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洲晓雪(四首)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雪


  午后,母亲用一只旧木盆,外带
  一把菜刀,就砍下了白雪的头颅;
  确切地说,她在雪堆里
  挖掘了我们的中餐和晚餐——
  那时,我和弟弟正围坐火塘
  她一双通红的手,在炭火上
  搓得雪沫噼啪作响、泪水横流;
  她有三口大锅,再寒再冷的冬天
  也经不住那松木柴火,整日的
  蒸煮啊——升腾热气萦出的
  一棒棒金黄苞谷

雪霁


  蓝弧奔涌,陽光浓烈——
  无声的报复,散落在空气中。
  炙灼的风,伏在屋檐下,竹叶上,木廊里
  仿佛要一笔一笔,拓出草木中
  暗含的阴冷……
  檐水吧嗒吧嗒响着。父亲手执铁锹
  在庭院里跺脚,迫不急待地喊叫
  像奔赴昔日的战场。场院里,背阴的坚冰
  顽固不化,它们保持着早先的形态
  纷乱而肮脏,被吟诵者的鞋跟咯吱咯吱地
  踩过;一只绣于宽大裤管上的
  蝴蝶,生动了不为人知的一刻

梅洲晓雪


  岁末。延宕的雪,完成了
  又一次命名。杏花村里的白,沿湖岸
  起伏,弥漫了丘陵村树
  霁日里,湖水和楼阁已然失语
  梅洲无处落脚,湖为映衬
  而生死
  诗人雅集。纸上的吟诵之后
  迁往洲岛。真实的雪让他们无语——
  原来诗歌这么渺小——一个个
  埋头踏雪,沙,沙,沙,风在耳廓上
  荡漾,梅在看不见的雪中……
  刺目的白,让诗人无言以对。
  丽日的反光,檐滴的音韵,亭台的沉默
  一些人在木质栈道徘徊,湖水噬咬的
  声音,奉了春天的旨意;
  一些入盘桓于洲陆,在无花无叶的
  梅林中穿梭,不知梅之隐
  隐于心,隐于市,隐于尘……

