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

来源 :东方艺术·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访谈时间:2012年8月23日下午2点
  访谈地点:黄华三、高毅工作室
  访谈艺术家:黄华三、高毅、杨社伟、李婷婷、王晓珞
  《东方艺术·国画》:杨建国、邓馨
  摄影师:黄尊群
  文字整合:邓馨
  展览计划启动
  杨建国(以下简称“杨”):11月3日你们要在798桥艺术中心做一个五人作品展,有怎样的计划呢?
  黄华三(以下简称“黄”):我、高毅和杨社伟、李婷婷、王晓珞五个人,我们既是独立艺术家,又曾是师生的关系。我和高毅在教学之余,创作没有间断,三位年轻的艺术家在毕业后的几年中,也一直非常勤奋地在创作,积累了很多作品。我们希望有一个长期的关于当代水墨的展览规划,通过这些展览既可以记录我们的艺术发展的过程,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未来的教学与创作。 这次展览启动之后,我们会持续地举办一些具有学术主题的展览。
  杨:人大艺术学院在国内艺术院校中相对来说比较年轻,但这几年学生们都逐渐成熟起来了,不少学生在艺术界已崭露头角,获得可喜的成绩,二位老师的因人施教,给学生以更自由的创作空间的这一教学理念以及付出的心血已明显看到成果,确实应该多举办一些展览了。
  黄:事实上,我们这样的师生团队的展览已经举办过两次了,第一次是2011年的五月初我们在温州的7号艺术中心办了一个“黄华三及其学生当代水墨邀请展”。然后,就是今年的二月我们在美国的凤凰城大学举办了“中国当代水墨展”。之所以确定持续举办画展的这一个想法,也是为了不断地激励大家创作出新作品,每一个展览都需要大家投入非常大的精力,从一个主题的确定到作品的完成,直至布置展厅等等的整体设想,这对大家也是一种促进和锻炼。这几年中国当代水墨展览比较多,也很热闹。这种活跃的艺术氛围,对我们而言正是好时候。
  20世纪80年代,我在美院读书的时候,学生都按照老师教的画法画画,大家画得没什么区别可以理解。可是现在人们思想很开放,什么观念都能接受,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虽然面貌各异,但同质的现象比较严重。
  杨:你说的是当代绘画的一种大的趋势。在你上学的时候,大家以画得像为标准,这是因为主题性的创作还占有重要地位,这也是为政治服务的需要,即使“文革”已经结束,美院的教学很长时间都没有摆脱“红、光、亮”,“高、大、全”审美趣味的束缚。为什么现在大家画得都差不多?因为当代水墨所表现的内容都来自现实生活,大家对当下的感受和描绘都是非常具体的。大多数人关注的是表面上的当代人、社会和过去的不同,包括人物、行为、服饰等等,虽然表达方式丰富了,画面感觉却很相像。然而艺术创作更需要发掘内在,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需要沉下心来琢磨研究,年轻人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才能表现出这种“不同”。
  因材施教
  杨:黄老师的教学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从题材、语言、色彩体系都很自我。教出来的学生一人一面、一人一品。有人说绘画不能太个性化,我觉得绘画需要个性化。比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这就是一种极个性的绘画语言,他们的那种独特的审美语言即使是古代的艺术,对今天的艺术创作依然有深远的影响。目前讨论很多的就是传统画法的问题,李可染先生说过“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
  黄:我也一直专注于传统文化,可是好多人一辈子都没能“打进去”,更别说“打出来”了。我是这么考虑的:传统文化太博大精深,与其耗费很多时间泛泛地学一遍,最后得到一个做不精的结果,不如你先做你的作品,需要哪一部分传统的营养,再有针对性地深入进去学习、借鉴、吸纳。如果你画很多画,慢慢地积累经验,自己也能锤炼出一套有效的技术方法来。我想曹仲达、吴道子的人物造像,也不是几年就能做好的,达到那个高度必然是经过长期的锤炼过程。
  高毅(以下简称“高”):黄老师的教学理念我很熟悉也很认同,他在教学中不是制定一种标准来整体划一地提出要求,而是通过与每一个学生的交流,充分了解其性格特点、喜好等等,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想,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黄老师性格温和,爱和学生开玩笑,很容易与学生沟通。在让学生们自由创作时,他们往往感到,这比起命题创作或者对物写生来说反而更让他们觉得束手无策。 这时,老师怎样把学生从背负沉重包袱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然后再一点点地引导、延伸,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不能畏惧,才能自由地表达。
