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重视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了解阅读面”是因为有的学生只喜欢读某一类的书,对不同领域的阅读材料,教师要尽量让他们都摄取,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课标增加“考察阅读品位”,是希望对学生的阅读质量有提升。课外阅读的评价尤其要关注过程,关注平时。“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品位,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为达到此目标,一要保证阅读量,使学生有丰厚的积淀。义务教育阶段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145万字的阅读量是保底工程。上海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量,在义务教育阶段是4 000万字;香港每学期最低读书量是30本。有些国家对学生的阅读量也有一定的规定:犹太人平均每年读书64本,美国50本,日本40本(小学生116本)。江苏省特级教师高子阳一天拿出20分钟时间让学生读书,一年轻松读完50本。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把新华书店搬进学校。这些做法充分保证了学生的阅读量。二要着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如可以以一些读书名言熏陶感染学生。例如:“母亲神圣的职责,是让孩子拥有一个书橱。”“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的读者的比例。”“书籍使人成为文明人,电视使人成为野蛮人。”这样,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心思转移到课外阅读上来,尽情享受阅读的愉悦。三要减少机械烦琐的“问海”“题海”,腾出时间让学生痛痛快快地读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虽然从教于远离都市的偏僻乡村帕夫雷什学校,但他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他认真阅读了各年级各学科的教科书,与教师共同研究,把那些重复的、多余的、毫无思考价值的习题一一删去。经过多年探索,他终于拟出帕夫雷什学校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其中就有不少世界文学名著。四要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拥有一种自由、惬意的读书情境。教师要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与交流读书成果的机会。(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