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与抉择的重奏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边的老人》是《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高二选修)的开篇课文。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因为单元话题使然,往往围绕“叙述”展开,或介绍叙述人称,或分析叙述角度,却疏忽了对小说主题的挖掘。笔者以为,教师引领学生探究本文主题对于“培养学生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大有好处,更何况“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本身就列本单元教学目标的第一条。
  很显然,这是一篇战争题材的作品,反映的是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但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并不局限于此。作者海明威没有去写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也没有去写两军对垒、血腥撕杀的场面,而是从前线退居后方,定格在一座行将陷落的小桥上,写一个从即将被敌人占领的城市中逃出来的老人。与众不同的选材,加上含而不露的笔触,使文本有更深的内涵可以挖掘。笔者觉得,如果能牢牢抓住文中老人的两次抉择,再结合具体语言的分析就能化繁为简,引领学生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领悟小说的题旨。
  第一次抉择:面对家乡,留还是不留
  战争对于所有的小人物来说具有无法抗拒、不可回避的特征。人在战争面前始终是渺小并处于劣势的,所以战争对人的伤害在所难免,它的残酷性也会表露无遗。但当这样的一场人间灾难无情地附加在一个手无寸铁的平凡、渺小而虚弱的老人身上,其悲剧性就被瞬间放大了。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抛下了。”
  ……
  “你只得抛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在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这段简短的对话还原了当时老人离家时的情形。我们可以很容易去推想,敌人兵临老人的家乡——圣卡洛斯城下时,全城百姓惊慌失措,都已夺路而逃。但危险来临时老人似乎没有走的意思,生活似乎也没有多大改变,平淡地告诉“我”他平常的生活“待在那儿照料小动物”,而没有讲述当时“那儿”是怎样的危险。老人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并且他是在外人(上尉)的告诫中(炮火不饶人),以及“上尉”的促使(叫我走)下才离开的。他似乎没有意识到炮火的危险性,需要别人提醒,他才稍有醒悟;需要别人促使他离开,他才会去思考留还是走的问题。最后他在“摇着头”,身不由己的情况下,“只得”万般无奈地弃心爱的小动物于不顾,抛弃它们,离开家乡。
  老人的不舍是可以理解的:老人年事已高,孤苦伶仃却还要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再者小动物对于老人来讲不是家里豢养的简单牲畜,也不是普遍意义的宠物,因为“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对于“没家”的,“只有”那些小动物的老人,他的家的概念完全寄托在小动物身上,完全超越了生死的威胁。虽然老人最终还是离开了家乡,但随之而来的是逃难路上的举步维艰;对小动物无人照料,生死未卜的无限牵挂。战争背景下老人的故园之情是多么让人同情,同时老人自身难保时的人性之美又是何其耀眼啊!
