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芳撷翠躬亲行 含英咀美故土情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wei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
  传统文化有着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依附载体:名山大川、寺庙建筑、工艺美术、文化典籍……它们在其各自生发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抱残守缺,固化为明日的黄花与垢土。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都有其影响。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受拒其余风遗响。世界上任何一个强盛、坚韧的民族,无不尊重、坚守、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己本民族的独特性;而一个丢弃自己民族文化精髓的民族,是没有骨头的,是失败可悲的民族!
  传统文化是历史对我们的馈赠,每个炎黄子孙无时无刻不浸润其间,举手投足之间,呼吸吐呐之中,触及的无不是潺潺流淌的文化之脉。传统文化走进教学,抑或教学选择传统文化,这其实是极自然而然之事。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激发起浓厚的兴趣,引领他们进入这一“洞天”,从而传承古老悠久、博大沉甸的中华文化与文明。
  先让我们审视一下当前的教学,勿庸避讳,存在不少弊端。特别是阅读教学时,教师习惯于做个“庖丁”,将一篇篇美文“肢解”为若干部分,设计成一个个毫无生气的问题,直到认为达到讲深讲透的程度;而学生在教师乏味的“肢解”和提问中,品尝到的不是一份“文化大餐”,反而逐渐模糊了原已感知到的完整情节与形象。这样,他们既体会不到作者创作时的审美意义,也无法借助作品再创自己的个性,表达出自我,如此,学习自然了无趣味。此外,忽视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忽视挖掘文章中积淀着的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价值,这也是造成语文教育失误的又一重要病症。正如教育理论家杨东平所评:“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可见对传统文化的丢弃,会使我们变得越来越飘零、浮躁。因而,语文教学就必须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精华的重任,努力引领学生感受其美,热爱沉淀其中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要激发出学生对有着巨大时代隔膜、情感差距的传统文化的兴趣,这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体验活动。所谓“体验”,就是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活动,它更多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种种体会和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语文学习就是一个积累和感悟的过程,更是一种经历、情感与精神的体验,甚至是一种生命体验。如何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把学生的内在兴趣真正激发起来,只靠课堂上一些贫乏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经历;同时,还须由课内导向课外,使学生的体验得到充分延展。下面分而述之。
  首先,创设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情境,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个性,以探究激趣。在课堂中,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如影视、录像、图片、文字资料等,引导学生增强对传统文化承载实体形象的感受与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尽可能地接近曾经的现实,贴近传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的不是教师常规的理性分析和抽象的逻辑判断,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为了使教学有效,甚至可以经常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基于某种模式而随时准备超越模式,教学就能从单一走向自由,进入一个开放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这也正验证了古人之谓“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总之,教师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切实的个体体验中,使其理解文本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感受传统文化所传递出来的震撼。从而,启迪思想,熏陶感情,愉悦审美;进而扩展眼界,拨动心弦,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启发。
  由此可见,课堂内容不能预设,也无法预设,否则,学生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他们的情感体验终将无法唤起。理想的课堂形式应是呈开放式的,让学生能各展其能,从而获得一份独特的感性体验。美籍华人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介绍了美国教学的几个特点:其一,能为孩子的独立思考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让孩子在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思考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让孩子学会进攻型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课堂中,他们喜欢进行各种有趣的辩论。确立辩题后,学生们自行查阅资料、准备材料,在辩论时学会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在辩论过程中,老师不会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达哪怕只言片语,不会利用其特殊地位来干预辩论,老师绝对不允许把自己的见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绝不允许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其二,十分讲究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其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在小学侧重的是对孩子收集材料、独立提问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到了中学,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能力,则成为培养重点。在研究结束之前,教师不对选题及研究过程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在学生提出要求之时,教师为学生在收集资料方面提供参考意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这些中美教学的差异中所透现出来的理念,可能会对我们的教学有诸多的启示。
