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样都是亲生的,差别怎么就那么大
中午,我正在一家小吃店里解决午餐,悦耳的手机铃声忽然响起。我瞥了一眼手机屏幕,是远在家乡的老妈打来的。电话里,老妈开门见山地说:“天星的房子买好了,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兄弟盖房,姐姐帮忙。你和你姐怎么着也得送3000块的礼吧?去年村里老王家的小儿子盖房,人家在外面打工的姐姐还送了2000块,好歹你们是在外面有工作的人,送少了岂不让人笑话……
老妈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正在廉价的小吃店吃着简单小吃的我,心里突然就有些不高兴。以外面太吵为由跟老妈敷衍了几句后,我就匆匆结束了通话。
天星是我的弟弟,是我们家最小的孩子。老妈一共生了三个孩子,我是老二,除了下面的天星,还有一个姐姐。记忆中,从小老妈对天星就格外疼爱。而在我们姐弟三个都成年后,这样的偏爱有增无减。对于所有关于天星的事,老妈总是格外上心,不仅考虑得很周到,而且总是站在他的角度。为了天星,老妈什么都可以做。相比起来,对于我和姐姐,老妈却要“狠”得多,甚至会因为天星不惜“得罪”我和姐姐。
天星读大学时,我和姐姐已经上班。为了减轻老爸老妈经济上的负担,那时虽然我们的工资都不高,依然每月将工资的三分之一按时汇给天星。天星刚毕业来省城找工作那会儿,为了帮他节省开支,根本就没有让他像大多数年轻人那样出去租房,而是在我和姐姐家轮流住,直到两年前他被公司派往另一座小城市的分公司。天星结婚时,在老妈的要挟下,我和姐姐不得不各送了一份5000元的大礼。虽然同在省城的我们其实在经济上并不宽裕。
原本,我和姐姐都以为,那是我们最后一次援助天星。谁知婚后,因为天星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老妈成天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天星如何如何困难”,“租房如何如何贵”,似乎完全忘记了,当初我和姐姐刚结婚时,也都是从租房子一步步走过来的。那时,我和姐姐都安慰她说,妈你操那么多心干嘛?年轻人谁一毕业就有房?还不都是靠自己慢慢挣来的?他还那么年轻,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
我们的话并没有让老妈稍感宽慰。短短几个月时间,老妈就想方设法从亲戚朋友那里七拼八凑了四万块钱,继而给我和姐姐下了“硬性任务”,每人帮天星凑三万元。加上借来的四万元,总共凑了十万元,给天星拿去做首付买了一套两室的房子。
在天星上班的那座小城市,房价比省城要便宜得多。在省城,我和姐姐虽然都住上了自己的房子,却因为欠着银行的巨额房贷而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听话地遵照老妈的旨意,各自为天星凑齐了三万元。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不料借了钱,还要额外备一份大礼,我们哪里来那么多钱?
每人都有自己的难处,面子算什么东西
其实一直以来,老妈对我和姐姐都很“抠”,而对天星却出奇地大方。对于儿子经济上的困难,老妈总是想方设法帮忙,甚至不惜拿出自己最后一点家当。而当初我和姐姐买房、装修房子时,老妈可没有为我们掏过一个子儿啊。更让我和姐姐感到不公平的是,老妈还曾经试探地说,我们给天星买房凑的钱,如果将来天星混好了,有钱了,自然要还给我们。倘若没有钱,就当是我们支援给他的。
对于老妈提出的给天星送礼的事,我一直没有跟老公提及。因为老公所在的公司正因业务下滑上演着裁人风波,当初给天星凑房子首付款时,老公就已经很不乐意,我明白再跟他谈给天星送礼之事意味着什么。晚上,我忍不住拨了姐姐的电话,想针对此事听听姐姐的想法。姐姐在电话里告诉我,妈也给她打电话了。“我现在正是困难的时候,每个月都在赔钱,妈也太不体恤人了……”电话的另一端,姐姐有些无奈地说。显然,对于老妈摊派任务的做法,姐姐也强烈表示不满。
姐姐不久前辞职,和姐夫在小区里开了家小超市,由于竞争激烈,尚未走上正轨,正需要周转资金。
放下电话,我决定给老妈打个电话,将我和姐姐的意见综合反馈给她老人家:目前我们姐妹俩都各有自己的难处,况且天星买房时我们已帮了不少忙……我话音未落,老妈就剪断我的话说:“闺女,去年村里老王家小儿子盖房,三个姐姐每人送2000块。人家姐姐还都是在外面打零工来着,好歹你们姐妹在城里有工作,难不成连个打零工的姐还不如?让我们面子上怎么过得去?”
