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我“富二代”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眼中,“富二代”是一个贬义词,而林峰身上就背着“富二代”这个光环。他被公认是“靠父亲进电视台”,更有谣言传他是TVB大股东的干儿子,出入都坐奔驰房车。
  香港艺人阿SA(蔡卓妍)曾经在采访中坦言自己以前对林峰就有误会:“以前很多报道说他是有钱公子,在不熟之前,对他印象不好。后来合作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样的。”阿SA有机会和林峰接触,但更多的人都只能从报道上了解林峰。
  对于众多传闻,林峰很无奈,他说自己的家里人并不是传言的这样:“否则我真的不用去做那么多努力。我从厦门到香港后就没靠过家里。”
  尽管林峰努力以实力证明自己,但“名人之后”的身份还是给他带来了一些无奈。他坦承:“入行以来最不开心的是,别人总是将注意力放在我的家庭背景,忽略了我的努力。”
  “富二代对我来说,是个枷锁”
  林峰刚入行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要靠家里的背景走捷径。他从跑龙套起步到演主角,一步一步走来,靠自己的汗水、实力打造出了灿烂的星光大道。
  然而,入行10多年,他显赫的家世始终是报道的重点,“富二代”成了他摆脱不掉的枷锁,似乎无论他怎么努力,也总是被“富二代”这个光环掩盖。
  被问及对“富二代”这个称呼的看法时,林峰直言:“我不喜欢别人这样称呼我,这是一个贬义词。”
  提到这个话题,林峰显然有很多话要说。“事实上,大家的重心都没放在我的工作上。感觉我这十几年都是白做了,好像我什么工作都没做,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给大家看。”他无奈地摊了摊手,“一开始入行的时候,只能默默耕耘。等工作做出来后,大家留意到了我,那时候会关注我的家世。没想到过了10多年,大家关注的还是这方面。”
  林峰的父亲是诺林(厦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国,被称为“厦门李嘉诚”。如果不入演艺圈,林峰应该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系的毕业生,现在应该在父亲的公司做事,做个“太子爷”。
  许多人特别不理解,为什么他不选择继承父辈的事业,反而选择投身到演艺圈打拼?
  “当时我入行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身边有一些朋友,他们也是爸爸那一代就起家的。他们其实做得比上一代还要好,把整个企业做得更好,而且他们也非常勤奋,但是所有人不会把那个功劳归于他。因为他不是白手起家,所以我自己觉得对他们来说挺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真的很用功,很用心地去把父辈的整个家业发扬光大。那时候,我就想,那我是不是应该——就算我要负起家族的责任,回去家里帮忙——我是不是应该先出去闯一闯,我先闯出自己的一条路。”
  林峰从小学习单簧管和吉他。12岁的时候,他到上海拜国家一级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和国家一级男高音歌唱家施鸿鄂为师,学习唱歌,兼学跳芭蕾舞和乐器。当时的老师问他:“你现在学这个,是不是以后想当歌手?”林峰说:“没有,我只是因为喜欢。”林峰坦言,虽然从小对艺术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却没有立志要走这条路。
  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求学时,林峰主修建筑,辅修音乐,期间演唱《草原之夜》受到音乐系教授赞赏。在入行之前,他还师从“香港音乐教父”戴思聪,成为梅艳芳、刘德华、王菲、黎明等人的师弟。后来,机缘巧合下他才决定踏入演艺圈。
  对于“富二代”,林峰这样说:“其实我觉得这个称呼是你的背景的一个称呼,是你的出生的一个称呼,而不是对你个人的评价。我们确实是因为爸爸那一代白手起家,从小到大生活真的没有负担,是很好的一个条件,让我们可以在没有经济负担的情况之下,专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可否认,家境条件好确实让林峰有更多机会去接触更好的教育,走自己喜欢的道路。但是,能够获得今天的成绩,林峰和每一个成功的艺人一样,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有一次,林峰在内地拍戏,妈妈带他去买晚上穿的衣服。因为还要赶回去化妆,林峰连更衣室也没有进,在服装店里就直接脱了衣服换。“我一脱衣服,妈妈吓到了。因为那时候我拍武打戏,全身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基本上没有一块好的地方。”
  林峰妈妈亲眼看见儿子的辛苦,十分心疼,有过要让林峰回家的念头。“我妈妈曾经有这么想过让我回家去,她跟我说是不是需要这么辛苦的工作?”
