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的天才棋士奥贯智策

来源 :棋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丈和的师兄
  在江户时代二百六十多年的文化全面发展阶段,围棋和日本象棋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这当然与那一时期棋手们的卓越贡献密不可分,但事物发展总是有缓有急,此时往往是那些年轻人充当了推进发展的排头兵,被十一世本因坊元丈发现的奥贯智策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
  我们手中依然缺乏资料,但仅数行的资料已然足够。
  天明六年,奥贯智策出生于武州幸手,入元丈门下学棋。文化九年,奥贯27岁的时候去世,当时他的段位是五段。记录中也有关于知策的记载,知策法号秀得院知策信士。
  奥贯智策所遗棋谱数量甚丰,其中最有份量的还是与比他小一岁的师弟丈和的棋,计有12局。丈和定先的7局棋双方各胜3局,一局棋弈和,互先的5局棋丈和3胜2负。
  次之的是奥贯智策与安井仙知(知得)之间的对局,有记录的是双方的二十番棋。知得仙知是元丈的好敌手,在与奥贯的对局中并未占到便宜,由此可见,智策的棋力在当时来说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另外,智策与铃木知清有一百零一盘对局存世,后来,知清曾写书《对手百谈》发行。
  理应引起我们更大注意的是智策与丈和之间的十二盘棋。这十二局棋始自文化六年至文化九年,智策的年龄从24四岁至27岁,丈和的年龄则从23岁至26岁。
  丈和是一名大器晚成的棋手,此时他还尚未羽翼丰满,特别是前半个阶段定先的七局棋,丈和所取得的战绩便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后半个阶段进行的互先对局中,我们已可看出丈和取得的进步。在初期的定先的对局中,我们可以看出智策的棋力要占据上风。我们在此选其中二局棋以飨读者。
  


  
  参考谱:这是在文化八年双方进行的一盘对局。针对丈和的△,白1的应对使形势对白棋较为有利。白棋很顺利地在中腹出头。而在看似庞大的下边的黑阵中,不仅有白A手段。更有B和C的薄味可以利用。实战中,智策利用这些余味而在角落处巧妙地做活了。
  


  
  第一谱:同样是文化六年八月的一盘棋。我们把这盘棋详细地介绍一下。
  左下角从白18开始的定式古风盎然,这种定式于白棋不甚有利。白22有A点等可选,但需下些功夫方可处理。虽然白30是很严厉的打入,但是如果黑31选择46的话,黑棋便可少吃些苦头。
  白40是当然选择的手筋,黑41也有42可选,黑43如选择44则又是一路变化,则白43,黑46,白B,黑C,白A,黑D。
  
  
  历史遗风
  


  
  图一:第一谱的黑43如选择黑1,形势变化如图,白棋4、6之后,黑7取得先手,黑棋此时亦有A点可选。
  


  
  第二谱:从白50至白56,白棋继续在中腹做文章,此时,黑57的应对方式令人吃惊,我们很难想像这手棋居然出自后来成为棋坊巨擘的丈和之手。
  


  
  图二:舍弃三子的一种应对方案如图二中的黑1,我们可以把局势推演至黑7,黑棋形相当丰满。此图中黑如A位单拆二,则白走B位。
  白58是妙手,白棋如做白65之选,则黑72、白A、黑61,下边的黑棋更为稳固。
  白60的选择亦是好手。黑63等手段的处理方式显得有些自暴自弃。黑71等手段处理得如何呢?如选择黑B,则中间三子舍弃。
  黑77后,白78、80、82是极为强硬的打击手段,黑83、85在此处做活。但白100实利较大,白棋确立优势。
  


