了大旱灾,出现了饥荒,村子里的许多人都去陕西逃荒了。我们家没有加入到逃荒的队伍中去。这一年,我的小妹妹出生了,但没有奶吃。为了让她活下来,父母不得不把她送给别人家。
  父亲找到邻村一户有奶羊的人家,准备把妹妹送给他们家。他们家来人抱走我的妹妹时,给我们家送了包饼干。妈妈用床比较新的被子把妹妹包好,这时全家人都哭了,除了父亲。他对来人说:“这孩子长大后,一定要让她上学”。我对妈妈说:“被子也送人了,晚上我们盖什么?”妈妈说:“就让这床被子陪着你妹妹吧。”
  以后的几年,一直到1978年父亲平反前,我们家的日子都很艰难。我们几兄妹都是断断续续地在上学。妈妈病重的时候,我的学业也中断了三次。每次重新回到教室见到同学们老师们时,我都非常高兴。村上的邻居常对我父母说:“你们读了这么多的书,还不是照样受罪?你们家现在是村子里面最穷的,为什么还要让小孩上学呢?回家帮你们做点事情,哪怕是到地里捡点野菜也好。”但父母一直坚持让我们上学,这种坚持从来没有动摇过。
  现在来看,是知识和教育改变了我家每一个成员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家庭的命运,我们家再不是村子里最穷的一户人家了。
  对此事,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教育是最重要的,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最根本动力就是教育,就是人自身的改变。钱多钱少、官大官小、楼高楼低,比起知识和教育来说都不重要。
  第二,如果通过教育,把每个人的潜力挖掘和释放出来,中国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每个人都如同一座宝藏,而教育会把这些钻石、黄金一样的宝藏挖掘出来,不,是比钻石和黄金更珍贵的知识。
  第三,如果只有一个上学的机会,必须要在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之间做出选择,应该把受教育的机会让给女孩,因为女孩以后会成为母亲,而母亲是人的第一位老师。
  第二个故事:我们村子的故事
  这些年,因为我们在老家有些公益项目,我每年都要回去几趟。每次回去,都会看到邻居们、同学们都在辛苦地种苹果。种苹果是村里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仅次于外地打工。
  有一年,我回村子赶上苹果丰收,长得又大又甜,但却没人收购,都烂在地里,很可惜。有一年,我回去发现苹果由于春天遭受了霜冻而大规模减产,树上挂着的稀稀拉拉的苹果外形很难看,有伤痕,但人们却在抢着收购,价格也很高。
  长得确实没法看的苹果不但有人要,还被果汁厂加工成了原汁销往欧美。后来才搞明白,那一年,不光我们甘肃天水,陕西、河南那些苹果大省也遭遇了同样的霜冻,市场上的苹果供不应求。
  我现在是老家苹果的公益代言人,对苹果背后的故事了解的更多了。通过这些,我也受到了些启发:
  第一,这个时代是一个人类一体、人类一家的时代,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每个人思考问题都要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要有更宽的视野。即使是身处秦岭大山沟里种苹果的农民也不例外,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了解外面的市场和世界,就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无论你是一个拥有权力的大人物,还是一个普通人,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科研、经济、环保、政治、农业,都要从这个出发点出发。
  第二,这个时代是一个团结合作的时代,谁也离不开谁。离开了别人,我们就无法工作,甚至我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在团结合作的时代,最需要具备的精神就是要放低自己、尊重别人、尊重不同的意见。在团结合作的道路上,最大的敌人是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
  第三,我们可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狭隘,狭隘的个人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狭隘的国家主义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敌。
  第三个故事:我们公司的故事
  1999年,我去了一趟美国,从西海岸转到了东海岸,受到了许多朋友款待,当时大家说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互联网。现在20年过去了,互联网的确彻底地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从生活、经济、教育到政治无一例外。去年,我又去了一趟美国,发现人们都在谈论机器。我把它理解为无线互联技术的升级。
  互联网普及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点。集成电路芯片的不断升级,验证了古代传说中“点石成金”的故事,硅这些最普通的沙石在互联网时代产生了比金子还大的价值。如此巨大的能量,让“点石成金”变成了现实。
  SOHO中国是家房地产公司,表面上看和互联网离得很远,但实际上在过去的多年里,我们的每次进步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
  第一,盖房子离不开互联网。银河SOHO是由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双曲面、流线型建筑,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根本建不成这样的房子。
