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化学现象、化学概念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组织并做好每一个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做实验,更应改进实验教学、探索实验方法、完善实验理论
关键词:九年级 化学实验 教学改进
一、二氧化碳制取的改进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是以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呢?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可补充下面的实验:(1)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刚开始时反应进行很快,但反应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不断生成,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大理石无法接触到稀硫酸,反应就逐渐停止,没有气泡产生。(2)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反应速度过快,反应物一会儿就反应完了,产生的气体来不及收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讨论反思,找出最佳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地记住结论,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硫在氧气里燃烧的改进
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有一定的污染,在做这个实验时作了以下改进,并将模拟酸雨的危害一起做,具体是:把一个小燃烧匙的柄固定在橡皮塞上,在集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倒入少量的水,放入一块锌片、一块石灰石和一片树叶。将少量的硫在燃烧匙内点燃,马上观察火焰的颜色后,伸入集气瓶,塞上橡皮塞,观察火焰颜色变化,熄灭后振荡,一会儿,就可以看见锌和石灰石表明有少量气泡冒出,树叶发黄。该实验集几个实验于一体,既验证了氧气的性质,又知道酸雨的成因和危害,消除了实验中产生SO2对空气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灭火实验的探究改进
在讲授灭火的方法时,学生对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并且也能常看到这类现象,如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但学生对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也可以灭火,总感觉是抽象的,是信非信,持有怀疑态度。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灭火原理,我们对降低温度灭火的实验探究改进。实验过程如下:向一个500 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左右的水,然后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NO3,并不断搅拌,使水的温度急骤降低。接着将少量煤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这时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一下熄灭。为了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全面,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燃,残留在铁盒中的煤油在空气中则再次燃烧起来。通过自己亲身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学生对降低温度可以灭火深信不疑,同时也加深了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四、实验装置的改进
在现行的初中化学教材中,传统的化学实验装置的准确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有些实验装置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不利于课堂教学操作。因此,改进某些化学实验装置,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案例1:分子运动实验改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50页分子运动的实验中用两个大烧杯找两个小烧杯的方法。这个实验最大的问题在于,氨水的挥发的刺激性气味儿很大,而且氨水的用量很大。改进方法是:取一条宽1厘米的滤纸,在纸条上每隔2厘米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将纸条放入平放的试管中,在试管口堵一团滴有浓氨水的棉花。效果:这样可以看到滤纸上滴有酚酞的点依次变红。这样不仅节约药品,而且现象明显。
案例2:溶液的组成教学实验改进
九年级化学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质质量分数这些概念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部分同学感觉不宜理解,不宜找出溶质是什么,溶剂的质量是多少,因此,我们在配制蔗糖、土壤、植物油等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时,增加一个溶液的组成教学演示实验,具体是把铁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刚开始,部分同学认为此时的溶质是铁,溶剂是稀硫酸,但通过讨论分析后,大多数同学明白了有些物质放入另一种物质中发生物理变化,溶质、溶剂如何确定;有些物质放入另一种物质中发生化学变化,则溶质、溶剂如何确定。紧接着又练习石灰石放入稀盐酸溶液中溶质、溶剂如何确定?再进一步分析比较溶剂的量如何?
由于对溶液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进后,学生对溶液的组成理解更加上深刻,教学任务完成的比较好,并为后面溶质质量分数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改进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和培养而且还可以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409
[2]杨梓生.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J].2003.27
[3]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269
[4]王祖浩等.化学教育心理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130
关键词:九年级 化学实验 教学改进
一、二氧化碳制取的改进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是以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呢?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可补充下面的实验:(1)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刚开始时反应进行很快,但反应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不断生成,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大理石无法接触到稀硫酸,反应就逐渐停止,没有气泡产生。(2)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反应速度过快,反应物一会儿就反应完了,产生的气体来不及收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讨论反思,找出最佳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地记住结论,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硫在氧气里燃烧的改进
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有一定的污染,在做这个实验时作了以下改进,并将模拟酸雨的危害一起做,具体是:把一个小燃烧匙的柄固定在橡皮塞上,在集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倒入少量的水,放入一块锌片、一块石灰石和一片树叶。将少量的硫在燃烧匙内点燃,马上观察火焰的颜色后,伸入集气瓶,塞上橡皮塞,观察火焰颜色变化,熄灭后振荡,一会儿,就可以看见锌和石灰石表明有少量气泡冒出,树叶发黄。该实验集几个实验于一体,既验证了氧气的性质,又知道酸雨的成因和危害,消除了实验中产生SO2对空气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灭火实验的探究改进
在讲授灭火的方法时,学生对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并且也能常看到这类现象,如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但学生对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也可以灭火,总感觉是抽象的,是信非信,持有怀疑态度。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灭火原理,我们对降低温度灭火的实验探究改进。实验过程如下:向一个500 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左右的水,然后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NO3,并不断搅拌,使水的温度急骤降低。接着将少量煤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这时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一下熄灭。为了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全面,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燃,残留在铁盒中的煤油在空气中则再次燃烧起来。通过自己亲身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学生对降低温度可以灭火深信不疑,同时也加深了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四、实验装置的改进
在现行的初中化学教材中,传统的化学实验装置的准确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有些实验装置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不利于课堂教学操作。因此,改进某些化学实验装置,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案例1:分子运动实验改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50页分子运动的实验中用两个大烧杯找两个小烧杯的方法。这个实验最大的问题在于,氨水的挥发的刺激性气味儿很大,而且氨水的用量很大。改进方法是:取一条宽1厘米的滤纸,在纸条上每隔2厘米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将纸条放入平放的试管中,在试管口堵一团滴有浓氨水的棉花。效果:这样可以看到滤纸上滴有酚酞的点依次变红。这样不仅节约药品,而且现象明显。
案例2:溶液的组成教学实验改进
九年级化学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质质量分数这些概念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部分同学感觉不宜理解,不宜找出溶质是什么,溶剂的质量是多少,因此,我们在配制蔗糖、土壤、植物油等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时,增加一个溶液的组成教学演示实验,具体是把铁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刚开始,部分同学认为此时的溶质是铁,溶剂是稀硫酸,但通过讨论分析后,大多数同学明白了有些物质放入另一种物质中发生物理变化,溶质、溶剂如何确定;有些物质放入另一种物质中发生化学变化,则溶质、溶剂如何确定。紧接着又练习石灰石放入稀盐酸溶液中溶质、溶剂如何确定?再进一步分析比较溶剂的量如何?
由于对溶液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进后,学生对溶液的组成理解更加上深刻,教学任务完成的比较好,并为后面溶质质量分数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改进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和培养而且还可以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409
[2]杨梓生.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J].2003.27
[3]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269
[4]王祖浩等.化学教育心理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