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全球商品市场与供应链的影响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疫情的传播以及社交隔离等相关防疫措施,对全球商品市场的供需两端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破坏,商品价格和需求大幅下跌,全球流通受阻导致供应链断裂。通过对主要商品类型的分析来看,石油的需求和价格下跌最为显著,这与人们减少出行直接相关,冶金行业影响次之,而农产品市场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与历史上的类似公共危机、疫情传播事件相比,新冠疫情在短期内对石油行业的冲击更为显著。长期來看,新冠疫情恐将导致运输成本的永久性抬升,使得全球供应链更加趋向本地化、周边化布局,远程办公、远程会议等工作方式的普及将带来新的生活和生活习惯,出行减少将进一步降低燃料需求与消费能力。
  新冠疫情对商品市场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同时作用于需求和供给两端,以社交隔离为主的政策措施阻碍了商品需求与供给活动的发生,而随着经济衰退,需求仍将受到更深远的冲击。此外,由于商品种类和流通渠道的不同,影响的程度和形式也不尽相同。
  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一是经济衰退造成需求长期低迷。由于大部分国家采取旅行限制、居家隔离等抗疫措施,人们的出行及经济活动大幅减少,与出行相关的能源需求降低,这直接导致全球石油需求较以往下降三分之二,也间接造成生产生物燃料的谷物类原料需求及价格的大幅下跌,其中包括玉米油、大豆油等。此外,对于金属等工业制品的需求也大幅下降,仅次于石油燃料。只有农产品需求相对稳定,价格波动较小。二是供应链不畅造成供需价格分裂。部分防疫措施造成消费者与生产者(或出口商与进口商)之间的价格分裂。以粮食为例,供应链不畅导致粮食稀缺,人们纷纷开始储存食物,从消费者一端会使得价格上升;而与此同时,大面积粮食种植与丰收又使得价格下降。对于冶金行业,冶炼厂的大幅停产也造成了同样的结果。三是政策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出口型大国的限制贸易措施,会造成市场的严重动荡。例如,限制粮食出口、关闭边境等政策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冲击,在2007-2008年的粮食危机中,三分之一的国家采取了贸易限制措施,导致全球稻米价格上涨约45%,小麦价格上涨约30%。
  具体商品种类的表现,我们可以从石油、工业和贵重金属、农产品三类进行观察与分析。
  (一)石油
  新冠疫情对原油市场造成史无前例的冲击,自2020年1月首次公布病毒人传人记录以来,石油市场的“负需求”与“正供给”现象导致原油价格暴跌三分之二。各类防疫措施以及全球经济衰退也导致欧佩克成员国石油生产与定价的全面崩溃。
  具体表现为:一是需求弱化,主要包括交通中断和经济活动减少。交通出行的减少是造成石油燃料价格和需求暴跌的最主要原因,经济活动减少与经济增长停滞同样降低了全球石油消费。石油需求的价格弹性相对较高,这意味着经济增长乏力更容易导致石油需求下滑。二是供给波动,“欧佩克+”成员国生产协议从崩溃到重建的一系列举措,同样是在与石油价格做斗争。2020年3月初,“欧佩克+”生产协议的崩溃导致石油价格进一步暴跌24%,突破原定限制的新增供应量却仍然小于需求的下滑程度,使得过度供给现象进一步恶化;4月中旬,成员国协议减产9.7%,但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新政对于稳定石油价格仍旧收效甚微。
  (二)工业金属与贵重金属
  大部分工业金属的价格同样下跌明显,但较石油的情况略好一些。其中,铜和锌的价格自2020年1月以来下降幅度最为显著,约为15%左右。冶金业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疫情前期在中国最为明显,因为超过一半的全球金属制品需求来自中国市场。同时,采矿与冶炼业的生产和供给也同样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据行业估算,15%的铜矿和20%的锌矿面临停业或减产。与此相反,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大量铁矿石冶炼行业,由于高自动化和远程操控的生产加工模式,产品供给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
  贵重金属方面,金价自疫情暴发后迅速上涨了8%,尽管由于投资者情绪的不稳定,市场价格有小幅波动,但避险心态促使金价进一步抬升。银价和铂价却下跌显著,并持续保持低价,总体下跌幅度达到三分之一。这主要与经济活动锐减有关——相比于金价,银、铂价格与工业金属价格关联性更强。例如,超过40%的铂金需求与催化转换器密切相关,因此受到了汽车行业萎靡不振的影响。
  (三)农产品
  相比于工业产品,农产品因新冠疫情所受的冲击较小,疫情暴发后主要粮食作物价格仅下跌9%左右,这主要与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较低有关,因此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冲击较小。其中,天然橡胶是一个例外,价格跌幅约25%,这主要因为约三分之二的橡胶采购用于制造轮胎。此外,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谷物类产品价格同样下跌明显,例如玉米油、大豆油等。
  粮食安全是作用于全球粮食供给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粮食丰收(尤其是玉米和小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安全的压力。不过,受消费者心态恐慌的影响,主要粮食商品的储藏率在疫情后达到了较高的峰值。同时,俄罗斯、越南等主要粮食出口国公布了出口限制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人们储藏粮食的行为。对于粮食安全无法自给的低收入国家(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大量人口来说,无疑会导致贫穷、饥饿等问题的大爆发。
