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研究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ng198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贯穿古今的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其还是为了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历史情怀和人文素养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研究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 研究
  前言
  人文精神主要是在价值和尊严方面的追求,并对人类留下的文化精神进行传扬。初中生正是接受教育的阶段,其还没有形成全面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我们需要通过历史知识的教育去让学生知古今,使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会文化内涵,从而找到正确的发扬途径。为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1. 初中生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教学考核体制的不足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当前的考试机制和考核方式逐渐将教育的功利性凸显出来,学校为了在这种成绩评价中赢得更好的声誉,其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对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竞争意识进行培养,而不能充分认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化的情感因素,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的错误品质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
  1.2 历史教学的残缺性
  在实际的历史教育过程中,教师仅是将碎片化的历史知识传输给学生,并没有将各个知识之前的教育意义和人文精神给予传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多地将历史学科作为一门考试的科目来进行学习,而不能够对其中的内涵给予充分的理解,这与教育的目的和教师的认知以及学生的自主意识欠缺是分不开的。
  1.3 家庭教育不够完善
  现如今,家长们每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功利性的价值追求也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损害了学生的道德,也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研究
  2.1 充分挖掘教材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仅只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表面上和形式化的教学,其应该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内涵,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中国的历史中,最为屈辱的历史就是“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甲午中日战争”。这些战争不仅对我们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强烈的伤害,还逼迫我们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逐渐使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为此,在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让学生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还应该对整个历史内容进行挖掘,对历史事件进行感悟,对人物进行评价,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时这种充分情感的教育振奋人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励志,更努力地前进,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争光。
  2.2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检讨自身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充分爱的行为,这种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对整个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为此,在每一个授课的环节中,教师都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其对相同事件的不同看法,充分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舞台,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对“世界多极化”进行了解的过程中,针对于各个国家的发展和其中的典型事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对该事件进行评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从更高的角度去分析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交流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也可以得到升华和拓展,丰富了课堂教学氛围。
  2.3 丰富历史情境教学的多样性
  教师不能够将学习的平台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积极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多种多样的历史情境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良好的精神文化道德品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参观一些古代遗址,去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息,通过多种感官上的渗透,学生能够更好地酝酿心中的情感,將外在的知识内化于精神动力,获取到更多的人文精神和素养。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多举办一些讲座,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空间,丰富其阅历,在丰富阅历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和素养。
  3. 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辅助策略
  3.1 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
  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只有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肯定,其才愿意提升自我,进而为人们精神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有效的沟通能够更好地革新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而在行为和思想上更为积极和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民主的信任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教师的认可程度,进而学生在课堂上就更愿意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实际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研究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习成绩的提升尤为重要,我们要对其给予足够重视。为此,可以通过充分挖掘教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及丰富历史情境教学的多样性等多种途径去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给予有效的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邹乃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J].考试周刊,2018(91).
  [2] 籍文华.初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 汤春芳.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6(07):97-98.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作为最古老同时与人的生活结合最紧密的学科,所包含的远不止公式定理这么简单,数学的背景文化非常的丰富多彩。近几年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加入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成为了主流。高中数学的教学不能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文化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本文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了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  【关键词】 高
期刊
【摘 要】 在数学课程中,当注重发展和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义务课程标准》将其数感放在首位,可见培养数感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一年级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开始,是培养学生良好数感的契机。本文将从一年级学生观察、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生活应用等策略进行论述,更好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 数感 一年级学生 有效策略  数感的培养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方面,同时笔者认为数感
期刊
【摘 要】 思政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想的构建不仅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有着影响,对于社会乃至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思政课的学习,应当积极顺应社会的发展,切实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真实想法,对已有的思政课程进行改革与建设,让学生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完善自身思维,构建正确的三观,为进入社会后的个人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思政课 改革 建设  在当前的土木工程专业思
期刊
【摘 要】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学科教学既可以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也可以给中学生带来各种心理压力。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学科教学 心理素质  一、挖掘课本知识,学习心理理论,提高心理素质  课本中隐含了一定的心理学内容,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挖掘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如何提高师生网络应用的水平进行了思考,先从教与学、课堂结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教学环境等方面来阐述网络的推动作用;接着通过转变师生的观念、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提高师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师生的网络操作能力等方法,一步步提高师生的网络应用的水平。希望能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最后取得师生共同成长。  【關键词】 提高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学体系中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实际需求,这需要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广泛应用开来,尤其是针对初中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高昂,同时叛逆性格的特点,发挥微课教学模式可控性强、教学趣味性大以及教学印象深刻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微课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激发
期刊
【摘 要】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更是和谐课堂的创造者。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教学语言风趣、幽默;讲解问题深入浅出;比喻形象生动;知识联系游刃有余。我就是在快乐中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并联系家乡实际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课程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关键词】 快乐 历史课堂 提高能力  一、兴趣是
期刊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的课程,这就使得小学生很难进行理解。为此,教师可以尝试深度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为基础进行主题设置,引领其参与其中,感受成功,从而得到全面发展。本篇文章主要阐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一些方法,并列举相关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深度学习 策略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小学数学包含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如果仅仅只让学生完成表面知识
期刊
【摘 要】 情境,指的是教师基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并依托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创设的富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有利于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这一问题浅谈一二。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情境 问题 直观 实践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
期刊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联系是小学科目中的重要内容,是具有成长性及社会责任性的学科,其能够利用社会的常识,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并增长见识,提升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需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思路进行分析,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意识,并结合实践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社会发展理念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