  第二,节能管理离不开互联网。建筑耗能占全社会耗能的1/3,2013年我们建立起SOHO中国节能中心,把建筑的所有耗能情况每分、每秒传输到互联网上进行优化和管理,使得我们的节能率达到36%。
  第三,工程管理离不开互联网。我们把所有工程的管理都放到了网络的协同平台上,把工地上的人员、材料、项目进度、预算全部集成在一起,细化到某个审批环节在谁的手里停留了多长时间都能一目了然。
  第四,收租金离不开互联网。我们和招商银行推出了银行代扣业务,整个过程通过网络只需要几十秒,既安全又高效,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以前收租金都是出纳人员拿着现金或支票,到银行排长队填表格。
  第五,出租房子也离不开互联网。房地产行业有很多落后的地方,比如租金、面积等一些基本信息,还需要通过人来介绍,容易出错,更容易滋生腐败。SOHO建立了租售平台,通过互联网,让客户第一时间知道我们的产品信息。这些都体现了商业社会的基础诚信。
  互联网不仅仅是在上面看新闻、查资料、买东西的工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新的思维。人们把能够预测未来的叫神仙,互聯网给我们揭示的就是未来世界的一些特征:公开、公平、高效……互联网给了我们神仙般的视野。
其他文献
从互联网人口结构  看什么是“势”  瑞幸咖啡自成立以来就受到很多外界关注,瑞幸咖啡颠覆性的打法也引来了很多争议和讨论,一部分人对我们存在质疑、否定,或者有些没有看懂,甚至是比较恶意的攻击。随着一轮一轮的融资,包括IPO,负面新闻和评价也达到了高潮。  我非常感谢每一位合作伙伴,在各种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下,在各种瑞幸将死的预言中,一直坚持和我们在一起,坚持向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我也想
期刊
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各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党政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我们党执政的骨干力量,这就内在地决定了党政领
2005年11月16日至12月5日,应意大利维罗纳公证委员会之邀,以中国公证员协会理事何敏为团长的中国公证员培训考察团一行17人在意大利进行了为期20天的培训、考察和交流活动。
民族宗教问题是关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国防巩固和四化建设的大问题,民族宗教工作具有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和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局面,为我
审计报告与其他审计业务文书的关系rn审计报告是全面反映项目审计工作成果的综合载体,其他形式的审计业务文书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的.
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不断壮大和楼宇建设的日益增多,现代物业管理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在物管企业和业主之间的纠纷也随时出现,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际对此谈点粗浅看法。  所谓物业管理纠纷,是指在物业使用、维修、管理中物业管理主体之间所发生的争执,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民事纠纷。  目前,由于各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量大,面广,涉及到双方的利益关系,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许多人对物业管理模式
摘要:建立国有资产双重管理体制,对庞大的国有资产进行分类管理,既有实际意义又有现实依据;既能保证政府社会盈利性的实现,又能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既能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又能保持中国特色。它的最大特点是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政企分开,从而切实保证了国有企业的独立性,真正做到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平等竞争。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企分开;双重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经按照新模式运行了一段
经济改革的四大重点rn据报道,为了使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改革力度,国务院决定重点推动四个方面的改革.
许多法学家认为,成文法和法律解释如同孪生兄弟,自从有了成文法,就有了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活动。离开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成文法就不能释放出其意义。法律解释在法律的创制
文章分析了出口产品反倾销的原因及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政府在应对反倾销中承担着健全法制、信息服务、宏观指导和监督等方面的责任,并应在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