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注意要点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注意要点。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53例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急救护理措施,并在护理中注意患者相关疾病所发生的要点护理。结果 此组患者经过急救护理措施以及在护理中不断注重要点后,抢救成功率为98.1%,最终有1例患者因抢救失败临床死亡。结论 对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后,并总结护理中注重的要点,能够不断的提高护理水平以及整体的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急救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9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37-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53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45-89岁,平均年龄为58.29±5.31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2例,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31例。
  1.2 方法 针对此组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并在护理中注意要点加强护理。
  2 急救护理措施
  2.1 氧疗 患者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心力衰竭时,立即给予持续吸氧,根据病情可以给予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氧流量,当病情严重,疼痛难以忍受时给予5-6L/min氧流量吸入,保证氧浓度在40%左右。待患者病情稳定或好转时可将氧流量控制在3-4L/min[1]。氧疗可以迅速改善心肌缺氧,控制或缩小梗死的面积[2]。因此氧疗是急救心肌梗死的首要措施。
  2.2 建立静脉通路 对于急性心血管患者要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最好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此项技术操作对于抢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建立静脉通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抢救药品迅速输注体内,快速达到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必要时建立两组以上的静脉通路以供抢救治疗。随时观察静脉通路的通畅情况,并遵医嘱迅速正确的给药。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腔及气道内的痰液和分泌物。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将应指导正确的咳嗽咳痰的方法,尽量将痰液排出。咳嗽无力的昏迷患者采取负压吸引器吸痰,吸痰时注意和清醒的患者解释清,取得配合,操作者的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口腔及呼吸道粘膜、吸痰前要给与患者高流量氧的吸入,以免在吸痰过程中出现低氧血症[3]。保持气道通畅,给予患者氧疗。
  3 护理中的重点
  3.1 注意观察氧疗效果 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氧浓度在25%-29%,氧流量在1-2L/min。特别注意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时进行低流量吸氧,指导患者延长呼气,有助于二氧化碳排出。如患者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在必要时可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以保证氧疗的效果。若患者在吸氧后呼吸节律正常,频率放缓、呼吸困难缓解、心率减慢、皮肤转暖、尿量增长等情况证明氧疗起到理想效果。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应用氧疗时应加以注意:在心绞痛发作疼痛时应加大给氧流量,疼痛缓解后应该将氧流量减低,同时密切观察病情患者意识情况,防止出现二氧化碳潴留。
  3.2 对症处理 患者胸部剧烈疼痛可以遵医嘱选取以下药物进行治疗:①哌替啶50mg-100mg肌肉注射或者吗啡5mg-10mg皮下注射,必要时1-2h后在注射一次,以后每4-6h可以反复使用,注意观察给吗啡时患者的呼吸情况,因吗啡可以抑制呼吸中枢。②患者疼痛较轻者可以用可待因或罂粟碱0.03g-0.06g肌内注射或者口服。③使用硝酸甘油或者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状动脉,缓解患者疼痛。增加心肌血流量。
  3.3 休息和活动 老年患者要适当的休息和活动,但是以不劳累、不引起冠心病的症状为原则,病情发作是要严格卧床休息、针对不同的发病性质采取适当的卧床时间,如心绞痛卧床时间至发作停止延续一日即可;心肌梗死的患者卧床时间相对较长,12小时制动24小时无并发症可以活动肢体,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后3日可在室内活动,但活动量小,4-5日逐渐增加活动量。患者注意饮食的调节,饮食原则以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有水肿的患者注意限制钠盐的摄取,并控制老年患者的总热量,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要给予流食一日,次日给予普通饮食。老年患者的饮食习惯较为特殊,易食软的食物,少量多餐,保证每餐的色香味俱全。保持患者大便通畅,老年患者的肠生理功能相对减退加之卧床休息,肠蠕动更为缓慢,可以为患者按摩腹部,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嘱患者大便干燥时误屏气用力,避免加重病情。
  3.4 用药护理 患者发病时应该对其基本的生命体征等进行监测在给予医嘱用药,并将除颤器以及相关抢救药品准备完好。①碘胺酮的刺激较强,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用胺碘酮后严密观察用药情况,最大限度的避免因护理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反应;②用地高辛之前必须测量患者的脉搏,如患者的脉搏低于60次/分时禁止使用此药,而且此药的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对较为接近,易在体产生中毒,因此用药后严格观察有无地高辛中毒症状如出现视物模糊、视绿,胃肠道反应并心电图出现ST断鱼钩样改变时提示地高辛中毒[4];③使用利尿剂后主要观察患者会出现口干、皮肤弹性消失、皮肤干燥、全身疲乏无力等低血钾症状。因此,在使用利尿剂时,要仔细地观察患者的尿量及颜色,并及时补钾预防和改善缺钾症状。
  3.5 心理护理 患者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发作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痛苦,尤其心室颤动的患者有濒死感,患者会根据不同的病情产生恐惧、焦虑、担心的不良心理,在此时,医护人员便应该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疏导工作,鼓励患者从而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保持良好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
  4 小 结
  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以及在护理工作中注意护理重点,能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玲.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1,9(8):3759.
