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福建高考作文已经新鲜出炉,命题方式上延续了往年的特点,依然是材料作文,作文题材料简洁,——“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有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减少了无关的干扰因素,可以更好地考查考生揣字度意的能力。文体上延续了往年的命题方式,仍然是议论文和记叙文文体。题目材料给人正能量,给人温暖向上的力量。所有这些,考生应该“轻车熟路”, 能充分调动思维能力,写出个人独特的感受。但不少考生反映,作文难以下笔。难在哪儿呢?笔者认为2014年福建高考作文难在考生面临三重写作障碍。
一、文字疏漏
众所周知,福建高考作文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开放自由而更加开放自由。 从2010年“格林童话故事”,2011年“袁隆平的梦想”,2012年“冯骥才的赛跑”,到2013年顾城的“忧天”,材料一年比一年精彩,朴实直观,字里行间透露出明显的出题意图,考生很好下笔,标志着福建新材料作文开始走向成熟。2014年大家一致认为福建高考作文仍将会沿着新材料作文的思路走,题材料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命题将聚焦社会热点,关注日常生活情境,让高中生们能触景生情,临境生思,轻松提笔,快速选题,人人有话可说,个个真情流露。
然而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文字简洁,题面精美,但题材料中的核心词“空谷”,却让学生们一时懵懂无措,无所适从。表面上看这个题目充满人文色彩,实际上却给考生设置了不小的心理障碍:“空谷” ,一般指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在学生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意境优美、内蕴深厚的意象,与“空谷”相关的词语有“空谷足音”“空谷幽兰”, 这在成语词典里有现成的解释;与“空谷”相关的歌曲有许巍的《空谷幽兰》,不少人还能哼唱耳熟能详,“空谷”分明与“悬崖”没有丝毫的联想,题面怎么会联想到悬崖和栈道?那么此时的“空谷”该作何解释?“悬崖峭壁”比喻什么生活现象?“栈道桥梁”有何文化内涵?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想法? 尽管经过较为规范的作文训练、懂得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的考生,一般不会有审题的障碍,会自然而然的将“空谷”转换成“峡谷”。但我们也要设身处地为大多考生着想,高考“一卷定终身”,置身考场,心里本就忐忑不安、谨小慎微,如今看到题目又超出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怎能不紧张、惶恐?又怎么敢轻易转换关键词的蕴意?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能写的,经过选择才能定下来的题目。”笔者以为,只有从“生活情境”角度命题,学生才能自然联想到生活中的点滴记忆,从而自觉冲开思绪的闸门。命题者也许觉得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等均是学生见过的自然、人文景观,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因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可以赋予不同内涵。“空谷”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天堑,“悬崖峭壁”象征面对“天堑”手足无措、顿觉无路可走的无奈与绝望;“栈道桥梁”则象征架起飞跃“天堑”的坦途。然而由于材料文字的疏漏,缺少了必要的规定性,美好的愿望因“空谷”而落了个空,以致让学生一上来就迷糊慌神。孙绍振先生说,材料“太过诗意,表面华彩,实际过程也是比较虚的”,“今年的题目,把不同的观感直接置于考生面前,让考生自己去确立主题,但如果考生不能理解(空谷)题意,就会乱写”。 果然,从今年作文评卷组老师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不少考生由于对“空谷”理解不清,只能打打擦边球,将“空谷”扔到一边,将题面泛化成“乐观”与“悲观”、“积极”与“消极”,甚至泛化成“不同人遇到同一事情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不同角度看问题”,不顾情境,无视内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二、无视指向
韩雪屏教授指出:“语文课程的有效教学,需要各种理论体系的指导。”这句话用在作文命题中,也是真理,作文命题本就承载着命题者的意愿意图、情感倾向和语意指向,考生审题立意时自然要认真研读材料,读出命题者的隐藏信息,才能尊重命题者的真正意图,写出人见人爱的好作文来。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有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材料的主体由两个分句组成,合在一起共同描述了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细致地分析这两个分句,我们会发现它们在语意指向上有两个关键处:一是面对“空谷”的两种心态,二是 “悬崖峭壁”和“栈道桥梁”这两部分的语意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的表达重点应在后半部分,前者是偏,后者才是正;前者是陪衬,后者是关键所在,即语意关键的重心应在“栈道桥梁”部分。考生只有抓住“栈道桥梁”,才能准确地把握材料的真正主旨,也才契合命题者的真正意愿。“而另一些人……却是……”这些关键词语分明是在起着提示作用,是在引导考生们要在“栈道桥梁”上立足站定,去生发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却是”,产生“栈道桥梁”联想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联想背后蕴藏着的思维品质是什么?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只能想到“悬崖峭壁”?只能想到“悬崖”而不能想到“栈道桥梁”的问题出在哪儿,如何解决?命题者希望考生关注后半部分,并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来很好地完成对考生思维素质的考查。