  此外,供应链受阻也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一大因素。一方面是易腐烂类农产品(例如水果、蔬菜、鲜花等)流通大幅下降,例如,从东非肯尼亚销往欧洲的鲜花出口量暴跌近80%。资源要素投入的不足也阻碍了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尤其对发达经济体而言,以西欧国家为例,大量农业劳动人口为外来移民,而疫情阻碍了跨国人口流动,造成一些国家农业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困局。
  与类似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
  本次新冠疫情对全球商品市场的冲击是前所未见的,既冲击了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也阻碍了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与此相比,以往的危机事件往往只作用于需求或供给的其中一端。但通过比较,仍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透彻地理解当前的公共危机事件,例如全球经济衰退、疫病传播对商品价格和需求的影响。   (一)商品价格的变化
  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的商品价格下跌,较历史上的危机事件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本次疫情造成的短期内油价下跌却是历史之最,这主要跟出行大幅减少有关。相比之下,铜价下跌较为适中,与“9·11”事件爆发后的情况类似;但由于疫情的影响更加长期,因此在短期过后,铜价仍然面临持续下跌的风险。农产品价格下跌不及2009年经济危机暴发后的程度,但这主要与2008年主要粮食作物价格升至峰值有关。金价等贵金属价格走势与其它过往危机事件中的趋势类似,因其避险属性而得到投资者的青睐。2014年暴发于西非的埃博拉病毒,主要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粮食价格。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国遭受严峻的粮食危机,供给短缺和抢购事件导致粮食价格达到尖峰水平;而与此同时,全球其他地区的粮食价格保持稳定,影响只发生在局部地区。
  (二)商品需求的变化
  新冠疫情造成的商品需求变化,与历史上的其他危机事件有类似之处,但也有其独特性,例如石油需求短期内大幅缩减。
  与此相比,“9·11”事件爆发后的三个季度内,石油需求几乎保持了零增长,与此前一年相比,需求降低了约1.5%;金属需求在袭击事件爆发后略有下跌,但次年便强势反弹。总体来看,对需求的影响不大。
  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石油和金属需求通常都会遭受重创,金属需求由于收入弹性更大,受到影响往往比石油更显著。在1980年前后的石油危机中,石油需求遭遇4-9%左右的下滑,这主要是由供应端减产、油价暴涨所导致的。金属需求的最大下滑发生在1975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期间,下滑幅度达到17%。相比之下,2009年金融危机对金属、农产品需求的影响较小,这与中国受到的影响较小以及大量进口密切相关。农产品方面,以往的疫情传播对全球需求及供给的影响难以准确衡量,但主要作用于特定区域的食品供应和进出口,影响人群主要以儿童、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为主。
  对商品市场的长期影响
  新冠疫情的影响同时作用于商品出口国和进口国,将会引发全球商品市场的长期变革。
  一是运输成本提高。强化的边境检查措施将导致长期性商品运输成本增加、时效降低。以“9·11”事件为例,之后的边境检查与安全措施使得运输成本大幅增加。相比之下,贸易依赖度和开放度较高的地区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产品种类方面,纺织品、食品的进出口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二是供应链重塑。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有目共睹,尤其对于进口依存度较高的产品和技术,贸易限制措施直接导致产品和配件无法正常交付。各国纷纷通过政策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本地化,重塑供应链,优先转移到本国、本地或周边地区,从而降低全球性危机对供应链的影响。考虑到由此带来的运输量下降,石油需求恐将面临永久性减少。
  三是替代品的大量出现。运输成本增加与供应链受阻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这将促使国内替代品的大量出现。例如,进口的铝制饮料包装将被本地的玻璃制品取代等。
  四是消费习惯改变。应对疫情的隔离措施促使新的消费、工作与生活习惯出现。例如,远程办公方式促使公司为员工配备必要的设备,即便是在隔离措施结束后,大量白領仍然愿意维持远程办公模式,因为这降低了通勤时间和交通成本。类似地,企业也有意愿以视频会议取代出差(尤其是海外出差),这使得视频设备的需求大量提升。此外,当前的污染限制措施将推动新的能耗标准快速出台,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应用,传统矿物燃料和石油的消费需求将面临永久性缩减。相关能耗补贴政策、进出口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等,也将重塑国际能源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 Schmidhuber,J.,J. Pound,and B. Qiao. COVID-19:Channels of Transmission to Food and Agriculture[R].Rome: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2020.
