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eda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和任务。着重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构建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认知、价值认同、价值理想、价值信仰方面的作用,提出用价值分析法、价值灌输法、价值澄清法、价值推理法、价值检验法等价值实现方法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王小川(1990-),男,湖北孝感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肖祥(1970-),男,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西 桂林 5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媒体时代思政课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功能与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B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13-03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的发展呈现出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迅速扩展。在这种充满着众多未知因素的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经受着严峻考验。胡锦涛同志也曾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1]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对于意识形态的价值认知并不全面,这影响了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价值认同,最终导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理想和价值信仰的缺失。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在这种形势下,正视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挑战,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作用,进而总结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实现方法,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题中之义,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
  一、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挑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由于国际上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观念,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重大的挑战,并且出现了日益淡化的趋向和认同危机。[2]
  1.意识形态的多元自由化泛滥
  一切意识形态的斗争归根到底都是政权问题。正是因为这一点,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思想和观念的斗争与碰撞从来就没有停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利益两极分化,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使得部分大学生对集体主义产生了动摇。更有甚者,借着追求思想多元自由化的幌子,在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左右下,大肆宣扬思想多元化、政治自由化,借着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权利的保障,宣传私有化,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颠覆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2.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复杂影响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而言的,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传播媒体形态,如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充分满足了大众对信息的需求而受到普遍欢迎。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下信息的极大丰富为人们更全面、深刻地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政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渠道。另一方面,新媒体虽然建构了一种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似乎“无所不能”,但也要清楚的认识到一个完全“自由、平等”的信息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不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都会在这里交织碰撞,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内容在“自由、平等、多元”的名义下共存。当大学生在新媒体上遇到某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相背离的思想观念时,会对主流意识形态或多或少产生动摇,轻则陷入迷茫困惑,重则为错误思想摇旗呐喊而步入歧途,加大了社会意识形态控制的难度。
  3.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怀疑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随之不断加强。[4]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和接受更加理性和实际,更多地关注于社会中正在发生的实际问题。过去,人们思想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一种远大理想和虔诚信仰,而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感到单纯依靠理想、信仰并不能直接解决现实中面临的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腐败、教育公平等具体问题,仿佛主流意识形态与现实世界越发脱节。与此同时,转型期新的制度、价值观尚未形成,并不具备解决眼下实际问题的能力,人们往往因为陷入思想迷茫而无所适从,遂迁怒于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当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爆发时,人们会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印象多为抽象、枯燥的理论,甚至怀着固有的偏见,认为主流意识形态是对个人的“束缚”。他们只看到主流意识形态在巩固统治阶级政权、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方面的作用,却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学习和工作能力,推动个人全面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4.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极大提升,但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存环境仍旧不容乐观,意识形态斗争仍然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大以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让很多西方国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西方对立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他们攻击中国的主要托词、重要原因和常用伎俩。他们一方面抛出各种版本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正面施压,另一方面偷换“普世价值”、“宪政”等资本主义政治概念混淆视听,在国际意识形态领域向中国发出了严峻挑战,意识形态领域已成为中国同西方争夺的主要“战场”之一。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又有了新变化。网络、报刊杂志、广告、电影、电视、广播、讲座、学术研讨、培训、基金会资助等成为其渗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变得更隐蔽、更巧妙、造成的危害更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作用
  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和任务。从认识论视角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引导大学生树立意识形态的正确价值认知
  价值认知是指通过认知的方法获得价值认识的过程。如果没有对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就不会产生意识形态认同和践行的意识。因此,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意识形态的正确价值认知。
  一是要正确认知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任何一个民族与国家为维护和巩固统治,必然会使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获得合法性地位,使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真正代表整个社会和社会成员的意志,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
  二是要清醒认知中外意识形态冲突。在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和文化侵略是资本主义国家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主要战略。因此,在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如果还没有意识到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控制的重要性,意识形态控制的意识依然淡薄,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险境。[5]
  三是要特别注重从国情和现实因素出发认知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因而在阶级社会里必然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维护一定阶级的利益。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宣扬其所谓“全民”、“普世”、“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出于其剥削阶级利益、国家利益考虑的,不可能以无产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并不符合我国具体国情,更不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帮助大学生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6]如果说对意识形态的价值认知是对意识形态的一定了解,经历过审慎、细致的思考,那么价值认同就是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的满意感,并在情感上报以赞同或肯定的态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魅力,对于个人和社会有何重要意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个体完善的角度来说,主流意识形态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主流意识形态有助于满足人们的处境和精神需求,改善人际关系,维持社会团结与稳定,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3.教育大学生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理想