  其次,“破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通过游历体验,走近传统文化的各种“实体”。作为学生,不可能能游遍华夏神州,但不妨先关注身边的文物古迹、风物人情,通过参观、访问等实地踏看,去感受生养自己的那土那水,这样,就不仅是“趣”的问题了,更是关乎“情”了。正如余秋雨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色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这种深沉的体验课堂中是无法获得的,它是一个过程,是在亲历后获得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体味。它从亲历的实践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而学生的亲历是与情感同生共存,因为“亲历”最容易激发情感。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不乏蕴含丰富传统文化因子、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包含着丰富浩繁的历史画卷和社会生活、人文内容和思想精粹、心路历程以及人生哲理,多方面地表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艺术之美……引领学生去感受其绚烂之美,品味其深厚蕴意,需要教师用心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鼓励他们进行或间接或直接的体验活动,去关注身边的文化古迹,走进文化现场;同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相关资料与指导建议,满足他们的文学期待和审美需求。
  [作者通联:浙江绍兴鉴湖中学]
其他文献
作为二十世纪上半期英国最有思想和个性的作家,奥威尔一向被认为是“反极权”与“反乌托邦”的斗士,这在他最重要的两部小说《动物农场》与《一九八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奥威尔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怀着无比沉重和悲悯的情怀直面社会的苦难和极权的压迫,以极大的勇气用身体力行的方式体验着下层民众的贫困与失落,对人类的困境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与同情,充分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尊严,难怪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短篇
高考题语言运用题的复习,历来都是就题练题,即使是举一反三的类题训练,收效也甚微。与其在一种题型上反复训练,重复机械低效劳动,还不如借助这道题,挖掘其内在蕴藏的“剩余价值”,来迁移提升学生对于其他题目的解题水平,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试卷的得分情况,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都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作为标志性评价方式的
任何课堂教学都需要有支撑性的策略。传统的语文课堂,致力于“再现”,而与此相关的支撑性的策略便有:使“满堂灌”的意图得以顺利贯彻的“独白”,使“满堂问”的做法得以坚决落实的连珠炮似的“追问”,使“填鸭式”的行为得以有力实施的教师自问自答的“设问”,使“语文教学理科化”的想法得以有效操作的“以练带讲”,使“线性模式”的思路得以大力推行的“多媒体技术”,等等。当然,这些策略在“生成课堂”上也是需要的,不
《背影》毫无疑问是初中语文的一篇经典,许多今天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在学生时代就是读着《背影》过来的。或许正是因为在许多国人的意识中,《背影》已经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阅读篇章,所以当出现《背影》退出语文教材的传闻时,舆论可谓一片哗然。  将视线从社会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围绕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有可能将对文章的解读推向更深的深度。而有一个初听不那么引人注意的问题在细细琢磨之后,欲发显示
论述类文本阅读应该教什么?这一直是老师们在思考的问题。从高考要求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点主要是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探究三个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有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有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有对语言特色的分析,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意思的概括;还有对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等。这些充分反映了考纲对考生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考查的基
去年,我校两位教师为准备市级讲课比赛,先后奉献了两节公开课。两位教师各有所长,评课老师们莫衷一是,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我们先来看看两位老师的上课思路。  第一位教师上的是鲁迅的《故乡》一课。他上课的思路很传统,主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展开。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人物的手法,从而分析出人物形象,再通过探究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揭示文章的主题。这样的课,可以说是上得“四平八稳”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已然十分发达,但人类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有渴望飘荡的生命能找到得以安放的居所。让生命安宁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因为城市具有暂时的偶然性,没有稳定的元素供人体味,也就没有固定的文化形态,所以在其意义上不能承载起精神之乡的功能。而乡村以其独有的特质,似乎可以作为生命的最后归宿。刘亮程在一次访谈中也曾说过:“中国人共同的故乡是乡村,乡村既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生存
教学目标:  1.体会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  2.了解作者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理解“境由心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金庸说,大陆“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有人略作统计,说汪曾祺在其作品中提到的美食不下于300种。更有一类“直接点题”的作品,譬如《汪曾祺谈吃》《吃食和文学》《四方饮食》《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地美食各具特色,但令他最难忘怀的,恐
2016年8月12至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创新:语文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京师学堂顺利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康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周作宇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学术委员会第六届理事长周庆元教授、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施仲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
《求乞者》《影的告别》都写于1924年9月24日,又一同发表于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上,说二者是姊妹篇,并不为过,两首散文诗在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惊人地相似。  一  可以肯定地说,这首诗创作的最根本的动因,是“兄弟失和”。但鲁迅绝没有将诗的全部内涵停留在家庭背景的层面,而是借此深入地思索并探讨了更为深刻严峻的社会问题,揭示了造成鲁迅思想苦闷彷徨的原因。  作为周家的长子,鲁迅倾尽心力维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