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走进学生心灵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up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精致、纯美的文学,它有着形象的语言,跳跃的节奏,丰富的内涵,独特的美感,鲜明的个性。读诗,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位;读诗,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读诗,可以让学生的心灵插上翅膀……
  丁云老师曾说过,诗是必须教的,没有诗润泽过的童年是不圆满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在感受诗歌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被吸引,被打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诗是流动的韵律——和奏而歌
  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这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寒来暑往、山川交错都存在着一定的节奏。诗歌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有节奏的语言。郭沫若在《论节奏》里这样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诗的节奏感首先可以表现在句首、句中、句末的押韵上,表现在诗歌结构的错落分行上,当然还可以表现在儿童诗里经常出现的叠词上。我们应该依据诗歌的这些音乐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片段一】
  生: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师:这句话中有个词很奇妙,如果能把这个词读好了,就能读好整个句子。
  生:我觉得要读好“悄悄”这个词。
  师:悄悄的感觉读得真好。像这样的词语,诗中还有哪几个?
  生:轻轻、丝丝、悄悄。
  师:诗歌非常讲究韵律、节奏。读诗的时候,关注这些叠词,注意停顿,一停一顿,诗的味道就出来了。
  让学生体验叠音词“悄悄、轻轻、丝丝”在唇齿间造成的停顿,体会独特的情趣和美感,从而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节奏,融进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从而进行审美活动。
  二、诗是无限的画卷——入画想象
  诗歌是生活的映照,是现实场景的反映。儿童周围的世界更是五彩的、跳跃的。儿童诗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的方式反映儿童世界的。用线条、色彩描绘形象的图画世界,更是唤起儿童想象最直接的形式。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无限想象积极地还原生活画面,透过语言文字感受文字中传递的美好情感。
  【片段二】
  生: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师: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生:在这幅水墨画上,绿绿的垂柳,绿绿的山溪,绿绿的人影。
  生:没准你从这里走过,你的脚也一定会染成绿绿的。
  生:只有蜻蜓是红红的,这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师:想象让我们的朗诵更具内容。谁愿意来读一读?
  “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借着诗歌中的语言文字,想象孩子溪边垂钓的动静结合的多彩画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三、诗是有魔力的文字——炼字品读
  诗歌的语言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更要高于生活。这就要求诗歌语言要精致、优美、丰富,深具感染力。儿童诗的阅读对象是儿童。儿童是活泼的、充满朝气的,因此儿童诗的语言必须生动、形象,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片段三】
  师:同学们,诗歌篇幅不长,但非常讲究用字。在诗中诗人用了一个很有味道的字,把这种快乐迷人的笑表现了出来。
  师:“漾”字还可以用其他哪些词来代替?
  师:“漾”字与“挂”“露”等词相比,哪个更好?
  生:“漾”字写出这个孩子看书的投入、快乐,微笑,是一种甜甜蜜蜜的笑,是幸福的。
  诗是语言的艺术。儿童诗的语言精练,富有概括性。它常常用简约的文字来表达最丰富的内涵。案例中,用同义词与之相比较的方式品味“漾着”,就是让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无限魅力。
  【片段四】
  师: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最美的诗,打雪仗,捉蝌蚪……每每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也想写几句:
  “哪管它小手冻得发红
  捏一个雪球
  你扔我闪乐开了花
  雪地上
  ( )串串快乐脚丫”(留着、画着、跳着)
  师:你能替我出出主意,想想选哪个词比较好呢?
