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tmd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本土文化面临考验、不同文化差异较大、阅历与见识妨碍交流等问题,提出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依托节日活动、课程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建设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制度文化,促进留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畅通中外师生文化交流平台。
  【关键词】国际化  高职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C-0074-02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积极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越来越多学生到中国留学,广西2018年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15217人,是留学生超1万的省区之一。留学生人数是衡量学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职院校留学生人数增加及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是校园文化国际化的基础与前提。
  在2017年7月1日颁布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中,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合力缔造的精神圭臬,其构成环境对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国际化校园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营造国际性、包容性、开放性、和谐性校园文化。
  广西是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广西首府南宁市,是南宁市政府举办的高校及首批28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之一。该校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承办规模较大、级别较高的国际活动及赛事,吸引了来华留学生、外籍教师到校学习与交流。从2017年招收第一批50名留学生开始,留学生人数每年呈倍数增长,目前每年吸引300多人次留学生到校学习,输送100多名中国学生到国外学习,承办国际活动涉及境外人员达到2000多人次,聘请有美国、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外籍教师。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汇聚在校园,学生能够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交流,接触到越来越多异国他乡的不同文化。
  二、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校园文化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校园硬文化与校园软文化。校园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如校园建筑、学校设备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是国际化校园文化的内核,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本文仅研究校园文化的内核—— 校园软文化。校园软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制度等多元要素的综合显现,国际化的校园文化需要多国文化在校园交流中发酵、激荡、传播、发展。在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面临以下问题:
  (一)本土文化面临考验。校园文化在国际文化与本校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因此,我们在实践探索时,要思考如何在发展中坚守、发扬原有的本土文化。高职校园文化根植于特定的校园环境,厚植于相对闭合的学校教育教学各项活动中。从文化特性看,随着校园人员的变更、制度的更迭,会不断有选择性地吸收外來的文化,存在一个与外界变换、不断嬗变的开放过程。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国内外人员的流动也会使校园文化发生变化。这使得本土文化受到较大的冲击。
  (二)不同文化差异较大。文化差异是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回避的客观问题。制度文化建设不单要考虑习俗习惯的区别,还要考虑文化的差异及宗教信仰的不同。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学生,大多恪守规章制度,敬畏管理者,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及外籍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制度的接受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不仅要考虑国人的思维,还要考虑外籍人士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制度的制定调研要充分,要多借鉴国外成熟的留学生管理经验,在主流文化允许范围内厘定制度的边界和内容,例如宿舍管理制度要考虑到来华人士的思维、隐私、习俗的要求。
  (三)阅历与见识妨碍交流。在高职院校中有近四成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或偏远农村,平时更多地专注于技术的学习及技能的习得,多数英语水平不高。而学生的语言水平极大地影响其与留学生的交流,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外语自信,阻碍了中外学生间的深入交流与互动。而来华留学的外籍学生多没有在我国的生活阅历,汉语基础薄弱,在融入校园文化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三、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一)依托节日活动、课程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文化差异是建设国际化校园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国外的各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生活态度、道德标准等意识形态内容不断涌入,与固有的校园文化碰撞、融合与发展,校园文化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异域文化、异质文化的影响。在国际化校园环境中,文化自信是建设国际化高职校园文化的前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积极提供跨文化交流平台,组织策划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活动,向来华留学生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努力传播中华文化,践行文化自信,努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在传播中增强自信。学校努力培养具有中国立场、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优秀人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在课程设置方面,对于中国学生特别是即将输出留学的学生,除了开设英语、泰语、越南语及外国文化鉴赏等外语课程,还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拥有一定程度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能够在国际交流中传递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道义。综合实践课程是留学生课程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板块,是留学生走出课堂、接触校园与社会、感受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根据《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要求,除了开设一定的汉语语言课程外,还开设本土传统文化的课程,提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及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的理解。   在国际化校园背景下,多元文化碰撞与冲突、交融与共生,校园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应引导中国学生既要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又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同时要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知中国。只有让中国学生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更好地把握方向,为国际校园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贡献力量。
  (二)建设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制度文化,促进留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群体中通行的规范准则、道德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是维系学校正常管理及运转的重要保障机制。高校制度文化决定了国际化校园跨文化交流的规模、层次和水平。
  国际化校园文化在平等、友好、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原则。当校园文化的当事人心理存在距离甚至是敌视时,是不能有效进行交流与互动的。与校园文化国际化相适应的制度文化,能让更多中国学生在校园内便捷地体验到国际丰富多彩的元素,也让留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中国的新环境。另外,国际化也可能会消解、动摇原有的校园文化,出现文化同质化。因此,学校的制度文化要与国际化相适应,同时坚守本校的优秀文化传统。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对来华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并不是“等同化”,既对中外学生一视同仁,为中外学生提供平等一致的管理服务,也考虑到赴华留学生风俗习惯及语言文化存在的差异,兼顾公平合理。在教育教学方面,在共享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增加有效的辅导体系,向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业帮扶;在管理服务方面,注意原则与灵活的统一,促进多国学生的和谐交流。同时,要求留学生每年至少参加30小时的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方可获得奖学金资格,促进留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共同建设国际化校园文化。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内大多职业院校一样,积极与国外同类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目前该校共有外国留学生近300人,来自各大洲,主要来学习国际商务或“技能+语言”。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每年“三月三”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在大量外宾云集南宁之际,都会承办外事活动或组织国际沙龙,为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每年4月,迎接泰国交流生,举办庆祝泰国泼水节活动;每年5月,邀请越南留学生及越南使馆人员开展“越友趣”文艺活动;每年6月,组织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外语戏剧节等活动。同时通过聘请经验丰富的美国、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外籍教师到校任教,在共同提升相关专业建设的同时,为建设国际化校园提供支持。
