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纪念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m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柯棣华大夫100周年诞辰,我在网上读到了许多相关的报道,也勾起了我对不少往事的回忆和对父亲的怀念。
   2010年10月10日是柯棣华诞生100周年。我从书架上找出了他妹妹多年前送给我的一本书,小心翼翼地翻到扉页。书的纸张已经发黄变脆,但扉页上柯棣华妹妹们给我的寄语仍很清晰。书是柯棣华的大哥曼凯希早年为怀念他心爱的弟弟所著,书中用英文描写了他们的家庭、柯棣华的成长和他在中国抗战根据地的岁月、以及他生命的最后时光等。
   我打开箱子,在一堆年代久远的信件中,翻出了柯棣华的妹妹们这些年给我的来信和贺卡,看到父亲与战友柯棣华的一些老照片,翻出了柯棣华妻子郭庆兰阿姨上世纪七十年代至父亲去世后的这些年间给我的几封信,看到他们的儿子印华的照片……许多往事在脑海里不断涌现。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印华比我哥大四岁,他眼睛特别大,有神,长长的睫毛,很好玩儿。
   七十年代初,我在部队生病被送进张家口军队的大医院。住院不到一个星期,医院突然决定要把我送到北京治疗,我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主任悄悄告诉我,前两年印华在西安因医疗事故去世,周总理很生气,院方有些担心故把我转走。那一夜我一直睁着大眼,盯着病房窗外树梢上的白雪。
   后来,我病好了回到部队。郭庆兰阿姨写信来鼓励我,寄来了印华在军医学院的照片。我看着照片上的大眼睛印华,他爸爸是我父亲的亲密战友,在抗日根据地生病,经父亲等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2岁;现在他儿子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因医疗事故死在西安,不到25岁。他们父子俩都先于我们父子走了。
   后来,巴苏大伯来中国了,我们见面后的那天傍晚父亲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给我讲了柯棣华,讲了他们在唐县葛公村白求恩卫生学校的日子和柯棣华生命的最后一刻。爸爸的话不多,但很深沉。他以后再也没有给我提起过这些事。在那个年代爸爸失去了很多战友,也许他们那些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和处理这些感情的特殊方法。
   后来,巴苏大伯又来中国了,我刚好从德国波恩到中国,这一次我们只匆匆见了面,不久他就去世了。
   后来,爸爸也去世了。父亲走后,我才第一次到了他和柯棣华并肩战斗过的抗日根据地河北唐县。我在唐县县委的帮助下,在当年白校所在地的葛公村,找到父亲和柯棣华曾居住过的房东老乡家。那破旧不堪的农舍居然还在,父亲当时住的左边厢房里,而今堆满了柴禾,柯棣华住在右面的厢房里装的全部是旧农具。房东媳妇扒开院儿里的干树枝儿,露出了他们俩曾用过的大石磨。68年前,柯棣华的心跳声在父亲的听诊器里消失了,然后人们把他放在院里的一块青石板上。离开葛公村前,我在这块青石板旁站了很久很久。
   后来,柯棣华家族的十几个亲属来了北京,我们在一起庆祝了抗战胜利60周年。
   后来,柯棣华的妹妹给我寄来了胡锦涛主席在印度看望他们时的题词和照片。
   柯棣华大夫去世后3年,日本鬼子被打回了老家,他和父亲加入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今天的中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强大的中国已不像过去那样被列强蹂躏。
   柯棣华逝世后的68年来,中印两国一直在纪念他。尽管这几十年来两国间发生了一些冲突事件,柯棣华始终是一座维系着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桥梁。今天我们纪念柯棣华,可我想,如果他今天还活着,他若还在我们中间,他将怎样看我们今天的社会,而我们从他这个百年前出生的国际主义战士身上,将又能吸取些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柯棣华百年的诞辰就要到了,在这一天我还能为父亲的战友做些什么?我要给柯棣华在印度的亲属们去封信慰问他们,我还一定要打电话慰问在病床上已95岁的郭庆兰阿姨。对柯棣华大夫,我还是用他同时代人的文章来表达我对他永远的纪念吧。
  
  2010年10月8日
  于德国杜塞尔多夫
其他文献
卫天霖(1898—1977),字雨三,山西汾阳人。1920年赴日本东京川端美术学校学习,1922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今东京艺术大学)西洋画科,受教于藤岛武二,期间努力研习印象主义技法,成绩优异。1928年回国后,致力于油画民族化技法研究,并先后于中法大学孔德学院、北平大学造型艺术研究会、北平艺专西画系、国立北京艺专、华北大学文艺学院等学校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受政府委托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美