  “其实我觉得是需要。因为我觉得不管哪一行业都是很辛苦的。如果你真的希望成功的话,哪一个行业不辛苦?哪一个行业都一样。所以我觉得现在我已经很幸运,我可以去做一样我喜欢的工作,做我自己的事业,而且我做演员之后,倒了一大圈,现在又有机会可以出唱片。可以做一样我小时候就喜欢、有兴趣、也学过的一样东西,我自己觉得非常幸运。”
  父母看到林峰的努力,觉得既然他能够在演艺方面做出一些成绩,而且自己还那么喜欢,那就让他好好做下去。“他拍电视剧时,一天睡眠不足四五个小时,有一次我看到他骑在马上打盹,真担心他会掉下来,他却说这是见缝插针的补充睡眠法,早习惯了。”提及儿子,林华国脸上满是欣慰、怜惜之情。
  “红三代”拒做纨绔子弟
  林峰作为家里的长子,身上寄托着父亲的希望。林华国希望长子可以子承父业,林峰也因此在美国留学时选读了建筑系。但他却因为TVB老总陈灌明的一句话,只完成了一年级课程,便到香港投身娱乐圈。
  林峰的选择,多少令林华国有些失落,但他很快以父亲的宽广心胸包容了儿子的选择。他只对儿子提了个要求:“既然是自己选择决意要走的路,就不要怕吃苦,一切从最底层干起。地基打不牢,哪能起高楼?”
  林华国能那么容易接受儿子的选择,其实与他自己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林家的后代似乎都在选择与他们的父辈不同的领域,创造出各自的精彩以证明自己的实力。林华国的父亲、林峰的祖父林梦飞,是一名军人。
  林梦飞的一生犹如传奇。他是黄埔军校第五期学生,参加过北伐战争,是声名远播的叶挺“铁团”中的一位连指导员。他曾经孤身深入匪窝赴“鸿门宴”,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分化土匪阵营,平定武平喧嚣多年的匪乱。   后来,由于对国民党当局的腐败极其失望,这位国民党少将策动了国民党驻闽325师陈言廉副师长起义,弃暗投明,并“利用职务之便”解救了不少被捕的中共地下党员。
  在解放厦门的炮声响起之前,林梦飞巧妙摆脱军统特务头目毛森的追捕,投奔解放区,成为解放厦门的有功之臣。
  林华国作为名人之后,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曾由衷感慨:“做名人难,做名人的后代更难。”
  他这样解释作为名人后代的尴尬处境:“你做出点东西,人家会认为你沾老子的光;你一事无成,人家则嘲笑那是纨绔子弟意料中事。总之,缺点都是自己的,功劳都是老爸的。”
  事实上,因为林梦飞曾是国民党少将的身份,在“文革”动荡的岁月里,他的儿女们没少吃苦。
  那时,林梦飞被隔离审查,林华国和其他知青一样早早便投入了社会大熔炉,摸爬滚打。他当过农民,做过电工、钳工,跑过供销,还在永定五中教过两年数学……上山下乡期间,这位被人们鄙视为“少爷”的年轻人,屡经锻炼,终于用他并不健壮的肩膀挑起180斤的担子行走在田垄上,连老农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可由于父亲的身份,回城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就是没有林华国的份。
  尽管现实是晦暗的,但林华国的心中始终亮着一盏灯,他仿佛又看到了父亲埋头苦读的身影。
  20世纪50年代初,林梦飞脱下了军装,重新拿起书本,攻读化学。对他而言,这是全然陌生的领域,只能从化学元素开始一个一个辨认,再由浅及深理解、演算化学公式。他房间的蜡烛常常通宵达旦地亮着,时间久了,桌上点蜡烛的地方居然烧出了一个洞。
  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已是不惑之年的林梦飞开起了“飞达照相纸厂”(厦门感光化学厂的前身),并在新行业中游刃有余。林梦飞以自己的实践告诉儿女们,只要肯吃苦,行行都可以做出业绩。
  能不能“吃苦”成了林家儿女们比志气的一个指标。林华国的二姐林华星最早到香港,她拼命打工,积了点资产后自己开了家小制衣厂。有一次,她的脚被机器严重压伤,当时是中午,她怕耽误加工的活,便自己胡乱包扎了一下,捱到傍晚下班才上医院。医生一看,脚趾骨都压碎了,她却咬着牙硬是没喊过一声疼。
  林梦飞的7个儿女,最后大部分走上了从商之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林华国带着一腔爱乡之情回厦门投资兴业,创办了诺林(厦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林峰曾经跟父亲抱怨过,“名人之后”“富二代”的身份,给他带来了许多困扰。林华国沿用父亲讲故事的方式化解了儿子的委屈,他给林峰讲了一则小故事:“有个诗人到乡间采风。一天他走进一个树林,看见一群孩子围成一圈朝着一棵树扔石头。走近一看,原来那是一棵柿子树,而且只有它的树上仍挂着不少果实。”林华国以此告诉儿子,“有人攻击你,那证明你已经开始结果子,成功在望了。”