  
  图三:黑1打入角落,这是否是一种好的选择呢?此图黑虽完全破坏了白棋角地,左边大龙被白8罩住后也将壮烈牺牲,但如果黑1选择2,则白棋或A、或1,这样似乎好一点。
  


  
  第三谱:白2、4的时机恰到好处。黑11使白棋三子受困,但白12之后白棋可施展出一系列的好手。从白20开始,白已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手中,白60、62出现后,丈和已无心再战。
  如果智策不是夭折,在这一时期之后围棋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文化九年八月,智策与丈和进行了最后的对局。智策于同年九月逝世,大多数人认为智策死于肺结核,这种不治之症在当时夺去了不少年轻棋手的生命。
  大概是在十多岁的时候,智策远游远州浜松,与在野的强豪山本源吉对阵。丈和也在各地长期逗留过,具代表性的是与长坂猪之助进行的二十一番对局。江户时代,不少年轻棋手都是如此成长起来的。充满艰辛地游历,充满委屈地滞留各地,我们可以想像这些年轻棋手当年的一些遭遇。□
其他文献
象棋古局进化到江湖残局的阶段后,出现了不少杀法套路相同的衍生的姐妹局。这一方面是因为其变化深奥而精彩,吸引了象棋爱好者的参与修改;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民间以此口的艺人们的职业需要,使得棋局多姿多彩,式样不一。这种情况,在清代四大名谱中,表现尤为明显。  所谓“四大名谱”,指分别面世的《心武残编》(1800年)、《百局象棋谱》(1801年)、《竹香斋象戏谱》(1804年),以及未刊行手抄完成于180
期刊
第一关 过关导游  1、马三退五(3分)…………  取胜关键。  1、…………  将5平4  2、马五进四(1分)将4平5  3、相三进五(2分)象3进5    4、相五进三  象5退3  5、相三退五  象3进5  6、相五进七  象5退3  7、相七退五  象3进5  8、相五退七(2分)象5退7  以上几个回合红相借炮威连续飞落三卒,为取胜扫清了障碍。
期刊
国家体委自1956年开始举办中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大浪淘沙,只有10人(男子)能在这一传统的赛事中荣获冠军,他们是千百万棋迷眼中的英雄,心中的偶像。但是,仅从年龄而言,在二十岁以前能获此殊荣的也不过仅仅两人而已,那就是15岁即一飞冲天的胡荣华和18岁一跃登顶的许银川。  翻开中国象棋的现代史,胡、许少年得志的镜头永远载入中国象棋的史册。1960年全国个人赛,稚气未脱年仅15岁的少
期刊
马晓春在千年岁尾战胜了李昌镐,这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尽管仍不足以让他还得清那笔多年重债。  像马晓春与李昌镐这样成为对手的,又这样出现奇特的胜负比的,在棋坛还真找不出第二对,更别说跨千年了。  棋坛上从来不乏冤家对手。远的如吴清源与木谷实,坂田荣男与藤泽秀行,近的如曹熏铉与徐奉洙、赵治勋与小林光一、聂卫平与马晓春。但他们之所以成为冤家,是因为他们首先是在一国范围内相约般地突出,并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期刊
在第二届春兰杯比赛中,中国选手以其优异的表现,抵挡住了凌厉的“韩风”。其中有位少年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他连斩两名韩国棋手进入8强,其中包括著名棋手刘昌赫九段,为中国队扫除了一个夺冠的障碍。在此之前的全国联赛中他取得8连胜的骄人战绩,并由此一举成名。这位少年便是——彭荃三段。  彭荃今年14岁,他个子偏高,但身材瘦削,而脸庞却很庞大,队友们都跟他开玩笑,说他脸上的肉比他身上肉还多,因此大家都叫他“大
期刊
当韩国少年睦镇硕在“农心辛”三国围棋团体赛中连挑日中两国的希望之星山下敬吾和邱峻后,他的形象在中国棋迷的眼中越来越明晰了,这位号称“昌镐二世”的年轻人已经无可争议地进入了世界围棋的舞台,他正在用自己的实力拥抱属于自己的天空。  睦镇硕出生于1980年元月20日的汉城,幸运的男孩降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母对于喜获麟儿备感欣慰,给儿子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镇硕”,其意无非是镇烁古今,硕果累累。  睦
期刊
象棋高手均有深厚的残局功夫,现摘录实战残局四则,与读者共赏。  入局干净利落(红先胜)  1、仕五退四 …………  红方落仕运炮,左右攻击,使黑方顾此失彼,精彩。  1、…………  车9平4    2、炮四平二   将4进1  3、车二进一  马2进4     4、炮二平六  …………  好棋!一着定乾坤,弈得干净利落。此着如改走进炮叫将,黑方则士4退5,仕四进五,车4平8,红方反遭攻击。  4、
期刊
针对对于业余棋手来说比较困难的形势判断问题,秀哉先生做了如下阐述:  “到了中盘阶段的时候,不管是谁都要目算一下形势的好坏。但是,粗略地目算效果是不会好的,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在目算的时候感觉形势不错,有可能获胜,但没想到下到最后却输掉了。尽管如此,全然不用目算判断形势而取得最后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  目算在对局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仅以目算判断形势也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不太难理解的观点,但是具
期刊
1952年8月上旬,华南杨官、华北谢小然先后抵沪,鏖战四局,结果秋色平分,兹选介第三局以飨读者。  华北 谢小然(先和)华南 杨官  (1952年8月27日弈于上海)  中炮横车对屏风马  1、炮二平五 马8进7  2、兵三进一 车9平8  3、车一进一 …………  中炮进三兵横车流行于50~60年代,是华北棋手擅长的布局领域。  3、………… 马2进3  4、车一平六 象3进5  5、马二进
期刊
在我们这个栏目中,已经向大家介绍了周东候、黄龙士、徐星友、何公等明末清初的诸多国手。而在这许多高手之中,梁魏今更是不可忽略的一个。  梁魏今,生于1670年,卒年不详。亦作会京、 经、魏金。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棋手。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回族。棋风绵密细致,计算力犹强。与程兰如、范西屏、施定庵并称“四大棋家”。据《弈理指归》载,雍正十年(1732年)曾与旋定庵同游乌程岘山,借山下流泉譬喻弈理,认为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