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经典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_t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育处于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诵读国学经典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人格的形成,经常诵读国学能够对学生在积词累句、品味优美佳句、培养良好的人文情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两方面来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经典。

一、 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一个人要获得成功或人生价值得到肯定,首先这个人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经典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她引领着我们中华民族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给我们民族的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1)诵读经典,可以塑造高尚品格。俗话说: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合格品,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必须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品质,而诵读经典可以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明白做人的道理,在诵读经典的同时,学生会自觉地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自己的品格,提升自己的修养。
  (2)诵读经典,可以增加识字量,提升记忆力。国学经典荟萃了大量的语言文字,内容高度紧凑浓缩,简洁明了的句子,读起来有一种轻松有趣的音韵感。如《千字文》是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不仅可以让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还可以教我们识文断字,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初读课文的效率提高了,背诵能力也增强了,写作文时,常常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经典语言系统一旦进入孩子的大脑,沉睡的记忆潜能就会被唤醒,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得到全面的锻炼,记忆力也将得到明显提高,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从而受益终身。
  (3)诵读经典,可以提高人文素养。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文化,而國学经典又是积攒古代圣贤思想和智慧的旷世奇书。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学修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言行举止。国学经典中,有很多我们能让我们受用一生的格言佳句,如《弟子规》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而学文”警示我们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孝心都没有的话,怎可成就人生的丰功伟绩;《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我们树立崇高的理想指明了方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教导我们为人处事必须拥有广博的胸怀;“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为我们做事原则提供了依据;“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强调了我们与人交往必须言而有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揭示了成就伟大事业的真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策略
  国学经典犹如一座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攒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国学经典犹如一颗颗夏日的繁星,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为了让国学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的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液,我校把经典文化的传承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堂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国学教育和学校建设的的纽带。
  (1)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在学习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国学经典涵盖了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在课前三分钟诵读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只有反复诵读课文,对文章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才会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所在,才会在文章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方面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国学经典的名言警句、优美段落不断地被吸收、积累,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地得以提高。读写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2)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国学。国学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可以说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从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可以让学生明白如果小时候不认真学习,到老了的时候后悔也没用,从而教育学生趁年少,认真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一份力;从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学生懂得了怎样爱国;从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学生明白了为了崇高的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态度,可见,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3)课外阅读中有效拓展。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国学经典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魂,经过国学经典的熏陶,不仅能使小学生热爱学习,还能使他们懂得尊老敬幼、关爱他人的道理,促进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中华上下五千年,给我们炎黄子孙积攒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弟子规》是我们人生的第一规,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千字文》是由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不仅可以教人识文断字,还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作为语文老师,我在课外经常指导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并成立了国学诵读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愉快的研读中体会国学经典的魅力,遇到难于理解的问题,小组通力合作,翻阅相关课外书籍,共同解决诵读国学中遇到的难题。
  (4)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的氛围。好玩、活泼是小学生的天性,让学生通过故事、小品、朗诵、游戏、舞蹈等方式把国学经典呈现出来的话,别有一番风味。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颗夜明珠,正确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如成语、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在课堂中开展以这些成语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游戏表演,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浓厚兴趣,还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让学生充分了解这篇文章的文化背景,再通过“诗歌朗诵会”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感情。总之,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利用活泼生动的形式在學生心中播下民族优秀文化的种子,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渗透国学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四有”接班人,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摘要:1,4-苯醌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6H4O2。纯的对苯醌为亮黄色晶体,带有与氯气相似的刺激性气味;不纯的样品常常由于醌氢醌的存在而颜色黯淡。对苯醌含有非芳香性的六元环,它是氢醌的氧化产物。  2,3,5-三氯-1,4-苯醌电子结构及其电子亲和势的基本内容  1.计算方法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结合6-311++G**基组,优化了标题分子及其阴离子结构。在此基础上
期刊
一、班级文化的内容  班级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全班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能力和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由全班师生在教育、教学、生活与各种活动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的以班级物质环境、规章制度以及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班级精神、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的班集体文化。  二、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
期刊
阅读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它是学生对于英语文章理解的基础,对于语法学习与写作学习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初中英语教师的责任重大,在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方面要着重研究与改革,帮助学生把阅读能力提升上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进行探索,下面我浅谈一下如何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策略。  一、认识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教学的
期刊
内容摘要:任何学科都有学困生的存在,高中历史学困生除了和其它学科学困生具有共同之处外,还有其学科的特殊性。历史学科在师范教育中属于必修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堂。因此,历史学困生的转化是历史教师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学生和老师两方面分析了历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转差措施。  关键词:历史 学困生 转差  历史学科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贯彻德、
期刊
情感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根据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各种相应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情感越丰富,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越强烈,在外部表现为急于倾吐,这就是所谓的“情动而辞发”。  儿童心胸坦荡,乐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在教学中,我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真情不加阻碍,并随机引导,创造条件让他们尽情倾吐,化为文字,达到训练写能力的目的。  一、指导实践,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满腔热情,丰富学生的
期刊
我国传统教育喜欢百依百顺的学生,把优等生视为掌上明珠,面对不时越常规的学生和学困生采取厌烦、不公正的态度,以致学生在课堂上创造的火花常在教师的冷眼中泯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学困生放在“人”的主体地位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既要爱优等生,也要关爱学困生。所以提高学困生学习是我们英语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作为教师,决不能抛弃学困生,要对他们给予关爱,以真诚的
期刊
孩子们在学校学得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质。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才培养,就是人的素质培养。只有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才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构建全面、个性、主动发展的评价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四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改革评价制度和人事制度。”教
期刊
解三角形问题,可以较好地考察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恒等变换,边角转化,正弦余弦定理等知识点,是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和不等式的知识的交汇点,在高考中容易出综合题,其中,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又是一个重点。其实,这一部分的最值问题解决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建立目标函数后,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来解决,二是也可以利用重要不等式来解决。  类型一:建立目标函数后,利用三角函數有界性来解决
期刊
一、希望研究和解决的教学问题  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掌握知识快,学习兴趣浓厚,希望了解更多的生物科学知识,有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学习比较吃力,如何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让学生都有提高,在提高中增加对生物学科的求知欲,是我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问题及原因的剖析  科技的进步、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视野也越来越宽广,当同样的知识出现在不同学生面前时
期刊
语文课标指出:“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教师要善于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探究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无声浸润。  一、借助语文学科优势,构建渗透媒介  (1)利用好教材,随风潜入夜。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目均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尤其是古典名著的编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案例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