  林华国说:“父亲没给我们留下什么钱财,他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就是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也许正因为“名人之后”这种无形的压力,更因为林梦飞的以身作则,林华国自强不息,在房地产界树立起自己的名望。如今,他也将同样的感慨留给了儿子林峰。
  暂不接手家族事业
  林峰2011年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表示,入行时曾经跟家人约定,30岁就退出演艺圈。2012年,香港媒体爆出“林峰欲退出演艺圈接管家族生意”的消息。报道称,林峰有计划全面退出娱乐圈,接手家族事业。
  而近期又有不少报道,说林峰因为热爱演出,有意延迟退出演艺圈的时间。
  林峰说:“我曾经有一点迷惘,不知道是继续走演艺事业这条路,还是回去尽长子的责任?我想,我最终会选择后者。做我现在这行,根本没有多少时间陪家人,但其实我是一个很顾家的人,这一点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当初进演艺圈,是想做一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又能养活自己,但有时候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新闻,让家人担心,这让我有点动摇了。”
  林峰表示,如果演艺事业与家庭,这两个选择他只能选一个,他一定会选后者:“我不是一时冲动,我入行前后的心态都没变,就是以家庭为重。我爸爸已六十几岁了,他的生意都是白手起家而做成的,难道我不回去帮忙?如果是这样,我就太不孝了。”
  但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林峰暂时还没有立即接手家族事业的打算。
  “我刚出道的时候压力比较大,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照理我应该是要帮忙父母打理家里的事情,最关键的是我弟弟当时才11岁,我就显得更重要。”而在出道10年之后,林峰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弟弟林逸洺也已经大学毕业,家里压力小了很多。
  至于到底什么时候全面退出演艺圈,林峰说:“不会很久,但具体的时间真的不知道。当我没有动力再去追求任何演艺方面的目标时,我就会离开。”
其他文献
2013年6月,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北京,这是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会见他。有细心人士注意到,这次吴伯雄访问大陆的行程,没有按照惯例安排在那年8月底才举行的年度“国共论坛”期间,而是专门为双方会晤而设,当中可能有一定的特殊含意。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分析,马英九紧抓两岸政策话语权,此次会面,从指定出席的团员、筛选接见名单到传递讯息内容,全都由他一手主导。  马英九为什么会选择
期刊
卖书技术哪家强,中国福建找建阳  要说这明朝啊,可是真是一个刻书的高峰期。当时以印书卖书为业的坊肆遍布全国各地,江南的一些大城市,还出现了专门的书店一条街。那时候卖书可比现在暴利多了,贵的一本能达到一两的价格(相当于当时的300多斤大米),便宜的呢,也要个好几钱。关键是贵虽然贵,买的人倒是不少,所以这经史子集、医书农书、道藏佛典等书籍,印得那叫一个欢。特别是一些通俗小说,最受识字老百姓的欢迎,印得
期刊
洪卜仁,1928年生,厦门人,福建省文史研究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著有《厦门史地丛谈》《厦门电影百年》《厦门名人故居》等。  厦门,提到年届八旬的洪卜仁,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市民遇到有关厦门文史或风俗典故问题时,便会到洪卜仁家里或厦门市图书馆洪卜仁工作室去请教他。每次洪卜仁总是热情地接待来访者,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借给他们文史资料,让他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洪卜仁那个50平
期刊