见老妈如此顽固,我的语气不由变得强硬起来。我说妈,亲人之间相互帮忙也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而现在我们姐妹都各有自己的难处。你就爱讲面子面子,面子算什么东西?你不要总拿人家和我们比,天星买房我们各凑了三万元,人家姐也凑了这么多吗?
老妈一时语塞。为了防止事态往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我趁她老人家开始反思的时机赶紧结束了通话。
接下来的那个周六,早上八点多钟,刚刚起床的我还在洗漱,门铃突然急促地响起。防盗门打开的瞬间,我不由得惊呆了:门外站着的竟是老妈。一进屋,老妈就将背包里的东西一样样取出来:包里装的,是两只已经处理干净的土鸡以及家里种的红薯;而手上塑料桶里装的,则是在这里不容易买到的土鸡蛋。老妈顾不上喘口气,就麻利地将那些东西分成两份,我和姐姐各一份。
看着老妈不辞辛苦为我们带来的那些土特产,想着她一路上背着包、提着桶辗转到这里的种种不易,我心里几日以来对她的怨怼以及刚刚打开门的瞬间对她此行目的的不良猜测,顷刻间烟消云散。
改变老人家的想法,只需绕个弯
吃完早饭,老妈休息片刻,就要我给姐姐打电话,让姐姐来把属于她的那份土特产拿回家。我说妈,她守着店,哪里走得开?继而提议让老妈去看看姐姐的店,顺便把东西捎过去。老妈欣然同意。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其实我是别有用心——让老妈亲眼目睹姐姐创业之初的艰难。
在姐姐的小超市,见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多,一上午也就稀稀疏疏几个人,老妈禁不住跟姐姐打听起超市的盈利情况。而姐姐还吞吞吐吐不好意思说,一旁的我便将姐姐目前每月都赔钱的实情告诉了老妈。老妈一听,这一惊非同小可,连声说:“那还了得!可怜你们两个白手起家,哪有那么多钱往里赔?”
看着老妈着急的样子,我也不忍让她担心,就安慰她说,做生意都有一个培育客户的过程。一旦度过了这个阶段,兴许就有钱赚了呢!
从姐姐家回来,在楼道里恰好遇到住在我家楼上的邻居李阿姨。几年前,我家儿子小时,老妈经常抽空过来看孩子,和李阿姨早就熟识了。如今两年不见了,两位老人更是亲热得不得了。李阿姨就是本市人,他和老伴有两套房,一套大些的老两口和儿子儿媳一起住,另一套面积小些的给了女儿和女婿。
见两位老人似乎都有许多话想向对方倾诉,我赶紧以外面太冷为由,拉李阿姨进屋坐。李阿姨一进门,就和老妈聊起了家常,话题无非是各自的身体、儿女之类。李阿姨向老妈询问了一些近况,继而告诉老妈,现在自己和儿子一家住这边的大房子,另一套小些的给了女儿。
我在一旁听着,不禁对李阿姨说:“李阿姨,你可真是一碗水端平,儿子一套,女儿一套。”李阿姨说:“如今可不像过去,什么都紧着儿子。如今啊,儿子女儿都一样,都要疼。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说对不对,老姐姐?”