  王晓珞(以下简称“王”):我对这个问题感受很深。以前我接受的教育就是,有人告诉你,这个对,那个好,你就要照着去做,去临摹。后来我觉得自己画来画去都在通过别人的审美去感受事物,很麻木,也感觉不到兴趣,而且我知道的很多原本喜欢画画的朋友也是这样慢慢失去兴趣的。那么我自己到底要画什么,表现什么,怎样表现?黄老师说过,你要先发现你自己,认识你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去表现更加合适。
  高:艺术是自身感受的表达,很自我的。画画在某种状态下就像写日记一样,是很隐私的事情。
  杨社伟: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纠结于技法、造型,好像这些都是做给别人看的。我在跟黄老师读研究生的时候,他逐渐给我“洗脑”了。他说,放下那些纠结的东西,从最关心的事情出发。之后我就开始画自己关注的人,比如保安、画着脸谱的人等等。毕业后,黄老师要我调整一下,逐渐和传统的文脉联系上,这不单单是从具体的技法方面,而是从大的文化传承里吸收营养。
  黄:其实他的画法和作品流露出的气息还是和传统有关的,因为传统文化非常具有包容性。他画的是他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他画保安,是日常所见,他画小孩,是因为他生了儿子,特别真实。艺术家应该首先关心自己的真实生活。
  杨社伟:撇开对社会的焦虑和思考,从自身出发画一些细腻的、有趣味的东西。
  黄:学习传统,像古人那样的态度对待画画这件事就很好。
  高:西方的艺术家大多是关心政治、社会、人文、历史。中国人对这些问题的表述,似乎更隐蔽些、婉转些,不是那么直接地表述。这可能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致。   杨社伟:我想画得更有厚度、深度一些,优雅一些。可是目前生活有点手忙脚乱,自己画画也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
  黄: 画真实的感受就好。其实学生离开学校几年后,一旦画画不能维持生计,或者有其他干扰了,绘画状态的持续性就会受到威胁,很可能就放弃画画了,对于这些有天赋的学生来说是很可惜的。
  高:在学校的时候,黄老师对于研究生的创作作品数量是有要求的,特别是寒、暑假期间。 很多学生是不能完成这么大的创作量的。但是杨社伟、李婷婷、王晓珞他们这几年就是坚持下来了,今天我们能一起办展览也是学生们一贯努力和坚持的结果。
  杨:国画圈子是有一些名师的,像田黎明、唐勇力、刘进安等等。黄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是有一定影响的,你不是以传统的方法教学,能因材施教,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扬长避短。学生和大师不同,他们没有一定量的训练是不行的,这是一种强化训练。现在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快餐时期,在这个状态下,把基本功练到很精通的时候再去办展览,再去怎么样,那已经晚了。你的学生们的作品,个人面貌非常清晰。如果我看到可乐瓶,离很远就知道这是李婷婷的画,绘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非常重要,如果观众能和作品产生共鸣就更难得了。
  黄:很多人因为瓶子记住李婷婷。
  杨:李婷婷后来的作品,竹子、水、沙发都在往前走,其实她还有很大的空间。
  李婷婷(以下简称“李”):黄老师每次看画,不光有数量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有新的作品。有的艺术家一旦画能有好的销量,可能一辈子就画这一个东西止步不前了。如果为了获取很多财富不再探索了,实在没有意义。绘画创作应该是持续创造的过程,艺术家也应该不断思考前行。现在大家都爱追求“当代” ,以各种天马行空的方式去营造“当代”,所谓当代应该是画面透出的气息,而不是单纯的某个物象。
  黄:“当代”和“时髦”是两回事,支撑绘画的应该是精神层面的厚度和画面后面所承载的人文价值,天马行空式的时髦只能昙花一现。