渴望融化


  雪有轻重。它与我们的线路
  相反——我们出山,它从南至北
  痕迹由浅入深
  雪霁的阳光耀眼。我们沿着单一的
  颜色疾行。两边是被雪删改的廊道、田野、
  村落——愈近城,它的破坏力愈大;
  道边、路侧成堆的雪,因为脏污
  渴望融化——迎合了我们守望
  陈旧的心
  自然的消融,如返程所见
  阳面的雪化了,还原的山坡、田畈、草木
  闪着湿漉漉的亮光,阴面的雪仍在坚持,其上有
  质地坚硬的蓝光;一阴一阳,一有一无,一深一浅,
  呈现黑白立体之美——枝头上,乌鸦的巢穴
  纷纷现身,村庄、房屋、树丛半明半暗
  天赐的水墨画
  悬垂天地间
  在湖边,干净的雪
  拒绝消融,面对碧水,清白
  之身,卧于草丛堤岸间
  固执地,要做镜像里
  飞鸟和白云的背景
其他文献
玄武陵  少年,这蓝色的庙宇,渐渐升腾起的介质  把你包裹起来,以太吗?  把树枝压低,也压得你头顶冒虚汗,  扎马步。于是你走三十里  开外。虎跃的是  山峦,还是远古的松木?大犬伏于星中,  还是体内?  悲怆一闪……留一地鸡毛  空洞打转。树根深处的眩晕发了作  暧昧之风如剥削,幽默?  前方有猛兽!你可要定睛看清  内心也有火,烧了子宫  燒了器物其上又结出花来  何以驱散他困扰内心的忧郁
期刊
落春(七)  钟声响如狗吠,这哑火的铜  软如变形的电车轨道。空气中  舒展着孔雀开屏的欲望,黏稠的春夜  即使已经接近终点,邮箱地址依然有效。  从生死之忧虑降格,去触碰  不可能的晚潮,当你沉溺,爱  多么奢侈。一种决绝的自我炮制  简单得像遗忘醒来时刻的所有问句  叶樱时节你曾经欢呼,把多余的解释  夹进当时的页码。这是秘密吗?  像一棵树在阴影中开过  这是无数次后的又一次,  可绝不会是
期刊
在给施施然的诗歌写下的评论中,我曾重点谈及她诗歌的“古典性”,我以为“某种具有清雅、温婉意味的古典性一直是施施然诗歌的显著标志,像溶解的糖或盐,在她的诗歌中弥漫”。阅读施施然《唯有黑暗使灵魂溢出》这本新诗集的时候,我依然感受着那种“古典性”的存在。她重视美,重视语词的关感和内敛着的光。在那篇评论中,我还谈到她的古典性是以现代为基础底色的,具备现代诗的一切品质同时又有自我的独特异质;我谈到她诗歌的“
期刊
在日本夜空看到UFO  如同灵魂的灯盏,近百只发光体  像一群悬浮物,聚集在  万米高空辽阔的夜色中。它们  安静地变幻着形态,像  透光的节肢动物,或海螺  2016年1月3日深夜,在飞往名古屋的小睡中  我倏忽醒来,望见舷窗外  这诡异的一切。它们在空中生了根般  稳固。金属的形体不断张开  又收拢,无声地击打出星火  它们无视这架客机树叶般穿过  无视客舱中,一位中国女人正瞪大双眼  调集人
期刊
“滴撒”诗群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当年歌吟的安徽宣城敬亭山下,如今活跃着一群诗人,集结为“滴撒”诗歌群体。滴撒诗群于2010年8月正式成立,前身为1986年创立的《门》派,2011年6月,《滴撒诗歌》创刊号出版。《滴撒诗歌》的主要参与者有方文竹、高月明、阳村、盛敏、帅忠平、左云、文郁、尹诗祥、曹海艇、杨昌文、其川、施海燕、王正洪、申文祥、程洪飞、潘志远、李庭坚、夏子、杜国庆、周旋、杨
期刊
春讯  劝退岸,让大河  鱼一样跃出水面,带着陈年旧冰  春天被撞击得遍地流淌  怀抱大书,这样描绘一个季节——  我的衣袖随风  开出花朵,借花开的罅隙  侧身挤进春天  仿佛被泼了一头阳光  我以云開雾散为由  伸出第十一只手指,在白纸上  勾勒出鸟的天空,仅仅为了一只燕子  飞,并尖叫起来新年第一天  新年第一天  我准备从最诚实的劳动  开始——  刷牙,剃须,冲澡  换上白衬衣,仿佛站在
期刊
歌词是百年新诗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可以飞的诗:歌词长着隐形的翅膀,朝人的心里飞。歌词是可以随口哼唱的诗,它并非都是轻的,也可以承载不同时代的重大问题。李叔同:忆儿时(1912)  春去秋来  岁月如流  游子伤漂泊  回忆儿时  家居嬉戏  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  老梅一树  树底迷藏捉  高枝啼鸟  小川游鱼  曾把闲情托  儿时欢乐  斯乐不可作  儿时欢乐  斯乐不可作  李叔同(1880-
期刊
大哭的小孩是一首诗  在社区诊所输液  十二月的天气,冷,我缩小  和一个十六个月的小婴孩挤在一张长座椅上  白大褂进来又出去  慈祥的青年父亲有着中年人的模样  工地上的石灰沾在他破边的皮革外套上  他是许多个父亲  也是我的父亲  把拨浪鼓摇得直响  试图引我进入另一种环境  而忽略“痛”这个字  记忆,像父亲剥开的糖纸,时间深处的甜  让我忘记到达诊所前  计程车上的孤独和连续一周的阴天  
期刊
冬日  我曾在冬日的马堰河边  用雪花练习竹篮打水  乡村在此刻走到至简  白色的雪盖住嶙峋的土地  这恐怕是我今生  都不会放下的一件事情  以至于在多年以后  每一次冬日回乡  我都会到马堰河边走走  有时邀上女儿,有时邀上妻子  我没有告诉她们:  马堰河现在流得慢了  慢下来的河水,和我一样  有不忍挥霍的  爱和慈悲在人间  他提着纸钱,在分散开的祖坟前  烧起火光  我不知道他此刻的心
期刊
惊蛰  绿。绿。绿。  屋里的兰花开了十几朵。  春天这头野兽  这纷纷跃起的雨和雪  再一次来临。  江南陷落进光影交错的山谷  妈妈说,春捂要捂  走到哪里都要有一身温度  春水盈盈  它们集聚了万千宠爱于一身  等待阳光  白云喝饱吃足  小草探出脑袋  河水滔滔  光芒万丈  不用剪刀。  昨夜北归的雁鸣是一匹裂帛  它坚守了大地上最初的笨拙春风辞  水波下的云影,暗流  回到他原初的所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