  第二次抉择:面对生死,走还是不走
  第一次抉择时,在上尉的劝导下,老人艰难地选择“不留”。76岁的他随后艰难地走了12公里。逃亡路上老人精疲力竭,最终瘫坐在桥边,一坐就是大半天。现在,老人同样面临敌军紧逼的严峻形势,同样有一名好心的士兵——“我”上前劝导他离开,跨过横在面前的浮桥。在小说中这桥已不是一般的桥,而是关乎存亡的生死桥。在桥的一边,潜藏着危险,但那里却有着老人的家和他心爱的小动物;在桥的另一边,目前还是属于安全地带,但对老人来说,安全与否却是没有多大意义。因为那是一块异乡客地,是他所不了解的地方,“没有熟人”的地方。之前老人听从了上尉,人离开了家乡,避过了危险,但心却留在了那里,丢了“魂”,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现在,类似的一幕再次发生,老人会如何选择,走还是不走?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76岁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非常感谢你,再次非常感谢你。”
  ……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在“我”与老人简短的对话中,在“我”的劝诫(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引导(“那儿”不远处有卡车)之下,老人的确有走的想法:老人告诉“我”“待一会”“再走”;他会主动询问“卡车往哪儿开”,也在试图寻求一条出路,希望卡车去的地方有“熟人”,可以安身;甚至在其后老人也试着“撑起来”,准备与我一起跨过浮桥。遗憾的是老人“又”“坐了下去”。联系之前“我”的叙述交代,如“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老人又似乎根本没有走的迹象。
  文中的对话,由“我”的“劝离”与老人的“不动”构成了鲜明对比;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背景是人们仓皇出逃,嘈杂慌乱的大场面,眼前景象却是一个“一动不动”、形单影只的小角色——老人,同样构成鲜明对比,以动衬静,足以烘托老人的无奈、迷惘;更值得注意的是老人的身体静止不动,但其内心却是愁苦不堪,千回百转,无限辛酸。老人关心小动物安危的四次“问询式的唠叨”就是集中体现: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
  “嗯,(鸽子)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老人的唠叨使我联想起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老人孤苦无依,膝下无子,与他相依为命的是他精心饲养的一只猫, 两只山羊和四对鸽子。故乡和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他生命的依托, 也是他心灵的归宿。所以炮火中“撇”下它们,老人的悲戚之情决不亚于祥林嫂失去“阿毛”。从老人几乎是连续的四次并且是一样的问询中,我们可以想象他是多么希望“别人分担他的忧虑”,得到“我”的宽慰啊!这一如《祝福》中祥林嫂关于灵魂有无般悲凄地追问,任何人都无法给出有说服力的回答。鲁迅借助“我”以“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来搪塞祥林嫂;海明威虽然想借助“我”安抚老人,并把老人带离战争,但一切都是惘然。“我”没有给老人心理上加重负担,多少让他感受到关怀算是不错的了。可以说,“我”再有力、再生动、再真诚的宽慰在无情的炮火面前都是苍白的、毫无益处的,但对于读者而言却读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逼迫晚景凄凉的老人走上了颠沛流离的不归之路,战争正无情地吞噬着老人的最后一丝温情。
  “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他都始终没有挪动。体力不支、“疲惫不堪”肯定是客观原因,但主观上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老人对家园(小动物)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一个76岁高龄的孤独老人,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精神的寄托和慰藉,他求生的欲望怎么会强烈呢!
  结束语:在抉择中痛苦,在痛苦中抉择
  抉择是痛苦的,但更痛苦的是在这场灾难面前,老人不得不直接面对这场抉择,更可怕的是他又恰恰是无法抉择的。因为任何一种抉择都意味着灵魂与肉体的分割。站在天平中心的老人无论走向哪端,等待他的都将是死亡,不是身死,即是心死。那老人如果以待在桥边、不作选择作为自己的最后抉择,结果会怎么样呢?
