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广州十三行研究基地建设分析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dagjc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质量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对学科基地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广州大学图书馆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广州十三行研究基地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以及开展各项服务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解决地方文献资源服务于学科基地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地方那个文献:广州十三行:学科基地:服务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41-02
  一、地方文献资源对广州十三行研究基地开展服务的现状
  1.开展服务的优势。广州大学是地方综合性大学,门类齐全的高水平学科,充满活力的研究机构,特色鲜明的各类科研平台,构成了广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完备体系,为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开展重点学科建设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广州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加强了广州特色,如人文学院的“广州十三行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就是广州大学立足本土、服务社会的重大举措,在广州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图书馆有义务收集和保存当地的史料文献,对广州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进行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为学校特色性研究提供文献保障。为此,广州大学图书馆于2011年设立了“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由“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与图书馆共同建设的,图书馆重视资料中心建设,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尽最大努力在短时间内完成前期建设。“中心”建设始收藏和采集有关十三行及广州十三行相关的人文历史图书资料,图书馆所收集的资料现在还很单薄,不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科基地的建设研究。
  2.开展服务存在的问题。①服务方式,大学的特色在于大师的汇集,在于特色学科的优势,“大学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学科的建设,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并具有以此确立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带动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同样,图书馆馆藏十三行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文献资源建设得好坏,决定了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工作的质量,因此,十三行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高校学科建设和重点研究基地的服务水平,同时影响学科建设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质量。目前,根据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的调查,十三行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尚未形成规模,多数还是一个盲点,尽管部分高校图书馆建设地方文献资源中心或书库,基本上是从本馆其他书库抽出一部分相关图书重新建立地方文献库,缺乏新意,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目前,本馆“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所开展的各项服务中,大多数还停留在一般性借阅范围,还未能开展针对学科建设的特色服务,在学科基地建设中,图书馆服务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不够明确,还存在服务质量跟不上学科基地的建设发展,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学校学科基地建设的整体步伐,应该说这也是高校图书馆界服务学科基地建设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②资料收集困难,学术的生命在于原创,学术的原创离不开资料的积累和充分占有,资料的建设是十三行研究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任何有学术意义的工作都无法开展,资料的占有对研究人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但是,广州十三行文献资源的收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为十三行资料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广州十三行文献资源收集必须面向全国、面向世界,进行多语种、多学科、多语种的搜集。吴晗先生20世纪就曾经提出,“研究这个问题有几个困难应该克服,第一是史料的搜集,所有各种文字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记载,尤其是中文材料,都应一一加以研究和批评。第二是实地访问,除文字的记载以外,还要从商行的后人和父老的传说遗事,和文字的记载相互印证比较。”广州大学徐俊忠副校长在十三行学术研讨会的对十三行资料收集困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由于“广州十三行”的大量资料散落于欧洲和北美等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核心资料的收集将会十分困难。这样给图书馆资料收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除了需要有资金和专业人员的投入外,图书馆必须掌握核心资料的分布情况,才能掌握获取资料的有效途径。③一手资料的缺乏,通过对本校广州十三行研究基地人员需求的了解,他们主要需要三方面的资料:一是与课题有关的论著;二是其他学者在此课题方面的研究成果;三是与这个课题有关的文史资料。由于出版流通的客观原因,读者在图书馆收集不到或收集不全广州十三行较有研究价值的资料,这也是事实。特别是年代比较久的书刊,即便是在广州,也较难购买到关于广州十三行原版书刊。广州大学图书馆读者获得广州十三行研究资料的途径,一是利用本馆现有资料,二是到书店购买或者是接受同行学者、评论家、作家的馈赠。许多学者是借助参加各种学术会议,通过同行交流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刊,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学者第一手资料的来源。
  二、地方文献资源对广州十三行研究基地开展服务的措施
  1.加强区域文化合作。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最能吸引读者的地方是文献资源特色的唯一性,广州大学图书馆设立了“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挂牌以后,广州大学图书馆就开始与省、市文史研究机构、档案馆和地方志等机构建立联系,这些机构长期从事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如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广州十三行档案文献及研究中心就是成功的范例,广州十三行档案文献及研究中心是由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与广州市荔湾区国家档案馆合作建立的公益性文化推广组织,广州十三行档案文献及研究中心为清代广州十三行的信息交流平台,中心整合了国内外有关广州十三行时期的各类档案、文献、实物等信息资源,为社会各界研究广州十三行历史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目前本中心提供的档案信息资源包括清宫档案与广州十三行有关的部分档案、广州十三行研究学者信息、研究文献和各类相关书籍、图片等资料。其所藏文献已为本校十三行重点研究基地所利用,为教学、科研及学科基地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加强资料的收集。本馆设立的“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主要收集广州地区与十三行有关的文献资源,在收录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岭南、珠江三角洲、潮汕、客家以及港澳地区,收藏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艺术、建筑等方面内容,收藏类型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和实物材料。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广州大学学科基地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重点,图书馆拟结合学科设置和重点研究基地的需要,建设六个主题库,其中重点建设的是广州十三行研究数据库。   3.加强资料翻译工作。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元亨向南方日报透露,国外以及中国港澳地区对十三行的研究资料比内地多一百倍不止,这些资料有英文、法文、日文等,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收集、辨伪和翻译,华工、中大、广州大学的一批学者开展新的探讨,尤其是翻译了不少国外关于十三行的论文与专著,填补了很多空白,这些成果汇集在已经完成的《十三行新论》论文集中。他们现在已经翻译出来的十几万字的资料里,其中有三四万字是关于当时“八大家”中叶氏家族的,这部分资料也是很有价值的。广州大学图书馆不仅承担着收集中文资料的责任,还要加大收集外文资料,利用图书馆的人脉优势,可以去香港大学图书馆、澳门图书馆、澳门博物馆和澳门档案馆等地方,前去收集外文资料和流落在当地的外文资料,这些是目前可以做到的。协助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基地作好文献的翻译工作。