  邓馨(以下简称“邓”):黄老师和高老师早年在中央美院是接受正统的学院教育的,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从青年时代到今天的个人艺术风格,是有非常大的变化的,但是反过来看,如果没有当年的基本功,我想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你们和学生们的学习经历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画当代水墨的年轻人来说,大家都想尽早成功,可能会忽视基本功的训练和累积。
  黄:其实按照传统的方法,学生们很容易就能画出一幅完整的画来。即使有些自己的风格,但彼此之间的画面仍然特别接近。前几年,我们看学生外出写生的作品,发现一个问题。平时临摹谁的画,画得就像谁。面对很多不同的树种,有人偏挑像黄宾虹画里的树画。所以我认为,先把你想要表达的内容讲清楚,技术是在未来的锤炼当中逐渐完善的,这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其实在我们读书的年代,写生、临摹、创作三位一体,是一套很经典的教学模式。我这人很极端,我不赞成从学生临摹入手,这是一件让我自己很不安的事情,如果失败了,会耽误很多人。以前没有成功的经验,一切都是在摸索过程中。我去中央美院征求一些老师的意见,有老师建议我国画还是要守住笔墨、宣纸这些材料。后来我去了国外一些名校去拜访了一些教授,他们是认同的我的教学方法的,也就是不提倡临摹。其实无论理论上多完善,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们的实践逐步地验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邓:通过展览来展示出的成果也能回应一部分人的质疑,希望你们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现在绘画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画什么或者怎样画,才更容易脱颖而出?
  黄:的确需要有合适的切入点。从绘画的题材来看,画山水、花鸟、人物之外,或者山水、花鸟、人物之间的东西,才不容易和别人重复;从绘画风格来看,你的绘画要想有突破,更重要的是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表现语言,然后经过反复磨炼使其成熟,才可能逐渐被人关注。
  邓:黄老师的教学方法,其实是很遵循学生个人的艺术发展规律的,一切顺其自然,画自己喜欢的,那一定是个快乐而持久的事情。
  黄:我希望好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出来,不是由学院里老师强塞过来的。吸收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到某个时间段,自己的喜好和理解程度达到了,就会相应地做出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长,审美取向也会发生改变的。比如,可能我现在没有发自内心地喜欢某一类传统绘画,过几年也许会喜欢。另外,我鼓励学生们自己和画廊、媒体沟通,甚至展览、装裱都要自己去谈、去办,学校能学到的并不全面,社会与市场也是课堂,是院校教学的补充。应该自己出去创造,去找机会,这也是一种锻炼。
  坚持原创
  杨:艺术不要重复,坚持原创,虽然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它的价值就在于此。
  邓:中国的水墨画原本有一套独立的东方绘画体系。当代水墨借用了现代的诸多表现手法,利用水墨和宣纸材质灵活、自由地表达。这是否意味着,面对西方话语权的重压,当代水墨作为本土艺术,可以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原创空间?
  黄:在更大的艺术范围内,水墨仍然是小众。西方人对中国画的理解还停留在博物馆里古代经典作品的阶段。
  邓:即使今天大家画的是当下现实生活,影响力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黄:是的。咱们这里当代水墨很热闹,这不完全是艺术的事,也受中国经济的影响。影像、装置、架上绘画、行为艺术等那么多艺术种类,真正的话语权都由西方掌控,以中国画材料为媒介的当代水墨如果作为当代艺术出现的话,将来这一艺术种类中国必定拥有话语权。我觉得,中国不用考虑西方人怎么看,我们已经为他们考虑得太多、太久了。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以后会像日本的“三座大山”那样,在日本价格比印象派还高,但在国外却不那么被认可,这与经济的发展程度有关,与艺术无关。
  邓:对于传统的东西,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需要不断地重新认识和解读。那么从事当代水墨创作,需要学习的如果不是具体的传统的技法,那么应该学习些什么?
