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中国取经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a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曾经说过,漫步西安,你的脚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在昔日一位皇帝的头上。毕竟三秦大地单单帝王陵就有七十二座,近有专家考证为八十二座(《陕西帝王陵墓志》,三秦出版社2018年出版)。而西安的寺庙道观同样鳞次栉比,气派非凡。漫步西安市首善之区雁塔区,咫尺之遥就有全国著名的佛教寺庙比肩而立:密宗祖庭大兴善寺、唯识宗祖庭大慈恩寺、日本真言宗祖庭青龙寺等。作为西安地标也是西安象征的大雁塔就坐落在大慈恩寺内,而雁塔区也因煌煌七层高的大雁塔而得名。
  这其中,西安的青龙寺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因为青龙寺历史悠久,始建于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582年),原名灵感寺。唐龙胡二年(662年)复立为观音寺,唐景云二年(711年)改名为青龙寺。唐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李炎下令禁佛,拆毁全国大寺四千六百余座,小寺四万余座,青龙寺也不能幸免。第二年重建该寺,改名护国寺。唐大中九年(855年),唐宣宗李忱崇佛,长安左右两街新添寺院八所,护国寺又恢复名为青龙寺。青龙寺后来成为唐朝的皇家护国寺庙,地位无比崇高。北宋元祜元年(1086年)以后,青龙寺院渐废,地面建筑无存,1982年后,再次重建而成。
  青龙寺建于西安城东南方向不远的乐游原上。乐游原本来籍籍无名,不过是当年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处,登上它就可以望见长安全城,是京城百姓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更是文人墨客登高抒怀的最佳地。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汉宣帝刘询在此高地建乐游庙,又名乐游苑,典出《汉书·宣帝纪》记载:
  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说的是乐游原初名乐游苑,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个皇后许氏因难产而死,葬在乐游苑。因为“苑”与“原”谐音,“乐游苑”被老百姓误传为“乐游原”,遂定名至今。晚唐大诗人李商隐在将近1200年前登高望远,借景抒情,写下流传千古的名诗《乐游原》的古原就指的是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的夫子自道是这样的:我到了傍晚时分,心中感觉不大惬意,于是坐上马车,来到古老的乐游原上散心。这时我远远望见即将落山的夕阳,景致十分美好,可惜的是已到将晚的暮色,再美好的景致也快要消失了。
  因为青龙寺建于乐游原上,自然很快被“到此一游”的京城百姓所牢记。但是,青龙寺真正出名,源于一个来自日本的学问僧空海的到来。空海和尚历尽千辛万苦,从日本到中国,先因海难,迷失方向,南辕北辙,漂浮到福建的长溪县(今霞浦县)赤岸镇登岸,逗留41天后,再经三个多月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到达京都长安,落籍青龙寺。日本——赤岸——青龙寺,这真是一个不失传奇色彩的中国故事,也是一段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日本学问僧到中国的取经之路。恰如亚圣孟子在《孟子·告子章句下》所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二