期刊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也许会问,是什么使一位欧洲人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有关中国唐代两位公主的故事。更准确地说,这开始于1985 我们第一次中国之行。那时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次旅行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和我的先生一直对亚洲怀有兴趣,我们在许多亚洲国家旅行过。许多外国人成为我们的朋友,他们教会我们,要审视自己的视角,尊重别人的文化。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中国更令我们长久地着迷,我们第一次来中国就感到,他
期刊
2010年10月19日在对外友协和平宫举行了由联邦德国莱法州德中友协主席、对外友协“人民友好使者”称号获得者莫尼卡·封·鲍里斯伯爵夫人撰写的,由杜文棠教授和翻译家李士勋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黄土地的女儿—金城公主》中文版首发式。  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建平主持首发式。陈昊苏会长、鲍里斯伯爵夫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孟昭宇、杜文棠教授等在首发式上发言。会上宣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慎明
期刊
摘 要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艺术品收藏领域发展迅速。以往,艺术品收藏爱好者经常光顾的地方不外乎古玩市场或者画廊、博览会及拍卖会等,但近年来这种局面却悄然发生了改变,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艺术品网上交易模式,在国内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那么,艺术品网上交易的现状和利弊如何?其又将如何发展?这些不仅是广大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关心的现实问题,也是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艺术品 营
期刊
2010年11月19日是一个可以载入世界航海史册的日子。6位来自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和库克群岛的勇士驾驶原始独木帆船,历时4个月,漂流1.6万公里,最终抵达了中国福州马尾(见上图),完成了他们祖先5000年前的迁徙路程。  实现梦想、远航寻根  这次名为“寻根之路”的航行源自法属波利尼西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伊利亚多年的一个梦想。8年在华游学和工作的经历让他深深爱上了中国,而人类学学历背景及从事考古
期刊
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写道:“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甘任摆布,既忠诚不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易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  菊花和刀组成了大和民族不可思议的双面国画。  日本列岛的山山水水是这幅双面国画的背景。  刀光映菊影  菊影衬刀光  刀菊相伴,光影相随。刀光菊影中,海中的日本,
期刊
从8世纪扑朔迷离的起源到1876年被废除,日本社会曾存在一个专业的独立的武士阶层。期间,武士阶层一直主宰日本的政权。可以说,传统的日本是一个武士化的社会。  传统武家之风武士,是古代日本充满传奇色彩的战士,他们谨守着“荣耀,忠诚”的信条,过着尊贵却极端暴力的生活。    贵族武士    武士的形成是与中央集权制的瓦解和庄园制的发展相关联的。  最早的武士是平安时代(公元770-1071年)律令体制
期刊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鲜?”影片《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歌在上世纪中叶风靡一时,从天山南北唱到大河两岸。片中,帕米尔高原的风景令人神往,塔吉克族姑娘——古兰丹姆的美貌更是倾倒无数。  金秋十月,我终于踏上了帕米尔高原,没想到,竟然有幸参加了一场婚礼,见到心中的古兰丹姆!  到达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手表显示着海拔:3180米,时间:21:26。这里与北京约有3小时时差,夜幕刚刚降临
期刊
额尔古纳是一条河,一座城市,也是一段历史。蜿蜒曲折的额尔古纳河勾划出中国雄鸡状版图巨冠的轮廓。  从北京乘火车,伴着隆隆的铁轨声,想像着漫山遍野色彩斑斓,牛羊成片点缀其间;想像着蒙古族姑娘曼妙舞姿,还有马头琴声悠长婉转……    好色草原    当南方夏日的炎热还未完全消褪时,草原早已是漫山遍野。红黄绿相交,色彩斑斓,层层叠叠的苍茫在眼底流动。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北边123公里,有一片神奇的土地
期刊
普遍意义上的烧烤不少,路边摊、简陋的小店、东北炭烤、韩国烧烤,很多时候只是求个好玩,夹着肉烤来烤去很有成就感,可日本烧烤却全然不同。一提到日本烧烤就想到他们最有名的神户牛肉,神户牛肉身价实在不菲,饲养方法也属商业机密,据说神户牛是被日本人听音乐、喝啤酒、做按摩,过着时下最流行的小资生活调教出来的,设想一下,在能与我们相媲美的优越生活环境下成长的牛牛,该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啊!  一般的日式烤肉主要以牛
期刊