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材运用:抓特质、求鲜活,借人发声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_8_8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素材是最具有备考价值的素材之一,易于识记、应用范围广,如果运用好了,能明显提升作文质量,给阅卷老师以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论据充足的良好印象。综观近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考生在运用人物素材上都具有一定的特色:或略写,或详写;或用单一人物演绎,或综合运用多个人物;或拿来当论据支撑观点,或解读人物别有寄托……这些手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技法点拨
  1.依题剪裁,定向叙述
  人物素材常常有着丰富的内涵,有多个运用角度,适合于多个话题,但我们在具体运用时,往往只取其一,不及其余。写作时要根据作文题目的考查方向和作文立意的需要,找到人物素材与立意两者最契合的点,对人物素材进行剪裁、加工,贴合自己的立意角度进行定向叙述,并且要深入挖掘,做到发人之所未发。如2019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心有笃守,与时俱进》选用了青年导演郭帆的事例,较为详细地叙述了郭导追梦路上的坎坷和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以此论证命题材料中“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这一观点。在郭帆的事例中,考生抓住了他“少年时的梦想”“高考时的失意”“课余时间的努力”“北漂时的走偏”“赴美学习时的旧梦重燃”以及“拍摄《流浪地球》的努力和取得成功”這样一条“人生曲线”,证明了人要“坚持自己的想法”才能写出成功的“生活的作品”这一中心论点。
  2.同类叠加,增强论势
  面对作文题构思作文时,如果觉得使用单则人物素材不能有效论证自己确定的中心,或者不具备征服读者的气场,就可以将同类的人物素材有机地罗列在一起,使之形成一种“集团效应”以增强作文的论证气势和力度。被叠加使用的人物素材要有共通之处,要共同指向并服务于写作中心,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素材绝不能放在一起使用;此外,还必须注意做到“异质选择”,即按不同时间、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等标准选择人物素材,避免重复列举,从而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丰富的素材积累。
  须注意的是“摆事实”的同时还要“讲道理”,要对人物素材进行深入剖析,或从相同角度来论证中心,或从不同角度来揭示观点。内容确定后,形式上可以稍加美化,如可以采用排比句,句式尽可能一致,力求营造铺陈之美。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满分作文《忆五四峥嵘岁月,请长缨不负青春》,采用了同类叠加的素材运用方法,将程开甲、王继才和徐本禹这三位年龄横跨老中青、身份包括科学家、农民、留学生,但都有着共同坚守、相同奉献精神的人物组合在一起,并作了简要而富有文采的表述,赞美了三个人放弃舒适生活,为祖国奉献青春的优秀品质,证明了每个人应当服从祖国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让青春和生命更有价值这一中心论点,使作文内容充实,富有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3.精选一人,贯串全文
  只选定一个人物,集中笔墨详细介绍,借助对这一个人物各个方面的议论分析完成对中心论点的论述,或是借这个人物新编故事、抒发情感,突出作文的主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精选一人,贯串全文”法。运用这一方法时,要注意精心选择人物素材,这个人物的言行、事迹必须与作文的主旨高度吻合。这个人物可作为新编故事的主人公,也可作为全文分析议论的唯一对象,还可作为抒情的一个触发点。需要注意的是,写作中要找到人物素材与作文题的契合点,行文时要有意识地向作文题靠拢,让人读后能迅速找出人物素材与作文题的内在联系。议论文可边叙边议,也可引申评论,评论要有针对性,要指向主题。散文、记叙文则通过抒情性表达和借助故事情节来表现作文主题。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满分作文《寻药华夏,不枉年少》,就是为鲁迅小说《药》中的夏瑜这一形象虚拟了一个“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身边”的情节,以他在当今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贯串全篇,以“寻药”为主线,以“寻药华夏,不枉少年”为主题,通过“我曾是一个寻‘药’的青年”“今天的你们也要做‘寻药’者”“‘寻药’自然是漫漫长路,需上下求索”这样三个层次来具体论证,收到了很好的论证效果。
  4.反弹琵琶,以不同显不俗
  俗话说:“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人物素材的运用也一样,“撞车不可怕,司空见惯才尴尬”。虽然人物素材众多,但写作时经常用到的人物素材就那些,要想“不尴尬”,我们在人物素材的运用上就应该学会颠覆常规,进行逆向思维,以收到标新立异的效果。
   譬如许多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的正面人物,其言行往往也存在着某些瑕疵,或是某些时候亦会出现不尽合理,甚至与真理背道而驰的地方,我们可以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或全面或局部地进行“反弹”。如2019年高考上海卷满分作文《中国味》从“愧对江东父老”和“给天下一份安宁”这两个角度表达了对项羽自刎乌江这一行为的理解和认同,并且赞叹项羽的“乌江之刎”是“不惧生死的豪迈”,是一种“中国味”!这便是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的体现,使作文观点富有新意。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A同学初中成绩总是年级前5名,他很开心,自信。但是当他考入了重点高中后,发现自己一下子跌到全年级186名!他十分痛苦,觉得很失败,整日闷闷不乐,家长忧心忡忡……