  日本宝龟五年(774年7月27日),在日本香川县多度郡一个豪门大户人家,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佐伯真鱼。本来,这条“真鱼”,可以像一般富裕家庭的孩子一样,备受宠爱,百般呵护,人生的坦途绝对一马平川,顺风顺水,而且,佐伯真鱼开初的人生也确实是如此这般的如意展开——14岁的小小少年,跟随学富五车的舅舅阿刀大足来到古都奈良求学,这是普通人家的少年很难拥有的机会,况且佐伯真鱼的舅舅阿刀大足对汉学的造诣精深,贵为恒武天皇太子的侍讲。受这样一个不同凡响的舅舅的影响,让少年佐伯真鱼在小小年纪就深深爱上了中国文化——这其实正是那个时代,在日本朝野上下形成的共同一致的社会风气:虚心向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远远强过日本的中国学习。也因此,15岁的佐伯真鱼就熟读了《论语》《春秋》《孝经》等,迅速打下了非比寻常的汉学功底和扎实的汉字基础,可以熟练运用汉字赋诗著文。
  不久,佐伯真鱼进入日本大学明經科,成为大学生,学习《诗经》《左传》《书经》(即《尚书》)等著作,继续各科学问的深造——这一年他18岁,步入青年行列。有意思的是,佐伯真鱼虽然比所有大学同学都博闻强记,成绩优异,却偏偏逸出旁枝,迷上了佛经。因为他无意中读到《虚空藏求闻持法》,被打动,受震撼,从此喜欢造访各大寺庙,研究佛祖释迦牟尼的出身及经历:
  时净饭王。语声辄出。告诸王日。我命虽逝。不以为苦。但恨不见我子悉达。又恨不见次子难陀。以除贪淫世间诸欲。复恨不见斛饭王子阿难陀者。持佛法藏。(《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
  由此,佐伯真鱼知道了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的父亲是古印度释迦族人的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少年时代的乔达摩·悉达多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还是一个善于骑射击剑的能手。在16岁那年,乔达摩·悉达多驾车出游,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见老人、病人和死尸,目睹人世间的衰老、痛苦和凄惨景象,却无能为力,内心非常难过和苦恼。最后,乔达摩·悉达多在北门外遇见了一位出家修道的僧人,了解到出家后可以解脱生老病死的奥秘,便于29岁时不顾父王的一再劝阻,毅然决然远离王座,抛妻别子,出家修道。终于在35岁那年经过七天七夜苦修顿悟,在菩提树下立地成佛,是为释迦牟尼。
  佛祖的经历强烈吸引住了佐伯真鱼,他为了进一步探索佛教真谛,对轻而易举地进入达官贵人的行列嗤之以鼻,也像释迦牟尼一样,不顾家人的坚决反对,义无反顾地在21岁时,到古都奈良的东大寺戒坛院正式剃度,接受“具足戒”,成为一名僧人,法号遍照金刚(中国法号空海)。也就在这个时期,前面已经说过了,空海赶上了日本自上而下向中国学习的大好时机。
  早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四年(630年)八月,日本舒明天皇即位第二年,就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大使:犬上三田耜;副使兼药师:惠日)。在中国访问时间整整两年,直到贞观六年(632年)八月才返回日本。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开元五年(717年)三月,日本派出的第八批遣唐使团访问中国(押使:多治比县守;大使:大伴山守;副使:藤原马养),历经半年时间才到达他们翘首以盼的唐朝首都长安。   在这一批遣唐使团成员中,有一个后来大名鼎鼎的19岁日本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出生于古都奈良一个贵族家庭的阿倍仲麻吕,到达长安不久就以中国名字晁衡进入国子监太学——唐朝的最高学府学习。太学毕业后,阿倍仲麻吕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进士,成为唯一考中唐朝进士的外国人。很快阿倍仲麻吕被任命为左春坊司经局校书(正九品下),官职虽小,却是“实权派”,主掌校理刊正经史子集四库图书,同时辅佐太子李瑛读书。因为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赏识,唐开元十九年(731年),来到长安14年的阿倍仲麻吕被擢升为门下省右补阙(从七品上),后又升任秘书监兼卫尉卿(从三品)。
  三