  [2] 张大惠.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2,02(11):732.
  [3] 邢永生.高血压病与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症关系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杂志,2012,22(10):2.
  [4] 孙强云.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与护理对策[J].现代医学杂志,2009,34(7):2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期妊娠并发症胎盘早剥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胎盘早剥的患者24例进行分析讨论,注意观察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经临床确诊为胎盘早剥后均终止妊娠,经密切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均痊愈出院,并且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对于妊娠晚期的孕妇进行严密观察,如出现胎盘早剥的迹象,应尽早诊断、早期治疗与护理,能够明显地降低母婴的危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为循环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依据循环护理严格制定护理措施。体位更换,应用激光技术,使用庆大霉素以及应用碘伏等操作方法。结果 用定时翻身、体位变换,骨突部位受压的时间明显减少,接受此种方法的卧床患者治疗效果较理想。应用激光皮肤照射的30例压疮患者经过6-12天均全部治愈。采用碘伏治疗的患者20例Ⅲ度压疮患者7-10天均基本痊愈
期刊
【摘要】 护理继续教育是继医学教育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教育。护理继续教育应以医院总体发展目标和护理人员的职业规划为指导,建立合理的护理人才梯队,开展分层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评价机制。  【关键词】 护理;继续教育;培训;评价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79 文章编号:1004-7484(2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急腹症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2年08月——2013年0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4例急腹症老年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给予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54例患者中,痊愈者53例,死亡者1例。手术治疗以后,切口感染者1例,吻合口瘘者2例,心肺功能不全者15例,腹胀者4例。结论 通过掌握了解急腹症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术前与术后护理对策,能够有效防治并发症
期刊
【摘要】 目的 使临产妇得到合理、充分的心理护理,最大限度的减轻产妇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方法 分析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结果 不同个体临产妇,心理状态存在很大差异。结论 采取适宜个体的恰当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减轻其痛苦,促进产程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临产妇;心理状态;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4年元月到2005年6月收治的急诊病人,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对病人及家属的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促进病人生理和情感的平衡,有效的配合诊治,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83 文章编号:1004-748
期刊
【关键词】 老干部患者;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6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14-01  目前,我科大部分住院患者为老干部,年龄都在80岁以上,年龄最小的82岁,最大的89岁,随着他们机体功能的衰退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危重急症日渐增多。这些老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战争年代走来,有的负过伤,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总结出科学对策。方法 对27例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经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27例病人,抢救成功20例,死亡6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 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见性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治疗安全、顺利的进行。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
期刊
【摘要】 通过分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结合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总结穿刺成功操作及护理体会。  【关键词】 头皮静脉穿刺;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33-02  头皮静脉穿刺在儿科临床护理上应用比较广泛,而且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穿刺技术的高低不但是抢救危重患儿的关键环节,而且
期刊
【关键词】 紫杉醇(TAX)副作用;药物过敏;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9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37-01  紫杉醇是抗肿瘤植物药类,是从短叶紫杉或红豆杉的树干、树皮或针叶中提取分离的新二萜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47H51N014,分子量为853.9,具有高度亲脂性,不溶于水,是一种新型的抗微管药物,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