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中有关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本质属性的抽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是构成概念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初中科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都离不开概念教学。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更谈不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顺利地获取有关概念,常常要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最后再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一系列的判断、推理使概念得到巩固和运用,从而使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一、把握好概念教学的阶段性目标
为了加强概念教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概念的系统,摸清概念发展的脉络。概念是逐步发展的,而且诸概念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不同的概念具体要求会有所不同,即使同一概念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求也有差别。
在把握学习概念的阶段性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每一个教学阶段,概念都应该是确定的,这样才不至于造成概念混乱的现象。有些概念不严格下定义,但也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用描述代替定义,或者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同时注意要与将来的严格定义不矛盾。
2.当一个教学阶段完成以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指出概念是发展的,不断变化的。
3.当概念发展后,教师不但指出原来概念与发展后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以便学生掌握,而且还应引导学生对有关概念进行研究,注意其发展变化。
二、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概念的引入
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入概念。概念如何引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常用的引入概念途径有: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如在“参照物”概念的引入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小明和同学到一个风景区,小明对同学说:“XX风景区景色呈现在我的面前”同学反驳说:“应该是我们来到了XX风景区。”于是小明和同学争辩开了。这时我提出问题:谁说得对?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然后引入参照物的概念。
2.通过实验引入。概念产生于感性认识,概念的形
成过程就是从感性到理性“升华”的过程。在科学中,很多概念都是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得到的。比如“比热”“密度”等等都是从演示实验中得来的。摩擦的概念既可以通过生活来引入也可以通过实验来引入。
3.通过旧知识引入。有些概念与学生原有的旧概念联系十分紧密,可以在学生已有的概念知识基础上加以引申,导出新概念。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了新概念,还有利于精讲多练。
4.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引入电流的概念时可类比水流,引入电压的概念时可类比水压。
虽然有多种引入概念的方法,但在概念引入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因为建立能突出事物共性的、清晰的典型表象是形成概念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无论以什么方式引入概念,都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概念教学一开始,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直观手段向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如采用实物、模型、挂图,或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便让学生接触有关的对象,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但概念引入时所提供的材料要符合以下两点:一是所选材料要确切。二是所选材料要突出所授知识的本质特征。
三、抓住要点、讲清概念中关键的词
在概念形成的初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全面,不深刻,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学生在正式学习科学之前,就已形成了一些“概念”(前概念)或者说经验。这些概念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通常以他们的生活常识为主,是自然而然形成、缺乏引导的。这些生活经验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则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譬如“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等观念都是学生从生活中形成的。所以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使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得以纠正。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论述概念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对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既有阳离子H 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 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 ,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科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若对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进行剖析,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教师通过分析概念的要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个概念是如何表达的,并且了解概念的关键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概念。
四、注重概念之间的比较分类,深化概念
在初中科学中,有许多概念既有本质不同的一面,又有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如果只注意某一概念的本身,而忽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那么就会使学生对概念混淆不清。因此,采用“找联系,抓对比”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区别异同,防止概念模糊,起到巩固概念的作用。如重力和质量,它们之间存在正比的关系,但它们又有本质的区别:(1)它们的定义、单位不同;(2)是否与位置有关;(3)测量的工具不同。我们要从“同”中求“异”,“异”中找联系,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在初中科学中有不少概念存在很大的类同性。比如密度、比热、电阻、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概念,只须采用类比教学,学生掌握、理解了一个概念,对其他概念也就容易理解了。
概念来源于生活,就必然要回到生活实际中去。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去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各种能力的过程。并且,也只有让学生把所学习到的概念,拿到生活实际中去运用,才会巩固学到的概念,进而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运用技能。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掌握教材逻辑系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深化和发展学生的概念。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用心讲好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既是落实双基的前提,又是使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但这也仅仅是学习科学的一个起步,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形成概念之后,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地运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飞跃。只有学生会运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科学知识。只有这样,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廖银燕)
一、把握好概念教学的阶段性目标
为了加强概念教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概念的系统,摸清概念发展的脉络。概念是逐步发展的,而且诸概念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不同的概念具体要求会有所不同,即使同一概念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求也有差别。
在把握学习概念的阶段性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每一个教学阶段,概念都应该是确定的,这样才不至于造成概念混乱的现象。有些概念不严格下定义,但也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用描述代替定义,或者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同时注意要与将来的严格定义不矛盾。
2.当一个教学阶段完成以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指出概念是发展的,不断变化的。
3.当概念发展后,教师不但指出原来概念与发展后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以便学生掌握,而且还应引导学生对有关概念进行研究,注意其发展变化。
二、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概念的引入
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入概念。概念如何引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常用的引入概念途径有: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如在“参照物”概念的引入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小明和同学到一个风景区,小明对同学说:“XX风景区景色呈现在我的面前”同学反驳说:“应该是我们来到了XX风景区。”于是小明和同学争辩开了。这时我提出问题:谁说得对?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然后引入参照物的概念。
2.通过实验引入。概念产生于感性认识,概念的形
成过程就是从感性到理性“升华”的过程。在科学中,很多概念都是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得到的。比如“比热”“密度”等等都是从演示实验中得来的。摩擦的概念既可以通过生活来引入也可以通过实验来引入。
3.通过旧知识引入。有些概念与学生原有的旧概念联系十分紧密,可以在学生已有的概念知识基础上加以引申,导出新概念。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了新概念,还有利于精讲多练。
4.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引入电流的概念时可类比水流,引入电压的概念时可类比水压。
虽然有多种引入概念的方法,但在概念引入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因为建立能突出事物共性的、清晰的典型表象是形成概念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无论以什么方式引入概念,都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概念教学一开始,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直观手段向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如采用实物、模型、挂图,或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便让学生接触有关的对象,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但概念引入时所提供的材料要符合以下两点:一是所选材料要确切。二是所选材料要突出所授知识的本质特征。
三、抓住要点、讲清概念中关键的词
在概念形成的初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全面,不深刻,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学生在正式学习科学之前,就已形成了一些“概念”(前概念)或者说经验。这些概念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通常以他们的生活常识为主,是自然而然形成、缺乏引导的。这些生活经验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则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譬如“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等观念都是学生从生活中形成的。所以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使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得以纠正。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论述概念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对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既有阳离子H 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 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 ,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科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若对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进行剖析,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教师通过分析概念的要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个概念是如何表达的,并且了解概念的关键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概念。
四、注重概念之间的比较分类,深化概念
在初中科学中,有许多概念既有本质不同的一面,又有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如果只注意某一概念的本身,而忽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那么就会使学生对概念混淆不清。因此,采用“找联系,抓对比”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区别异同,防止概念模糊,起到巩固概念的作用。如重力和质量,它们之间存在正比的关系,但它们又有本质的区别:(1)它们的定义、单位不同;(2)是否与位置有关;(3)测量的工具不同。我们要从“同”中求“异”,“异”中找联系,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在初中科学中有不少概念存在很大的类同性。比如密度、比热、电阻、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概念,只须采用类比教学,学生掌握、理解了一个概念,对其他概念也就容易理解了。
概念来源于生活,就必然要回到生活实际中去。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去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各种能力的过程。并且,也只有让学生把所学习到的概念,拿到生活实际中去运用,才会巩固学到的概念,进而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运用技能。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掌握教材逻辑系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深化和发展学生的概念。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用心讲好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既是落实双基的前提,又是使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但这也仅仅是学习科学的一个起步,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形成概念之后,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地运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飞跃。只有学生会运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科学知识。只有这样,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