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分段卸荷装置的设计计算要点

来源 :中华建设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1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层建筑施之中,当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常采用分段悬挑或分段卸荷的措施进行搭设,并须进行专门设计。本文介绍分段卸荷装置的布置、设计计算要点及共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供同行在作专门施工方案时参考。
  【关键词】脚手架;卸荷;装置;设计;计算
  Button up a type steel pipe scaffold cent segment the design calculation which unload a lotus to equip important point
  Chen Guan-de
  (Huazho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head office three company Huazhou Guangdong 525100)
  【Abstract】In the key figures the building, be button up take of a type steel pipe scaffold to establish height over 50 m, often adoption cent segment hang to pick or cent the segment unload a lotus of the measure carry on taking to establish, and the beard carry on specialized design.This text introduction cent segment unload a lotus equip of decoration, design calculation important point and total should attention of some problem go together by provide at make specialized construction project reference.
  
  【Key words】Scaffold;Unload a lotus;Equip;Design;Calculation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5.3.7条规定:“单管立杆脚手架的搭设高度Hs 不家超过50m。”第5.3.8 条又规定:“高度超过50m的脚手架,可采用双管立杆、分段悬挑或分段卸荷等有交措施,必须量行专门设计。”分段卸荷措施,主要是分段卸荷装置的设计计算问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 分段卸荷装置的布置
  分段卸荷措施,是将脚手架全高分成几个高度段,然后用钢线绳将脚手架吊拉在主体建筑物上,将脚手架上的荷载卸荷给主体建筑物。
  1.1 分段高度:沿脚手架全高进行分段,一般每段高度控制在12~18m。
  1.2 水手吊点的间距:以3跨为宜(即3倍立杆纵距)。
  1.3 斜拉钢绦绳:斜拉钢绦绳与脚手架的连结点必须设在脚手架的主节点外(即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交点处)并绕过节点处最下一根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或横向水平杆)底部兜紧;斜拉钢绦绳与主体结构的连结点常设于框架柱、框架梁或其悬挑构件的封口梁上。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连结点设于框架柱外,在其他情况下,均应根据斜拉钢绦绳施加给主体结构的荷载,复核原设计的强度与变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4 预理吊环:斜拉钢绦绳是通过预埋吊环将所受的荷载传给主体结构的。因此,对预进埋在主体结构上的吊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有以下一些要求:吊环应采用HPB235级钢盘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吊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30d,并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
  1.5 卡环:卡环(卸甲、卸扣)是用来连斜拉钢绦绝和预理吊环的构件。可根据斜拉钢绦绳的直径及其所受的拉力,按《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附表3-12-7选用。
  1.6 钢绦绳夹:钢绦绳夹是用来绳端固定或连接用。其所需数量使用间距,可按《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表14-10选用。
  2. 设计计算要点
  2.1 拟定脚手架的搭设方案
  2.1.1 拟定脚手架的搭设尺寸:立杆纵距la、立杆横距lb、纵向水平杆步距h 及连墙件设置。
  2.1.2 拟定作业层层数n1和铺板层层数n2(规范规定: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12m 满铺一层脚手板)。
  2.1.3 确定脚手板和档脚板所用的材料,挥规范分别查出其自重标准值δK1、δK2。
  2.1.4 栏杆设置:脚手架外立面因要设置栏杆和固定安全网每部需要增加的栏杆数n3(一般取n3=2)。每米栏杆及其连接扣件的自重标准值δk3=0.0384+0.0132la(式中0.0384为每米钢管自重, 0.0132为每个直角扣件自重)。
  2.1.5 安全网:脚手架的外立面需挂2000目/100cm2 以上的密目安全网,其自重标准值可近似取δk4=0.005KN/m2。
  2.1.6 钢管理规格:一般取用48×3.5钢管,其自重标准值为0.0384KN/m。
  2.1.7 确定脚手架的搭设高度H及分段高度H1、水平吊点的间距б。
  2.2 计算脚手架全高一个跨距内总的荷载标准值。
  2.2.1 结构自重标准值NG1K(可查《规范》附表A表A-1)。
  2.2.1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2K。
  包括脚手板自重、附加的纵向水平杆或横向水平杆及其扣件自重、档脚板自重以及全填闭安全网及栏杆的自重标准值。
  2.2.2 施工荷载标准值Nak。
  计算时施工均布活荷载,装修用脚手架δK=2KN/m2,结构用脚手架δK=3KN/m2。
  2.3 计算脚手架全高一个跨距内总的荷载设计值N。
  N=1.2(NG1K+NG2K)+1.4NQK
  2.4 分段卸荷装置的计算。
  脚手架的卸荷装置如图1所示。
  设沿全高将脚手架分为几个卸荷段,则在竖直方向上主体结构公有(n-1)个吊点,每个吊点有两根钢绦绳,因些,在一个计算单元内(3个立杆纵距)共需钢绦绳2(n-1)根,其所受的荷载设计值合计为3N。
  图1 脚手架卸荷示意图
  2.4.1 每一吊点处钢绦绳录受的荷载设计值P:
  P=3N2(n-1)•Kχ (1)
  式中Kχ——考虑两根钢绦绳拉紧程度不一致造成受力不均而采用的“不均匀系数”,取Kχ=1.5。
  2.4.2 钢绦绳的拉力计算。
  2.4.2.1 外排吊点处钢绦绳的拉力TA:
  TA=Psinα(2)
  2.4.2.2 内排吊点处钢绦绳的拉力TB:
  TB=Psinβ(3)
  从公式(2)、(3)可知α和β角越大,TB和TB越小,故宜取 tgα≥5。
  2.4.2.3 吊点处横向水平杆水平分为TAB:
  TAB=Pctgα+Pctgβ=P(ctgα+ctgβ) (4)
  2.4.3 钢绦绳及卡环的选择。
  据(2)、(3)式的计算结果,按下式选择钢绦绳:
  〔Fg〕=2FgK>TA(或TB) (5)
  式中〔Fg〕—钢绦绳容许拉力(KN);
  Fg—钢绦绳的钢绦破断拉力总和(KN),可从《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表11-4查得;
  α—考虑钢绦绳之间荷载不均匀系数,对6×19、6×37、6×61鋼绦绳,α分别取0.85,0.82,0.80;
  K——安全系数,取K=8。
  卡环按上文提到的方法选择。
  2.4.4 预埋吊环选择计算。
  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每个吊环可按两个截面计算,吊环的应力不应大于50N/mm2,故吊环的截面积(mm2)按下式计算:
  A=TA(或TB)2×50(6)式中TA、TB——钢绦绳的拉力(N)。
  需要注意的是,公式(6)是两根钢绦绳分别设置一个吊环的计算公式;若两根钢绦绳只设置一个吊环,则应按下面方法计算出两根钢绦绳的拉力TA和TB的合力T,然后再按公式(6)选择吊环:
  如图2所示,设两根钢绦绳的拉力分别为TA和TB,则共合力T为:T=TA2+TB2-2TA•TB•cos4(7)
  式中:4=180+α-β。α,β见图1。
  2.4.5 抗滑验算。
  图2 合力T求解示意图
  图3 垂直抗滑示意图
  2.4.5.1 水平抗滑验算公式为
  TAB <2×8=16KN (8)
  式中2×8是每根横向水平杆按2个扣件计算,每个直角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为8KN。
  若不满足公式(17)的要求,可另增加横向水平杆顶住主体建筑物。
  2.4.5.2 垂直抗滑验算。
  按下式计算吊点处所需的抗滑扣件数n: n=P8(9)
  式中P-吊点处的垂直力(KN);
  8——一个直角扣件的抗滑承载力(KN)。
  一个步距内立杆已有2个扣件,所以吊点处每根立杆需要增加的扣件数为(n-2)个。
  抗滑措施可在吊点步距内增设短立杆,上下与纵向水平杆顶紧,并用增加的扣件与原立杆扣紧(如图3所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为使斜拉钢绦绳各吊点之间同步受力,施工时用手动葫芦拉紧,以避免脚手架在受力后产生变形不一的现象。
  