  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为官,定居中国五十四年,最终客死唐长安的阿倍仲麻吕,不仅学问渊博,还是一位天才诗人,和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王维(尚书右丞)、储光羲(监察御史)等交上了朋友。阿倍仲麻吕特意送给大诗人李白一件日本裘衣,让李白大为感动。唐天宝十二载(753年),阿倍仲麻吕回国探亲,误传他在海上遇难死亡,李白听闻噩耗万分悲痛,挥泪写下《哭晁卿衡》一诗,动情地表达了两人之间的真诚友谊,成为中日关系史上传诵千年的不朽名作: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不死”的阿倍仲麻吕又回到长安后,读到李白为他写出的悼亡诗,感慨万千,也写下著名诗篇《望乡》作答:
  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
  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
  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
  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
  就这样,从公元630年到895年的265年间,正处于大力变革的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批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中止了三批,实际成行十六批),每批遣唐使团最少100人以上,最多超过五百人来到中国。中国许多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民情等,正是通过这些遣唐使成员传入日本的,对处在奴隶社会末期的日本国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空海作为学问僧,就是继阿倍仲麻吕之后,随第十七批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学习的。哪知在渡海来中国途中,经历了九死一生。福建作家唐颐的散文《空海大师与霞浦赤岸》这样写道:
  空海整整等候和准备了九年,于804年以学问僧的身份随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团乘船启行。但在海上遇到台风,同行四艘船漂散,空海和大使所乘的第一艘船在海上漂流了三十四天,九死一生,于八月十日漂流到当时福州长溪县(今霞浦县)的赤岸镇,并在此得到救援且停留了四十一天。此人聪慧不群,博学多闻,但他不求世间的名闻利养,却在二十岁时剃度出家,法号空海。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七月,唐德宗李适在位的这一年夏天,空海和另一个学问僧最澄(幼名广野),两人一起随日本第十七批遣唐使团(大使:藤原葛野麻吕;副使:石川道益)访唐。当时日本船队有四艘船,空海和大使藤原葛野麻吕乘坐的是第一艘船,最澄和遣唐副使石川道益乘坐的是第二艘船。第一艘船在海上漂流了一个多月才到达扬州,添加淡水和食物重新启航后,突遇台风,偏离了预定的航线,漂移到了福州以东的长溪县赤岸镇登陆,所以,我说空海是南辕北辙。有空海事后的回忆录为证:
  亡身,衔命,冒死,入海。既辞本涯,比及中途,暴雨穿帆,戕风折柁,高波拨汉,短舟裔裔。凯风朝扇,摧肝耽罗之狼心;北气夕发,失胆留求之虎性。频蹙猛风,待葬鳖口,攒眉惊汰,占宅鲸腹。随浪升沉,任风南北。但见天水之碧色,岂视山谷之白雾。掣掣波上,二月有余,水尽人疲,海长陆远,飞虚脱翼,泳水戏鳍,何足为喻哉。(空海《性灵集》)
  最澄所乘的第二艘船也算幸运,最后平安渡海成功,抵达中国。最澄先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佛陇寺,后到浙江台州市临海龙兴寺学佛求法。这为最澄回国后,作为创始人创立日本天台宗打下了坚实基础。不幸的是,日本第十七批遣唐使团的第三艘和第四艘船最后不知漂移到了何方,一直下落不明,生还的希望等于零。
