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地理位置与面积
干岔子林场是黑河市林业局直属林场,位于逊克县西北部,场址距黑河市区约125千米,行政区划隶属奇克镇。地理坐标在东经127°48′26″~128°19′07″、北纬49°35′15″~49°35′15″之间。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东、南隔逊别拉河与逊克林业局相邻,西与孙吴县相连。全场经营总面积为42567.24公顷。
2.地貌与气候
干岔子林场地处小兴安岭中段北麓,属于丘陵沟谷和局部低山相连的丘陵区,山势连绵起伏,纵横交错,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最高海拔海拔312.3米;一般海拔在100-310米之间。林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短促,温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多西北风。年积温为1800℃。无霜期为100天,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
3.森林植被
该场属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植物亚区。其原生植物群落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但经过多年的人为破坏造成不同程度逆行演替、地带性植物已很少见,逐步演变成为现在的以柞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特点是以先锋、阳性树种为主,可塑性大,适应性强。林下灌木主要有:榛子、胡枝子、忍冬、珍珠梅等。 该场林下主要地被物有:乌苏里苔草、羊胡子苔草、铃兰、山蒿等。
4.森林资源现状
4.1各类土地面积
全场经营总面积为42567.24公顷。其中:特用林区面积14056.4公顷,防护林区面积28510.84公顷,分别占林场经营总面积的33%、66%,在经营面积中全部为林地面积。在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为22188.4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2.13%;疏林地面积为63.3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18%;人工未成林造林地面积97.30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2%;苗圃地面积10公顷,所占林地面积不足0.01%;灌木林地3032.1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7%;宜林地面积为201.0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47%;辅助生产林地中其他面积13538.5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1%。沼泽地面积3433.59公顷,占非林地面积的 8%。在有林地面积中,纯林面积8439.13公顷, 混交林面积13749.36公顷,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38%和61%。
4.2森林及林木蓄积
全场活立木总蓄积为1144551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1139200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9%;散生木蓄积4978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44%;疏林地蓄积373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03%。在活立木总蓄积中:特用林区活立木总蓄积331992立方米,占全场活立木总蓄积的29%;防护林区活立木总蓄积812559立方米,占全场活立木总蓄积的70%。全场有林地面积22188.49公顷,蓄积1139200立方米。其中纯林蓄积459142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40%;混交林蓄积680058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59%。
4.3天然林
全场天然林面积为21128.57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95%;蓄积1009299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88%。优势树种按面积蓄积分布:天然林有六个优势树种组,以软阔叶混交林面积蓄积最大,面积13245公顷,蓄积599109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59%和52%;其次为柞树林面积4774公顷,蓄积269026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1%和23%;白桦林面积2996.95公顷,蓄积136869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3.51%和12%;针阔混交林、黑桦林、山杨林、所占面积蓄积比例较少不足1%。
4.4人工林
全场造林成林面积为1059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4.7%;蓄积129901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11.40%。优势树种按面积蓄积分布:人工林有六个优势树种组,以落叶松林面积蓄积为最多,面积518.48公顷,蓄积33173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34%和2.9%;其次为针阔叶混交林,面积313.15公顷,蓄积52757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41%和4.6%;针叶混交林面积106.35公顷,蓄积24505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0.48%和2.15%;樟子松林面积65.91公顷,蓄积3697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0.3%和0.32%;杨树林面积48.82公顷,蓄积15769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0.22%和1.3%。
4.5天然更新
依据本次调查天然更新等级标准,本场天然更新总体上看效果不佳。在近、成、过熟林以及疏林冠下不但更新频率较低,更新树种也不理想,珍贵树种少。主要更新树种有:色树、糠椴、山杨等,每公顷更新株数多在 1000株以下,且分布不均,属不良等级。