  (三)畅通中外师生文化交流平台。中外师生文化交流平台主要包括线下和线上的交流平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搭建中外师生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线下活动的非语言行为,以体育、文艺活动为交流桥梁。每年留学生刚来,往往组织足球、篮球友谊赛及舞蹈演出活动等,弘扬體育人文精神,消除语言交流障碍,在交流与合作初期增进中外师生的了解和友谊。这是中外师生在语言交流还不畅通的初期的主要交流方式。学生普遍认为举办文艺活动和节日联欢是快速促进交流的有效方式。
  第二步是线下的学生课程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及公益活动。在课外,学校有组织地开展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并统筹安排中外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活动的开展不局限于浅尝辄止的参观访问,而是开展深层次的体验与实践活动,激发留学生参与校园文化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鼓励留学生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四点半课堂”等公益活动,参与暑期“三下乡”及教育帮扶基地建设活动等,在活动中加强交流互动。
  第三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交流。年轻的学生热衷于线上交流,在对相互有了初步了解,在语言交流有所增进后,往往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交流。中外师生主要是通过微信交流群及校园网络的交流平台进行交流,网络平台成为中外师生跨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
  高职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坚持本校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对多元文化兼收并蓄,方能顺利推进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苏春.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不确定性视域里建设国际化校园文化[J].教育与职业,2018(9)
  [2]张璐.高校跨文化建设对推进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实效路径研究——以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跨文化交流中心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
  [3]张小燕.建立国际化校园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0(5)
  [4]李子云.国际化视野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挑战与策略[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5]王艳红.国际化视野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研究[J].国际化视野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研究,2012(5)
  [6]谢守成.国际化视野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挑战与对策——以协同学为分析框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0)
  [7]赵爽,张蓝予,胡晓琼.国际化校园中国文化传播特色路径探究[J].文学教育,2019(9)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现代学徒制与农业林业类人才的涵义,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农业林业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并提出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农业林业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农业林业类人才培养模式 保障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C-0110-03  我国历来重视农业林业类产业的发展,由于各类院校对于农业林业类人才培养较为守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B-SLIM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的内涵,提出将信息化技术与B-SLIM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应用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并基于B-SLIM模式的教学环节,以《新境界职业英语》第六单元Recruitment为例进行教学实践。  【关键词】大学英语 信息化教学 教学方法 B-SLIM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C-0140-02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离不开中学课堂教学案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校与中学应共同开发和利用中学课堂教学案例资源,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推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C-0128-02  案例教学法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教学模式。教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广西高职院校开展龙狮运动教学现状,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开展龙狮运动的策略:建设舞龙舞狮师资队伍,为龙狮运动教学、训练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开设舞龙舞狮课程,为龙狮运动推广提供沃土环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龙狮运动技术提供提高平台。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 龙狮运动教学 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取向,分析乡村振兴、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三者之间的关系,广西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现状,从加强职业院校自身建设、通过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激活乡土人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等方面提出广西职业教育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取向。  【关键词】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从被调查者对个人的发展定位、实现个人发展定位最需要加强的方面、能否胜任当前的教学工作、参加培训的原因、教学培训方面需求、理想中的教师培训等方面调查分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及培训需求等情况,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教师自身身份认同问题、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与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契合度不高问题,提出转变青年教师思想观念、引导青年教师做好专业发展规划、探索与青年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将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农民画艺术应用于高校设计课程教学,提出在设计教学中应注重对侗族农民画艺术文化寓意的挖掘,将蕴含侗族传统审美精神的农民画艺术融入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并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对农民画艺术进行衍生产品开发,从而将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及农民画艺术的审美性与侗族文化传承性相结合,实现文化、艺术、经济的共赢。  【关键词】侗族农民画 民族元素 设计课程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精准扶贫与推广普通话相结合的必要性,针对精准扶贫与推普工作结合面临的思想观念滞后、农村推普的力度不足、青壮年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各部门承担的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论述实现推普与脱贫相结合的主要策略:提高站位,明确职责;扭转观念,扶智通语;产业引导,搭建平台;落实分工,多方联动;强化督导,消除短板;突出重点,凸显功能;培训骨干,夯实队伍;精准定位,营造氛围。  【关键词】精准扶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探讨现代学徒制的作用和意义,针对现代学徒制实施中政府缺乏宏观层面的统筹、学校的制度建设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广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国家从宏观层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学校细化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和考核考评机制、企业利用好现代学徒制模式储备优秀人才等改进建议,推进现代学徒制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应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高职教育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教学模式 改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課程为例阐述产教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基本理念,提出采用“翻转课堂+小组汇报+教师总结”的形式优化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实践中优质网络资源有限、实训条件有限、高校教师幼教经验有限等问题,提出建立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丰富实训材料和拓展平台、为教师提供到幼儿园交流的机会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 学前教育专业 课堂教学质量 优化 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  【中图分类号】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