  材料2:在校艺术节或校运会上,没有任何特长可以展示的B同学看到其他同学轻歌曼舞秀才艺,绿茵场上展技能,总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材料3:C同学总认为自己平凡、不出众,比如长相普通、家境一般,因而常常自我封闭,和同学相处不太融洽、不开心……
  面对以上同学的烦恼,你怎么看?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何以解忧,唯有直面
  ◎张远卓
  曹操有一句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钦佩曹孟德的才学与韬略,但对他的这句话却不敢苟同。我以为借酒解忧,纵解得了一时,也解不了一世。醉得再深,也有醒来的时候,一旦清醒,这“忧”依然会“上心头”。“重量级”饮者李白的“举杯销愁愁更愁”才称得上是至理名言,它告诉我们:以酒解忧,徒增忧愁。   对待人生中的喜和忧,我倒是很欣赏汪国真的一话:“人虽然是哭着生,却一定要笑着活。”人生中难免坎坎坷坷,跌跌撞撞,如果遇上一點挫折和不顺便忧心如焚,甚至痛不欲生,将自己的整个生命浸泡在泪水之中,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所以,“笑”,应该是我们应对苦痛和烦忧的最好方式。
  但是,这种“笑”绝不是为了掩饰苦闷,更不是麻醉自己,而是如鲁迅先生所言:“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面对生命中的各种艰难险阻,拿出直面的勇气和战而胜之的决心。
  张爱玲曾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可是,有些人只看到“华美的袍”,有些人眼里只有“虱子”。而我们应做的,是能透过华丽的袍,找出暗藏的“虱子”,并剔除掉这些“虱子”,还生命以华美。
  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曾经历过人生中最大的失意:她与流亡贵族汤姆·勒弗罗伊一见如故,相爱至深。然而,为了家族的复兴,汤姆却选择了悄悄地离开她。面对失恋的苦痛,奥斯汀也曾在长夜里痛哭过,但她却很快走出了这一人生困境——她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遭遇,理性地分析了自己的处境,决定用写作替代情绪的消耗。那段时间,她写下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等世界名著,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在《傲慢与偏见》一书里,她这样写道:“与往昔怨恨,是今时之阴影。”所以,她抛却怨恨,直面人生,最终将苦难的经历转化成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沉湎于个人悲欢,往往难以自拔;只有敢于直面苦难,才能走出人生困境——奥斯汀做到了,所以她最终收获了人生的成功,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骆以军在散文《我爱罗》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受了情伤,于是整日麻醉自己,过着每天在酒吧中等待天明的日子。一天,她又喝得烂醉,蹲在巷口吐得满地都是,正在颓废时,突然听到一阵密集的脚步声,抬头望去,发现是一群人,正迎着朝阳跑步。“他们已经开始了今天的生活。”女孩长叹道,“而我还留在昨夜。”
  叔本华曾经说过:“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人这一生中,谁都会遭遇苦恼,但我们不能一味在长夜里痛哭,否则就会被苦难吞噬,从而失去明天。唯有摆脱阴暗,追随阳光,我们才会拥有全新的生活。“有时看起来你被生活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冯骥才的这句话一语挑明了人生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我们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直面生活中的悲欢荣辱,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如此,我们定能收获充实、有益的人生。
  点评
  作文借翔实的人物事例和富有哲理的人物名言论证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在遇到坎坷和挫折时,既不能麻醉自己,浑浑噩噩,亦不能沉湎其中,难以自拔。正确的态度是:直面苦难,努力进取,化苦难为财富,收获全新的生活。作文论证时,在例证和引证的基础上,注意了正反对比,凸显出“直面人生”的重要意义。作文的论据来源多为文化名人,这也使全文洋溢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语言隽永。
其他文献
2019年10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江西·宜春)现场交流活动在宜春举行。这次中国好人榜上的胡生发、林赛亚、刘真、罗亮、陈兰芳、张包春等等,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一支支明亮的火炬,让道德的光芒更为温暖人心。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新时代向上向善的崇高风骨,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自2008年5月以来,中央文明办通过网友推荐、点赞评议,每
期刊
出于科学家的责任,我愿意去学习过去不熟悉的知识,争取提出一些对国家、对大局有益的论据和建议。  在我国,70%的汽油是通过催化裂化技术加工而成的。而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就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陈俊武。“科学报国就要有牺牲精神。”这是陈俊武常说的一句话。  知行合一是陈俊武院士70年不变的品格。1949年年底,22岁的陈俊武放弃到当时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沈阳