遗憾的是,大多考生没能体味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忽视了题材料中的命题意图和语意指向。也难怪,目前的高中生心理学、修辞学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对命题者的揣测能力薄弱,对语义学的知识准备不足,大多考生只能无视命题意图和语意指向。这种“无视”最大的危害是写作时关系不明,重心落空,就事论事,只能去图解,去阐述这两句话的字面意义。如有考生写成:面对空谷,有的人用悲观的心态去看待它,有的人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前者不好后者好;既然如此,我们要用乐观心态来看待事物——至于重心“另一些人”为什么他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从“悬崖峭壁”想到“栈道桥梁”,这一联想转变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是没能想起,没能涉足到的了。
而实际教学中,心理学、修辞学和语言运用的过程相始终,普遍存在于一切言语现象中。我们老师平时教学中如果能将语意修辞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运用于写作具体过程的指导,学生们能在一定理论和方法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写作活动,必定能有效地提高自己写作能力。
三、思维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能够高谈阔论,写一些纵横天下的高调作文,比如,让他写“自信”“心态”等等话题,他能夸夸其谈,但就特定生活情境、特定自然现象让他发表看法表达观点,他要么就空话连篇不知所云,要么就肤浅应付。一方面这是写作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思维不足的表现,他们只会顺向思维、惯性思维,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而作文是思维的体现,没有活跃、敏捷的思维,写出的东西只能面目可憎,令人乏味。
鉴于此,不少老师预测,今天高考套题作文满天飞,果不其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不足。顺向思维的结果只能将“悬崖”理解为险境,“栈道桥梁”理解为希望,生成类似于“同样面对半杯水,不同心态有不同想法”之类的观点,甚至于简单粗暴地将此理解成消极悲观与积极乐观的选择。考生们当然也知道,高考提倡议论文写作,强调文章要有思辨性,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再出个让考生简单地选择是乐观还是悲观的作文题目来的。
其实除了顺向思维,我们还可以有多种思维方式:
1.反向思维:想到“栈道桥梁”,当然不失为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不失为一种超越,可一味地认为肯定有“栈道桥梁”,是不是也是一种疏忽大意、过度乐观呢?反过来,想成“悬崖峭壁”的,就不能“居安思危”吗?就不能是一种谨慎态度吗?
2.超常思维:面对“空谷”,为什么只能想到“悬崖峭壁”“栈道桥梁”,这里有没有思维定势的问题?想到“悬崖峭壁”“栈道桥梁”,这里有没有标签效应的倾向?标签效应在日常生活、管理实践中好不好,有没有危害,如何克服这种危害?
学生们为什么不敢如此联想,原因种种,有评卷标准不统一,以致作文指导老师不敢发力的原因,也有学生担心把握不好,不敢尝试的原因。为此,我们呼吁开放高考评分标准,晒晒样文,让全体师生有规可依,有例可循,有样可学;另一方面在议论文说理训练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真诚审视内心,让笔触关注内心,多一点叩问,多一点质疑,多一点超越,抓住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写看法亮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拒绝人云亦云,这是“求真”的体现,也是学生有效表达的需要。
[作者通联:福建宁化一中]
一、文字疏漏
众所周知,福建高考作文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开放自由而更加开放自由。 从2010年“格林童话故事”,2011年“袁隆平的梦想”,2012年“冯骥才的赛跑”,到2013年顾城的“忧天”,材料一年比一年精彩,朴实直观,字里行间透露出明显的出题意图,考生很好下笔,标志着福建新材料作文开始走向成熟。2014年大家一致认为福建高考作文仍将会沿着新材料作文的思路走,题材料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命题将聚焦社会热点,关注日常生活情境,让高中生们能触景生情,临境生思,轻松提笔,快速选题,人人有话可说,个个真情流露。
然而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文字简洁,题面精美,但题材料中的核心词“空谷”,却让学生们一时懵懂无措,无所适从。表面上看这个题目充满人文色彩,实际上却给考生设置了不小的心理障碍:“空谷” ,一般指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在学生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意境优美、内蕴深厚的意象,与“空谷”相关的词语有“空谷足音”“空谷幽兰”, 这在成语词典里有现成的解释;与“空谷”相关的歌曲有许巍的《空谷幽兰》,不少人还能哼唱耳熟能详,“空谷”分明与“悬崖”没有丝毫的联想,题面怎么会联想到悬崖和栈道?那么此时的“空谷”该作何解释?“悬崖峭壁”比喻什么生活现象?“栈道桥梁”有何文化内涵?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想法? 尽管经过较为规范的作文训练、懂得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的考生,一般不会有审题的障碍,会自然而然的将“空谷”转换成“峡谷”。但我们也要设身处地为大多考生着想,高考“一卷定终身”,置身考场,心里本就忐忑不安、谨小慎微,如今看到题目又超出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怎能不紧张、惶恐?又怎么敢轻易转换关键词的蕴意?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能写的,经过选择才能定下来的题目。”笔者以为,只有从“生活情境”角度命题,学生才能自然联想到生活中的点滴记忆,从而自觉冲开思绪的闸门。命题者也许觉得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等均是学生见过的自然、人文景观,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因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可以赋予不同内涵。“空谷”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天堑,“悬崖峭壁”象征面对“天堑”手足无措、顿觉无路可走的无奈与绝望;“栈道桥梁”则象征架起飞跃“天堑”的坦途。然而由于材料文字的疏漏,缺少了必要的规定性,美好的愿望因“空谷”而落了个空,以致让学生一上来就迷糊慌神。孙绍振先生说,材料“太过诗意,表面华彩,实际过程也是比较虚的”,“今年的题目,把不同的观感直接置于考生面前,让考生自己去确立主题,但如果考生不能理解(空谷)题意,就会乱写”。 果然,从今年作文评卷组老师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不少考生由于对“空谷”理解不清,只能打打擦边球,将“空谷”扔到一边,将题面泛化成“乐观”与“悲观”、“积极”与“消极”,甚至泛化成“不同人遇到同一事情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不同角度看问题”,不顾情境,无视内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二、无视指向
