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2日至2月28日高古轩画廊在全球3个大洲、8个城市、11个画廊同时展出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个展“完整的圆点画1986-2011”。能够在11个画廊同时做展览可见赫斯特产量之高,本次展览共收集到其圆点系列作品331件,据赫斯特本人估算,他整个创作生涯中圆点绘画作品得有1400件之多。展览一经推出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此举着实为其4月4日即将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推出的回顾展造势了一把。
赫斯特、高古轩、11家画廊同时展出……这一系展览有太多值得关注的东西,但是最终赫斯特的代笔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开幕当天,在伦敦画廊的展览现场记者一直不依不饶的追问着一个问题:展出的这些圆点赫斯特到底亲手画了几个?对此,赫斯特相当坦然,“我感到很奇怪,时至今日还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你可以把艺术家看作建筑师,我们从来不会问建筑师是不是真的自己造起了房子。”面对法国路透社记者的提问,赫斯特直言:“每个圆点都倾注了我的眼、我的手和我的心的努力。我猜你一定会问既然我没有亲手绘下它们,哪里能看到我的手的努力?我控制每一个点的创作。我认为手绘是很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让它们看起来像机器生产的一样。我不觉得找助手代劳有什么问题。”
显然,赫斯特把助手当作了机器,他们在批量生产着赫斯特的思想,不过事实证明,这些助手远比机器“智能”的多,在绘画操作的过程中,赫斯特时不时也会和助手发生争吵,有一次他希望他的助手随机采用颜色时,助手却在同一排画了5个黄色的圆点,赫斯特认为这不是随机而为,而助手坚持认为这就是随机的,在激烈争吵之后,赫斯特体会到助手是对的,刻意强求不同的颜色并不是随机。赫斯特从不否认助手对于他的创作给予过重要的启发,但他却坚持视他们为机器,难不成机器也能在“生产”的过程中固执己见?
赫斯特的论断只可能出现在观念主义之后,因为在杜尚(Marcel Duchamp)将小便器搬进展厅之前大家似乎已经默认了艺术要么是绘画,要么是雕塑。艺术家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要亲力亲为,用自己的手将其实现,手工性、制作感是艺术创作所必备的。但是在杜尚之后大家开始思考艺术是如何被表达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艺术创作背后艺术家的观念和思想被突显出来,艺术可以运用多种媒体和形式来表达,同时,观念艺术对艺术品作为可收藏、可买卖的传统地位提出了挑战。极少主义艺术家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就认为形式不应该成为观念的桎梏,随着艺术家对于形式的放弃,手工劳动也逐渐被放弃,例如许多极少主义艺术家往往是自己绘制草图,然后联系工厂加工。
艺术是多元的,当有人坚持观念表达才是最重要的时候必然会有人坚持艺术创作必须由艺术家亲力亲为,肯定手工劳动本身的价值。刚刚被授予“最具影响力英国艺术家”称号的大卫?霍尼克(David Hockney)几乎和赫斯特同时举办了自己的风景画回顾展“更大的绘画”,并且在自己的展览海报上若有所指的印着“这里所有的作品都出自艺术家本人之手”。作为买家想必会非常介意自己购买的艺术品是不是艺术家本人亲手完成的,倘若自己买的作品还指不定是哪个工厂或者哪个工人做的,心里总是会觉得不爽。就像你买了某个小厂子代工的大品牌商品一样,心里肯定会想这个小厂生产的还卖这么贵!