  黄:在德国待这么多年,我们总觉得是跳出这个圈子看传统。当年我们在中央美院的时候和去德国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在美院的时候,对传统我是有些排斥的,但是到欧洲以后,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中国古代绘画,才知道中国绘画最吸引人的是什么。不是某个流派,也不是某两三个画家,实际上是一个整体贯通的气息,一脉相承的传统。我觉得,对于当代中国画,只要气息在,就很可贵。如果对技法要求太多、太具体,难免会出现一大堆的谁谁谁。就中国画技法而言,如果画家在一生中有一   点个人的贡献,就足够了。
  杨:绘画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画给自己的,一个是画个别人的,别人可能是美术馆,也可能是一百年后的后人。
  邓:目前从事当代水墨的女性艺术家很多,而且优秀的很多,比如徐华翎、黄丹、吴雪莲、李戈晔、焦阳等等,我不是要特别地强调女性身份的特殊性,而是女性艺术家确实在选择的题材、角度、表达方式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整体看来,她们的表达方式比较自我,情感细腻,色彩明快,有些小资情调,有的甚至还渲染出脂粉气或者暧昧的意味。这种氛围和格调,或许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王:我和高老师表现的题材是一样的,经历和视角却不同。我想表现的女人,日渐成熟,却又还没有脱离女孩子对于社会和人生的茫然和困惑;高老师画中的女人舒适、慵懒,很小资情调,有种发自内心的成熟恬淡。高老师画的婴儿,是以母亲的视角看到的孩子,充满母爱。我画出来的孩子,则是我自己的另一面,我是通过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高:年龄不同,感受也不同。我不是女权主义者,我的画来自我自己的生活。我有两个女儿,有好多女性朋友,所以我表达这个主题是最熟悉,也是最有感触的。
  王:可能会有男性艺术家觉得我们画得很小众,太细腻,过于自我,但是这就是真实的我们。
  邓:李婷婷不画人物,但是她画的鞋子、包包、裙子、沙发、吊灯,以静物的方式记录着她生活中的时尚的、流行的元素,这是另一种细腻的、有情调的表达方式。其实当代水墨最大的魅力,就是吸引人去观看,也就是它的感受、体悟和自由的表达反映了现实生活或者个人情感的本真。
  杨老师,当代水墨今年的市场状况如何?
  杨:今年国画市场的形势没有想象的差。高价位的东西冷落了,低价位的市场份额大了点,价格拉动起来一点。艺术家怎么和市场贴合,这不是要艺术家降低自己的艺术价值。现在投资者的眼光也在提高,以前根据院校级别先入为主是不完全准确的,最终要看艺术家个人的作品水平。 画家除了张扬个性之外,还要知道收藏家喜欢你的作品,才会有市场,你更完善了,你的价格也就提高了。一个画家进入市场有几个步骤:刚开始考虑,如何打入市场;下一步考虑,和市场怎么接轨;当你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就要考虑在市场中怎样才能占有一定的地位。
  黄:这块是我和高老师的弱项。学生们还得靠他们自己 。
  杨:当下中国经济发展太快,艺术品市场是一个泡沫期,艺术品普遍超出本身价值了。
  黄:我们做展览其实只是想在学术上和个人创作上多做些工作。大家在一起举办展览,不仅不断地产生新作品,还可以获得更多方面的经验。
  杨:要找一个切合的主题,展览能延续地做下去。
  黄、高 :感谢杨老师的鼓励,谢谢邓馨。
其他文献
为庆祝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5月20日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馆藏近11万件藏品中甄选出的660件作品组成,其中既囊括了诸如《父亲》、《流民图》等极具美术史标杆意义的经典之作,也不乏许多从未曾公开展示过的“镇馆之宝”与“历史档案”,可谓中国美术馆50年收藏历程之精华。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此次展览既是建馆50年来典藏品中重要部分的展示,更是由它
期刊
在空气中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不同频率的纵波传递,让声音成为终日环绕在我们身边的最大现实。但相比依靠光线而存在的可视现实而言,昼夜无歇的声音传递却更容易被忽略和漠视。而在我们通常所言的“当代艺术”的范畴之内,从学院教育到现场展示,众多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和结构支撑的声音,也经常让“失聪”的耳朵成为一对被视觉观看所压抑的常态摆设。  声音是什么?声音是可感知的空间吗?就像小时候向幽暗的水井中投入的一块石子
