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艺人高秀敏和傅彪40多岁不幸去世,北京、上海等地高校的一些专家也英年早逝,这引起人们对“过劳死”的极大关注。心理卫生专家指出,“过劳死”现象中还“潜伏”着另一个罪魁祸首,即心理疾患。遗憾的是,在这个全民空前关注健康的时代,心理健康仍然是人们认知观念的“死角”。
心理卫生专家指出,在目前高压力、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一个人的心理长期处于疲劳、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非常大,而且科学研究表明,大约65%的身体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
心理疾患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重庆江津市一名姓曾的高中生,与他人发生冲突而被殴打。这一事件在他心里留下阴影,让他长期处于焦虑与紧张的状态,总觉得有人要打他。出现这样的心理状态后,他自己和家人都没有引起重视,结果发展为严重的幻想症,被迫休学,休学时间长达8个月,并6次接受专门的心理治疗。
和小曾一样,许多人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后,并不认为自己出现了心理问题。心理卫生专家指出,在目前高压力、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從年龄段来说,青春期和更年期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职业来说,脑力劳动者在“心理亚健康”人群中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心理咨询门诊部的戴光明教授说,“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为:一段时间以来萎靡不振,对什么都缺乏兴趣、提不起精神;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好像有什么心事却又说不出来;心理压力很大,且长期无法摆脱;紧张和不适应情绪,感到无所适从;缺乏目标或感觉目标遥远,得过且过;迷恋不该迷恋的东西,不能自拔;不能主导自己,不能控制自己;莫名地发脾气或心情不好;不讲道理,随着自己的情绪做事,并经常因此与别人发生摩擦。
“学习和工作竞争日益激烈,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因此变得很沉重。”中国心理卫生学会重庆分会理事长蒙华庆教授认为,这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他特别指出,青春期的青少年属于“心理断奶期”,叛逆的性格与家长的严格管教形成矛盾,更年期的人因生理变化而易引起心理焦躁,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在“心理亚健康”人群中所占比例超过60%。
科学研究表明,大约65%的身体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专家说,演艺界名人以及著名的年轻学者,因为名誉、社会地位和事业等原因,其工作压力非常大,生活节奏也非常快,因此在舞台下、实验室外,心理也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之下,甚至持续处于紧张、压抑和焦躁状态。短期或暂时出现这样的心理状态是正常现象,稍加调整即可恢复,但长此以往,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极易引发多种疾病。
潜伏心理疾患被忽视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的戴光明教授说,身体出现疾病时,人们能很快察觉,并立即到医院治疗;身体出现疲劳时,人们知道停下工作,稍事休息,调节大脑、舒展四肢。然而,当有抑郁、焦虑感觉时,很少有人想到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甚至在觉察到自己心理状态出了问题时,仍不愿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更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
专家认为,“过劳死”是“身心交瘁”的结果,其中心力交瘁是心理出现一些疾患的表现。这种心理疾患并不是严重的精神分裂等症状,只是一般的心理问题,经过调整就可以恢复,但是人们只认识到劳累和疾病导致的“过劳死”,往往忽视了心理疾患对健康的影响。
重庆某高校一名大二的学生,在中学时就出现幻想症,总是疑心别人在议论他、说他坏话,但没有引起自己和家人的重视,结果上大学后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并且出现暴力倾向,被迫休学进行治疗。据了解,因心理疾患而导致严重心理疾病或身体疾病的人,绝大多数人没有在病发之前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专家指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焦虑、抑郁不是病
戴光明教授说,偶尔因突发事件导致短暂的焦虑、抑郁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恐惧中,会引起失眠、浑身乏力、食欲不振、思维迟钝等,严重时会出现血压升高、双手冰凉、体虚多汗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如果焦虑、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仍得不到治疗,血压就会依赖性地升高,如果还有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影响,就会发展成病态,导致肝癌、哮喘、高血压、心脏病等。
误区二:心理疾病就是精神病
蒙华庆教授解释说,大家通常认为的“精神病”、“疯子”其实是重性精神病人,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它与一般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表露情感上的痛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尤其是男性或功成名就的人,因此很多人宁愿忍受精神上的折磨,不愿或不敢看心理医生。事实上,一般心理问题通过治疗很快就能恢复,但一些人往往不去治疗,结果越来越严重,甚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误区三:心病只需心药医
重庆朱美云心理咨询所的高级心理咨询师朱美云说,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都非常排斥药物治疗,他们认为心理疾病是心病,需要“心药”进行抚慰和疏导,而身体并无疾患,因此不必使用药物。朱美云说,焦虑、抑郁等症状不严重时,通过严格的行为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但是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必须使用药物,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双管齐下疗效更好。
如何进行“心理按摩”
专家指出,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而“催生”心理疾病的因素主要有八个方面,包括遗传、生理、社会文化、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不可逆因素,也包括生活方式、性格特点以及突发事件等一些可逆因素。
朱美云介绍,生活方式主要是因为经常熬夜,生活没有规律,加上压力过大、竞争过于激烈,导致产生焦虑、抑郁症。在性格特点方面,那些过度内向、孤僻的性格容易导致心理疾病,调查发现患有心理疾病的人,70%与内向、孤僻的性格有关。突发事件是指突然遭遇失业、破产、丧偶、离婚等事件后,心理承受力不强的人易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
在这些因素中,“过劳死”与生活方式导致的“心理亚健康”有直接关系。专家认为,很多心理问题直接表现为情绪问题,如抑郁症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躁狂症表现为持续的情绪高涨,焦虑症表现为无原因的紧张与焦虑。一些著名艺人和专家学者,长期处于高强度运转状态,工作忙碌,饮食睡眠没有规律,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压抑的情绪,但是他们很少有时间关注自己的情绪,更不知道这样的情绪会对健康产生恶性影响。
戴光明教授说,人们应该像重视身体健康那样重视心理健康,并且在认识和观念上接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科学。对于“催生”心理疾病的那些可逆因素,应尽量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如果出现心理问题,应尽快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情绪的自我调节,也是避免出现心理疾患的重要手段。
戴光明教授说,自我调节情绪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证自己所需的最低睡眠时间,并争取有高质量的睡眠。在进行自我调节时,关键是分析引发焦虑、抑郁等坏情绪的原因,然后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从好的方面来“自我安慰”。此外,情绪不好时切勿憋在心里,一定要向亲友倾述,研究表明,与他人交流能转移一半的焦虑情绪。心情不好时也可以进行体育活动,大汗淋漓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还可以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翻看过去的照片,也能将坏情绪调节为好心情。
(新华社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