  而困在闽东长溪县赤岸镇的空海和大使藤原葛野麻吕等人,也不能立即启程前往山高水远的京都长安,因为在与当地唐朝官员进行的交涉中,开初“贸然登岸”的解释并不顺利,一直处于尴尬地被“封船追人,令居湿沙之上”的窘境中。焦头烂额之余,大使藤原葛野麻吕想到同行的学问僧空海精通汉文,就请空海写信呈给当地上一级长官——衡州知府。这就是收录在空海所著《性灵集》第五卷的《替大使呈衡州书》。信中,空海用充满感情的诚挚文笔详尽备述日本第十七批遣唐使团渡海访唐求学的备尝艰辛,差点儿送命,以及来唐学习的目的、意义。读了信,衡州知府在惊叹日本人有如此高深汉学功底的同时,也十分同情遣唐使团的困苦遭遇,于是“开船加问”,使放行日本人前往长安造访的外交事宜得到了圆满解决,空海陪同遣唐使团大使藤原葛野麻吕一行就此踏上了漫漫长安的艰难行程。大致路线是这样的:
  (起点)福建:长溪一福州一南平一浦城;浙江:江山一衢州一杭州;江苏:苏州一镇江一扬州一淮安一淮阴;安徽:宿州;河南:商丘一开封一郑州一洛阳一陕县;陕西:潼关一长安(终点)。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二月,也就是在中国长途跋涉三个多月、穿越六个省份——至少二十个县市后,疲惫不堪的空海一行到达首都长安。这正是荀子在《劝学》里说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四
  早在日本学问僧空海到达长安之前,唐德宗李适的曾祖父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印度和尚不空就不远千里先到达长安。为延续密宗的法脉传承,不空大师留在长安青龙寺译经、传道、选择接班人,最后将密宗大法传授给得意弟子惠果后,放心地于唐德宗李适的父亲唐代宗李豫在位的大历九年(774年)圆寂,享年70岁。
  746年出生的長安人惠果,作为密宗第七代宗主,在空海到达长安的804年,已经年届花甲,他知道来日无多,急于寻找传承人。空海就在这时,恰到好处地出现了。空海到长安后先与大使一行住在宣阳坊唐朝官方安排的官舍,待大使等人回日本后,空海奉命迁居西明寺。此间空海在长安遍寻名师,于805年年初,投到青龙寺高僧惠果门下,惠果则对空海的到来喜不自禁。《弘法大师御传》明确记载:   空海与西明寺志明、谈胜法师等五六人同往见和尚。和尚乍见含笑欢喜。告日:我先知汝来,相待久矣。今日相见,大好大好,报名欲竭,无人付法,须速办香花入灌顶坛,即归本院,营办供具。
  惠果似乎是早就在等待空海的到来,自知将不久于人世的惠果争分夺秒,迅速把密宗大法传给空海。当年十二月,历任唐代宗、德宗、顺宗三朝国师的惠果大德寿终正寝,享年60岁。咽下最后一口气前,惠果特意吩咐,要空海抓紧回国,不要逗留,把大唐密宗尽快传到日本去。空海原本打算长期留在中国继续钻研佛法的,马上听从师父安排,夜以继日地誊抄佛经大法,加紧收集与密宗有关联的密宗论述、曼荼罗和法具等。
  806年8月,在中国学习、生活了一年八个月的学问僧空海与留学生橘逸势等人,恋恋不舍地离开青龙寺,离开中国,搭乘“顺风船”——遣唐使判官高阶远成的船回到日本。告别之际,空海写下《留别青龙寺义操阁梨》一诗,表达难舍难分的心情:
  同法同门喜遇深,空随白雾忽归岑;
  一生一别难再见,非梦思中数数寻。
  空海的好友朱少瑞则写有《送空海上人朝谒后归日本国》一诗赠别:
  禅客祖州来,中华谒帝回。
  腾空犹振锡,过海来浮杯。
  佛法逢人授,天书到国开。
  归程数万里,后会信优哉。
  空海的另一位好友鸿渐写下的赠别诗《奉送日本国使空海上人橘秀才朝后却还》,一并送别与空海同行回国的日本留学生橘逸势:
  禅居一海间,乡路祖州东。
  到国宣周礼,朝天得僧风。
  山冥鱼梵远,日正蜃楼空。
  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
  五
  日本学问僧空海双手空空来到长安,求学取经,师承惠果大师,成为密宗第八代宗主,回国时可谓满载而归。他随船带回日本的“传家宝”有:
  新译的佛经一百四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梵字真言赞等四十二部、四十四卷;论疏等三十二部、一百七十卷;自金刚智、不空那里传下的佛舍利,佛像;佛菩萨图像曼荼罗和密教祖师画像十幅、法器九种;还有汉唐诗文、名人字帖等(空海乃造诣精深的大书法家,尤其对王羲之书法颇有研究)。
  最神奇的是,本来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掌握的大唐密宗真经,空海居然只用了大约一年半时间就全部学到手,堪称天才。回到日本后,空海先后受到日本第五十一代天皇——平城天皇、第五十二代天皇——嵯峨天皇的尊崇。具体表现为,平城天皇准予空海在日本全国传布唐朝的密宗大法。嵯峨天皇则在816年,将今天和歌山县的高野山赐给空海,创建金刚峰寺,金刚峰寺后来成为空海创立日本密教——真言宗的根本道场——总本山。