期刊
时间:2014年12月6日下午  地点:杭州美和院艺术中心  研讨会主持人:王犁  文字整合:侯昌恒  参加研讨会名单:  杨建国:《东方艺术·国画》主编、著名策展人、“80水墨记”学术主持  路海燕:中国美术学院游戏系主任  张浩: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茹峰:浙江画院山水画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陈子游:艺术家、艺术批评家、《中国艺术家年鉴》主编  孔令伟: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
期刊
经过5天鏖战,中国嘉德春拍5月14日在北京圆满收槌。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近现代工艺美术、油画雕塑、古籍善本、名表珠宝翡翠门类共创出25.71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为嘉德二十岁生日献上大礼,也给内地艺术品春拍季送上开门红。成交价超过千万的拍品达到39件,其中3件拍品超过五千万元成交。  今年恰逢中国嘉德成立二十周年,作为今春内地拍卖第一槌,中国嘉德春拍现场火爆的气氛及踊跃的成交情况,让大家都很为
期刊
在微博上姚大钧有很多身份标签,如中国美术学院 Open Media Lab 开放媒体工作室、Post-Concrete 唱片、重美学口味研究所、SONART声纳系列、中国声音小组、前味音乐电台、前卫音乐网等,但所有这些身份的标定并不足以用来划分出某个关于声音艺术的定义。正如他自己曾说道的:“我并不认为声音艺术或实验音乐等名词定义有任何重要性,声音和听觉成为空间摆设与视觉炫示的装饰,这才是整个音乐体
期刊
在大陆市场持续调整,前景尚不明朗的阴霾下,香港艺术市场则依靠着自身的地缘与国际化优势释放着市场逐渐回暖的积极信号。香港佳士得2013春拍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5月27日全部落槌,686件拍品售出559件,成交率达81%,共收获7.54亿港元总成交。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的作品备受追捧,在成交单价前十位的榜单上占据5席。  本次拍卖分为4个场次,延续了近年佳士得推广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主题,且首次呈现大
期刊
声音是短暂的,并且难以找寻,是转瞬即逝的“物”,甚至连称它为“物”都是一种曲解。它是人类感觉经验中最根本的层面之一。和普通的感觉能力相比,声音是我们了解世界的最重要途径。在生理发展过程中,听觉先于视觉(当我们离开子宫之前,我们已经能听到外面的世界)。声音的重要性在于,它告诉眼睛应该看哪里,让我们从听觉上去定位那些发生在身后,拐角处或者墙的另一边我们无法看到的声音来源。声音的重要性还在于,每当我们闭
期刊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自幼喜爱绘画,1758年,9岁时他的父亲为他聘请法兰克福一位名叫米歇尔 · 埃本的画师上门授课,学习一直持续到13岁。  1765年,16岁时歌德遵从父命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虽然就在那一年他开始了文学写作,但对绘画的兴趣依然不减,当年底结识时任莱比锡艺术学院院长的画家亚当 · 弗 · 奥塞尔,并跟他继续学画。与此同时,他又结识了铜版雕版画家约翰 · 米
期刊
在经历了2011今日美术馆向京个展、2012上海MOCA向京、广慈双个展之后,向京“这个世界会好吗?”个展最后一站落脚到了台北MOCA。并将于7月6日至9月1日在台北当代艺术馆举办。  这次在台北的个展除了根据展场空间特别布局之外,还加入了向京最为重要的女性身体系列中的代表作品,本展汇集向京2008“全裸”系列和2011以来“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精华,共计展出35件作品,是向京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
期刊
2012年,K11艺术基金主席郑志刚获邀加入英国泰特美术馆亚太收藏委员会(TATE’s Asia Pacific Acquisitions Committee),这位香港文化企业家对推动中港两地艺术文化发展的贡献得到了来自艺术世界的肯定;2013年初,他与英国中央圣马汀艺术设计学院合作,成立了New World Group Charity Foundation K11 Scholar奖学金计划,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