  [文章编号]1619-2737(2011)02-14-16
  [作者简介] 陈观德,男,籍贯:广东省化州市,单位:广东省化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三公司,职称:工程师。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着手于“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孔内的静水压力与孔壁稳定性问题,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确保孔壁的稳定性。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孔内液体的静水压力;孔内水头高度;护筒设置  Shallow talk the quiet water pressure of liquid inside“drill a hole to infuse to note a stake” it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大跨度、大空间多高层建筑发展较快,尤其是地下停车场、人防地下工程等大跨度大荷载建筑飞速发展,传统的普通主次梁结构或井字梁结构在净高、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诸多方面已不能满足建设方的要求,因此,各种形式的密肋楼盖、空腹楼盖应运而生,并因其在净高、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诸多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目前几种常见的密肋楼盖、空腹楼盖在设计、施工工艺、产品技术性能等方面进行介绍。  【
期刊
【摘 要】在收集滑坡勘查和岩土试验等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地论述了滑坡空间形态、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坡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探讨了滑坡形成机制,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最后根据滑坡的环境地质特点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杨柳垭滑坡;稳定性分析;防治措施;达县  Daxian Yangliuya Landslid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ntrol Measu
期刊
【摘 要】房地产作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进度管理是房地产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房地产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对影响因素的介绍,试图找出做好房地产项目进度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丰富并完善项目管理理论,促进项目管理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进度  Real estate item construction stage
期刊
【摘 要】通过爆破试验确定经济合理安全的台阶爆破、边坡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的参数,从而有效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爆破试验;预裂爆破;光面爆破;最大单响药量;最小抵抗线  Burst test and results analysis  Zhang Hui-wu  (Hebei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Bureau Shijiazhuang Hebei
期刊
【摘 要】昭化是中国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现保存有较完整的历史街区和大量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2008年中国四川大震灾中历史街区受损严重。本文基于对地震后古城受灾现场多次考察,并了解了灾后恢复情况的基础上,对地震后传统街区恢复重建的技术和政策方面做出探讨。并明确提出灾后重建中的传统街区应注重整体历史环境的恢复,政策资金利用方面应得到全力支持,恢复的重点在于传统地区有特色的本土文化的复兴。  【关键
期刊
【摘 要】隧道间距较小时,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已建成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这就要求施工过程中对爆破的振动效应进行控制。  【关键词】隧道;爆破振动;电子雷管  Gather the cloud mountain tunnel open to dig to blow up a vibration a control a technique research  Li Gang,Shen Chun-li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行业管理的中心,可以增加强我国建筑工程方面竞争力的主要环节,如何更加有效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已成为目前学者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tem research  Shu Di,Wang Shan-shan  (Shenyan Bu
期刊
【摘 要】我国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较多,随着经济建设的时期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随着工程建设领域的逐步扩大,专业化分工的细化,传统模式管理弊端也日益明显,市场呼唤新的管理模式,以全面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对策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Strategies  Jia Tie-jun  (
期刊
【摘 要】一个优质的水利建设工程,是实施严格且先进的质量管理的结果。一般来说它是通过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来实现的,因此,切实抓好水利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是创造优良工程的关键。  【关键词】水利建设;施工;质量管理   Hydraulic engineering scene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discussion  Pang Jian-fe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