“对对对,如今时代变了……”老妈忙附和道,脸上却是一副释然的轻松表情。
第二天,老妈要回去了。让我颇感意外的是,临走时,她突然对我说:闺女,我看你姐妹俩在城里过得也不容易。以前,我总寻思着天星是家里最小的,总想帮帮他,但就如你李阿姨说的,如今时代不同了,儿子女儿都一样了,天星买房,你们姐妹俩也就不随礼了。你们借了钱,就是帮了大忙了。以后等天星条件好些,有了偿还能力,就让他把你姐妹俩的钱先还了……
我一字一句地听着,在暗暗惊讶于老妈这么快就发生转变的同时,也突然省悟:当子女与父母之间因具体的家庭事务而产生意见上的分歧时,要想改变老人家一直以来的顽固想法,其实只需巧妙地绕个弯,便能事半功倍。 责编/宿淇
中午,我正在一家小吃店里解决午餐,悦耳的手机铃声忽然响起。我瞥了一眼手机屏幕,是远在家乡的老妈打来的。电话里,老妈开门见山地说:“天星的房子买好了,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兄弟盖房,姐姐帮忙。你和你姐怎么着也得送3000块的礼吧?去年村里老王家的小儿子盖房,人家在外面打工的姐姐还送了2000块,好歹你们是在外面有工作的人,送少了岂不让人笑话……
老妈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正在廉价的小吃店吃着简单小吃的我,心里突然就有些不高兴。以外面太吵为由跟老妈敷衍了几句后,我就匆匆结束了通话。
天星是我的弟弟,是我们家最小的孩子。老妈一共生了三个孩子,我是老二,除了下面的天星,还有一个姐姐。记忆中,从小老妈对天星就格外疼爱。而在我们姐弟三个都成年后,这样的偏爱有增无减。对于所有关于天星的事,老妈总是格外上心,不仅考虑得很周到,而且总是站在他的角度。为了天星,老妈什么都可以做。相比起来,对于我和姐姐,老妈却要“狠”得多,甚至会因为天星不惜“得罪”我和姐姐。
天星读大学时,我和姐姐已经上班。为了减轻老爸老妈经济上的负担,那时虽然我们的工资都不高,依然每月将工资的三分之一按时汇给天星。天星刚毕业来省城找工作那会儿,为了帮他节省开支,根本就没有让他像大多数年轻人那样出去租房,而是在我和姐姐家轮流住,直到两年前他被公司派往另一座小城市的分公司。天星结婚时,在老妈的要挟下,我和姐姐不得不各送了一份5000元的大礼。虽然同在省城的我们其实在经济上并不宽裕。
原本,我和姐姐都以为,那是我们最后一次援助天星。谁知婚后,因为天星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老妈成天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天星如何如何困难”,“租房如何如何贵”,似乎完全忘记了,当初我和姐姐刚结婚时,也都是从租房子一步步走过来的。那时,我和姐姐都安慰她说,妈你操那么多心干嘛?年轻人谁一毕业就有房?还不都是靠自己慢慢挣来的?他还那么年轻,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
我们的话并没有让老妈稍感宽慰。短短几个月时间,老妈就想方设法从亲戚朋友那里七拼八凑了四万块钱,继而给我和姐姐下了“硬性任务”,每人帮天星凑三万元。加上借来的四万元,总共凑了十万元,给天星拿去做首付买了一套两室的房子。
在天星上班的那座小城市,房价比省城要便宜得多。在省城,我和姐姐虽然都住上了自己的房子,却因为欠着银行的巨额房贷而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听话地遵照老妈的旨意,各自为天星凑齐了三万元。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不料借了钱,还要额外备一份大礼,我们哪里来那么多钱?
每人都有自己的难处,面子算什么东西
其实一直以来,老妈对我和姐姐都很“抠”,而对天星却出奇地大方。对于儿子经济上的困难,老妈总是想方设法帮忙,甚至不惜拿出自己最后一点家当。而当初我和姐姐买房、装修房子时,老妈可没有为我们掏过一个子儿啊。更让我和姐姐感到不公平的是,老妈还曾经试探地说,我们给天星买房凑的钱,如果将来天星混好了,有钱了,自然要还给我们。倘若没有钱,就当是我们支援给他的。
对于老妈提出的给天星送礼的事,我一直没有跟老公提及。因为老公所在的公司正因业务下滑上演着裁人风波,当初给天星凑房子首付款时,老公就已经很不乐意,我明白再跟他谈给天星送礼之事意味着什么。晚上,我忍不住拨了姐姐的电话,想针对此事听听姐姐的想法。姐姐在电话里告诉我,妈也给她打电话了。“我现在正是困难的时候,每个月都在赔钱,妈也太不体恤人了……”电话的另一端,姐姐有些无奈地说。显然,对于老妈摊派任务的做法,姐姐也强烈表示不满。
姐姐不久前辞职,和姐夫在小区里开了家小超市,由于竞争激烈,尚未走上正轨,正需要周转资金。
放下电话,我决定给老妈打个电话,将我和姐姐的意见综合反馈给她老人家:目前我们姐妹俩都各有自己的难处,况且天星买房时我们已帮了不少忙……我话音未落,老妈就剪断我的话说:“闺女,去年村里老王家小儿子盖房,三个姐姐每人送2000块。人家姐姐还都是在外面打零工来着,好歹你们姐妹在城里有工作,难不成连个打零工的姐还不如?让我们面子上怎么过得去?”