  [2] World Bank.A Shock Like No Other: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Commodity Markets[R].Washington,DC:World Bank,2020.
  作者简介
  陈 光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其他文献
为探究水位、水温等因子对七里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2020年分别在高水位(丰水期)、平水位(平水期Ⅰ、Ⅱ)和低水位(枯水期)对七里湖展开4次鱼类调查,同
为了探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杉木各个组分热值和群落能量现存量的影响,以福建省三明市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3种造林密度(1800、3000和4500株·hm-2)杉木林为对象,对杉木林生态系统各个组分热值进行测定,并结合生物量数据,研究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各个组分热值和能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在垂直空间上,杉木林树干和树皮能量现存量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宿留枯枝和宿留枯叶热值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能量现存量随高度增加表现先增后减趋势;其他组分热值和能量现存量则在不同高度上无明显一致变化规律。不同径级根上,根桩的
他是一位传奇的人物,是后来诸多小说、影视剧作品中作为原形人物最多的抗日名将,包括《平原游击队》的李向阳、《剑吼长城东》的鲍真等。叶剑英称他为“中国的夏伯阳”,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称“他的赫赫战功与英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中”。他是谁?  包森的故居并不太好找,在手机百度地图中不管输入包森故居还是包森纪念馆,都没有显示,只能将导航定位在蒲城县桥陵镇义龙赵家村。  在村民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村子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这不仅是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一次重大挑战,更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的一场大考.疫情暴
期刊
研究坡面产流与降雨之间的关系是揭示降雨-径流产生机制以及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关键.受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在青藏高原的典型高寒草原缺乏坡面产流的相关实测数据,限制了学术
内蒙古长城沿线丘陵地区干旱少雨严重制约作物出苗,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腐殖酸作为土壤改良剂具有抗旱保苗效应.基于田间定位试验,本研究分析了施用腐殖酸1~5年对谷子出苗率
模拟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变化对制定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15年四期湘江流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FLUS模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贡献率等,对湘江流域过去和未来的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和生态环境效应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湘江流域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和生活用地增加,而生态用地不断减少;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整体质量从2000年的0.641下降到2015年的0.637,工矿生产用地和城镇、农村生活用地对林业生态用地和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在当前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基层是国家治理的重点,更是难点。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  社区党建作为新时代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端口,是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国基层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是一个文化宝库,也是一个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宝库.广西壮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美德、民
期刊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信息载体日益呈现出便携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趋势,对出版行业的发展产生新的冲击,促进了出版模式的多元化和信息用户阅读方式的变化。在此条件下,出版行业应对出版物有一个更高标准的要求,积极转变出版行业思想观念,引入数字化和智能化出版的理念,灵活出版方式,建立多维度的出版模式。  随着5G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日趋向数字媒介倾斜,带来了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