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幼儿环保意识的教学探索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g88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科技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在有些地方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教育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 寓环保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萌发幼儿环保意识,增加幼儿环保知识
  
  1.1 根据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计划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1.1.1 特色课程中进行教育
  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言教学、社会教学、艺术教学等五大领域中进行。例如在语言教学中,通过看图讲述《一条陌生的鱼哭了》、《小猫的理想》,故事《小鸟搬家》、《大风刮起来啦》,儿歌《水大树音乐会》等活动,让幼儿在语言中受到启迪;在社会教学中,通过《吸烟有害健康》、《你喜欢什么昆虫》等活动,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艺术教学中,则通过歌曲《柳树姑娘》、《爱护小树苗》,打击乐《雨中的故事》、舞蹈《金孔雀》,绘画《小鸟的家》、《大树》,手工《变变变》等活动教育幼儿,并开展了区域活动,在各个区域中投放大量的废旧物品并将其变废为宝,让幼儿感受到废物是可以在利用的。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剪剪贴贴画画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一个成员,逐渐明白人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道理。
  1.1.2 特色活动中进行教育
  例如:在植树节我们一方面让幼儿知道树的相关知识和植树造林的好处,另一方面则结合我园“走向大自然”的特色活动,成功的组织了幼儿及其家长“小手牵大手,共同植树护树”活动。世界环境日,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环保宣传活动,尤其在“6月5日”那一天,宣传了有关的环保知识,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在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粮食日等纪念日组织专题性活动,将有关的环保内容,通过做游戏、画图画、讲故事、唱歌跳舞等各种形式将幼儿学到的知识表现出来,既教育了幼儿也教育了家长。
  1.2 环保教育应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将环保教育于生活习惯的培训紧密结合,是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之一。我们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爱护图书,爱护玩具;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的好习惯。平时,多组织孩子收集废纸,易拉罐,玻璃瓶,果冻盒等废弃物品,把它们再生利用,做成各种新颖、有趣、立体、直观的玩教具,既可以省材料,又可以减少污染。这些既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
  1.3 把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同幼儿观察、实践和行动结合起来。为了激发幼儿环保意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带领幼儿去实地调查,让幼儿听马路上的喧哗声、市场上的叫卖声和朗朗的儿歌声、优美的音乐声,通过比较、感受,明白好听的声音叫乐声,不好听的声音叫噪音,从而了解噪音污染对人们情绪及听觉的影响。另外,通过观察,增进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到马路边看车水马龙的情景,让幼儿知道废弃的来源,亲身感受到废弃对空气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同时,注意引导幼儿把环保意识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组织幼儿拾落叶、扫垃圾、为花草树木浇水、整理图书、玩具等,这也正是他们保护环境的行动体现。
  1.4 充分利用户外的环境资源开展教育。孩子一出生,就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他们喜欢大自然,眷恋大自然,自然界中鲜艳的花朵、飘动的云彩、飞舞的蝴蝶以及高大的树木、碧绿的小草等都会使孩子乐不开支,流连忘返。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自然是兴奋地和愉快的,保护环境的情感会自然而生。
  
  2 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提高自生的环保素质
  
  教师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时,才能影响并带动幼儿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环保知识,关心周围的环保状况,了解国内外环保动态;另一方面,还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美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孩子。如注意自己的着装整洁、手脸干净,物品摆放有序;看见废物主动捡、看见破坏环境的行为主动管。这样,孩子在耳濡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 发动家长参与、提高教育实效
  
  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应注意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让家长为孩子做出榜样,如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乱扔瓜皮果壳;在家里,听音乐、看电视注意控制音量,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的生活。适时向家长发放环境教育意见征求信,虚心接受家长的环保建议,并结合有关环保的节日请家长一起参与,以此,带动所有的人都爱护环境,保护家园。
其他文献
专业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根据科学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而设置的学科类别。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都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从80年代以来国家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学科专业调整工作。[1]随着专业改革和高校扩展政策的实行,学校招生专业也不断发生变化,传统外语类院校也不例外。目前,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连外
期刊
200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也是全球最大的华语电视节目供货商香港无线电视(TVB)成立40周年。40年来,TV8为全球华人观众制作了无数大家喜爱的电视节目,其制作的电视剧集更在中国内地及全球华语世界享有非凡的声誉。  TVB的剧集能够获得巨大成功,和一批演技出众的艺员是密不可分的。40年来,TVB培养了无数响彻华语世界的影视巨星。和往年一样,TVB会在每年的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颁发年度最佳男女
期刊
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最直接的渠道。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的培养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我认为,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才能在数
期刊
一般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课感到乏味,没有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第三阶段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要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让学生乐于提问。其次教师要要扎实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训练;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讨论汇报,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在观察比较、辨别异同中解决问题。  【关键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要培养
期刊
【摘要】初中的思想政治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加上社会科学本身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它不感兴趣,认为它“假、大、空”,既不可信,也不实用。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改变以前的教育教学方式,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此广大教育人士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创新了许多教学方法,而情景教学法就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 课堂氛围 ;积极性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初
期刊
【摘要】紧密联系实际进行生物教学是生物课改的一个主要方向,从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助学引出生物问题。以生活实际经验探究生物问题。以生活实际结果解决生物问题。关注课堂教学抓住核心打好生物基础,创新生物教学。拓展思路前后贯通,智能共育创新生物思维。是当前生物课改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联系;实际;创新;教学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生物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
期刊
【摘要】实验对于生物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培养其非智力因素,进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实验;兴趣;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素质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知识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知识因素是指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智力因素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注意力和想象力等。非智
期刊
据报导: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一名23岁的年轻教师倒在自己16岁学生的刀下。同年10月21日,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一名31岁的女教师,在做家访时被自己的学生活活掐死。似类师生恶性事件,时常见于报端、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为我们提出了警示和反思:我们的教师怎么了?难道师生关系也到了相互戒备抑或剑拔弩张的程度,甚至非酿成惨祸不可?也许我们更该反思的是,在眼下这种虽不具普遍性的紧张、冷漠
期刊
【摘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情感;平等;尊重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班主任应把情感因素融入班级管理中,常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情绪、关心学生的冷暖。班主任只有和学生实现“零距离”的思想交流,才能察实情、听真言、办实事,才能让学生产生归属感,从而形成一股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