  价值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价值观的向往与追求。树立和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认知、价值认同是实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环节。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在于能否将主流意识形态从一种价值观上升到自觉接受付之于行动的价值理想,这是大学生自觉内化主流意识形态并使之成为坚定信仰的前提。价值理想不仅包含着大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更指引着他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大学生在面对意识形态冲突时的思想武器。有了价值理想,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多元化的世界时,才不至于陷入思想上的无所适从而原地踟蹰,更不会被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冲昏头脑,继而丧失原则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4.建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价值信仰
  价值信仰是主体源于实际生活实践而对某种价值观的极度信服,并视之为具有终极价值以作自己精神寄托的强烈情感和思想倾向。作为一种精神活动,主流意识形态同信仰一样,它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意志,进而影响人们的心理动机,最终以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在充分认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追求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理想的过程中,要促使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个人思想中并外化为人的日常行动,才能落实人生价值、人生意义,这个过程有赖于价值信仰的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光荣使命,“努力创造适应大学生科学信仰形成的环境,构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信仰基础,为当代大学生寻找缺失的精神家园”。[7]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接受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继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逐步升华为坚定的价值信仰付诸于行动永不动摇。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实现方法
  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增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就需要遵循主流意识形态从认知、认同到信仰的规律,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需要、价值认知、价值选择、价值理想、价值信仰环节等问题。具体来说,对应地主要有价值分析法、价值灌输法、价值澄清法、价值推理法、价值检验法。
  1.价值分析法:满足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需要
  价值来自需要。从整个社会来看,意识形态为实现阶级统治服务,满足了进行阶级斗争的需要。主流意识形态则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一是满足了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阶级统治的需要,二是符合社会大多数成员的需要,也由此起到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的作用。
  价值分析法就是运用价值理论,对分析对象的价值的有无、属性、大小、影响等进行分析,以解决与分析对象有关的问题的方法。实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意义上的肯定和实现,这表现在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精神需要的最终满足。主流意识形态如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就必然不会为大学生所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价值分析法,着重阐明主流意识形态在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公民道德和综合素质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必然满足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价值需要。大学生只有具备了主流意识形态,才能提高相应的素质,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为大学生所认同,必然使得大学生自觉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认同并践行主流意识形态。这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能否成功的检验,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性参照。   2.价值灌输法: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认知
  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认知依赖于价值灌输法的运用。第一,作为一种政治概念,灌输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体现了社会统治的规律。灌输并非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发明,无论哪个新型的革命阶级,在推翻统治阶级的过程中,都要尽一切可能向人们灌输本阶级的思想体系;同样,无论哪个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都要想方设法向社会成员灌输其意识。[8]第二,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虽然其本身就包含着某种教育强制性,但灌输并不意味着绝对地教条式生灌硬输。科学的灌输并不排斥教育者在价值观内容传授中的主导作用,而是强调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激发受教育者主动思考的潜能,进行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认知,使受教育者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灌输与脱离教育对象的生活实践,采用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注入式灌输是截然不同的。
  科学的价值灌输,不仅是大学生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认知的重要方法,也是最终实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认知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价值灌输法,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和方法科学地、有针对性地灌输给学生,使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价值认知。大学生通过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灌输,正确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认清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自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号召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并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值得指出的是,为了避免生灌硬输的注入式灌输,在灌输的过程中,一是要注意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创新,时刻与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保持一致;二是注意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有分别、有针对性地灌输,提升灌输实效;三是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灌输手段和形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亲和力。
  3.价值澄清法:优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选择
  在社会的急剧变化和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如果大学生不注重正确的价值选择,很容易陷入价值冲突和价值混乱,甚者误入歧途。在这种背景下,价值澄清法在优化大学生价值选择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价值澄清理论就是以此为问题从人们的生活经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提出的一套可供人们对各种价值进行分析、判断、选择的方法,帮助人们从价值混乱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9]因此,价值澄清法,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出发,注重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指导学生全面地认知主流的、非主流的思想观念,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辨别和选择,弥补了价值灌输法理论灌输的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价值澄清法引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既要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科学性,又要正面、科学、辨证的“澄清”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意识形态的相互碰撞、排斥和融合。因为在这种境遇下,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中产生困惑和迷茫是必然的。为了减少价值混乱,做出符合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最优选择,就需要对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各种思想、观念进行“价值澄清”,分析其具体条件下的合理性,在主流与非主流、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之间,取长补短,减少冲突,最终回归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正确价值选择。这样,大学生在价值澄清的过程中,自觉形成并掌握价值澄清技巧和方法,就可以将其转化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具体行为,继而持之以恒地坚持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选择,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4.价值推理法:树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的陈述,即强调“主流意识形态是好的、善的”。这种抽象化、形式化、孤立化的判断陈述,撇开其本身各层次、各结构存在的逻辑关系,借助于语言的、逻辑的分析方法,来孤立地考察主流意识形态价值陈述的意义、性质等问题。因此,包含价值逻辑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宣扬的是善,推崇的是正当,提倡的是应该。至于主流意识形态怎样由“事实的善”推出“价值的应该”的价值理想问题就需要价值逻辑及其价值推理法的确立和应用。
  价值推理法,即以价值知识体系内部所存在的层属关系作为价值思考的基础,依据不同层次价值陈述(判断或命题)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推理论证。[10]将价值推理法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揭示了主流意识形态由“事实的善”到“价值的应该”的合理性问题,使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价值实现的价值推理更加清晰。大学生对不同意识形态进行价值推理,树立价值理想的过程,实际上研究的是意识形态产生的特定原因、社会基础、形成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等客观事实,是一个价值逻辑意义上由“善”到“从善”的推理过程,是在众多意识形态中凭借理性的逻辑推理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这一价值理想的过程。它排除了主观偏见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干扰,继而自发地从意识形态本体出发,产生关于不同意识形态(包括非主流意识形态)客观、中性、全面的价值评价,最终才能从众多意识形态中认同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现实国情,符合我国人民的价值判断和评价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使之作为每个人应该树立的价值理想。