见老妈如此顽固,我的语气不由变得强硬起来。我说妈,亲人之间相互帮忙也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而现在我们姐妹都各有自己的难处。你就爱讲面子面子,面子算什么东西?你不要总拿人家和我们比,天星买房我们各凑了三万元,人家姐也凑了这么多吗?
老妈一时语塞。为了防止事态往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我趁她老人家开始反思的时机赶紧结束了通话。
接下来的那个周六,早上八点多钟,刚刚起床的我还在洗漱,门铃突然急促地响起。防盗门打开的瞬间,我不由得惊呆了:门外站着的竟是老妈。一进屋,老妈就将背包里的东西一样样取出来:包里装的,是两只已经处理干净的土鸡以及家里种的红薯;而手上塑料桶里装的,则是在这里不容易买到的土鸡蛋。老妈顾不上喘口气,就麻利地将那些东西分成两份,我和姐姐各一份。
看着老妈不辞辛苦为我们带来的那些土特产,想着她一路上背着包、提着桶辗转到这里的种种不易,我心里几日以来对她的怨怼以及刚刚打开门的瞬间对她此行目的的不良猜测,顷刻间烟消云散。
改变老人家的想法,只需绕个弯
吃完早饭,老妈休息片刻,就要我给姐姐打电话,让姐姐来把属于她的那份土特产拿回家。我说妈,她守着店,哪里走得开?继而提议让老妈去看看姐姐的店,顺便把东西捎过去。老妈欣然同意。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其实我是别有用心——让老妈亲眼目睹姐姐创业之初的艰难。
在姐姐的小超市,见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多,一上午也就稀稀疏疏几个人,老妈禁不住跟姐姐打听起超市的盈利情况。而姐姐还吞吞吐吐不好意思说,一旁的我便将姐姐目前每月都赔钱的实情告诉了老妈。老妈一听,这一惊非同小可,连声说:“那还了得!可怜你们两个白手起家,哪有那么多钱往里赔?”
看着老妈着急的样子,我也不忍让她担心,就安慰她说,做生意都有一个培育客户的过程。一旦度过了这个阶段,兴许就有钱赚了呢!
从姐姐家回来,在楼道里恰好遇到住在我家楼上的邻居李阿姨。几年前,我家儿子小时,老妈经常抽空过来看孩子,和李阿姨早就熟识了。如今两年不见了,两位老人更是亲热得不得了。李阿姨就是本市人,他和老伴有两套房,一套大些的老两口和儿子儿媳一起住,另一套面积小些的给了女儿和女婿。
见两位老人似乎都有许多话想向对方倾诉,我赶紧以外面太冷为由,拉李阿姨进屋坐。李阿姨一进门,就和老妈聊起了家常,话题无非是各自的身体、儿女之类。李阿姨向老妈询问了一些近况,继而告诉老妈,现在自己和儿子一家住这边的大房子,另一套小些的给了女儿。
我在一旁听着,不禁对李阿姨说:“李阿姨,你可真是一碗水端平,儿子一套,女儿一套。”李阿姨说:“如今可不像过去,什么都紧着儿子。如今啊,儿子女儿都一样,都要疼。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说对不对,老姐姐?”
“对对对,如今时代变了……”老妈忙附和道,脸上却是一副释然的轻松表情。
第二天,老妈要回去了。让我颇感意外的是,临走时,她突然对我说:闺女,我看你姐妹俩在城里过得也不容易。以前,我总寻思着天星是家里最小的,总想帮帮他,但就如你李阿姨说的,如今时代不同了,儿子女儿都一样了,天星买房,你们姐妹俩也就不随礼了。你们借了钱,就是帮了大忙了。以后等天星条件好些,有了偿还能力,就让他把你姐妹俩的钱先还了……
我一字一句地听着,在暗暗惊讶于老妈这么快就发生转变的同时,也突然省悟:当子女与父母之间因具体的家庭事务而产生意见上的分歧时,要想改变老人家一直以来的顽固想法,其实只需巧妙地绕个弯,便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