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主提问设计关键点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ezhang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是一门教育艺术,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主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对语文课堂提问研究,从本质上说,是对语文教学的深层次探讨。这种研究的着眼点与着力点是:在阅读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
  一、“主问题”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主问题”本质特点就是它是主要问题,是引发学习思考的文章关键问题,设计到位的主问题总是能够轻便有力地牵动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赏析,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主问题”教学现象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问题”的广泛运用将从大面积上提高语文教师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研读课文的水平。
  2.“主问题”有利于课堂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主问题”的提出,是“预设”;由“主问题”而形成的课堂活动,是“生成”。
  3.由几个“主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阅读活动呈“板块式”结构,每一个“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产生有相当时间长度的课堂学习与交流活动,几个“主问题”层层深入,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着课文内容的学习。
  4.由于“主问题”往往呈“话题”的形式,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品读活动一般不是表现于细碎的“答问”而是表现于师生之间的“对话”,这将从大面积上改变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习惯,带来流畅扎实的效率较高的课堂教学过程。
  二、 “主问题”的设计与运用的基本规律
  1.在课文教学的初读阶段,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品读课文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比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为什么结尾产生 “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这样的矛盾?通过这类问题的恰当巧妙设计,就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有效地提高学生把握主题的能力。
  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形成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形成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比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文章中说“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设计者和工匠是怎么做的?找一句话概括,并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种居高临下鸟瞰式的主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往往用精粹的“主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酿造课堂教学的高潮。如在《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中,提问:作者为什么不把最终的结果写出来?如果你续写文章,情节该如何发展?你觉得安陵最终保住了吗?以此引导学生继续走进文本解读感悟战国时期士的本质。
  三、主问题设计的关键点
  之一:着眼文本的文体特点。针对不同的文体,设置不同的主问题。例如教记叙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是把“插叙进行到底”,围绕着“插叙”这个主问题提出了涵盖多方面的一系列内容,“插了几件事”“这几件事之间是怎样链接的?”“插叙的事之间有怎样的排列顺序?”“插叙的五件事和我的成长有什么关系?”起到了一线连珠的效果。
  之二:凸显文本的独特风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又比如根据《大道之行也》的教学,加入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国史十六讲》。这本书是对大同世界的描绘,然后问学生史料与课文中的内容有什么相似处?这也是个好问题,学生也能从比较中理解全篇。
  之三:体现文本的语言价值。语言是文章的外壳,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露。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都体现了作者一定的语言风格,或生动形象,或清新自然,或通俗易懂,或含义深刻,或幽默风趣,或富于人生哲理,或引经据典,或化用名诗名言等等, 从而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教学《中国石拱桥》,通过赏析有序、生动的说明文字,将老师打乱10个自然段顺序的文章,用“分别概括板块大意并且合理地排列六大板块的顺序”这个主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说明文“言之有序”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风格,全面理解说明文的特点。
  之四:落实文本的训练重点。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从而全面理解了全文。(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青岛是台资企业聚集的重点城市,自1987年首家台资企业落户至今,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543个,实际利用台资55.8亿美元.近年来,青岛注重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秉持“依法维权、真
期刊
摘 要:中职生源萎缩,学生基础差,英语难教难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呆板、沉闷、缺乏活力,导致学生厌学。要改变这样的困局,必须实施项目教学法,也只有项目教学法才能激发课堂活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项目教学法是交际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教学法的集成,是适合新教材、新时代的新教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 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法  教学改革的春风再次吹遍广西八桂大地,我们中职教育也一改过去传统的课堂授
教师作为一个传授者,一个解惑者,应当像一个商人了解自己的商品一样了解自己的学生,这样才能把学生引上一条健康阳光的道路上去。哪要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教师要具备一颗童心。只有教师也有一颗童心了,才能够推己及人,教师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有一个更透彻的了解,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连几千年前的圣人都说过这样的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的小学生呢?最后教师
人,只有在经历曲折、磨炼之后取得成就,方能显示伟大的魄力。成就会促成人生不断进步,充分利用成就的价值,正确地给学生创造成就感,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是有极大帮助的。  一、发现亮点,建立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典故“周处除三害”中的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殴,为当地“三害”之一。乡民为其死而后快。但陆机发现他的“讲道义”的
很早,我读过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不朽诗作:“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子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17年的教学生涯,我渐渐读懂了泰戈尔的诗篇,诗中“叶的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每片“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叶子,正是颗颗平凡而伟大的爱心,我想拥有。  班主任工作,尤其是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琐细繁杂。俗话说“家有半斗粮,不做孩子王”,但是,我却想凭着一颗爱心去做好这
The quintessence contribution to a Schwarzschild black hole entropy is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improved brick-wall model. It is found that due to t
期刊
1在线点播视频资源是否丰富新兴的机顶盒与传统有线机顶盒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点播互联网海量的在线视频。对于这个最重要的功能,必须要视频资源丰富、视频类型全面、并
The high field electrical conduction mechanism for the widely used ZnS thin films in the microelectronic industry 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data on the dc c
期刊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主要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为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肩负着重大历史责任。思想品德教师应与时俱进,继续学习、了解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满意的教师。那么,合格的思品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要求呢?我认为一名合格的思品教师应做到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脱离生活的阅读教学,就无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难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在阅读教学中,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课文延伸到生活,突破时空的知识延伸,情感延伸,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信息和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综合技能,已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  然而,我们看到在不少的阅读教学上,教学目标多,拓展的内容也随之丰富,造成学生没有时间研读课文,对课文的阅读只是走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