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内容之一。古诗词中有一些难懂或不容易查找的地名、人名、典故,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古诗词,编者在教材中给出了一些注释。教师该如何借助这些注释,开展古诗词教学呢?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给古诗词加上注释是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的,比批注出现得要早。那么,如何借助注释理解古诗词中词句的意思,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加以指导;否则有些学生会将注释当成课文内容的一部分去读,注释就失去了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在预习和初步学习古诗词时,可以“对号入座”,借助注释理解古诗词的词句意思。
学生在预习古诗词时,“对号入座”就是在古诗词中标注序号的词语或句子处停下来,在注释中找到相应的序号,看看应该如何理解,可以称之为对号互看。如《山行》这首诗共有三条注释,注释一出现在“寒山”一词之后,因此在读到“寒山”一词时,学生可以停下来,看看诗后的注释一对“寒山”的解释——“深秋时节的山”;也可以读完一句诗后再看注释一,把“深秋时节的山”放在整个诗句中理解。
在学生初步学习古诗词时,为了能够让他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进一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有些重要的词句的注释内容抄写在诗句中相应的序号附近。这样一来,学生读诗句时,可以直接将注释代入到相应的诗句中进行理解。如《山行》中注释三是对“坐”进行解释——“因为”,学习时,学生把“因为”直接写在诗句中“坐”的边上,读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时,就不要再去一边找注释三看“坐”的意思,而是直接将“因为”代入诗句中去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样的“对号入座”属于对号代入。
教材给出的注释,多数是从通常意义上考虑的。学生在理解词句的意思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注释直接代入诗句中进行理解,有时会出现不够通顺的情形;还有些注释给出的只是一种字面上的理解,而诗句往往包含着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寄托,有着深厚的意蕴,这样一来,学生单看注释,也难以理解诗的深层意思。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活用注释,或将注释根据理解需要加以改动,以便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或以注释为引子,探寻深入理解古詩词关键内涵的路径。
如教学《暮江吟》时,诗题中的“吟”有注释一的标记,注释内容为:“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这个注释针对这首诗而言是准确的,如果把注释的意思代入诗题中,把诗题说成是“傍晚江边的一种古代诗歌体裁”,就显得不伦不类了,问题就出在对“吟” 的注释的运用上。对于诗的题目理解,如果题目中出现了表示体裁的字样,在理解时可以不用翻译,包括题目中的其他词语,只需要理解意思就行;如果坚持用自己的话理解,则可以在引申中换成合适的表达“吟诵”,诗的题目意思就是“在傍晚的江边吟诵”。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日积月累》也有古诗词,但是都没有给出注释。虽然说《日积月累》的古诗词,在理解上的要求比课文要低,重点是通过朗读和背诵达到积累的目的。学生在学习《日积月累》的古诗词时,能够自己运用批注的方法理解古诗词中的一些难理解的内容,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古诗词,这样的古诗词积累就更有价值和意义。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词《别董大》时,学生在第六单元学习了批注的方法,本单元又安排的《古诗三首》的学习,课后仍有“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的训练。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古诗的基础上,可以将批注的方法迁移运用到本诗的学习中,仿照课文对古诗词进行注释的对象,选择其中的一些词句如“董大”“曛”“莫”“知己”“君”,标上序号,将自己的理解或者查阅工具书及资料的结果,尝试以注释的形式集中呈现在诗的空白处。这样一来,学生再来读读背背诗句,对全诗的意思和境界的领会就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总之,学生借助注释学习古诗词诗句的意思,是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基本功。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扎扎实实进行训练,而且要努力活化运用,真正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
一、理解诗词大意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给古诗词加上注释是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的,比批注出现得要早。那么,如何借助注释理解古诗词中词句的意思,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加以指导;否则有些学生会将注释当成课文内容的一部分去读,注释就失去了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在预习和初步学习古诗词时,可以“对号入座”,借助注释理解古诗词的词句意思。
学生在预习古诗词时,“对号入座”就是在古诗词中标注序号的词语或句子处停下来,在注释中找到相应的序号,看看应该如何理解,可以称之为对号互看。如《山行》这首诗共有三条注释,注释一出现在“寒山”一词之后,因此在读到“寒山”一词时,学生可以停下来,看看诗后的注释一对“寒山”的解释——“深秋时节的山”;也可以读完一句诗后再看注释一,把“深秋时节的山”放在整个诗句中理解。
在学生初步学习古诗词时,为了能够让他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进一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有些重要的词句的注释内容抄写在诗句中相应的序号附近。这样一来,学生读诗句时,可以直接将注释代入到相应的诗句中进行理解。如《山行》中注释三是对“坐”进行解释——“因为”,学习时,学生把“因为”直接写在诗句中“坐”的边上,读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时,就不要再去一边找注释三看“坐”的意思,而是直接将“因为”代入诗句中去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样的“对号入座”属于对号代入。
二、理解诗词内涵
教材给出的注释,多数是从通常意义上考虑的。学生在理解词句的意思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注释直接代入诗句中进行理解,有时会出现不够通顺的情形;还有些注释给出的只是一种字面上的理解,而诗句往往包含着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寄托,有着深厚的意蕴,这样一来,学生单看注释,也难以理解诗的深层意思。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活用注释,或将注释根据理解需要加以改动,以便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或以注释为引子,探寻深入理解古詩词关键内涵的路径。
如教学《暮江吟》时,诗题中的“吟”有注释一的标记,注释内容为:“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这个注释针对这首诗而言是准确的,如果把注释的意思代入诗题中,把诗题说成是“傍晚江边的一种古代诗歌体裁”,就显得不伦不类了,问题就出在对“吟” 的注释的运用上。对于诗的题目理解,如果题目中出现了表示体裁的字样,在理解时可以不用翻译,包括题目中的其他词语,只需要理解意思就行;如果坚持用自己的话理解,则可以在引申中换成合适的表达“吟诵”,诗的题目意思就是“在傍晚的江边吟诵”。
三、给诗词加注释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日积月累》也有古诗词,但是都没有给出注释。虽然说《日积月累》的古诗词,在理解上的要求比课文要低,重点是通过朗读和背诵达到积累的目的。学生在学习《日积月累》的古诗词时,能够自己运用批注的方法理解古诗词中的一些难理解的内容,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古诗词,这样的古诗词积累就更有价值和意义。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词《别董大》时,学生在第六单元学习了批注的方法,本单元又安排的《古诗三首》的学习,课后仍有“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的训练。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古诗的基础上,可以将批注的方法迁移运用到本诗的学习中,仿照课文对古诗词进行注释的对象,选择其中的一些词句如“董大”“曛”“莫”“知己”“君”,标上序号,将自己的理解或者查阅工具书及资料的结果,尝试以注释的形式集中呈现在诗的空白处。这样一来,学生再来读读背背诗句,对全诗的意思和境界的领会就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总之,学生借助注释学习古诗词诗句的意思,是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基本功。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扎扎实实进行训练,而且要努力活化运用,真正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