  故事的尾声又是另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曾经车水马龙的浮桥上空“天气阴沉,乌云密布”,四周已经变得静悄悄了。在这幕灰暗的画面里,在这片死一般的寂静中,老人“木然”的喃喃自语“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老人将何去何从已无需赘言了!我倒清晰地记得鲁迅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凄惨死去的那晚的天气:在“旧历的年底”,天空中有“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天色”“阴暗”,下着“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的雪……
  不管怎样,在这个“微不足道”的老人身上,真真切切地闪烁着坚毅顽强的火花,饱含着温柔慈爱的真情。他不惧怕正在推进中的凶恶敌人,一心惦念着自己的家,牵挂着那些无人照看的小动物。在他的心灵深处,更多的不是考虑自己的安危,而是忧虑那些可怜的小动物的生死。因此,老人在浮桥边坐了下来,成为了一座耐人寻味、足以让人感叹的雕像。
  (作者单位:衢州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近年来,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也达到百万,不得不说合理用药很重要。  很多人没有看药品说明书的习惯,觉得专业词汇太多,看不懂。但是有些内容,吃药之前你必须要掌握。  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成分还是需要了解下。核对一下几种药之间主要成分有没有一样的,如果有就不要一起吃,因为同一种成分重
教学反思,就是要求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它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且有助于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提高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  那么,怎样的教学反思才是有意义的呢?根据上课的一些经验和观察体会,笔者以为,要想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教学反思,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具体的教学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师生间是否有共鸣,是一节语文课成败的关键。常听见一些教师上完课后说:“我的课本来设计得很好,可学生不配合,像木头一样没反应,讲到精彩的地方,他们也是一脸的漠然,气氛沉闷得令人窒息。”这就是课堂上师生间没有共鸣的表现。碰到这种情况,很多教师只会怪学生,没有从根本上去找原因。  共鸣是在双方、多方间产生的,它的产生要有基础,要有共鸣点。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虽然教师的巴掌举
据“自然新闻网”近期报道,镁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质,在体内多种酶的反应中发挥作用。食用富含镁的食物,如鳄梨和坚果,是预防镁缺乏和保持整体健康的较好方法。   为什么镁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根据医学专家威尔·科尔博士的说法,镁是人体第四丰富的矿物质。然而,它也是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物质之一。科尔指出,许多人患有镁缺乏症。   人的身体需要镁来维持血糖平衡、血压调节、DNA合成、能量产生和神经功能等
一  咕嘟咕嘟……咣當咣当……病床上的贺明贵睁不开眼,只得竖起耳朵,却还是听不清。有生以来第一次,老贺觉得自己被放倒了。  迷离间,老贺猜想:咕嘟咕嘟大概是喝酒吧,不废话,一口闷;咣当咣当应该是火车,是车轮压过大西北的铁轨,去往一处处边关要塞。  这是哪里?我又要去哪里?  咕嘟咣当,咣当咕嘟,声音与声音相互纠缠,相互碰撞,一道光从撞击出的裂痕照射进来。二  贺明贵刚满十八岁,便套上厂里买来的警服
有效的咳嗽排痰是食管癌患者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措施之一,所以食管癌患者术后要学会及时有效咳痰,若无痰要轻缓咳嗽。如咳嗽排痰无力,也可练习吹气球,此方法效果明显。如果患者颈部有伤口,咳嗽或吹气球的时候,需用力按压颈部伤口进行保护。  常用排痰方法:  拍背排痰:患者咳嗽、排痰时,最好采用坐位或半卧位,嘱患者用手按住伤口,陪伴者用手扶住患者,一手五指并拢呈空杯状,利用腕力从肺底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快速
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以“我”这个小伙计的口吻,叙述了在鲁镇成亨酒店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写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可怜而又可悲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文中除了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外,还塑造了“我”的形象。笔者认为:“我”虽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但是,“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同情者。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者。
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选用了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桥边的老人》。小说中直接交代“老人”位置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开篇首句:“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一处是第34段:“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显然,若以“路旁的老人”或“路边的老人”为题亦未尝不可,为何舍近求远,非用“桥边的老人”为题呢?  当然,作品中写“桥”的笔墨远远多于写“
42岁的谢先生3年前开始频繁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等症状,辗转就医后,近日终于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专科斩除了“病根”——胰岛素瘤。专家提醒,如果频繁出现空腹或劳动后发作的头晕、心悸及出冷汗等症状,未必是低血糖,要警惕胰岛素瘤的可能性。   胰岛素瘤是功能型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的一类,此类肿瘤为潜在恶性肿瘤。谢先生入院后,放射科对其CT、MRI检查结果进行了会诊。随后,消化内科医生为他进行
古诗词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古诗词语言含蓄精练,距离现在又年代久远,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又常常是一个难点。究竟该怎样教好古诗词?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感、多悟。    一、多些朗读,少些讲解    一诗到手,要想明白其意,第一步就是读,老师如此,学生也应该这样。可是在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的声音太少,老师讲解的力度太大。常常是蜻蜓点水地朗读之后,老师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