  4.加强资料的建设工作。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有责任和义务加快“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学科基地建设。①广州十三行是中国外贸史上浓墨重笔的精彩段落,广州十三行的研究,对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和外贸活动有着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但是“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成立后的一段时间,还是有一些积累和研究成果的,这些成果需要专职人员对中心的研究资料进行认真地、整体性梳理。②根据广州大学教学工作、学科基地建设、广州社会发展方向以及地方院校图书馆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十三行研究的地域环境进行地方特色对文献资源建设进行目标定位。③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明确地方文献资源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及时解决广州十三行研究基地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展科学研究所遇到的问题。文献资源中心更好地服务学科基地建设。
  5.利用电子资源。首先,利用本馆电子资源和网上免费资源,建立适合本校重点学科基地建设的特色数据库,内容包括与广州十三行研究有关书籍、论文、报纸、图片和视频。具体就是,整合全馆电子资源。①开发广府文化大观、媒体眼中的广州、广州十三行资源中心等已有的数据库。②新购置与广州十三行研究的数据库,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广州十三行信息资源平台。其次,根据学校十三行重点研究基地的需求建立具有本馆特色专题数据库,具有书籍、论文、会议文献、学术动态、学者信息等全方位的资源整合。对于收集到的相关资源,建立详细的目录,提供给读者,在特色专题数据库中,既能提供各类文献,还能提供学术信息。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质量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对重点学科基地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图书馆不仅要做好文献资源的收集和开发,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地方文献信息的传递工作,为重点学科基地建设提供优质、实用、有价值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储召生.办学特色:大写的必然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3-07-27.
  [2]冷东.“十三行于广州城市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2011,(2).
  基金项目:此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州特色文献资源开发与学科基地建设分析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A021)
其他文献
自1980年民族音乐学在我国起步至今已走过35年历程,这期间众多学者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成就有目共睹。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并进一步探寻学科发展之路,由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中国民族音乐学反思与建构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28至29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的议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民族音乐学的中国文化反思;其二,民族音乐学与后现代思潮;其三,民族音乐学的应用性问题研究。其间
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创办于2000年,是国家原文化部主办的三大国际音乐赛事之一,每三年举办一届。前两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分别于2000年在北京、2002年在广州举办;从第三届开始,中国国际声乐比赛落户宁波,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2017年,根据中宣部要求,由原文化部主办的三大音乐赛事暂时停办。经报原文化部外联局,建议将中国国际声乐比赛更名为宁波国际声乐比赛,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与中央
琴约在17世纪传入,在中国的真正发展却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堂乐歌”时期开始的。虽然中国钢琴的起步较晚,发展的时间较短,在短短的一百年多中,我们的钢琴教育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钢琴教育家、演奏家和作曲家。在钢琴作品的创作方面,《中国钢琴作品经典》一书的问世,就是对中国钢琴发展最好的见证。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中国钢琴作品经典》共七卷,收录了47位作曲家创作的104首钢琴独奏
摘要:“破窗效应”是犯罪学领域的一个著名理论,但对于学校教育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破窗”的影响是非常隐蔽的,但后果又是非常可怕的。“破窗效应”的核心是把握“及时修复”,也就是要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关键词:破窗效应;学生教育;亡羊补牢  中图分类号:G63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282-02  在教育界,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数据交换(EDI)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迫使培养现代国际商务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EDI;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32-02  一、EDI的发展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EDI(Ele
2014年5月29日至6月1日,由天津音乐学院和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办、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承办的“国际艺术节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艺术管理工作坊”(以下分别简称“高峰论坛”和“工作坊”)在天津市文化中心举行。高峰论坛从宏观层面讨论了当代国际艺术节(特别是音乐节)在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提高民众的文化认同感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作坊则从微观层面围绕节目定位、资金筹措、运营管理、观众拓展、
摘要:近年来,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也就是所谓的“90后”成为大学课堂的主人。他们更具鲜明的年代特色和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2010和2011级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从三个层面探讨了“90后”大学生们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对大学学习和教育有些许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90后”;情感;心理;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摘要:在减负提质的大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设计和处理,笔者提出以下几个观点:一、体现一种理念——新课程理念。二、远离一条红线——国家减负的相关规定。三、练活一张嘴——学生动口练习。四、辐射到一批人——学困生。五、练好一个题——典型习题。六、用好一支笔——学生动手练习。七、做好一个练习——综合训练。八、练就一双慧眼——观察身边的社会现象。  关键词:减负提质;作业;理念;红线  
摘要: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艺术类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学生党支部建设,我们以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拓展支部建设新思路,创新党员教育新方法,对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  关键词:特邀党建组织员;党员教育;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
摘要:病句考查是语文高考试题中一面飘扬不息的旗帜,正确辨析病句是高考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考查的重点难点。历年高考题,虽有一定的迷惑性,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如果能抓住其中的规律,就可以将问题系统化、具体化。学生在应试的时候也会有规律可循,不致于慌乱应对。本文,笔者结合各省历年高考病句题谈了如何抓句中标志词来辨析病句。  关键词:抓标志;辨病句;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