期刊
我们干的活儿,让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说话有分量,站着腰杆能硬。虽然我只是一颗小螺丝钉,但心里仍然非常自豪。   陈行行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一名高级技师,从事高精尖产品的机械加工工作。2018年,陈行行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成为行业领军人才。成长于山东乡村的陈行行,毕业于技工院校。在校期间,他先后学习了电工、焊工、钳工、制图等八个工种,并考取了这8个工种的12本职业资格证书。从
期刊
“要立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青年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青年们立鸿鹄志,做到知行合一,勇立时代潮头,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为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实现自己青春的价值。  苏轼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立志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们生活在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年代,又正逢祖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盛世,这更要求我们志存高远
期刊
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中这样写道:“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甲天下确实不是一句虚言。在苏州的众多园林中,在我看来,能将这图画般的美发挥到极致的要属留园、拙政园和狮子林了。留园精致,拙政园疏阔,狮子林奇趣,各有其风骨。  留园的精致是独到的。园虽小,但园内的小楼、绿池、怪石、碧荷、曲径、寒亭等诸多景物却修短合度,无一不是独具匠心,与周遭完美融为一体
期刊
近年来,高考作文密切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在材料上主要选新近发生的事情,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是民众讨论的热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每一个社会热点都会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考生要找准热议的话题,进入讨论的核心,以求作文时紧扣话题不偏离。  1.政治热点类  这类型材料主要展现的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发展目标等。  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的材料以编年表的形式,有
期刊
养育孩子、为妇女接生,这都是国家给的任务,我就要去完成。   都贵玛,蒙古族人,1942年出生,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的牧民。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粮荒。上海孤儿院收留了比正常年份多几倍的弃婴。由于食品严重不足,孤儿们因营养不良患病、夭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找到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
期刊
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工匠盖屋必先构图,考虑清楚“哪边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写议论文犹如建屋,挥笔着墨前必有一个总体构思,常用的结构方式除了“并列式”“递进式”外,还有“引议联结式”“推叠式”等。两种结构立足论点,垂直思考,通过对问题的纵向挖掘解决问题,延伸思绪。  1.“引议联结式”  一篇议论文,合乎逻辑的谋篇思路是“引论——本论(为什么与怎么办,也可只谈其中的一个方面)——结论
期刊
人物传记类文本可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其文学性的高低,可以分为历史性传记和传记文学。顾名思义,文学性稍弱的就叫历史性传记,文学性较强的就叫传记文学。上一期的文化大观园与考生分享了历史性传记的阅读方法及解题策略,此次与考生分享的是传记文学的阅读与解题之道。  在进行传记文学文本的练习时,考生首先要了解传记文学的基本内容及特点。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为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便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是历史与
期刊
押题理由   作为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问题解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可能是你不得不作出的“选择与放弃”,也可能是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战胜了它们,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乎个人的成长,也关乎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中小学教材编者一向重视编排关于问题解决方面的篇目。不说《乌鸦喝水》《小马过河》,也不说《河中石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