  5.价值检验法:践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信仰
  价值检验是实践结果是否符合人的实际需求和利益。价值检验着重强调人们的实践行为及其结果是否合理,是否合需要性、合目的性、合社会正当性等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价值信仰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就此达到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终目标,而是要以实践的标准去践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信仰,将主流意识形态由“行之于身”到“行之于行”,把头脑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观念切实践行到每个人各自的身体力行中去。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检验,一方面是以价值信仰检验实践,即以具体的实践行为为检验对象,检验其是否符合个人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以价值信仰改进实践,即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引下改进实践,使之符合主流意识形态价值检验的尺度和要求。因此,价值检验法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发挥了主流意识形态价值信仰的最大效能,使得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只是一种价值要求和尺度,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
  总之,价值分析法、价值灌输法、价值澄清法、价值推理法、价值检验法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五种价值实现方法,在满足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需要、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认知、优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选择、树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理想、践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信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价值实现方法的共同点在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既注重大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又关切大学生生活的具体实践,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成人成才全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还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18.
  [2]李笃武.社会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9-22.
  [3]王玉婷,王新山.试论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影响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78-80.
  [4]王晓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34.
  [5]陈淑雅.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控制理论[D].郑州:河南大学,
  2012.
  [6]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5):102.
  [7]陆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当代大学生信仰基础[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7-60.
  [8]吴自斌.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8.
  [9]杨大燕.价值澄清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J].学理论,2010,(5):140.
  [10]赖金良.价值推理的逻辑程序及其局限性[J].浙江社会科学,
  1994,(6):57.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在电气工程领域发展特点及社会对电气工程人才需求均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对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改革具有很强的必要性。详解介绍了广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新版培养方案,从专业方向、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论述了与原培养方案相比,新版培养方案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其合理性。  关键词:电气工程;培养方案;改革;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王晓刚(1976-),男,
期刊
摘要: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灵魂,创新型文化构建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研究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学创新文化发展方面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以及探寻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的规律和途径,这不仅丰富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而且对于深化大学职能的重要认识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创新教育;文化传承;职能  作者简介:袁川(1980-),男,贵州黔西人,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华中师
期刊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从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对塔里木大学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调查,目的是发现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便提高教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调查问卷;模块功能  作者简介:杨可晗(1970-),女,甘肃白银人,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马琼(1968-),男,甘肃定西人,塔里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新疆 阿
期刊
摘要:“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计划是2004年由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启动的一项旨在加强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诚信教育,在研究生院学校中推进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的研究与示范项目。简要梳理了该项目,并对项目实施后提出的改进措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该项目的实施及其改进措施对我国开展对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美国;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计划;改进措施  作
期刊
摘要:分析了我国对核安全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介绍了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创办历程,并从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优选和自编核特色教材、建设核安全特色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以期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型的核安全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以适应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核安全工程;核安全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建
期刊
摘要: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队伍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其整体结构和素质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阐述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性,并在剖析广西师范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现状基础上,提出当前高校加强服务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思考  作者简介:李群英(1970-),女,广西合浦人,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校评建办副主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研究生数理统计教学的现状,针对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借助数理统计教学平台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伍度志(1975-),男,湖南新邵人,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基础部,副教授;但琦(1965-),女,重庆人,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基础部,教授。(重庆 400311)  基
期刊
摘要: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土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对土力学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土力学;应用型本科;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王蕊(1975-),女,江苏涟水人,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陈葶
期刊
摘要:实现课堂互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成功的关键。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已成为课堂教学首选的新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定位准确,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有保证。课堂互动中教学内容的创新,主要在于教师讲授内容的常讲常新,学生在互动参与中内容的创新。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计划实施的中心环节,课堂互动中教学方法和形式的改革至关重要,需要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架起教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点,从医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入手,分析其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从思想上重视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为主,加强医学生的见、实习工作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措施,以期达到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医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障碍  作者简介:张维(1971-),女,天津人,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学办公室;曾媛(1969-),女,天津人,天津医科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