4.6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
全场生态公益林(地)总面积25582公顷。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地)区面积24437公顷,占生态公益林(地)总面积的95.52%,一般生态公益林(地)面积1144.98公顷,占生态公益林(地)总面积的4.4%。 在重点生态公益林区中,有林地面积21292公顷,占重点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87%;人工造林未成林地面积48公顷,占重点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0.2%;疏林地面积63公顷,占重点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0.2%;灌木林地面积3032公顷,占重点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12%。
4.7森林资源主要质量现状
全场单位面积蓄积51.34立方米/公顷, 其中幼龄林单位面积蓄积25立方米,中龄林单位面积蓄积46立方米,近熟林单位面积蓄积77立方米,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81立方米,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83立方米。
5.主要森林类型特征及森林演替
全场森林类型以软阔叶混交林为主,所占面积蓄积比例最大,分布最广,在各个不同坡向、坡位均有分布。组成以柞树为主,伴有黑桦、白桦、山杨、椴树。柞树一般在4成左右,林分高多在10-14米,平均直径在10-16厘米,平均年龄40年,平均郁闭度在0.5-0.8之间,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45.24立方米。从森林演替动向看:地带性植被红松阔叶混交林,根据破坏程度及下种的机会,而衍生各类型的次生林,经常由所伴生的阔叶树种萌发成阔叶混交林或有柞树、白桦、山杨等阳性先锋树种形成的次生林。柞树林:由于遭到反复破坏,特别是森林火灾,使原来阔叶红松林的分布区趋于干燥化,在这种生境下,柞树逐渐大片生长起来,成为相对稳定的群落。由于人为的反复作用(如火烧、开荒等)造成同一次生蒙古栎林型,跨越好几个立地条件,并使蒙古栎林的稳定性加强,甚至形成顶极,此类型一般不会发生逆向演替。软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有柞树、白桦、黑桦、山杨、椴树、榆树等。
6.今后经营利用建议
大力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加快更新造林和退耕还林步伐,实行分类经营,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发展林副产品的经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生态效益为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强化保护措施,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
(1)实行封山育(护)林,强化保护,搞好护林防火,防止乱砍盗伐。
(2)密度不足的林分、天然更新有困难的,要有步骤地进行人工补植。
(3)只能进行抚育、改造、补植和更新性质的采伐,严禁皆伐。
(4)划入重点生态林范围内的无立木林地、荒地,可采取直播、人工造林等方式营造生态公益林。
干岔子林场是黑河市林业局直属林场,位于逊克县西北部,场址距黑河市区约125千米,行政区划隶属奇克镇。地理坐标在东经127°48′26″~128°19′07″、北纬49°35′15″~49°35′15″之间。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东、南隔逊别拉河与逊克林业局相邻,西与孙吴县相连。全场经营总面积为42567.24公顷。
2.地貌与气候
干岔子林场地处小兴安岭中段北麓,属于丘陵沟谷和局部低山相连的丘陵区,山势连绵起伏,纵横交错,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最高海拔海拔312.3米;一般海拔在100-310米之间。林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短促,温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多西北风。年积温为1800℃。无霜期为100天,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
3.森林植被
该场属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植物亚区。其原生植物群落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但经过多年的人为破坏造成不同程度逆行演替、地带性植物已很少见,逐步演变成为现在的以柞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特点是以先锋、阳性树种为主,可塑性大,适应性强。林下灌木主要有:榛子、胡枝子、忍冬、珍珠梅等。 该场林下主要地被物有:乌苏里苔草、羊胡子苔草、铃兰、山蒿等。
4.森林资源现状
4.1各类土地面积
全场经营总面积为42567.24公顷。其中:特用林区面积14056.4公顷,防护林区面积28510.84公顷,分别占林场经营总面积的33%、66%,在经营面积中全部为林地面积。在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为22188.4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2.13%;疏林地面积为63.3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18%;人工未成林造林地面积97.30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2%;苗圃地面积10公顷,所占林地面积不足0.01%;灌木林地3032.1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7%;宜林地面积为201.0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47%;辅助生产林地中其他面积13538.5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1%。沼泽地面积3433.59公顷,占非林地面积的 8%。在有林地面积中,纯林面积8439.13公顷, 混交林面积13749.36公顷,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38%和61%。
4.2森林及林木蓄积