  空海不仅创立了日本真言宗,还主持编成日本的第一部汉文字典《篆隶万像名义》。
  空海撰写的《文镜秘府论》一书,是日本的第一部关于汉诗文的文艺理论著作。
  空海是将中国书法艺术传到日本的第一人,还是日本的一代书法大师,与嵯峨天皇、橘逸势共称“平安三笔”。
  空海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庶民学校的创办人,他创办供老百姓学习的学校,打破了过去上学都是有钱人的传统。
  空海创造的日语平假名,统一了日本文字。空海到中国求法前,日本各地的文字五花八门。受日本平城天皇委托,空海到中国求法的同时,还认真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参照汉字中的草书形式,创造了日语平假名。
  空海还从唐朝带回了建筑、雕刻等当时最先进的中国文化结晶。空海的名著《理趣经》,成为日本真言宗首屈一指的经典论著。
  因此,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师高留成在《试评日本一代宗师——空海》一文中总结道:
  日本高僧空海大师,为了入唐求法跟随日本的第十七次遣唐使船来到中国,收获很大,对佛教和中国文化造诣很深,创立了日本的真言宗,他不仅在日本佛教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也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这个结论是实事求是的,也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空海大师在日本高野山金刚峰寺圆寂,享年六十一岁,谥号弘法大师。但是,众多空海大师的信众认为空海大师真身不死——死的只是其肉身而坚持每天给他送饭,并在每年空海大师圆寂之日送衣——至今持续了一千一百多年。足见空海大师从中国西安青龙寺传回日本的佛学经典与文化真谛的影响有多大、有多深。
  1981年,中日两国共同在青龙寺遗址修建“空海纪念碑”。
  1982年,“空海纪念碑”建成。后又修建了“惠果空海纪念堂”以及青龙寺庭院。
  1996年11月20日,青龙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每到春暖花开时节,西安的市民都喜欢到重建后的青龙寺踏青,观赏寺中遍植来自日本的美丽樱花。如果空海大师地下有知,遥想一千二百年前,遭台风落难于福建长溪赤岸在先,幸遇高僧大德惠果于陕西长安青龙寺在后,继承衣钵,传回日本,在日本创立真言宗的幸福往事,当会含笑九泉。阿弥陀佛!
  美术插图:段明
  202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鸣谢
  《人民文学》杂志社
  《十月》杂志社
  《美文》杂志社
  《读者》杂志社
  《湘江文艺》杂志社
  《天津文学》杂志社
  《海外文摘》杂志社
  《莽原》雜志社
  《花城》杂志社
  《山西文学》杂志社
  《广西文学》杂志社
  《散文选刊》杂志社
  《清明》杂志社
  《满族文学》杂志社
  《安庆晚报》
  长江文艺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中华读书报》等
其他文献
上世纪末,火车跨过琼州海峡,经过我的家门口,每天清晨或傍晚,火車不是从南就是从北呼啸而来。  我第一次坐火车是在1974年底。那年,高中毕业的我去从军,当时徐闻还没有开通火车,我们先是坐军用汽车到湛江兵站,然后在湛江火车站乘坐火车前往部队。我们乘坐的是闷罐子火车,60多名新兵挤在一节车厢。车厢里没有座位,车厢两边各有一个小窗,右边中间开有一道门,车厢底煤渣黑乎乎的。我们在车厢底下铺了草席,肩靠着肩
期刊
我九岁时,父亲去世了,加上家里的其他变故,母亲不得已从江苏改嫁到了安徽。继父是一个采石工,身材矮小,面相偏丑,并且性格像石头一样坚硬,脾气像炸药一样易燃,所以到了将近五十岁,依然孑然一身。带着拖油瓶的母亲别无选择,在别人的撮合下,委屈地跟了他。  继父刚开始只想在我和妹妹之间挑一个孩子,说两个孩子养不起。于是,母亲带走幼小的妹妹,把我留在了江苏一户姓周的人家寄养,等我长到18岁,就必须做他们家的媳
期刊