其实这里并不能将艺术简单的区分为手工劳作型的技术活和纯粹观念表达这两种形式,这两者都是创作艺术所必须具备的。首先,要搞创作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这是一个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即便形式不再重要,但是观念还是需要通过一种媒介和形式呈现出来,艺术家就需要具备娴熟的驾驭媒介的能力;其次,作品还必须融入艺术家本人的感受和思考。
我们判断一件作品的好坏不能单纯从有没有助手协作、有没有工厂参与来判断,还是要从作品本身出发。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完成每一步都有艺术家本人完成,但是技术拙略、迎合市场,这显然不是一件好创作;同样的,即便艺术家有许多助手在协助做作品,但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本人的主观意图很强,整个作品把控的很好,收放自如,作品很好的呈现了艺术家的独立思考,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作品。
反观赫斯特的圆点系列,其创作灵感来自于他的父亲,父亲曾经将家里的们都漆成圆点图案,这样的装饰让赫斯特非常自豪,1986年还在求学的他就已经开始尝试这种圆点绘画风格,在这一系列绘画发展的过程中,赫斯特的想法也在不断改变,最初他只是希望观众把这些圆点视为机械的重复,后来他希望呈现有不同变化的圆点,画布上开始出现一些不完美,最后他又慢慢的喜欢上了近乎完美的圆点。总的来看,赫斯特的个人感受主导着整个创作,但是其助手的劳动并不能简单的视为协助,或者说是在创作上有某些其他领域的技术问题他不能自己解决而请他人帮助,他给予的助手很大的发挥空间,作品中也融入了助手的思想,只不过赫斯特更有名气。
在国内,以“艺术生产”的模式进行创作更是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劳动力在中国都比较便宜,现在不少国外艺术家也会选择在国内加工。艺术家张洹于2005年从纽约回国落户上海,并成立了一个占地6000平米的工作室,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家工作室。工作室下设版画组、油画组、香灰画组、香灰雕塑组、香灰综合试验组、木雕创作组、锻铜雕塑组、牛皮试验雕塑组,歌剧组,影视动漫组和网络游戏组,并公开招聘。这里的100多名员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按照张洹的意图进行创作,只不过在工作之前他们都签订了一份协议,作品的著作权归张洹所有。在创作的时候张洹会给出大方向,并根据创作情况不断的调整,但并不限制太多,员工的工作经常会给整个创作带来惊喜,呈现张洹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著作权还是张洹的。有些员工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将该作品视为自己的创作去对待,作品被收藏后自己也会感到欣喜,仿佛自己的作品被买走了。对于买家而言,买到的只不过是贴上“张洹”商标的艺术品。
赫斯特、高古轩、11家画廊同时展出……这一系展览有太多值得关注的东西,但是最终赫斯特的代笔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开幕当天,在伦敦画廊的展览现场记者一直不依不饶的追问着一个问题:展出的这些圆点赫斯特到底亲手画了几个?对此,赫斯特相当坦然,“我感到很奇怪,时至今日还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你可以把艺术家看作建筑师,我们从来不会问建筑师是不是真的自己造起了房子。”面对法国路透社记者的提问,赫斯特直言:“每个圆点都倾注了我的眼、我的手和我的心的努力。我猜你一定会问既然我没有亲手绘下它们,哪里能看到我的手的努力?我控制每一个点的创作。我认为手绘是很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让它们看起来像机器生产的一样。我不觉得找助手代劳有什么问题。”
显然,赫斯特把助手当作了机器,他们在批量生产着赫斯特的思想,不过事实证明,这些助手远比机器“智能”的多,在绘画操作的过程中,赫斯特时不时也会和助手发生争吵,有一次他希望他的助手随机采用颜色时,助手却在同一排画了5个黄色的圆点,赫斯特认为这不是随机而为,而助手坚持认为这就是随机的,在激烈争吵之后,赫斯特体会到助手是对的,刻意强求不同的颜色并不是随机。赫斯特从不否认助手对于他的创作给予过重要的启发,但他却坚持视他们为机器,难不成机器也能在“生产”的过程中固执己见?
