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当代社会结构促进中国社会和谐——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9780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和谐是当代中国在从旧式现代性转向新型现代性的过程中凸显出来、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性课题。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和体制改革导致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而社会结构的状况又直接体现了社会关系的状况,构成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和谐源于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协调和整合;另一方面,社会更加和谐目标的实现,又会进一步促进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形成,二者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然而,有关调查和研究显示,改革以来,我国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问题虽然大大减轻,但并没有根除,目前的情况是,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无论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还是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地方封锁和地方保护现象仍然存在。这表明,我国还没有实现统一大市场。
编写这本教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全国高等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校课堂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一个简明读本,也可为广大党员干部、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作学习参考书用。这本书虽然叫简明读本,但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始终遵循完整准确地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内容的原则,同时努力体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本书介绍了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上除中国以外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运动、制度、流派和思潮,并对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力求对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及前沿问题做出积极回答。作者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尽可能做到既全面又简明,既有较高的学术内涵又能够通俗易懂,既有历史来龙去脉的简要回顾又有当前理论与实践的详细介绍,既给学生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又给教师预留足够的知识空间。本教材可供科学社会主义、国际政治等相关专业学生和教师学习、研究使用。
本书收录了2000年以来国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领域的若干重要成果,并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的思路。本书可帮助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相关领域理论工作者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出版产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国内对这一重要部门的理论研究却比较贫乏。本书作者结合国内外出版发展成果的历史和现状,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传播学研究和发展的最新成果对出版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分析,这使得本书成为对出版产业进行全方位研究的开创性著作。
本书着眼于伦理学在21世纪信息社会各种媒介中的应用,通过文本、案例、图片来向读者展示如何更好地、更合乎伦理道德地完成工作。作者汇编了大量最新的关于媒介伦理的案例,将讨论锁定在媒介及从业者面临的伦理难题上,但又将讨论推向问题的实质,并将适当的理论引入决策过程,通过精心设置的思考题设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道德判断。本书既可以用作媒介伦理学课程的主教材,也可用作新闻写作、媒介与社会、广告与公关、新闻摄影等课程的伦理部分的补充教材。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