伟大的历史时刻,我们更需要文学的力量。  2020年是让人悲喜交加的时刻,一场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球,从1月到年尾,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人类头顶。正如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先生,在诗作《别离》中所说的那样,“夜不黑;黑的是这世界。/和我再多待一会儿。”(柳向阳译)灾难并不可怕,武汉封城不可怕,停产停工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千疮百孔后的痛苦的心。举国行动起来,全民防控疫情,战
期刊
一纸病理报告单,让我陷入了无限的寒冬当中。虽然恶性肿瘤只有大拇指指甲盖儿那样大小,可肆虐的癌细胞会很快蔓延到整个左乳。  全切,半切,移植假乳?医生给了我三个方案。所谓的全切,就是把整个乳房切掉,好处是根治,美中不足就是不好看;半切是切掉恶性肿瘤部分,保留大部分乳房,不影响外观,但易复发;移植假乳就是把整个乳房挖掉,保留乳头和皮肤,然后填充硅胶,看起来像没有手术一样,可还是容易复发,并且每隔十年要
期刊
那时,山冲冲里人工筑起的土坝还不叫湖,文佳冲水库主要承载的,还只是广袤农田的灌溉任务。  我真正走近文佳丽湖的时候,正值枯水季节,一汪湖水瘦弱地流过我的心田,秋水共长天一色。孤鹜、翔鱼,还有几片浮在湖面的落叶。我在湖畔边走边停,途经你的飘飘秀发,走过你的灵魂。期盼你的柔情,润泽我湿漉漉的文字。此刻,我写下石头、泥土,写下我们即将一起远行的路。  1957年,坝塘区委决定,举全区之力兴建文佳冲水库。
期刊
妻子下晚自习回来说,园林北路摆摊儿的夜市很热闹!  从我居住的园林南路步行到北路也就十分钟。第二天晚饭后,华灯初上,我悠闲地向园林北路走去。城区的夜空弥漫着一种少有的烟火味。园林路全长不过两千米,不到一千米的北路,原来是城区的一条排水渠(二支渠),上接百里長渠,下通南门河。南门河公园则是计划经济时代水产养殖基地,承担着城区凭票证供应的鲜活水产品。上世纪80年代末,二支渠覆盖成了园林路,养殖水面建成
期刊
孩子晨起,惊叹叫我:“妈妈,下雪了!”  我囫囵着穿好衣服,从窗口探望,雪花飘到窗口跌落下去,轻柔得没有一点儿分量,初起时,还显得有些羞涩。  鼓动起家人一同来到郊外,雪却越下越大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天是灰色阴暗的,四野茫茫,落雪纷纷,世界变得十分安静。因为地表温度还未达到零下,雪花刚落地,就好像被地表的植被吞没,瞬间消失不见,枯黄的蒿草上结了一层冰花,成行的槐树雪松银装素裹,就像
期刊
一只脚站在50岁的门槛外,一只脚踩在50岁的门槛内,对于这个年龄,不敢称老,但老的迹象却一天天向我逼近。  就从我的体能考核来说吧。我们年年考體能,3公里越野可是其中的“重头戏”。14分50秒、15分32秒、16分36秒,是我近三年3公里考核成绩单。这成绩,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考生来说,已经是满分了,应该心满意足。但若留意一下,会发现,这成绩一年不如一年,而且退步的速度出乎我的意料。  更让我没想到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在豫西山区的一个小小皱褶里,一个极其普通的孩子降临在一户农家,孩子白白胖胖,虎头虎脑,人见人爱,这家主人心里乐开了花。先前,他们夫妇已经夭折过两个孩子。  孩子大约到半岁,生病了,治好了,好了又继续害病,断断续续,一直害到3岁,虎头虎脑的白胖小子,被疾病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脖子细得连自己的头也支撑不住。男人和女人,操尽了心,受尽了累,孩子整日躺在床上,不哭也不闹。邻居们都说,
期刊
2017年的春节,和往年没有什么不一样,正月十一,爸妈没有通知在外旅行的我,自己到我家住下。我家离集团公司医院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中午,我打电话给爸妈时,才知道他们已到我家,就立刻取消了外出旅游的行程,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家。  原来,我爸爸在拍X光时发现有问题,医生建议进一步做CT检查。  我联系了医院的朋友,去办理了相关手续,很快给老爸做了CT检查,不知道是出于职业的缘故还是心理感应,我问都没问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