韩雪屏教授指出:“语文课程的有效教学,需要各种理论体系的指导。”这句话用在作文命题中,也是真理,作文命题本就承载着命题者的意愿意图、情感倾向和语意指向,考生审题立意时自然要认真研读材料,读出命题者的隐藏信息,才能尊重命题者的真正意图,写出人见人爱的好作文来。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有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材料的主体由两个分句组成,合在一起共同描述了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细致地分析这两个分句,我们会发现它们在语意指向上有两个关键处:一是面对“空谷”的两种心态,二是 “悬崖峭壁”和“栈道桥梁”这两部分的语意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的表达重点应在后半部分,前者是偏,后者才是正;前者是陪衬,后者是关键所在,即语意关键的重心应在“栈道桥梁”部分。考生只有抓住“栈道桥梁”,才能准确地把握材料的真正主旨,也才契合命题者的真正意愿。“而另一些人……却是……”这些关键词语分明是在起着提示作用,是在引导考生们要在“栈道桥梁”上立足站定,去生发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却是”,产生“栈道桥梁”联想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联想背后蕴藏着的思维品质是什么?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只能想到“悬崖峭壁”?只能想到“悬崖”而不能想到“栈道桥梁”的问题出在哪儿,如何解决?命题者希望考生关注后半部分,并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来很好地完成对考生思维素质的考查。
遗憾的是,大多考生没能体味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忽视了题材料中的命题意图和语意指向。也难怪,目前的高中生心理学、修辞学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对命题者的揣测能力薄弱,对语义学的知识准备不足,大多考生只能无视命题意图和语意指向。这种“无视”最大的危害是写作时关系不明,重心落空,就事论事,只能去图解,去阐述这两句话的字面意义。如有考生写成:面对空谷,有的人用悲观的心态去看待它,有的人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前者不好后者好;既然如此,我们要用乐观心态来看待事物——至于重心“另一些人”为什么他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从“悬崖峭壁”想到“栈道桥梁”,这一联想转变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是没能想起,没能涉足到的了。
而实际教学中,心理学、修辞学和语言运用的过程相始终,普遍存在于一切言语现象中。我们老师平时教学中如果能将语意修辞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运用于写作具体过程的指导,学生们能在一定理论和方法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写作活动,必定能有效地提高自己写作能力。
三、思维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能够高谈阔论,写一些纵横天下的高调作文,比如,让他写“自信”“心态”等等话题,他能夸夸其谈,但就特定生活情境、特定自然现象让他发表看法表达观点,他要么就空话连篇不知所云,要么就肤浅应付。一方面这是写作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思维不足的表现,他们只会顺向思维、惯性思维,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而作文是思维的体现,没有活跃、敏捷的思维,写出的东西只能面目可憎,令人乏味。
鉴于此,不少老师预测,今天高考套题作文满天飞,果不其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不足。顺向思维的结果只能将“悬崖”理解为险境,“栈道桥梁”理解为希望,生成类似于“同样面对半杯水,不同心态有不同想法”之类的观点,甚至于简单粗暴地将此理解成消极悲观与积极乐观的选择。考生们当然也知道,高考提倡议论文写作,强调文章要有思辨性,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再出个让考生简单地选择是乐观还是悲观的作文题目来的。
其实除了顺向思维,我们还可以有多种思维方式:
1.反向思维:想到“栈道桥梁”,当然不失为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不失为一种超越,可一味地认为肯定有“栈道桥梁”,是不是也是一种疏忽大意、过度乐观呢?反过来,想成“悬崖峭壁”的,就不能“居安思危”吗?就不能是一种谨慎态度吗?
2.超常思维:面对“空谷”,为什么只能想到“悬崖峭壁”“栈道桥梁”,这里有没有思维定势的问题?想到“悬崖峭壁”“栈道桥梁”,这里有没有标签效应的倾向?标签效应在日常生活、管理实践中好不好,有没有危害,如何克服这种危害?
学生们为什么不敢如此联想,原因种种,有评卷标准不统一,以致作文指导老师不敢发力的原因,也有学生担心把握不好,不敢尝试的原因。为此,我们呼吁开放高考评分标准,晒晒样文,让全体师生有规可依,有例可循,有样可学;另一方面在议论文说理训练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真诚审视内心,让笔触关注内心,多一点叩问,多一点质疑,多一点超越,抓住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写看法亮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拒绝人云亦云,这是“求真”的体现,也是学生有效表达的需要。
[作者通联:福建宁化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