赫斯特的论断只可能出现在观念主义之后,因为在杜尚(Marcel Duchamp)将小便器搬进展厅之前大家似乎已经默认了艺术要么是绘画,要么是雕塑。艺术家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要亲力亲为,用自己的手将其实现,手工性、制作感是艺术创作所必备的。但是在杜尚之后大家开始思考艺术是如何被表达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艺术创作背后艺术家的观念和思想被突显出来,艺术可以运用多种媒体和形式来表达,同时,观念艺术对艺术品作为可收藏、可买卖的传统地位提出了挑战。极少主义艺术家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就认为形式不应该成为观念的桎梏,随着艺术家对于形式的放弃,手工劳动也逐渐被放弃,例如许多极少主义艺术家往往是自己绘制草图,然后联系工厂加工。
艺术是多元的,当有人坚持观念表达才是最重要的时候必然会有人坚持艺术创作必须由艺术家亲力亲为,肯定手工劳动本身的价值。刚刚被授予“最具影响力英国艺术家”称号的大卫?霍尼克(David Hockney)几乎和赫斯特同时举办了自己的风景画回顾展“更大的绘画”,并且在自己的展览海报上若有所指的印着“这里所有的作品都出自艺术家本人之手”。作为买家想必会非常介意自己购买的艺术品是不是艺术家本人亲手完成的,倘若自己买的作品还指不定是哪个工厂或者哪个工人做的,心里总是会觉得不爽。就像你买了某个小厂子代工的大品牌商品一样,心里肯定会想这个小厂生产的还卖这么贵!
其实这里并不能将艺术简单的区分为手工劳作型的技术活和纯粹观念表达这两种形式,这两者都是创作艺术所必须具备的。首先,要搞创作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这是一个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即便形式不再重要,但是观念还是需要通过一种媒介和形式呈现出来,艺术家就需要具备娴熟的驾驭媒介的能力;其次,作品还必须融入艺术家本人的感受和思考。
我们判断一件作品的好坏不能单纯从有没有助手协作、有没有工厂参与来判断,还是要从作品本身出发。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完成每一步都有艺术家本人完成,但是技术拙略、迎合市场,这显然不是一件好创作;同样的,即便艺术家有许多助手在协助做作品,但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本人的主观意图很强,整个作品把控的很好,收放自如,作品很好的呈现了艺术家的独立思考,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作品。
反观赫斯特的圆点系列,其创作灵感来自于他的父亲,父亲曾经将家里的们都漆成圆点图案,这样的装饰让赫斯特非常自豪,1986年还在求学的他就已经开始尝试这种圆点绘画风格,在这一系列绘画发展的过程中,赫斯特的想法也在不断改变,最初他只是希望观众把这些圆点视为机械的重复,后来他希望呈现有不同变化的圆点,画布上开始出现一些不完美,最后他又慢慢的喜欢上了近乎完美的圆点。总的来看,赫斯特的个人感受主导着整个创作,但是其助手的劳动并不能简单的视为协助,或者说是在创作上有某些其他领域的技术问题他不能自己解决而请他人帮助,他给予的助手很大的发挥空间,作品中也融入了助手的思想,只不过赫斯特更有名气。
在国内,以“艺术生产”的模式进行创作更是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劳动力在中国都比较便宜,现在不少国外艺术家也会选择在国内加工。艺术家张洹于2005年从纽约回国落户上海,并成立了一个占地6000平米的工作室,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家工作室。工作室下设版画组、油画组、香灰画组、香灰雕塑组、香灰综合试验组、木雕创作组、锻铜雕塑组、牛皮试验雕塑组,歌剧组,影视动漫组和网络游戏组,并公开招聘。这里的100多名员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按照张洹的意图进行创作,只不过在工作之前他们都签订了一份协议,作品的著作权归张洹所有。在创作的时候张洹会给出大方向,并根据创作情况不断的调整,但并不限制太多,员工的工作经常会给整个创作带来惊喜,呈现张洹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著作权还是张洹的。有些员工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将该作品视为自己的创作去对待,作品被收藏后自己也会感到欣喜,仿佛自己的作品被买走了。对于买家而言,买到的只不过是贴上“张洹”商标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