氏不仅是中国人初次见面时必问的问题,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也不一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姓氏就被世袭着,由父系传承。  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83岁高龄的徐天荣50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姓氏,帮助2000多位海内外侨胞寻根找亲人。  寻找瑞典王子的中国身世  “连战、吴伯雄、马英九、王金平他们的家史我都写的,叫作‘家史传记’。这些是高官。平民百姓很多啦,我也帮他们写。华人也有
期刊
郑和下西洋时曾经过古锡兰国(今斯里兰卡)。在他死后26年,锡兰国王派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出使中国。没想到的是,锡兰发生政变,王位被外侄篡夺。正打算从泉州港回国的锡兰王子得知消息,只好滞留泉州。后来,他和一位阿拉伯裔蒲氏女子成亲,并取名字的第一个字“世”为姓,从此在泉州隐居,繁衍后代。  世家在泉州置产购业、登科及第,成为泉州的一大望族,在明清两朝颇为显赫。明万历年间出了举人世寰望,清初又出了举人世拱显
期刊
据晋江深沪南春村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介绍,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曾有船队停泊在深沪湾。“山顶上有一块数里长的平坦地,军营就一排排地驻扎着,像一条街,同时,因为他们的到来,村民们经常上山做买卖。久而久之,也热闹得像条街。”于是,人们就把这里叫做“三宝街”。  郑和军队重新起航下西洋之后,“三宝街”就再也没人居住。但在“三宝街”尽头有个叫柴仔岫的小山坡底下,当地村民们常常挖出古物。  据说,柴仔岫是当时郑和
期刊
在泉州惠安百崎回族乡,世世代代流传着开基祖先郭仲远和郑和的故事。  传说,郑和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第五次下西洋时,曾率船队在后渚港避风。一日,郑和到清净寺礼拜,结识了也去礼拜的郭仲远。出于同族同教情谊,郑和过港探访郭仲远,郭仲远受宠若惊,苦于一时无驿站接待,只好在渡口石亭摆设香案,带领族人恭迎,后来大家就把这个亭子称为“接官亭”。  关于这个亭子,还有一个“郑和送嫁”的故事。  有一次,郑
期刊
福建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造船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发达的手工业生产,为远航提供了可靠的物资保障;天然良港长乐,是郑和指定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领先于国内外的航海术,为下西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郑和七次下西洋,福建不管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闽籍的水手、船工们,在历次的远洋航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郑和去世后的第八次下西洋,也是由福建人来完成。下西洋的壮举,郑和可以缺席,而
期刊
郑和来福建找建文帝?  明代建文帝失踪是千古之谜。据《明史?郑和传》记载:“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如果按照此说,那么寻找建文帝,极有可能是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的动因之一。  据南京大学教授潘群考证,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罪惟录》“志卷三十二上”《建文逸记》记载:“建文帝携一子至浦江郑氏家,后又纳一妾,生四子……走住福州雷峰寺。三保下洋过之,泣拜于地,为之摩足。帝微嘱三保举事,泣对不能,别去。”  
期刊
600多年前,在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船队中,汇聚了大批福建籍的优秀航海人才,其中尤以泉州和厦门两地为多,还有不少是长乐人。《闽书·武军志》载:“下西洋师返时,闽中从征将士升赏有差。”士兵立功者,有记载姓名的福建籍人士就有22人。  郑和下西洋时,首先考虑的便是从福建选拔所需航海技术人才。  “欲用福船,须雇福建人驾驶”,郑和曾在福建“选取在驾船民梢中有经惯下海者,称为火长,用作船师,乃以针经图式付与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