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辅导孩子家庭作业?
江苏宜兴一读者来信咨询:儿子升入三年级后,语文数学明显都有后退苗头,家庭作业都不能顺利完成,我想在家里给他辅导,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既不重复课堂内容,又能够让孩子基础更扎实呢?
答:家庭作业既是孩子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又是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也为家长具体指导孩子学习提供了机会。不过,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弱,家长辅导要处理好几对矛盾:
1.多与少
好多家长希望孩子在家能够不停地做作业,似乎这样孩子才算认真学习,成绩才会好。其实,作业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好的题目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因此,家庭作业应该做减法,减掉质量不高、内容重复的,留下题量适当、内容有梯度的题目,让孩子集中精力认真完成。
2.旧与新
如果确有必要给孩子补充些家庭作业,注意不要机械重复学校里“旧”的学习内容,要变换角度,让学习内容有新鲜感:或者在形式上变纸笔演练为实践操作,或者在内容上与课堂教学互补、拓展,孩子自然会喜欢做你布置的作业。
3.难与易
孩子的作业,总是有难有易。要鼓励孩子把家庭作业分成“我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和“我需要帮助的”。家长应该帮助的是孩子不能独立做的那部分,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一定要让他自己完成,哪怕多花点时间也值。
遇到难题,家长应该启发孩子去思考,千万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孩子,剥夺孩子“跳一跳,摘桃子”的权利。这样做既给孩子提供了体验成功的机会,也提高了辅导的针对性,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
4.主与次
只有自己在蹒跚摇摆中,甚至在摔过几次跤后孩子才能学会独立行走。作业也是如此,只有孩子亲自思考体验完成,才能起到增长聪明才智的作用。家长应处于次要地位,只有当孩子确实有需要时才能走到前台,和孩子共同研究探讨,绝不能越俎代庖,好心办坏事。
融错的艺术
江苏南通一读者来信咨询:儿子家庭作业中一道数学题没有按照老师的思路做,虽然也是对的,但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却给他判错。孩子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还对老师产生了怀疑,我们应该怎么跟孩子解释?
答:如何把孩子的差错、遇到的困难转化为可以教育引导孩子成长的资源,这是融错的艺术。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有三点:
首先,要充分肯定和赞赏孩子。批改的对错暂且不论,孩子在发现错误、坚持真理的过程中具有的“独立思考”和“敢于质疑”的品质对他的成长十分重要,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
其次,要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在孩子心中树立老师的威信。这需要老师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和亲和力,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孩子面前对老师正面积极地评价。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老师可不是轻易出错的哦,是不是一时疏漏真的改错了?”“我不太清楚,你明天再问问老师吧。”
最后,要智慧地请老师更正误判。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一位很有名望的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小草去问老师,想知道这是怎样一种草。老师也不清楚这株小草为何物,便和蔼地说:“你爸爸不是很有学问的植物学家吗?你回去问问他吧。老师也很想知道这小草的秘密!”第二天,这位学生拿着小草再次对老师说:“爸爸说他也不太清楚。他说老师您一定知道,可能一时忘了,要我再来向您请教。”接着,这学生递给老师一封信,说是爸爸叫他带给老师的。老师拆开信一看,里面有这株小草的详细介绍,最后还附有一句话:“这个问题由老师回答想必更恰当。”
故事中,父亲巧妙的处理让孩子因此更敬重老师。可想而知,在今后的教育中,老师的思想、言行必将对于孩子的学习、思想、行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系中学高级教师、泰州市“学科带头人”及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出版《追寻生命课堂》等教研专著。)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刘建淑 314606305@qq.com
江苏宜兴一读者来信咨询:儿子升入三年级后,语文数学明显都有后退苗头,家庭作业都不能顺利完成,我想在家里给他辅导,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既不重复课堂内容,又能够让孩子基础更扎实呢?
答:家庭作业既是孩子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又是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也为家长具体指导孩子学习提供了机会。不过,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弱,家长辅导要处理好几对矛盾:
1.多与少
好多家长希望孩子在家能够不停地做作业,似乎这样孩子才算认真学习,成绩才会好。其实,作业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好的题目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因此,家庭作业应该做减法,减掉质量不高、内容重复的,留下题量适当、内容有梯度的题目,让孩子集中精力认真完成。
2.旧与新
如果确有必要给孩子补充些家庭作业,注意不要机械重复学校里“旧”的学习内容,要变换角度,让学习内容有新鲜感:或者在形式上变纸笔演练为实践操作,或者在内容上与课堂教学互补、拓展,孩子自然会喜欢做你布置的作业。
3.难与易
孩子的作业,总是有难有易。要鼓励孩子把家庭作业分成“我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和“我需要帮助的”。家长应该帮助的是孩子不能独立做的那部分,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一定要让他自己完成,哪怕多花点时间也值。
遇到难题,家长应该启发孩子去思考,千万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孩子,剥夺孩子“跳一跳,摘桃子”的权利。这样做既给孩子提供了体验成功的机会,也提高了辅导的针对性,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
4.主与次
只有自己在蹒跚摇摆中,甚至在摔过几次跤后孩子才能学会独立行走。作业也是如此,只有孩子亲自思考体验完成,才能起到增长聪明才智的作用。家长应处于次要地位,只有当孩子确实有需要时才能走到前台,和孩子共同研究探讨,绝不能越俎代庖,好心办坏事。
融错的艺术
江苏南通一读者来信咨询:儿子家庭作业中一道数学题没有按照老师的思路做,虽然也是对的,但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却给他判错。孩子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还对老师产生了怀疑,我们应该怎么跟孩子解释?
答:如何把孩子的差错、遇到的困难转化为可以教育引导孩子成长的资源,这是融错的艺术。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有三点:
首先,要充分肯定和赞赏孩子。批改的对错暂且不论,孩子在发现错误、坚持真理的过程中具有的“独立思考”和“敢于质疑”的品质对他的成长十分重要,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
其次,要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在孩子心中树立老师的威信。这需要老师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和亲和力,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孩子面前对老师正面积极地评价。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老师可不是轻易出错的哦,是不是一时疏漏真的改错了?”“我不太清楚,你明天再问问老师吧。”
最后,要智慧地请老师更正误判。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一位很有名望的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小草去问老师,想知道这是怎样一种草。老师也不清楚这株小草为何物,便和蔼地说:“你爸爸不是很有学问的植物学家吗?你回去问问他吧。老师也很想知道这小草的秘密!”第二天,这位学生拿着小草再次对老师说:“爸爸说他也不太清楚。他说老师您一定知道,可能一时忘了,要我再来向您请教。”接着,这学生递给老师一封信,说是爸爸叫他带给老师的。老师拆开信一看,里面有这株小草的详细介绍,最后还附有一句话:“这个问题由老师回答想必更恰当。”
故事中,父亲巧妙的处理让孩子因此更敬重老师。可想而知,在今后的教育中,老师的思想、言行必将对于孩子的学习、思想、行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系中学高级教师、泰州市“学科带头人”及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出版《追寻生命课堂》等教研专著。)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刘建淑 314606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