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每天收到多少封感恩信?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idzhang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湖北襄樊市的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受助资格,理由是“不懂感恩”。我不就事论事,倒想请教捐助者:“你为什么做公益事业?”回答肯定是:“为了回报社会。”既然是“回报”,那么理应只付出不索取,可现在,回报者居然要求被回报者“感恩”!这不叫公益事业、不叫慈善,甚至连“施舍”都谈不上,而是做买卖。不知道热衷慈善的比尔·盖茨每天要收到多少封“感恩信”!
  我十分同情那5名贫困学子。他们首先是高昂学费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学费高得如此离谱,他们还会如此窘迫吗?他们又是制度缺陷的受害者——如果救济制度有效、奖学金制度完善,他们还需要仰人鼻息吗?总之,他们是一群权利遭到践踏的被损害者,才不得不接受“慈善”。
  取消贫困学子的受助资格,会起到什么效果呢?这是一种惩罚,而单纯的惩罚只能导致畏惧。换言之。鉴于教训,其他受助学生以后会及时向捐助者汇报情况、献上溢美之词;同时,他们会更深地隐藏自己的内心。因为他们懂了,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想收获“感恩”的捐助者,却并不愿意关心、了解、体会自己的真实想法。
  讨厌关于助学的新闻。画面上那一张张感激涕零的脸,老实说,让我想起“奴性”一词。什么是道德?我想道德首先得让人活,让人死的“道德标准”本身最不道德;其次得让人活得有尊严,一个低三下四的人,我们不会说他“道德高尚”。但从上述种种“感恩表演”中,我看到的简直是强迫人痛哭流涕的“道德”;它不是让人活得有尊严。而是要让人活得像牛马。
  由此我还想到:贫困学子为何非得“品学兼优”才有资格获得援助?助學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让受助者好好学习吧?就是说,“好好学习”是助学的目的;可现在又把“学习优秀”作为助学的前提条件,我搞不懂这算什么逻辑。如果我们承认贫困是吃人的,就不该设立这个苛刻的标准。“品学不优”的贫困学子难道不是更需要帮助吗?
  近些年有个风气,一提“道德沦丧”就把棒子打到80后身上,仿佛我们是犬儒主义盛行的罪魁,包括此次由大学生“不感恩”惹起的风波。对此本80后是有腹诽的:人应该善良、不能太自私、要会“感恩”;但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公民,有公民权利,如免于饿死的权利、免于恐惧的权利、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言论自由的权利等。权利遭到侵犯,要抗争;得到保障,那是正常的,感什么恩?!
  或许是被贫困学子的“冷漠”所刺激,“感恩”忽然热门起来。感恩,我不反对;要提醒的是,别把感恩提升到“文化”高度。学者林毓生先生说:“一个民族特别注重道德感情、注重仁爱,容易产生奴性文化。好比我很穷、你有钱,你对我很同情,很好,人格的光辉……但是这变成主流文化,就不容易产生真正的民主自由所界定的独立……感恩文化容易变成你说什么,我就赞成你。没办法坚持自己的意见,没办法独立嘛!产生独立要有个基石!”
  我们欠缺的不是混淆权利和义务的“感恩文化”,而是独立的基石——公民教育。
  
  (曹腾飞 荐 詹发文 图)
其他文献
“如果一种符号是从外界引进的,而不是被引导到原始的活动中去……便是一种空洞的纯粹的符号,它是僵死的和贫乏的东西。”“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可求到的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域的人们在和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一个人在既定的地域文化中生活久了,他的身心和周围的一草一
期刊
《晚秋初冬》如诗如画。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个值得感叹的瞬间,笔触随着周边事物的变化而静静地游移,似一夜之间秋去冬来,伴着寒意是这样的匆匆。一幅带有淡淡凄然的晚秋初冬图景闪现在我们眼前,显现出一种宁静状态下平和的心态和哲人般的沉思,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孤寂、感伤而又从容、豁达的心境,更能体会到他对自然的热爱。  带着一种对自然深切爱恋,作者静观自然,在静态的心境中描绘自然界的动态,在动态的景物变化
期刊
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2012年《开学第一课》,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以“发现美、传递美、创造美、和谐美”为轴线,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完善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分析发现,这一主题符合当今学生的心理需求,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以通过美育来实现。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其价值在于培养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全的审美能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的人。反应在教育
期刊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妈妈问自己五岁的儿子一个问题:“有一天,你和妈妈一起出去玩。两个人都渴了,但是没有水,只有你的小书包里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办呢?”小男孩说:“我会两个苹果都咬一口。”虽然孩子还不谙世事,但妈妈的心里忍不住还是有些失落,她刚想开口训斥孩子几句,然后教育他该怎样做,但就在话还没出口的一刹那,她转了个念头,然后和颜悦色地问孩子:“告诉妈妈,为什么呢?”小男孩天真稚气地回答:
期刊
教育,这是一个人类永远难解的题。坚守梦想或许是解题的一种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俗人,也许永远都无法脱俗。但,只要你是一个教育者,就永远不应该去从俗,乃至媚俗,永远不应该在理想面前逃避——即便在现实中遭受打击、经历挫折,我们也不应该放弃追求理想的权利与自己当初的梦!惟有当你用理想之柱撑起一片天空时,惟有当你用理想之泉滋润、浇灌心田时,你的内心才会变得充实、澄澈和温润!也只有当你的
期刊
6月1日,学生们的节日。  学校里班主任们领着学生忙碌着,念童谣、写贺卡、排节目、练表演……  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让我想起了十五年前:  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  那一年,我什么都不懂。  那一年,我成了初中一年级四十多位学生的班主任。  往事如昨,依然清晰。  那时的我,其实自己也还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什么教育艺术,什么班级管理,什么学生心理,啥也不懂。跌撞中,摸索中,我和学生们一起经历着、成
期刊
2012年8月我有幸代表苏州,也代表江苏省,作为语文老师的代表来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2011—2012年度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和来自全国18个省的31位语文老师一起进驻香港教育局,支持香港语文教育,帮助规划学校课程,培训语文教师。在这一年中,我们除了在香港教育局语文教育支持中心为自己所支持的两所学校工作外,还考察了十几所教育设施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确,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试问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其实,故事就是点燃智慧的火焰,道德叙事是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它用故事讲述生活,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它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传统经典与生活故事相辅
期刊
2012年9月22日至26日,“江苏省学科领军人才高级研修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中学数学特级教师高研班”一行23人,赴台湾进行短期的教育考察。  考察行程短暂,我对台湾高中教育现状的了解仅是浮光掠影,但同祖同宗的文化根基,六十多年的政治割裂,使台湾的教育给我一种熟悉中透着陌生、平淡中透着新鲜的强烈冲击。在追记台湾之行时,我把这种点点滴滴碎片状的感受概括为“同根异枝花也艳”。  一、“火凤凰”与“板凳哥”
期刊
最近我镇举行小学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活动,执教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一文。  这节公开课效果还不错,得到了校领导和评委老师的好评,我知道那是领导对我的鼓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如何开展探究性阅读,使课堂充满活力呢?本课的教学,带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这篇课文重点讲述了“我”与母亲的对话,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