  生:我选“留着”——希望这份快乐能永远留下。
  生:我选“画着”——孩子们多像快乐的小画家,把自己的快乐画在了雪地上。
  生:我选“跳着”——那孩子一跳一蹦的样子还在我脑子里晃着……
  用“留着、画着、跳着”选词说理由等方式进行炼字,表面上只是一种轻松的选择,实际不然,学生在进行对比选择前,调动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悟情、入境,一步步地将自己的思维推向高潮,从而切实调动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审美情趣及对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能力。
  四、诗是有趣的游戏——循诗前行
  一首儿童诗就是一处美景,更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在诗人高恩道的眼里,数字是有性格的,在诗人谢尔的眼里,梦是会冻结的……在儿童诗的创作过程中虽然是讲究技巧的,但更注重内容、文字的有趣、生动。在学写诗歌的过程中,我们更要鼓励孩子们大胆地创作出一首首富有童真、童趣的儿童诗。
  【片段五】
  师:在你的童年里,也一定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情,请选择你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试着写几句话,可以仿照课文中的写法。
  出示场景及要求:登山 画画 游泳 放风筝 吃雪糕 放鞭炮 ……
  师:好诗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
  (当堂交流课堂小练笔)
  师:有人说读诗能让你变得聪明,读诗能让你变得优雅,读诗能让你充满灵性。是啊,在世界的许多地方,12岁的,32岁的,甚至是72岁、82岁的,许许多多人都爱读儿童诗。所以从今天开始,希望你们又多了一份读书的选择,那就是读儿童诗。
  诗歌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个个小诗人,而是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文字带给孩子,希望他们永远向着美好、向着明亮的方向前行……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  《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的内容。该片段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的节选,主要写了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该文人物动作的描写极为细致、准确、生动,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富有很强的地方特点。该文教学,一是使学生在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教育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接受教育过程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在古诗教学中,可以利用想象展现诗中描绘的情景,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体会作者融入的感情。根据不同类型的古诗,让学生进行不同的想象,能很好地促进对古诗的理解。    一、情景性想象    情景性想象指对古诗中所描绘的情形
习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范畴中的地位无可比拟。然观现今,学生习作弊病频现:或避而远之、望而生畏;或语汇贫乏、束手无策;或胡拼乱凑、瞎弄应付;或矫揉造作、模式写作。学生习作的重要性使笔者积极寻求习作教学策略优化之道,并总结出了开展习作教学的四“法”。  一、多读会读,重积累  学生要会习作,除了“留心周围事物”之外,还要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因此,笔者非常注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鼓励学
周一贯老师曾经说过,浙派小语是有“教统”的。如不谈古代和近代浙江先贤们的贡献,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派小语的带头人而言,应首推袁微子先生。袁先生大半辈子从事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不仅为浙江培养了一大批的小语名师,还直接促成了浙派名师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袁先生吸取了陶行知、叶圣陶的“千教万教、教做真人”教育思想,始终从“育人”的高度看待语文和语文教学,主张语文课必须坚持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关键词:浙江四地;小学;专题研讨;教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6-0023-03  为进一步加强宁波、温州、绍兴、舟山四地市之间的体育教学交流,提高区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深入推进《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及其配套用书的实践研修,发挥区域间教研活动的交流与辐射作用,2019年5月19日—21
【摘 要】与散文在语文教材中的突出地位相比,人们对散文阅读教学规律的研究总结却很有限,既缺乏关于散文这种文类的核心知识,也缺少大家都认可的教学模式。散文教学要取得比较好的实效,除了要科学把握散文的特征,更重要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散文要追寻作者的原意,但必须避免太快太早奔向主题和太多跑到文本外去空谈“思想”的误区;二是从追寻方法上而言,要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文经验,通过语言文
江苏的管建刚老师在《“发现”与“观察”:孰重孰轻?》(《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六期)一文中指出:“作文教学只有大力着眼于‘发现’,而不是‘观察’,才有大的转变。而这,正是作文教学一直以来不敢、不能触及的难点,有着难言之隐的痛点。”因为“观察,在心‘外’看;发现,在心‘里’看”。“作文教学要取得真正的突破,就必须从‘外在的观察’走向‘内在的发现’”。他举例说:“让学生拿着个杯子、橘子反反复复,特
【课堂环节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有客人老师一到崧厦,就问老师,你们崧厦的特产是什么呀?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  生:霉千张。  师:绍兴很多地方有霉千张,不是太特别。  生:霉干菜。  师:霉干菜除了崧厦有,整个绍兴乃至浙江都有。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崧厦的特产就是(教师用方言唱诵):“月亮婆婆,侬有几个囡,我有十个囡……”你知道是什么了吗?  生:方言。  师:是啊,崧厦真正的特产就是崧厦的
语文,在台湾称为“国语”。由于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分析两岸在语文教材编写上的差异,了解台湾在语文教材编写方面的独特做法,对于我们强化语文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台湾国民小学选用比较广泛的台湾翰林出版公司的《国语》(以下简称台湾版)五年级上、下两册与大陆凤凰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以下简称苏教版)五年级上、下两册进行对
教材资源始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加以充分挖掘,用足用活这些资源。综观低段课本,随处可见“季节”的踪影。以四季分的相关内容,春季:一上第一单元,二上第一单元。夏季:一下第四单元。秋季:二上第一单元。冬季:一下第六单元。看似没有联系的各个单元,正是按着教学进度来设计编排的。本文试以低段“季节”相关内容为例,就如何用足用活教材资源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按“词”索骥,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增加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