全场活立木总蓄积为1144551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1139200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9%;散生木蓄积4978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44%;疏林地蓄积373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03%。在活立木总蓄积中:特用林区活立木总蓄积331992立方米,占全场活立木总蓄积的29%;防护林区活立木总蓄积812559立方米,占全场活立木总蓄积的70%。全场有林地面积22188.49公顷,蓄积1139200立方米。其中纯林蓄积459142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40%;混交林蓄积680058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59%。
4.3天然林
全场天然林面积为21128.57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95%;蓄积1009299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88%。优势树种按面积蓄积分布:天然林有六个优势树种组,以软阔叶混交林面积蓄积最大,面积13245公顷,蓄积599109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59%和52%;其次为柞树林面积4774公顷,蓄积269026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1%和23%;白桦林面积2996.95公顷,蓄积136869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3.51%和12%;针阔混交林、黑桦林、山杨林、所占面积蓄积比例较少不足1%。
4.4人工林
全场造林成林面积为1059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4.7%;蓄积129901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11.40%。优势树种按面积蓄积分布:人工林有六个优势树种组,以落叶松林面积蓄积为最多,面积518.48公顷,蓄积33173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34%和2.9%;其次为针阔叶混交林,面积313.15公顷,蓄积52757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41%和4.6%;针叶混交林面积106.35公顷,蓄积24505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0.48%和2.15%;樟子松林面积65.91公顷,蓄积3697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0.3%和0.32%;杨树林面积48.82公顷,蓄积15769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0.22%和1.3%。
4.5天然更新
依据本次调查天然更新等级标准,本场天然更新总体上看效果不佳。在近、成、过熟林以及疏林冠下不但更新频率较低,更新树种也不理想,珍贵树种少。主要更新树种有:色树、糠椴、山杨等,每公顷更新株数多在 1000株以下,且分布不均,属不良等级。
4.6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
全场生态公益林(地)总面积25582公顷。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地)区面积24437公顷,占生态公益林(地)总面积的95.52%,一般生态公益林(地)面积1144.98公顷,占生态公益林(地)总面积的4.4%。 在重点生态公益林区中,有林地面积21292公顷,占重点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87%;人工造林未成林地面积48公顷,占重点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0.2%;疏林地面积63公顷,占重点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0.2%;灌木林地面积3032公顷,占重点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12%。
4.7森林资源主要质量现状
全场单位面积蓄积51.34立方米/公顷, 其中幼龄林单位面积蓄积25立方米,中龄林单位面积蓄积46立方米,近熟林单位面积蓄积77立方米,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81立方米,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83立方米。
5.主要森林类型特征及森林演替
全场森林类型以软阔叶混交林为主,所占面积蓄积比例最大,分布最广,在各个不同坡向、坡位均有分布。组成以柞树为主,伴有黑桦、白桦、山杨、椴树。柞树一般在4成左右,林分高多在10-14米,平均直径在10-16厘米,平均年龄40年,平均郁闭度在0.5-0.8之间,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45.24立方米。从森林演替动向看:地带性植被红松阔叶混交林,根据破坏程度及下种的机会,而衍生各类型的次生林,经常由所伴生的阔叶树种萌发成阔叶混交林或有柞树、白桦、山杨等阳性先锋树种形成的次生林。柞树林:由于遭到反复破坏,特别是森林火灾,使原来阔叶红松林的分布区趋于干燥化,在这种生境下,柞树逐渐大片生长起来,成为相对稳定的群落。由于人为的反复作用(如火烧、开荒等)造成同一次生蒙古栎林型,跨越好几个立地条件,并使蒙古栎林的稳定性加强,甚至形成顶极,此类型一般不会发生逆向演替。软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有柞树、白桦、黑桦、山杨、椴树、榆树等。
6.今后经营利用建议
大力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加快更新造林和退耕还林步伐,实行分类经营,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发展林副产品的经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生态效益为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强化保护措施,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
(1)实行封山育(护)林,强化保护,搞好护林防火,防止乱砍盗伐。
(2)密度不足的林分、天然更新有困难的,要有步骤地进行人工补植。
(3)只能进行抚育、改造、补植和更新性质的采伐,严禁皆伐。
(4)划入重点生态林范围内的无立木林地、荒地,可采取直播、人工造林等方式营造生态公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